2024年1月21日发(作者:夏侯思宸)
深度I N-DEPTH REPORTI NG “人”的问题,是企业必须事 先做好的功课;另一方面,市场时 刻在变化,在陌生的海外市场,这 种变化的不可控性来得往往更为强 烈。8年前,国内一家文具印刷企 业正是受越南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因 素吸引,将工厂办到了越南;现在 企业老总却发现,当地劳动力成本 深圳裕同:紧跟客户脚步 深圳裕同将开拓海外市场视为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 “就像国内有些包装企业从沿海向西北、西南等内陆地 区转移,我们只不过是将转移的步子迈得大了些,迈向 了国外。” 上升态势明显,而且工人并不好管 理,“这样细算账,现在觉得其实 并不合算”,言语之间颇显烦恼。 类似的烦恼,想必我们的样本企业 也不能幸免。 而对于那些规避反倾销政策而 文1本刊记者牛立超 借道海外的企业而言,更应时刻警 惕政策变化的风险。一位受访者认 为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他 谈到了厦华电子的案例, “为规避 欧盟的反倾销诉讼,厦华电子将彩 中国包装企业应该留在本土开 疆,还是迈向海外拓土?尤其是当前 断升值,全球经济低迷不断蚕食着传 统制造业本就薄弱的利润,以出口为 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感受更为深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 来越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将目光投向 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低廉 的人工成本、资源成本。深圳裕同选 择海外拓展也是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 规划、当前经济形势及下游客户的实 际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全球布局战略与深圳裕同独 特的客户结构和经营理念有关”,徐 电工厂先后转移到澳门、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但是反倾销的范围 是可以扩大的。你说是你建厂的速 度快,还是修改政策的速度快?” 国内包装市场需求尚未饱和,中小型 包装企业占绝对数量的情况下,扎根 熟悉的本土市场,继续做大做强,想 必是大多数包装企业的选择。 前车之鉴,值得警惕。 关于海外投资,我们还有太多 的问题想要了解:比如国内、国外 工厂的配合与呼应,比如如何规避 和降低投资地的市场变化风险。但 就如一位受访经理人的坦率表达: “经验我们谈不上,这毕竟是我们 作为消费电子纸质包装行业龙头 的深圳市裕同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其 国际化战略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为 此, 包装财智 专访了深圳裕同 运营中心徐旭辉总监,就中国包装 企业国际化战略进行了深入交流, 借此与同行分享深圳裕同的海外拓展 经验。 旭辉对深圳裕同的全球布局如是解 释。深圳裕同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知 的第一次海外投资,完全属于‘摸 着石头过河’。”但不管怎样,包 装企业的海外投资故事仍在继续, 答案就在这些继续的故事里。口 徐旭辉颇为认同上述基于本土做 大做强的看法,但同时指出:“人口 红利殆尽,资源供给紧张,人民币不 名企业提供全领域一体化服务的印刷 包装企业,创立伊始便确定了服务高 端客户尤其是消费电子类客户的经营 16
IN_DEPTH REPORTING深度 理念。目前,行业巨头诸如华为、索 尼、富土康、三星电子等都是其主要 客户。作为全领域一体化服务的包装 产品供应商,以一款手机为例,深圳 裕同可就近为客户提供涵盖彩盒、说 明书、纸托、标签、外包纸箱等手机 产品所能用到的各种纸质包装产品, 并提供从新材料研发、包装产品设计 到物流配送的一体化服务。通过上述 简要介绍,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深圳裕 同“以客户为中心,紧跟客户脚步” 的海外拓展基本战略。 初涉海外 2009年1 1月,韩国三星电子拟投 资6.7亿美元,在越南建设手机生产基 对熟悉的华裔海归,为国际化发展打 下人才基础。 背靠三星电子,消除了深圳裕同 风雨彩虹 201 1年,越南小部分反华人士通 过组织示威游行和工厂罢工对政府施 压,最终虽然得到越南政府相关部门 地,预计初期年产3000万支手机,最 对越南市场是否拥有充足客户需求的 终形成年产1亿支手机的生产规模,这 也是三星电子当时在国外最大的投资 项目之一。 顾虑。深圳裕同还多次组织专业人士 到越南对当地的经营环境诸如法律、 税收、人力成本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 考察和评估,最终得出结论:印刷包 装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越南人力成本 比中国内地要低,而且越南政府为鼓 励外商投资,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 面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这是三 的妥善处理,但还是让从未有过类似 经验的深圳裕同感到些许紧张,因为 “越南工厂75%的员工来自当地”。 这一消息牵动着深圳裕同的神 经。因为在中国市场,深圳裕同已经 是三星电子的核心包装供应商。前期 建厂初期,考虑到人工成本问题,深 圳裕同大规模启用当地员工,只有少 量的管理人员来自国内。“越南的工 人比较强势,他们不接受加班,出现 罢工是常有的现象。” 的愉快合作,使三星电子在越南落脚 不久,就向深圳裕同发出邀请,希望 其能够到越南就近办厂。 “客户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 里”。其实深圳裕同在将市场定位于 星电子选择越南时考虑的因素,对于 我们同样适用。” 针对这一问题,深圳裕同及时调 整管理制度,通过增加与越南员工的 沟通交流、增加补贴、为员工举行生 在充分的实地调研和论证之后, 2010年7月,深圳裕同开始筹建越南生 产基地;2010年10月,越南工厂开始 服务高端客户时,就已经在为国际化 铺路了。以人才培养为例, “任何事 情都要靠人才去推动,没有国际化 日聚会等方式,“让他们感觉到,在 同一家工厂大家并没有差异。”徐旭 投产;2011年4月,开始扭亏为盈。看 辉事后回忆说,员工的罢工诉求很明 确,“一个是增加工资,一个是减少 的人才,到海外去投资风险是很大 上去波澜不惊、有条不紊,不过从徐 的。”深圳裕同在早些年就已经开始 陆续引进海外人才,尤其是对中国相 旭辉的讲述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深圳 加班”。徐旭辉特别强调,“应尽量 裕同在海外拓展的小心谨慎。 避免让外面的势力渗透到工厂内部,
深度I N-DEPTH REPORTI NG 因为很多罢工都是有组织的”。为了保持稳定 坚定不移 越南建厂,深圳裕同迈出了走向海外 的第一步。虽然遇到了些许波折,但深圳裕 同的国际化战略坚定不会动摇。既然祭出了 “全球布局”的大旗,深圳裕同的下一站将 指向哪里? 发展,深圳裕同开始考虑在管理团队中吸收越 南成员,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人机会平 等,不存在差别对待。 如果说201 1年的风波只是短暂的插曲,那 么供应链的不畅通则一直束缚着深圳裕同在越 南的发展。由于越南当地的油墨、纸张等原材 料,无论是品种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深圳裕 同的要求,不得已,深圳裕同只能舍近求远, 一据徐旭辉透露,深圳裕同初步构想将下 个海外生产基地放在印度或者巴西, “但 目前只是在规划中”。 “我们的客户大多属 从广西等靠近越南的省份购进原材料,再运输 于IT行业,对人力成本比较敏感,他们比较 到越南工厂,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徐 看好印度。至于巴西,尽管在人力成本方面 旭辉对此也很无奈,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及公 司声誉,目前也别无他法。 远离本土,让深圳裕同感到了诸多“水土 不服”,然而跟随大客户脚步办厂的方向不会 不具优势,但低关税还是吸引了投资者的关 注。所以我们也是沿着这两个方向在走。” 由此可见,紧跟客户脚步的深圳裕同,也在 积极分析客户的迁移思路,以期未雨绸缪、 提早规划。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包装企业在海外投 资多倾向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在徐旭 辉看来,还是应结合具体的市场需求及经济政 深圳裕同初步构 动摇。徐旭辉认为,到海外建厂,一是能完善 企业的战略布局,二是能够与国内工厂形成良 性互动,实现“1+l>2”的效果。“假如某企 业在国内有3家包装供应商,只有我们能为其海 想将下一个海外 生产基地放在印 度或者巴西。 外工厂提供就近的产品解决方案,让他充分感 策形势。以美国为例,自从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受到我们的诚意,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双方更深 以来,失业率成为美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之 层次的合作,客户就会在国内外给我们更多的 订单份额。” 一,为此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来 刺激制造业的发展,加上新兴经济体国家人力 成本急剧上涨,环保、税收等非工资性成本也 目前,深圳裕同在越南的客户比较单一, 专注于为三星电子服务,因为“仅此一家就能 在飞速增长,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现象已经引起 使我们目前的产能达到饱和”。但深圳裕同也 了深圳裕同的关注, “时机成熟的话,我们可 并不排除当条件成熟时在越南开拓其他客户 能会在美国建厂。” 资源。不过,在采访深圳裕同时,我们也了解 如此看来,深圳裕同的第二家海外工厂将 到,2012年1月,三星电子在越南建立了海外 落子何处,目前仍是未知数。 “客户到哪里, 最大的研发中心,并计划在越南追加投资,将 其打造为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总投资金额将 达到15亿美元。如此看来,与客户保持高度同 步的深圳裕同,必将趁此东风,迎来下一轮的 高速增长。 我们就跟到哪里”,徐旭辉将开拓海外市场视 为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 “就像国内有些包装 企业从沿海向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转移,我 们只不过是将转移的步子迈得大了些,迈向了 国外。”口
2024年1月21日发(作者:夏侯思宸)
深度I N-DEPTH REPORTI NG “人”的问题,是企业必须事 先做好的功课;另一方面,市场时 刻在变化,在陌生的海外市场,这 种变化的不可控性来得往往更为强 烈。8年前,国内一家文具印刷企 业正是受越南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因 素吸引,将工厂办到了越南;现在 企业老总却发现,当地劳动力成本 深圳裕同:紧跟客户脚步 深圳裕同将开拓海外市场视为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 “就像国内有些包装企业从沿海向西北、西南等内陆地 区转移,我们只不过是将转移的步子迈得大了些,迈向 了国外。” 上升态势明显,而且工人并不好管 理,“这样细算账,现在觉得其实 并不合算”,言语之间颇显烦恼。 类似的烦恼,想必我们的样本企业 也不能幸免。 而对于那些规避反倾销政策而 文1本刊记者牛立超 借道海外的企业而言,更应时刻警 惕政策变化的风险。一位受访者认 为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他 谈到了厦华电子的案例, “为规避 欧盟的反倾销诉讼,厦华电子将彩 中国包装企业应该留在本土开 疆,还是迈向海外拓土?尤其是当前 断升值,全球经济低迷不断蚕食着传 统制造业本就薄弱的利润,以出口为 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感受更为深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 来越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将目光投向 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取低廉 的人工成本、资源成本。深圳裕同选 择海外拓展也是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 规划、当前经济形势及下游客户的实 际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全球布局战略与深圳裕同独 特的客户结构和经营理念有关”,徐 电工厂先后转移到澳门、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但是反倾销的范围 是可以扩大的。你说是你建厂的速 度快,还是修改政策的速度快?” 国内包装市场需求尚未饱和,中小型 包装企业占绝对数量的情况下,扎根 熟悉的本土市场,继续做大做强,想 必是大多数包装企业的选择。 前车之鉴,值得警惕。 关于海外投资,我们还有太多 的问题想要了解:比如国内、国外 工厂的配合与呼应,比如如何规避 和降低投资地的市场变化风险。但 就如一位受访经理人的坦率表达: “经验我们谈不上,这毕竟是我们 作为消费电子纸质包装行业龙头 的深圳市裕同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其 国际化战略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为 此, 包装财智 专访了深圳裕同 运营中心徐旭辉总监,就中国包装 企业国际化战略进行了深入交流, 借此与同行分享深圳裕同的海外拓展 经验。 旭辉对深圳裕同的全球布局如是解 释。深圳裕同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知 的第一次海外投资,完全属于‘摸 着石头过河’。”但不管怎样,包 装企业的海外投资故事仍在继续, 答案就在这些继续的故事里。口 徐旭辉颇为认同上述基于本土做 大做强的看法,但同时指出:“人口 红利殆尽,资源供给紧张,人民币不 名企业提供全领域一体化服务的印刷 包装企业,创立伊始便确定了服务高 端客户尤其是消费电子类客户的经营 16
IN_DEPTH REPORTING深度 理念。目前,行业巨头诸如华为、索 尼、富土康、三星电子等都是其主要 客户。作为全领域一体化服务的包装 产品供应商,以一款手机为例,深圳 裕同可就近为客户提供涵盖彩盒、说 明书、纸托、标签、外包纸箱等手机 产品所能用到的各种纸质包装产品, 并提供从新材料研发、包装产品设计 到物流配送的一体化服务。通过上述 简要介绍,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深圳裕 同“以客户为中心,紧跟客户脚步” 的海外拓展基本战略。 初涉海外 2009年1 1月,韩国三星电子拟投 资6.7亿美元,在越南建设手机生产基 对熟悉的华裔海归,为国际化发展打 下人才基础。 背靠三星电子,消除了深圳裕同 风雨彩虹 201 1年,越南小部分反华人士通 过组织示威游行和工厂罢工对政府施 压,最终虽然得到越南政府相关部门 地,预计初期年产3000万支手机,最 对越南市场是否拥有充足客户需求的 终形成年产1亿支手机的生产规模,这 也是三星电子当时在国外最大的投资 项目之一。 顾虑。深圳裕同还多次组织专业人士 到越南对当地的经营环境诸如法律、 税收、人力成本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 考察和评估,最终得出结论:印刷包 装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越南人力成本 比中国内地要低,而且越南政府为鼓 励外商投资,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 面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这是三 的妥善处理,但还是让从未有过类似 经验的深圳裕同感到些许紧张,因为 “越南工厂75%的员工来自当地”。 这一消息牵动着深圳裕同的神 经。因为在中国市场,深圳裕同已经 是三星电子的核心包装供应商。前期 建厂初期,考虑到人工成本问题,深 圳裕同大规模启用当地员工,只有少 量的管理人员来自国内。“越南的工 人比较强势,他们不接受加班,出现 罢工是常有的现象。” 的愉快合作,使三星电子在越南落脚 不久,就向深圳裕同发出邀请,希望 其能够到越南就近办厂。 “客户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 里”。其实深圳裕同在将市场定位于 星电子选择越南时考虑的因素,对于 我们同样适用。” 针对这一问题,深圳裕同及时调 整管理制度,通过增加与越南员工的 沟通交流、增加补贴、为员工举行生 在充分的实地调研和论证之后, 2010年7月,深圳裕同开始筹建越南生 产基地;2010年10月,越南工厂开始 服务高端客户时,就已经在为国际化 铺路了。以人才培养为例, “任何事 情都要靠人才去推动,没有国际化 日聚会等方式,“让他们感觉到,在 同一家工厂大家并没有差异。”徐旭 投产;2011年4月,开始扭亏为盈。看 辉事后回忆说,员工的罢工诉求很明 确,“一个是增加工资,一个是减少 的人才,到海外去投资风险是很大 上去波澜不惊、有条不紊,不过从徐 的。”深圳裕同在早些年就已经开始 陆续引进海外人才,尤其是对中国相 旭辉的讲述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深圳 加班”。徐旭辉特别强调,“应尽量 裕同在海外拓展的小心谨慎。 避免让外面的势力渗透到工厂内部,
深度I N-DEPTH REPORTI NG 因为很多罢工都是有组织的”。为了保持稳定 坚定不移 越南建厂,深圳裕同迈出了走向海外 的第一步。虽然遇到了些许波折,但深圳裕 同的国际化战略坚定不会动摇。既然祭出了 “全球布局”的大旗,深圳裕同的下一站将 指向哪里? 发展,深圳裕同开始考虑在管理团队中吸收越 南成员,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人机会平 等,不存在差别对待。 如果说201 1年的风波只是短暂的插曲,那 么供应链的不畅通则一直束缚着深圳裕同在越 南的发展。由于越南当地的油墨、纸张等原材 料,无论是品种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深圳裕 同的要求,不得已,深圳裕同只能舍近求远, 一据徐旭辉透露,深圳裕同初步构想将下 个海外生产基地放在印度或者巴西, “但 目前只是在规划中”。 “我们的客户大多属 从广西等靠近越南的省份购进原材料,再运输 于IT行业,对人力成本比较敏感,他们比较 到越南工厂,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徐 看好印度。至于巴西,尽管在人力成本方面 旭辉对此也很无奈,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及公 司声誉,目前也别无他法。 远离本土,让深圳裕同感到了诸多“水土 不服”,然而跟随大客户脚步办厂的方向不会 不具优势,但低关税还是吸引了投资者的关 注。所以我们也是沿着这两个方向在走。” 由此可见,紧跟客户脚步的深圳裕同,也在 积极分析客户的迁移思路,以期未雨绸缪、 提早规划。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包装企业在海外投 资多倾向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在徐旭 辉看来,还是应结合具体的市场需求及经济政 深圳裕同初步构 动摇。徐旭辉认为,到海外建厂,一是能完善 企业的战略布局,二是能够与国内工厂形成良 性互动,实现“1+l>2”的效果。“假如某企 业在国内有3家包装供应商,只有我们能为其海 想将下一个海外 生产基地放在印 度或者巴西。 外工厂提供就近的产品解决方案,让他充分感 策形势。以美国为例,自从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受到我们的诚意,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双方更深 以来,失业率成为美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之 层次的合作,客户就会在国内外给我们更多的 订单份额。” 一,为此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来 刺激制造业的发展,加上新兴经济体国家人力 成本急剧上涨,环保、税收等非工资性成本也 目前,深圳裕同在越南的客户比较单一, 专注于为三星电子服务,因为“仅此一家就能 在飞速增长,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现象已经引起 使我们目前的产能达到饱和”。但深圳裕同也 了深圳裕同的关注, “时机成熟的话,我们可 并不排除当条件成熟时在越南开拓其他客户 能会在美国建厂。” 资源。不过,在采访深圳裕同时,我们也了解 如此看来,深圳裕同的第二家海外工厂将 到,2012年1月,三星电子在越南建立了海外 落子何处,目前仍是未知数。 “客户到哪里, 最大的研发中心,并计划在越南追加投资,将 其打造为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总投资金额将 达到15亿美元。如此看来,与客户保持高度同 步的深圳裕同,必将趁此东风,迎来下一轮的 高速增长。 我们就跟到哪里”,徐旭辉将开拓海外市场视 为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 “就像国内有些包装 企业从沿海向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转移,我 们只不过是将转移的步子迈得大了些,迈向了 国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