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暴修洁)
光学与电子信息 学院集成电路工程领域、软件工程领域学位硕士研
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182.573
■专业课程 □其它:
课程名称:微纳尺度制造工程
课程类型:□公共课 □专业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适用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 秋季 总学时:
32
教学方式:讲授
学分:
2
先修课程要求:光电子学原理与应用;大学物理;固体物理
课程组教师姓
名
范桂芬
职称
专业
年龄 学术方向
副教授
微电子学与
固体电子学
39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教育经历:
•
•
•
•
1993-1997:
湖北大学,化学系, 本科
/
理学学士
2002-2007: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研究生
/
工学博士
2007-2009: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9-
至今: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师
学术成就:
目前主要从事铁电压电陶瓷材料及器件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湖北省自然
科学基金 压电滤波器无铅化环保材料铌酸钾钠陶瓷的研究(
2008CDB283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手机镜头驱动叠层微型压电马达陶瓷模块的研究
(
2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 铋基无铅压电陶瓷场致应变特
理想
0-3
型多铁复合材 性的研究
(21)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项目
料制备及物性研究
(
2010MS006)”
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在国内外重要学术 干刊物
《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
《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及《无机材料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课程教学目标:
微纳加工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它的应用 领域涵盖了
集成电路、集成光学、微光机电系统、微传感、以及介观与量子效应 器件等多个科学技术领
域。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米和纳米微细加工技术、微细结构 的分析和表征技术以及微纳加工的
应用,使学生对微纳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微 纳制造和微细结构的应用有深入的了解。本课
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
•了解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微细结构的各种加工技术和原理
3
•掌握微纳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及相关的测量技术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
本课程的主要章节有:
第一章绪论
首先介绍微纳加工技术的意义、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微纳加工的基础知识
主要介绍
(共
4
学时)
(共
4
学时)
1
) 光波与光子:电磁波谱,衍射,光学相干性,波动光学聚焦成像理论,产生 控制短波长
的极紫外线和
X
射线光子的方法;
2
) 电子与电子束:电子发射,电子枪,电子束聚焦、成像和偏转;
3
) 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化学性质;
4
) 光子、电子和离子与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
5
) 真空科学基本知识
(共
4
学时)
曝光光刻,
主要有半导体材料、介电材料、玻璃和聚合物材料及其它特殊微细结构相关材料
第三章 微纳加工的主要衬底材料
第四章微纳加工技术 (共
10
学时)
1
)微纳图形技术:主要有微纳图形的掩膜制备,微纳图形的形成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暴修洁)
光学与电子信息 学院集成电路工程领域、软件工程领域学位硕士研
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182.573
■专业课程 □其它:
课程名称:微纳尺度制造工程
课程类型:□公共课 □专业必修课
考核方式: 考试
适用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 秋季 总学时:
32
教学方式:讲授
学分:
2
先修课程要求:光电子学原理与应用;大学物理;固体物理
课程组教师姓
名
范桂芬
职称
专业
年龄 学术方向
副教授
微电子学与
固体电子学
39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教育经历:
•
•
•
•
1993-1997:
湖北大学,化学系, 本科
/
理学学士
2002-2007: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研究生
/
工学博士
2007-2009: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9-
至今: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师
学术成就:
目前主要从事铁电压电陶瓷材料及器件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湖北省自然
科学基金 压电滤波器无铅化环保材料铌酸钾钠陶瓷的研究(
2008CDB283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手机镜头驱动叠层微型压电马达陶瓷模块的研究
(
2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 铋基无铅压电陶瓷场致应变特
理想
0-3
型多铁复合材 性的研究
(21)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项目
料制备及物性研究
(
2010MS006)”
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在国内外重要学术 干刊物
《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
《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及《无机材料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课程教学目标:
微纳加工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它的应用 领域涵盖了
集成电路、集成光学、微光机电系统、微传感、以及介观与量子效应 器件等多个科学技术领
域。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米和纳米微细加工技术、微细结构 的分析和表征技术以及微纳加工的
应用,使学生对微纳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微 纳制造和微细结构的应用有深入的了解。本课
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
•了解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微细结构的各种加工技术和原理
3
•掌握微纳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及相关的测量技术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
本课程的主要章节有:
第一章绪论
首先介绍微纳加工技术的意义、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微纳加工的基础知识
主要介绍
(共
4
学时)
(共
4
学时)
1
) 光波与光子:电磁波谱,衍射,光学相干性,波动光学聚焦成像理论,产生 控制短波长
的极紫外线和
X
射线光子的方法;
2
) 电子与电子束:电子发射,电子枪,电子束聚焦、成像和偏转;
3
) 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化学性质;
4
) 光子、电子和离子与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
5
) 真空科学基本知识
(共
4
学时)
曝光光刻,
主要有半导体材料、介电材料、玻璃和聚合物材料及其它特殊微细结构相关材料
第三章 微纳加工的主要衬底材料
第四章微纳加工技术 (共
10
学时)
1
)微纳图形技术:主要有微纳图形的掩膜制备,微纳图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