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王韵流)
Vc含量测定
方法一、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二、原理
Vc又称抗坏血酸,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 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
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酸性溶液中, 2、6-二氯酚靛酚钠离子呈红
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三、实验器材
锥形瓶、
微量滴定管、
研钵、
容量瓶、
吸量管等。
四、实验试剂
2% 草酸溶液 :取2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 草酸溶液 :取1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 0、1mg/ml ):精确称取10mg抗坏血酸,以1%草酸溶
解并定容到100ml。储存到棕色玻璃瓶中,最好临用前配制。
0、001N 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将50mg2、6-二氯酚靛酚钠溶解于约
200ml含有52mg NaHCO
3
的热蒸馏水中,冷却后定容到250ml,储存在棕色
瓶中,保存在低温下。2、6-二氯酚靛酚钠不稳定,必须在一周内用完。用
前必须标定到1ml2、6-二氯酚靛酚钠相当于0、088mg抗坏血酸。
五、操作
1、植物样品Vc提取液的制备:
用电子天平准确地称取辣椒 0、5 g ,样品必须预先用温水洗去泥土,并在
空气中风干,加25ml 2%草酸溶液匀浆,并将匀浆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用
少量2%草酸溶液冲洗匀浆杯,一起转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
( 5min,4500rp ),将上清液移入 50ml 容量瓶,用少量2%草酸冲洗沉淀并
离心保留上清,如此反复抽提 3 次,最后用 2% 草酸定容到50ml。
2、测定:
Vc含量测定
每次量取 5ml提取液放入小锥形瓶内进行滴定。 用微量滴定管以 2、6
-二氯酚靛酚钠溶液 滴定到提取液呈现淡粉红色,并在 15~30 秒内不
褪色,滴定过程必须迅速,不要超过 2 分钟。
另取 5ml 2%草酸作空白对照进行滴定。
平行进行 2-3 次,计算样品中Vc含量。
M=[(V A -V B ) × C × 0、088 × 100]/ ( D × W )
M : 100g 样品中含抗坏血酸的质量 mg
V A :滴定样品管时所用去染料体积数 ml
VB :滴定空白管时所用去染料体积数ml
C :提取液总体积ml
D :滴定时所取的样品的提取液毫升数
W :被检样品的重量
0、088 : 0、001N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 1ml 相当于 0、088mgVc
方法二、紫外快速测定法
(张波老师说用这个方法做实验)
一、原理:
Vc的2、6—二氯酚靛酚容量法,操作步骤较繁琐,而且受其它还原性物质、
样品色素颜色与测定时间的影响。紫外快速测定法,就是根据Vc具有对紫
外产生吸收与对碱不稳定的特性,于243nm处测定样品液与碱处理样品液
两者消光值之差,通过查标准曲线,即可计算样品中Vc的含量。
二、实验器材:
紫外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分析天平、
容量瓶(10ml, 25ml)、
移液管(0、5ml,1、0ml)、
吸管、
研钵。
Vc含量测定
三、实验试剂:
10%HCl:取浓盐酸133ml,加水稀释至500ml。
1%HCl:取浓盐酸22ml,加水稀释至100ml。
1M NaOH溶液:称取40gNaOH,加蒸馏水,不断搅拌至溶解,然后定容至
1000ml。
四、操作步骤:
(一)标准曲线的制作
1.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0mg,
加2ml 10%盐酸,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此抗坏血酸溶液的
浓度为100μg/ml。
2.取带塞刻度试管8支并编号,分别按表内所规定的量加入抗坏血酸标准
溶液与蒸馏水。
1 2 3 4 5 6 7 8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加入体0、1 0、2 0、3 0、4 0、5 0、6 0、8 1、0
积(ml)
蒸馏水加入体积(ml)
总体积(ml)
9、9 9、8 9、7 9、6 9、5 9、4 9、2 9、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抗坏血酸溶液浓度(μ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g/ml)
3.消光值的测定:以蒸馏水为空的,在243nm处测定标准系列抗坏
血酸溶液的消光值,以抗坏血酸的含量(μg)为横坐标,以相应的消
光值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二)样品的测定
1.样品的提取:将果蔬样品洗净、擦干、切碎、混匀。称取5.00g于
研体中,加入2-5ml 1% HCl,匀浆,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若提取液澄清透明,则可直接取样测定,若有浑浊现象,可通过离心(1
0000g, 10min)来消除。
Vc含量测定
2.样品的测定:取0、2ml提取液,放入盛有0、4ml 10% HCl的1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
处测定其消光值。
3.待测碱处理液的制备:分别吸取0、2ml提取液,2ml蒸馏水与0、8ml
1M NaOH溶液依次放入10ml容量瓶中,混匀,15min后加入0、8ml 10%
HCl,混匀,并定容至刻度。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其OD值。
4.由待测样品与待测碱处理样品的消光值之差与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
品中Vc的含量。
5.也可直接以待测碱处理液为空白,测出待测液的消光值,通过查
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Vc的含量。
四、计算
μ×V
总
Vc的含量(μg /g)= —————
—
V
1
×W
总
式中: 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抗坏血酸的含量(μg)
V
1
——测消光值时吸取样品溶液的体积
(ml)
V
总
——样品定容体积(ml)
W
总
——称样重量(g)
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王韵流)
Vc含量测定
方法一、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二、原理
Vc又称抗坏血酸,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 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
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酸性溶液中, 2、6-二氯酚靛酚钠离子呈红
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三、实验器材
锥形瓶、
微量滴定管、
研钵、
容量瓶、
吸量管等。
四、实验试剂
2% 草酸溶液 :取2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 草酸溶液 :取1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 0、1mg/ml ):精确称取10mg抗坏血酸,以1%草酸溶
解并定容到100ml。储存到棕色玻璃瓶中,最好临用前配制。
0、001N 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将50mg2、6-二氯酚靛酚钠溶解于约
200ml含有52mg NaHCO
3
的热蒸馏水中,冷却后定容到250ml,储存在棕色
瓶中,保存在低温下。2、6-二氯酚靛酚钠不稳定,必须在一周内用完。用
前必须标定到1ml2、6-二氯酚靛酚钠相当于0、088mg抗坏血酸。
五、操作
1、植物样品Vc提取液的制备:
用电子天平准确地称取辣椒 0、5 g ,样品必须预先用温水洗去泥土,并在
空气中风干,加25ml 2%草酸溶液匀浆,并将匀浆液转入50ml离心管中;用
少量2%草酸溶液冲洗匀浆杯,一起转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
( 5min,4500rp ),将上清液移入 50ml 容量瓶,用少量2%草酸冲洗沉淀并
离心保留上清,如此反复抽提 3 次,最后用 2% 草酸定容到50ml。
2、测定:
Vc含量测定
每次量取 5ml提取液放入小锥形瓶内进行滴定。 用微量滴定管以 2、6
-二氯酚靛酚钠溶液 滴定到提取液呈现淡粉红色,并在 15~30 秒内不
褪色,滴定过程必须迅速,不要超过 2 分钟。
另取 5ml 2%草酸作空白对照进行滴定。
平行进行 2-3 次,计算样品中Vc含量。
M=[(V A -V B ) × C × 0、088 × 100]/ ( D × W )
M : 100g 样品中含抗坏血酸的质量 mg
V A :滴定样品管时所用去染料体积数 ml
VB :滴定空白管时所用去染料体积数ml
C :提取液总体积ml
D :滴定时所取的样品的提取液毫升数
W :被检样品的重量
0、088 : 0、001N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 1ml 相当于 0、088mgVc
方法二、紫外快速测定法
(张波老师说用这个方法做实验)
一、原理:
Vc的2、6—二氯酚靛酚容量法,操作步骤较繁琐,而且受其它还原性物质、
样品色素颜色与测定时间的影响。紫外快速测定法,就是根据Vc具有对紫
外产生吸收与对碱不稳定的特性,于243nm处测定样品液与碱处理样品液
两者消光值之差,通过查标准曲线,即可计算样品中Vc的含量。
二、实验器材:
紫外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分析天平、
容量瓶(10ml, 25ml)、
移液管(0、5ml,1、0ml)、
吸管、
研钵。
Vc含量测定
三、实验试剂:
10%HCl:取浓盐酸133ml,加水稀释至500ml。
1%HCl:取浓盐酸22ml,加水稀释至100ml。
1M NaOH溶液:称取40gNaOH,加蒸馏水,不断搅拌至溶解,然后定容至
1000ml。
四、操作步骤:
(一)标准曲线的制作
1.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0mg,
加2ml 10%盐酸,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此抗坏血酸溶液的
浓度为100μg/ml。
2.取带塞刻度试管8支并编号,分别按表内所规定的量加入抗坏血酸标准
溶液与蒸馏水。
1 2 3 4 5 6 7 8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加入体0、1 0、2 0、3 0、4 0、5 0、6 0、8 1、0
积(ml)
蒸馏水加入体积(ml)
总体积(ml)
9、9 9、8 9、7 9、6 9、5 9、4 9、2 9、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抗坏血酸溶液浓度(μ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g/ml)
3.消光值的测定:以蒸馏水为空的,在243nm处测定标准系列抗坏
血酸溶液的消光值,以抗坏血酸的含量(μg)为横坐标,以相应的消
光值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二)样品的测定
1.样品的提取:将果蔬样品洗净、擦干、切碎、混匀。称取5.00g于
研体中,加入2-5ml 1% HCl,匀浆,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若提取液澄清透明,则可直接取样测定,若有浑浊现象,可通过离心(1
0000g, 10min)来消除。
Vc含量测定
2.样品的测定:取0、2ml提取液,放入盛有0、4ml 10% HCl的1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
处测定其消光值。
3.待测碱处理液的制备:分别吸取0、2ml提取液,2ml蒸馏水与0、8ml
1M NaOH溶液依次放入10ml容量瓶中,混匀,15min后加入0、8ml 10%
HCl,混匀,并定容至刻度。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其OD值。
4.由待测样品与待测碱处理样品的消光值之差与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
品中Vc的含量。
5.也可直接以待测碱处理液为空白,测出待测液的消光值,通过查
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Vc的含量。
四、计算
μ×V
总
Vc的含量(μg /g)= —————
—
V
1
×W
总
式中: 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抗坏血酸的含量(μg)
V
1
——测消光值时吸取样品溶液的体积
(ml)
V
总
——样品定容体积(ml)
W
总
——称样重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