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

IT圈 admin 52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和流逸)

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

------中国传统国学《弟子规》践行感悟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大汉王朝到大唐帝国,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

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历史的巨轮无声地向前滚动,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礼

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

尚品德!

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辈自当首推《弟子规》。

《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1080字,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

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

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而古代启蒙教材更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

辉。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段人们的必

读书目,对其为人处世和在成长历程中的经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启蒙学

经典的《弟子规》,作为塑造“礼仪之邦”的有力支持,其功不可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

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

何,首先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

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

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北

宋有官员名叫李定,为谋高官厚禄瞒母丧不报,其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为世人所鄙夷。古

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

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

信则不立”。

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

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

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孰

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落地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进程中,我想应要塑造和培养的就是:人品、企品、产品---“三

品合一”,这三者循序渐进又环环相扣。

一个企业,能将人品放在首位,我想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的。至于勇气,我想这

点是毋庸置疑的,也不需过多地阐述,但凡企业,都无不是地吆喝我的产品有多好多好。

而能将产品放在末位,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无畏。所谓勇者无畏。

当然,与其说是勇气,更多的还是智慧。

我们且从产品开始来探究其中的智慧精髓。

产品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最直接的见证载体,准确地说,产品是毫无生命可言;更无精

神。产品的好与坏,大众的第一认识就是这个企业的好与坏,就是企品。尤其是在大众公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和流逸)

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

------中国传统国学《弟子规》践行感悟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大汉王朝到大唐帝国,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

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历史的巨轮无声地向前滚动,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礼

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

尚品德!

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辈自当首推《弟子规》。

《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1080字,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

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

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而古代启蒙教材更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

辉。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段人们的必

读书目,对其为人处世和在成长历程中的经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启蒙学

经典的《弟子规》,作为塑造“礼仪之邦”的有力支持,其功不可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

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

何,首先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

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

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北

宋有官员名叫李定,为谋高官厚禄瞒母丧不报,其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为世人所鄙夷。古

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

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

信则不立”。

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

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

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孰

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落地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进程中,我想应要塑造和培养的就是:人品、企品、产品---“三

品合一”,这三者循序渐进又环环相扣。

一个企业,能将人品放在首位,我想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的。至于勇气,我想这

点是毋庸置疑的,也不需过多地阐述,但凡企业,都无不是地吆喝我的产品有多好多好。

而能将产品放在末位,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无畏。所谓勇者无畏。

当然,与其说是勇气,更多的还是智慧。

我们且从产品开始来探究其中的智慧精髓。

产品是一个企业存在的最直接的见证载体,准确地说,产品是毫无生命可言;更无精

神。产品的好与坏,大众的第一认识就是这个企业的好与坏,就是企品。尤其是在大众公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