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笔记1500

IT圈 admin 58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天立群)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笔记1500

古诗词发展史(一)

古诗词在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

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

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

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古诗词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 新乐府-格律诗-宋词-

元曲-现代诗。

诗歌起源

大多数人都因《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将《诗经》中的诗看做最早的诗,但早

在周代以前诗歌就已经产生。一般认为先民的劳动创造了诗歌。《毛诗序》就曾言:“诗

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

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上古先民在劳动时,为了

协调劳动节奏,常常喊出“邪!啊!”的口号,这些口号逐渐转变为有意义的语言,诗歌

就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最早的诗歌

在诗歌历史上,对于古诗歌的数量与收录的争辩一直不曾停止,不同学者也对此提出

了种种的看法。诗经》以前的古诗歌,大都收集在杨慎的《风雅逸篇》、冯惟讷的《风雅

广逸》及《诗纪》前集十卷《古逸》里(见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也有学者认

为大部分古诗歌收录在《古诗源》中。在众多的古诗歌中,较为出名的是《击壤歌》与《弹

歌》。《击壤歌》出自《论衡艺增》,据说创作于帝尧时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

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主要讲述的是原始先民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弹歌》出自《吴越春秋》,据说产生于黄帝时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

即现在的肉)。《弹歌》主要讲述的是先民从准备工具到进行狩猎的一系列过程。《弹歌》

也被认为是最早的诗歌。

《楚辞》

《楚辞》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一般认为由

刘向辑录而成,包括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后人模仿之作。但刘向所辑《楚辞》已经久

佚,目前传世的是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产生的背景

自春秋以后,第一流的作家作品,都产生在长江流域,尤其在楚。(见陆侃如、冯沅

君所著《中国诗史》)。究其原因,一是楚地处长江流域,与周及其诸侯国所在地域不同,

虽被中原称为“蛮荆”,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其次,屈原、宋玉等人的出现也为《楚

辞》的产生做好了铺垫。

《楚辞》的起源

在《楚辞》诞生之前,已经有不少楚诗存在。最早的是前8世纪的《楚公逆镈铭》。

稍晚,有《说苑》所载《子文歌》。楚庄王时,又有《优孟歌》、《楚人歌》等。而这些

楚诗,就是《楚辞》的起源。

楚辞代表人物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与楚王同族,是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曾担任三闾大夫、左徒等职,力主联齐抗秦。后遭到陷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天立群)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笔记1500

古诗词发展史(一)

古诗词在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

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

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

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古诗词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 新乐府-格律诗-宋词-

元曲-现代诗。

诗歌起源

大多数人都因《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将《诗经》中的诗看做最早的诗,但早

在周代以前诗歌就已经产生。一般认为先民的劳动创造了诗歌。《毛诗序》就曾言:“诗

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

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上古先民在劳动时,为了

协调劳动节奏,常常喊出“邪!啊!”的口号,这些口号逐渐转变为有意义的语言,诗歌

就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最早的诗歌

在诗歌历史上,对于古诗歌的数量与收录的争辩一直不曾停止,不同学者也对此提出

了种种的看法。诗经》以前的古诗歌,大都收集在杨慎的《风雅逸篇》、冯惟讷的《风雅

广逸》及《诗纪》前集十卷《古逸》里(见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也有学者认

为大部分古诗歌收录在《古诗源》中。在众多的古诗歌中,较为出名的是《击壤歌》与《弹

歌》。《击壤歌》出自《论衡艺增》,据说创作于帝尧时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

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主要讲述的是原始先民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弹歌》出自《吴越春秋》,据说产生于黄帝时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

即现在的肉)。《弹歌》主要讲述的是先民从准备工具到进行狩猎的一系列过程。《弹歌》

也被认为是最早的诗歌。

《楚辞》

《楚辞》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一般认为由

刘向辑录而成,包括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后人模仿之作。但刘向所辑《楚辞》已经久

佚,目前传世的是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产生的背景

自春秋以后,第一流的作家作品,都产生在长江流域,尤其在楚。(见陆侃如、冯沅

君所著《中国诗史》)。究其原因,一是楚地处长江流域,与周及其诸侯国所在地域不同,

虽被中原称为“蛮荆”,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其次,屈原、宋玉等人的出现也为《楚

辞》的产生做好了铺垫。

《楚辞》的起源

在《楚辞》诞生之前,已经有不少楚诗存在。最早的是前8世纪的《楚公逆镈铭》。

稍晚,有《说苑》所载《子文歌》。楚庄王时,又有《优孟歌》、《楚人歌》等。而这些

楚诗,就是《楚辞》的起源。

楚辞代表人物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与楚王同族,是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曾担任三闾大夫、左徒等职,力主联齐抗秦。后遭到陷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