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IT圈 admin 47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扶痴柏)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

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各个主要部件的效用。

2.

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操作及维护方法。

3.

观察儿种式样的金相组织

二、实验概述

(-)金相显微镜的知识及正确使用

1.

显微镜放大原理:

利用透镜将物体的像放大,单个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一般在

20

倍以 下),

因此要考虑用另一透镜组将第一次放大的像再行放大,以得到更高更清晰 放大倍数的

像,显微镜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设计的。显微镜中装有两组放大透镜, 靠近物体的一组为

物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称为

U

镜,但实际上显微镜釆用的 物镜和□镜都是由复杂的

透镜组组成。图

1-1

为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1-1

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若将试样

AB

置于物镜之前距其一倍焦距

(FJ

略远一些的位置,山物体反射 的光线

通过物镜折射后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A,B,,

LI

镜上观察时,经物 镜放大的倒

立实像

AE,

落在镜焦距

F2

内(在设计时安排好使

LI

镜的焦点位置 在

F2

以内),目镜

又将再次放大,人眼在

(250mm)

的明视距离处,看到 一个经两次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A"B"

就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的物象。总的放大倍数 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

U

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M

总二

M

X M

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既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 系统。

下面简单分述其主要构件的功能与特性。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和

U

镜,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成像质量 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物镜的质量,它的性能包括数值孔径和分辨率,有效放大倍 数及像差校正程

度。

A:

数值孔径:物镜的数值孔径

(N.A)

表示物镜的收集光线的能力,增强 物镜的聚

光能力可使成像的质量提高,它的大小通常以进入物镜的光线锥所张开 的角度,既孔径角

的大小,公式表示为:

N.A=0

式中

n—

物镜与观察物之间介质的折射率

8

—为物镜的孔径半角

因此提高数值孔径有两个途径:

7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a.

增大透镜的直径或减小物镜的焦距。实际上

sine

的最大值只能

0.9

左右,

2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扶痴柏)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

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各个主要部件的效用。

2.

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操作及维护方法。

3.

观察儿种式样的金相组织

二、实验概述

(-)金相显微镜的知识及正确使用

1.

显微镜放大原理:

利用透镜将物体的像放大,单个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一般在

20

倍以 下),

因此要考虑用另一透镜组将第一次放大的像再行放大,以得到更高更清晰 放大倍数的

像,显微镜就是根据这一需求设计的。显微镜中装有两组放大透镜, 靠近物体的一组为

物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称为

U

镜,但实际上显微镜釆用的 物镜和□镜都是由复杂的

透镜组组成。图

1-1

为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1-1

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若将试样

AB

置于物镜之前距其一倍焦距

(FJ

略远一些的位置,山物体反射 的光线

通过物镜折射后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A,B,,

LI

镜上观察时,经物 镜放大的倒

立实像

AE,

落在镜焦距

F2

内(在设计时安排好使

LI

镜的焦点位置 在

F2

以内),目镜

又将再次放大,人眼在

(250mm)

的明视距离处,看到 一个经两次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A"B"

就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的物象。总的放大倍数 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

U

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M

总二

M

X M

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既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 系统。

下面简单分述其主要构件的功能与特性。

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和

U

镜,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成像质量 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物镜的质量,它的性能包括数值孔径和分辨率,有效放大倍 数及像差校正程

度。

A:

数值孔径:物镜的数值孔径

(N.A)

表示物镜的收集光线的能力,增强 物镜的聚

光能力可使成像的质量提高,它的大小通常以进入物镜的光线锥所张开 的角度,既孔径角

的大小,公式表示为:

N.A=0

式中

n—

物镜与观察物之间介质的折射率

8

—为物镜的孔径半角

因此提高数值孔径有两个途径:

7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a.

增大透镜的直径或减小物镜的焦距。实际上

sine

的最大值只能

0.9

左右,

2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