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神舟七号飞天全记录

IT圈 admin 42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蒲茹)

68小时27分:神舟七号飞天全记录

25日:出征、发射、飞天

25日17时30分,神七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中共中

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航天员壮行。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是翟

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3名航天员同为42岁,在成为航天员之前,都是空军优秀的飞行员。翟志刚曾入选

神五、神六飞行梯队,刘伯明和景海鹏曾入选神六梯队。

17时35分,3名航天员走出问天阁前往发射场。守在问天阁外的人群发出震耳的

欢呼。

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气状况良好。

约50分钟后,3名航天员进入神舟七号飞船船舱,神七飞行准备就绪。此刻,千里

之外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内,工作人员已各就各位。

19时许,飞船返回舱舱门关闭。

20时30分许,神七发射塔架全部打开,火箭飞船全部露出。

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成功,神七飞船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系列运载

火箭的第109次飞行。

火箭升空同时,着陆场系统全面启动。

点火578秒,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随后,航天员向北京飞

控中心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2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神舟七号飞船

发射成功。

26日:成功变轨、“飞天”启封、适应训练

26日零时20分,翟志刚、景海鹏开始第一次睡眠。一个小时之前,3名航天员在

太空吃上了第一顿美餐。

4时03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由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将对飞船正常在轨飞行

和准确返回至为关键。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实时显示,飞船尾部喷出橘黄色的火

焰,加速飞行。约64秒钟后,飞船又进入平稳飞行状态。此刻,飞船运行在距地球表面约

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航天员体温、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6时,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作出神七升空后的第二次空间环境预报。预

报称,未来空间环境形势良好,预计26日至28日,飞船运行和航天员出舱是安全的。

9时,太空传来消息:神七飞行正常,航天员工作正常。

随后,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景海鹏在

返回舱值守,并随时监控飞船运行工况。

一套航天服组装完毕,大约需要5个小时。翟志刚在刘伯明协助下,先后将空气净化

器、氧瓶、电池组、无线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组件进行安装。

与此同时,返回舱内的景海鹏放开手中的飞行手册。看着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

失重的太空中飘浮旋转起来,42岁的景海鹏嘴角露出孩童般的微笑。

就在神七遨游太空之时,嫦娥一号正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绕月飞行。

同时对飞船和绕月卫星进行飞行控制,这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午后,景海鹏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窗外美丽的太空景色。俄罗斯生产的“海鹰”舱

外航天服也开始组装检测。

当飞船飞行12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在北京宣布,1名航天员将

于27日16时30分左右开始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晚上,舱外航天服组装完毕,两名航天员开始对服装的气密性和各项功能进行检测。

景海鹏依然在返回舱值守。

22时10分,两名航天员分别穿上“飞天”和“海鹰”舱外航天服,在轨道舱开始大约

100分钟的在轨训练……

27日:出舱准备、漫步太空、释放伴飞小卫星

清晨,3名航天员开始在太空的第4次进餐。地面对航天员进行的医学检查确认表明,

航天员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正常。

11时,总指挥部会议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

景海鹏值守返回舱。

14时,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作出最新预报。结果显示,当前空间环境

平静,飞船在轨运行和航天员出舱是安全的。

随后,两名航天员开始穿着舱外航天服并检查航天服气密性。与26日的试穿相比,

这次用了更短的时间。

16时34分左右,地面下达出舱指令。翟志刚“浮”到轨道舱舱门附近,伸手转动舱

门手柄。深邃的太空,在中国人面前豁然敞开。

16时41分,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头先脚后飘出船舱,开始

沿着轨道舱壁活动。

翟志刚报告: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注地

观看翟志刚的每一个动作,并和大家一起鼓掌为他加油鼓劲。

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的映衬下,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转身。接过同伴刘伯明

递上来的一面五星红旗,翟志刚徐徐挥动。这面国旗,由参加神七任务的上百名科研人员一

起绣成。

刘伯明第二次探出舱门时,翟志刚取下安装在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顺利交回舱内。

快要返回飞船时,粗粗的电脐带缠在了翟志刚的两腿之间。他用力固定住身体,两腿

轻轻踢动,顺利绕过电脐带,没有和飞船发生撞击。

在刘伯明协助翟志刚出舱的同时,景海鹏留在返回舱里值守。

17时许,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

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

得最快”的人。

19时24分,神舟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这是我国首次在

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伴飞小卫星释放后,以缓慢速度逐渐离开飞船,并对飞船进行摄像和照相。之后,存

储图片通过测控网传回地面。从卫星释放到实现伴飞,预计在10天内完成。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蒲茹)

68小时27分:神舟七号飞天全记录

25日:出征、发射、飞天

25日17时30分,神七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中共中

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航天员壮行。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是翟

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3名航天员同为42岁,在成为航天员之前,都是空军优秀的飞行员。翟志刚曾入选

神五、神六飞行梯队,刘伯明和景海鹏曾入选神六梯队。

17时35分,3名航天员走出问天阁前往发射场。守在问天阁外的人群发出震耳的

欢呼。

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气状况良好。

约50分钟后,3名航天员进入神舟七号飞船船舱,神七飞行准备就绪。此刻,千里

之外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内,工作人员已各就各位。

19时许,飞船返回舱舱门关闭。

20时30分许,神七发射塔架全部打开,火箭飞船全部露出。

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成功,神七飞船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系列运载

火箭的第109次飞行。

火箭升空同时,着陆场系统全面启动。

点火578秒,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随后,航天员向北京飞

控中心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2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神舟七号飞船

发射成功。

26日:成功变轨、“飞天”启封、适应训练

26日零时20分,翟志刚、景海鹏开始第一次睡眠。一个小时之前,3名航天员在

太空吃上了第一顿美餐。

4时03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由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将对飞船正常在轨飞行

和准确返回至为关键。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实时显示,飞船尾部喷出橘黄色的火

焰,加速飞行。约64秒钟后,飞船又进入平稳飞行状态。此刻,飞船运行在距地球表面约

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航天员体温、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6时,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作出神七升空后的第二次空间环境预报。预

报称,未来空间环境形势良好,预计26日至28日,飞船运行和航天员出舱是安全的。

9时,太空传来消息:神七飞行正常,航天员工作正常。

随后,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景海鹏在

返回舱值守,并随时监控飞船运行工况。

一套航天服组装完毕,大约需要5个小时。翟志刚在刘伯明协助下,先后将空气净化

器、氧瓶、电池组、无线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组件进行安装。

与此同时,返回舱内的景海鹏放开手中的飞行手册。看着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

失重的太空中飘浮旋转起来,42岁的景海鹏嘴角露出孩童般的微笑。

就在神七遨游太空之时,嫦娥一号正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绕月飞行。

同时对飞船和绕月卫星进行飞行控制,这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午后,景海鹏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窗外美丽的太空景色。俄罗斯生产的“海鹰”舱

外航天服也开始组装检测。

当飞船飞行12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在北京宣布,1名航天员将

于27日16时30分左右开始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

晚上,舱外航天服组装完毕,两名航天员开始对服装的气密性和各项功能进行检测。

景海鹏依然在返回舱值守。

22时10分,两名航天员分别穿上“飞天”和“海鹰”舱外航天服,在轨道舱开始大约

100分钟的在轨训练……

27日:出舱准备、漫步太空、释放伴飞小卫星

清晨,3名航天员开始在太空的第4次进餐。地面对航天员进行的医学检查确认表明,

航天员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正常。

11时,总指挥部会议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

景海鹏值守返回舱。

14时,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作出最新预报。结果显示,当前空间环境

平静,飞船在轨运行和航天员出舱是安全的。

随后,两名航天员开始穿着舱外航天服并检查航天服气密性。与26日的试穿相比,

这次用了更短的时间。

16时34分左右,地面下达出舱指令。翟志刚“浮”到轨道舱舱门附近,伸手转动舱

门手柄。深邃的太空,在中国人面前豁然敞开。

16时41分,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头先脚后飘出船舱,开始

沿着轨道舱壁活动。

翟志刚报告: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注地

观看翟志刚的每一个动作,并和大家一起鼓掌为他加油鼓劲。

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的映衬下,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转身。接过同伴刘伯明

递上来的一面五星红旗,翟志刚徐徐挥动。这面国旗,由参加神七任务的上百名科研人员一

起绣成。

刘伯明第二次探出舱门时,翟志刚取下安装在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顺利交回舱内。

快要返回飞船时,粗粗的电脐带缠在了翟志刚的两腿之间。他用力固定住身体,两腿

轻轻踢动,顺利绕过电脐带,没有和飞船发生撞击。

在刘伯明协助翟志刚出舱的同时,景海鹏留在返回舱里值守。

17时许,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

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

得最快”的人。

19时24分,神舟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这是我国首次在

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伴飞小卫星释放后,以缓慢速度逐渐离开飞船,并对飞船进行摄像和照相。之后,存

储图片通过测控网传回地面。从卫星释放到实现伴飞,预计在10天内完成。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