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及泰鸿)
α-烯烃的功能与应用
线性 α-烯烃 (LAO) 主要用途是用作聚烯烃(HDPE和LLDPE) 共聚单体, 可用于生产
塑料,聚烯烃弹性体,表面活性剂和中间体( 洗涤剂醇类、线性烷基苯、烷基二甲胺、α-
烯烃磺酸酯、联苯醚二磺酸酯),增塑剂用醇,合成润滑油,石油添加剂,油田化学品。少
量用途是用于生产合成酸,烯基琥珀酸酐,环氧化物,硫醇,聚丁烯-1,戊醇,高分子量
蜡,金属工作液及其他产品 (如聚癸烯用于个人护理化学品、皮革化学品)。
α-烯烃按其碳链长度有不同的应用。
较低碳链α-烯烃如C4(丁烯-1)、C6(己烯-1)和C8(辛烯-1),用作HDPE和LLDPE生
产用共聚单体,占总消费量50%以上。
C8(二异丁烯)生产辛基酚是生产子午线轮胎所必须的配套加工助剂。C8(辛烯-1)可以
制辛烯基琥珀酸衍生物用作乳化剂,还可以和 C12用作聚α-烯烃(PAO)生产润滑油。
C9和C10用于制取无毒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IDP),在电线电缆料中用量增长迅速。
C12-C16用于生产洗涤剂。
C14-C18用于生产AOS。
C16-C18 用于生产造纸上浆剂。
大于C18的α-烯烃直接用于润滑剂和钻井液。
C20+用于生产润滑油添加剂。
C24+用于生产石蜡流变改性剂。
此外,α- 烯烃还可用于生产其余多种精细化学品和功能化学品中间体,有制乳化剂、
皮革处理剂、润滑油添加剂、防锈剂、织物整理剂、纸张用化学品等用途。
α-烯烃在聚乙烯中的应用
C5~C8的α-烯烃与乙烯共聚,可以制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它们使共聚物的性能得以改进,如提高抗撕裂强度, 抗冲击强度,使用寿命
等。α-烯烃作为生产LLDPE的共聚单体时,其平均含量约在8%~10%,用作HDPE 的
共聚单体时,其平均含量为1%~2%。但作为共聚单体的α-烯烃要求纯度较高。蜡裂解得
到的混合烯烃,如果想作此种用途,必需经过进一步的分离、纯化, 去掉其中影响共聚反
应的杂质,才能使用。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进口国和第二大消费国。聚乙烯主要分为线性低
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三大类。PE的共聚单体
类型主要有3种:C4(1-丁烯)、C6(1-己烯)和C8(1-辛烯)。其中,丁烯共聚聚乙烯是全球
生产量最大的PE品种,而1-己烯共聚聚乙烯则是目前增长最快的PE品种。如果用己烯或
辛烯代替丁烯作共聚单体甚至连抗冲击力和抗撕裂性也可得到较大的改进。己烯和辛烯树
脂有更长的侧链,能改进化合物的韧性。对于相同熔体指数和密度下的给定树脂,己烯和
辛烯LLDPE树脂在冲击和撕裂性能上提高到300%。目前,国外公司生产开发的 PE新产
品约94.0%采用己烯作为共聚单体,丁烯共聚产品仅占4.0%左右。以1-己烯为共聚单体
生产的 LLDPE和HDPE树脂,较1-丁烯共聚树脂具有更好拉伸强度、流变性、耐快速和
慢速开裂性,抗冲击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达到 5000h以上。特别适合于生产包装膜
和农用覆盖膜。
自1977年美国UCC公司采用乙烯和α-烯烃共聚生产LLDPE以来,近年来国外采用
共聚技术对PE进行改性得到长足的发展。低压PE工艺的明显进展之一就是HDPE和
LLDPE的共聚单体从1-丁烯向碳链更长的α-烯烃如1-己烯、1-辛烯和4-甲基-1-戊烯
(4-MPI)转变。随着具有良好共聚性能的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成功,以及冷凝态和超冷凝态进
料技术的应用,许多公司已能够经济、有效地生产高级α-烯烃共聚PE树脂。目前美国和
欧洲的LLDPE产品基本是乙烯/l-己烯共聚物,而在亚洲由于共聚单体资源及应用现状有所
差别,LLDPE产品还是以乙烯/l-丁烯共聚物为主。目前世界己烯共聚PE树脂的生产商主
要有埃克森美孚化工、伊士曼化学、等星公司、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陶氏化学、巴塞尔、
亿诺、诺瓦化学以及三星道达尔等。
2001年,世界LLDPE的生产能力约为1780万吨/年,2005年,世界LLDPE产能为
2093万吨/年。2001~2005年世界LLDPE产能年均增长率为4.4%。
世界LLDPE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西欧和中东地区,2005年此四地产能分别
为646.1万吨/年、592.6万吨/年、336.1万吨/年和278.5万吨/年,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
30.9%、28.3%、16.1%和13.3%,其产能之和占全球总产能的88.6%。中东是产能增长
最快的地区。
分国家看,美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中国和日本位居世界产能的前五名,五国产
能之和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5%。
据SRI咨询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全球LLDPE的产能已达到2805.4
万吨/年。根据各国产能扩建计划,2006~2009年间世界LLDPE产能将增加675.1万吨/
年,年均增长率为6%。
2005年世界LLDPE消费量为1617万吨,同比增长6.4%。在消费结构中,薄膜制品
仍占最大比例,为73.6%,其次为注塑,约占LLDPE总消费量的7.1%,旋转成型和电线
电缆分别占3.2%和1.8%。
全球聚乙烯需求量预计到2015年将以年均4.4%速度增长,LLDPE将以年均6.2%的
速度增长,而同期低密度聚乙烯(LDPE)增长率将仅为1.8%,HDPE将以年均4.6%增长。
尽管2004~2008年亚洲地区PE产能将增加520万t/a,占全球PE增加总能力的40%,
但亚洲将继续是PE净进口区域。据Univation公司预测,到2010年全球PE的消费量将
达到8740万t,其中HDPE的消费量将增长51%(约1800万t),LLDPE将增长45%(约
1600万t),LDPE增加4%。由此可见,PE的增长主要集中在HDPE和LLDPE两个产品。
参照美国消费比例计算,LLDPE中1-己烯共聚产品约占30%,HDPE中1-己烯共聚占55%,
预计到2010年全球以1-己烯为共聚组分生产的HDPE和LLDPE将增长约1400万t。用
1-己烯代替l-丁烯生产高性能的LLDPE和HDPE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己烯共聚
PE需求将依赖进口。
我国HDPE和LLDPE生产装置大多引进国外20世纪70~80年代的技术,产品牌号
较少,后来引进的装置中虽然有1-己烯共聚牌号,但由于国内缺乏1-己烯资源,仅在开车
初期考核验收期间试生产过1-己烯共聚牌号。
从LLDPE/LDPE消费结构看,薄膜仍是消费的最大品种,消费量为485万吨,占
LLDPE/LDPE总消费量的77.5%,其中包装膜31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50%;农膜134.5
万吨,占消费总量的22.5%;特殊包装膜37.6万吨,占消费总量的6%。其次为注塑制品,
消费量为55.7万吨,占消费总量的8.9%。其后依次为涂层制品、管材和电线电缆,消费
量分别为31.3万吨、18.8万吨和15.7万吨,分别占总消费量的5%、3%和2.5%;其它
消费量为18.8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及泰鸿)
α-烯烃的功能与应用
线性 α-烯烃 (LAO) 主要用途是用作聚烯烃(HDPE和LLDPE) 共聚单体, 可用于生产
塑料,聚烯烃弹性体,表面活性剂和中间体( 洗涤剂醇类、线性烷基苯、烷基二甲胺、α-
烯烃磺酸酯、联苯醚二磺酸酯),增塑剂用醇,合成润滑油,石油添加剂,油田化学品。少
量用途是用于生产合成酸,烯基琥珀酸酐,环氧化物,硫醇,聚丁烯-1,戊醇,高分子量
蜡,金属工作液及其他产品 (如聚癸烯用于个人护理化学品、皮革化学品)。
α-烯烃按其碳链长度有不同的应用。
较低碳链α-烯烃如C4(丁烯-1)、C6(己烯-1)和C8(辛烯-1),用作HDPE和LLDPE生
产用共聚单体,占总消费量50%以上。
C8(二异丁烯)生产辛基酚是生产子午线轮胎所必须的配套加工助剂。C8(辛烯-1)可以
制辛烯基琥珀酸衍生物用作乳化剂,还可以和 C12用作聚α-烯烃(PAO)生产润滑油。
C9和C10用于制取无毒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IDP),在电线电缆料中用量增长迅速。
C12-C16用于生产洗涤剂。
C14-C18用于生产AOS。
C16-C18 用于生产造纸上浆剂。
大于C18的α-烯烃直接用于润滑剂和钻井液。
C20+用于生产润滑油添加剂。
C24+用于生产石蜡流变改性剂。
此外,α- 烯烃还可用于生产其余多种精细化学品和功能化学品中间体,有制乳化剂、
皮革处理剂、润滑油添加剂、防锈剂、织物整理剂、纸张用化学品等用途。
α-烯烃在聚乙烯中的应用
C5~C8的α-烯烃与乙烯共聚,可以制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它们使共聚物的性能得以改进,如提高抗撕裂强度, 抗冲击强度,使用寿命
等。α-烯烃作为生产LLDPE的共聚单体时,其平均含量约在8%~10%,用作HDPE 的
共聚单体时,其平均含量为1%~2%。但作为共聚单体的α-烯烃要求纯度较高。蜡裂解得
到的混合烯烃,如果想作此种用途,必需经过进一步的分离、纯化, 去掉其中影响共聚反
应的杂质,才能使用。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进口国和第二大消费国。聚乙烯主要分为线性低
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三大类。PE的共聚单体
类型主要有3种:C4(1-丁烯)、C6(1-己烯)和C8(1-辛烯)。其中,丁烯共聚聚乙烯是全球
生产量最大的PE品种,而1-己烯共聚聚乙烯则是目前增长最快的PE品种。如果用己烯或
辛烯代替丁烯作共聚单体甚至连抗冲击力和抗撕裂性也可得到较大的改进。己烯和辛烯树
脂有更长的侧链,能改进化合物的韧性。对于相同熔体指数和密度下的给定树脂,己烯和
辛烯LLDPE树脂在冲击和撕裂性能上提高到300%。目前,国外公司生产开发的 PE新产
品约94.0%采用己烯作为共聚单体,丁烯共聚产品仅占4.0%左右。以1-己烯为共聚单体
生产的 LLDPE和HDPE树脂,较1-丁烯共聚树脂具有更好拉伸强度、流变性、耐快速和
慢速开裂性,抗冲击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达到 5000h以上。特别适合于生产包装膜
和农用覆盖膜。
自1977年美国UCC公司采用乙烯和α-烯烃共聚生产LLDPE以来,近年来国外采用
共聚技术对PE进行改性得到长足的发展。低压PE工艺的明显进展之一就是HDPE和
LLDPE的共聚单体从1-丁烯向碳链更长的α-烯烃如1-己烯、1-辛烯和4-甲基-1-戊烯
(4-MPI)转变。随着具有良好共聚性能的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成功,以及冷凝态和超冷凝态进
料技术的应用,许多公司已能够经济、有效地生产高级α-烯烃共聚PE树脂。目前美国和
欧洲的LLDPE产品基本是乙烯/l-己烯共聚物,而在亚洲由于共聚单体资源及应用现状有所
差别,LLDPE产品还是以乙烯/l-丁烯共聚物为主。目前世界己烯共聚PE树脂的生产商主
要有埃克森美孚化工、伊士曼化学、等星公司、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陶氏化学、巴塞尔、
亿诺、诺瓦化学以及三星道达尔等。
2001年,世界LLDPE的生产能力约为1780万吨/年,2005年,世界LLDPE产能为
2093万吨/年。2001~2005年世界LLDPE产能年均增长率为4.4%。
世界LLDPE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西欧和中东地区,2005年此四地产能分别
为646.1万吨/年、592.6万吨/年、336.1万吨/年和278.5万吨/年,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
30.9%、28.3%、16.1%和13.3%,其产能之和占全球总产能的88.6%。中东是产能增长
最快的地区。
分国家看,美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中国和日本位居世界产能的前五名,五国产
能之和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5%。
据SRI咨询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全球LLDPE的产能已达到2805.4
万吨/年。根据各国产能扩建计划,2006~2009年间世界LLDPE产能将增加675.1万吨/
年,年均增长率为6%。
2005年世界LLDPE消费量为1617万吨,同比增长6.4%。在消费结构中,薄膜制品
仍占最大比例,为73.6%,其次为注塑,约占LLDPE总消费量的7.1%,旋转成型和电线
电缆分别占3.2%和1.8%。
全球聚乙烯需求量预计到2015年将以年均4.4%速度增长,LLDPE将以年均6.2%的
速度增长,而同期低密度聚乙烯(LDPE)增长率将仅为1.8%,HDPE将以年均4.6%增长。
尽管2004~2008年亚洲地区PE产能将增加520万t/a,占全球PE增加总能力的40%,
但亚洲将继续是PE净进口区域。据Univation公司预测,到2010年全球PE的消费量将
达到8740万t,其中HDPE的消费量将增长51%(约1800万t),LLDPE将增长45%(约
1600万t),LDPE增加4%。由此可见,PE的增长主要集中在HDPE和LLDPE两个产品。
参照美国消费比例计算,LLDPE中1-己烯共聚产品约占30%,HDPE中1-己烯共聚占55%,
预计到2010年全球以1-己烯为共聚组分生产的HDPE和LLDPE将增长约1400万t。用
1-己烯代替l-丁烯生产高性能的LLDPE和HDPE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己烯共聚
PE需求将依赖进口。
我国HDPE和LLDPE生产装置大多引进国外20世纪70~80年代的技术,产品牌号
较少,后来引进的装置中虽然有1-己烯共聚牌号,但由于国内缺乏1-己烯资源,仅在开车
初期考核验收期间试生产过1-己烯共聚牌号。
从LLDPE/LDPE消费结构看,薄膜仍是消费的最大品种,消费量为485万吨,占
LLDPE/LDPE总消费量的77.5%,其中包装膜31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50%;农膜134.5
万吨,占消费总量的22.5%;特殊包装膜37.6万吨,占消费总量的6%。其次为注塑制品,
消费量为55.7万吨,占消费总量的8.9%。其后依次为涂层制品、管材和电线电缆,消费
量分别为31.3万吨、18.8万吨和15.7万吨,分别占总消费量的5%、3%和2.5%;其它
消费量为18.8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