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居韶敏)
转个老帖子:英国音响之现状很多英国品牌已死,被港人收
购、大陆代工
曾几何时,英国音响品牌在国内音响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特别是在90年代初,英国音响品牌如过江龙般涌入国内市场,
tannoy,B&W,国都,乐富豪,美声,celestion,kef,spendor,
proac,rogers,harbeth,ATC,AE,敏特声,好人氏,城堡,
epos,roksan,arcam,cyrus,剑桥,onix,audiolab,英国之宝,
CR等品牌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除了当时英国音响产品声
音格外吸引人以外,这也和香港人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
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这些英国品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纯正的英国血统,于是寻求到了一种新的
发展方式——并购,即几个英国品牌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响集团,
然后共享资源,独立研发,得以降低成本并持续保持在英国本地生产,
如当时的乐富豪和美声就组成了一个新的音响集团,旗下还包括
CYRUS,ROKSAN,QUAD等知名音响品牌。
然而当时有的英国音响大厂由于已经在运营上出现了问题,导致
被亚洲的大财团收购,如KEF和celestion被香港金山集团收购,其
实这样也未必不好,殊不见KEF和celestion在90年代中期到20
00年运作的还是不错的,全部在英国研发,大部分产品都在英国和
比利时生产。只是到了2002年以后,这两个品&&牌大面积国产化,
再加上运作不当,才导致发烧友对它们的印象大打折扣,其实这里面
还是有一些误解的。
到了90年代中后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一些英国
品牌难以生存,不得不寻求外购,甚至个别英国音响集团也无心运作,
纷纷出售旗下的英国品牌,乐富豪,国都还有LEAK就是在那是被
香港的先歌集团收购的,并迅速在深圳建厂生产,可惜了这么好的英
国品牌,品牌价值从此不可同日而语了。
与此同时,英国鼎鼎有名的B&W也被收购了,庆幸的是,B&W
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板——B&W北美的代理商,新任老板很善于品
牌运作,收购B&W后除了前任老板和一位高级工程师(鹦鹉螺的设
计师)离职外,完全没有裁员,而且还招兵买马,研发实力得到了进
一步的加强,产地也没有外移,继续在英国本土生产,并在英国新建
了更大的厂房。此外 rogers也被港资集团收购了,并且在90年代末
开始,运作的很差,不仅生产音响产品,就连其它的家电产品也生产,
昔日的辉煌完全荡然无存。
到了2000年以后,英国音响品牌的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准确地说,是不好的变化,更多的英国品牌被亚洲财团收购,如美声,
audiolab,城堡等。由于经营理念不同,这些品牌发展得都不是很好。
现在的乐富豪,美声,国都,audiolab,城堡就连研发都是在深圳了。
另外B&W现在大部分产品也都国产了,B&W已经在珠海建立了自己
的工厂,新出的XT系列,CM系列,6系列还有所有的卫星音箱和
平板音箱都是在那里生产的。另外,天朗虽然在03年被丹麦一家电
声集团收购了,但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与
踏实。新出的音箱大多都还能够得到保证。
经历了多次洗牌以后,英国品牌在音响界的影响力已屡屡下降了,
昔日音响帝国的风采或许已慢慢逝去了。但总还有一些执着的英国品
牌在继续打拼,也推出了一些不错的产品,如ATC,PMC,PR
OAC,天朗,naim等,希望在将来,英国的音响品牌还会有它
昔日的风采!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居韶敏)
转个老帖子:英国音响之现状很多英国品牌已死,被港人收
购、大陆代工
曾几何时,英国音响品牌在国内音响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特别是在90年代初,英国音响品牌如过江龙般涌入国内市场,
tannoy,B&W,国都,乐富豪,美声,celestion,kef,spendor,
proac,rogers,harbeth,ATC,AE,敏特声,好人氏,城堡,
epos,roksan,arcam,cyrus,剑桥,onix,audiolab,英国之宝,
CR等品牌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除了当时英国音响产品声
音格外吸引人以外,这也和香港人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
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这些英国品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纯正的英国血统,于是寻求到了一种新的
发展方式——并购,即几个英国品牌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响集团,
然后共享资源,独立研发,得以降低成本并持续保持在英国本地生产,
如当时的乐富豪和美声就组成了一个新的音响集团,旗下还包括
CYRUS,ROKSAN,QUAD等知名音响品牌。
然而当时有的英国音响大厂由于已经在运营上出现了问题,导致
被亚洲的大财团收购,如KEF和celestion被香港金山集团收购,其
实这样也未必不好,殊不见KEF和celestion在90年代中期到20
00年运作的还是不错的,全部在英国研发,大部分产品都在英国和
比利时生产。只是到了2002年以后,这两个品&&牌大面积国产化,
再加上运作不当,才导致发烧友对它们的印象大打折扣,其实这里面
还是有一些误解的。
到了90年代中后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一些英国
品牌难以生存,不得不寻求外购,甚至个别英国音响集团也无心运作,
纷纷出售旗下的英国品牌,乐富豪,国都还有LEAK就是在那是被
香港的先歌集团收购的,并迅速在深圳建厂生产,可惜了这么好的英
国品牌,品牌价值从此不可同日而语了。
与此同时,英国鼎鼎有名的B&W也被收购了,庆幸的是,B&W
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板——B&W北美的代理商,新任老板很善于品
牌运作,收购B&W后除了前任老板和一位高级工程师(鹦鹉螺的设
计师)离职外,完全没有裁员,而且还招兵买马,研发实力得到了进
一步的加强,产地也没有外移,继续在英国本土生产,并在英国新建
了更大的厂房。此外 rogers也被港资集团收购了,并且在90年代末
开始,运作的很差,不仅生产音响产品,就连其它的家电产品也生产,
昔日的辉煌完全荡然无存。
到了2000年以后,英国音响品牌的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准确地说,是不好的变化,更多的英国品牌被亚洲财团收购,如美声,
audiolab,城堡等。由于经营理念不同,这些品牌发展得都不是很好。
现在的乐富豪,美声,国都,audiolab,城堡就连研发都是在深圳了。
另外B&W现在大部分产品也都国产了,B&W已经在珠海建立了自己
的工厂,新出的XT系列,CM系列,6系列还有所有的卫星音箱和
平板音箱都是在那里生产的。另外,天朗虽然在03年被丹麦一家电
声集团收购了,但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与
踏实。新出的音箱大多都还能够得到保证。
经历了多次洗牌以后,英国品牌在音响界的影响力已屡屡下降了,
昔日音响帝国的风采或许已慢慢逝去了。但总还有一些执着的英国品
牌在继续打拼,也推出了一些不错的产品,如ATC,PMC,PR
OAC,天朗,naim等,希望在将来,英国的音响品牌还会有它
昔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