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段亦玉)
2020年预制梁(箱梁)施工技术考核试题【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预制梁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
的60%以上。
2.拆模后应及时喷涂混凝土养护剂或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3.请按“铁建设【2008】189号”规定简述制梁台座设计应包括哪些设计荷载?应按哪两种
最不利工况进行设计?
答:{1、制梁台座设计荷载包括箱梁结构自重、模板重量、台座自重以及施工荷载等,超
载系数宜取1.1。
{2、制梁台座结构及基础按以下工况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设计:
(1)浇筑梁体完毕尚未张拉时,设计荷载均布于制梁台座上;
(2)台座上混凝土梁张拉完毕尚未提(移)梁时,箱梁结构自重荷载集中作用于制梁台
座两端。
4.预制梁产品检验分原材料和配件检验、型式检验和出场检验三类。
三简答题:(共12题)
5.铁路预制梁静载弯曲试验时,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应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
或同一端两支座高差应不大于2mm。
6.铁路预制梁静载弯曲试验时挠度测量通常采用大量程百分表,评定标准规定其最小度
分值不大于0.05mm。
7.预应力静载弯曲管道压浆料搅拌机的转速不低于1000r/min。
8.钢筋安装完成之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请简述应包括哪些验收内容?
答: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 2、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前,应提供钢筋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验报告,钢筋焊接接头和机械
连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9.聚合物防水涂料在涂刷后24h内须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
10.请简述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对混凝土振捣密实的评判标准和技术要求?
答:
{ 1、对混凝土振捣密实的评判标准是: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
度。
{ 2、技术要求有:
(1)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
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2)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
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
(3)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
(4)对于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筋锚固区以及施工缝处等其它钢
筋密集部位,宜特别注意振捣。
11.预应力管道定位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500mm。
12.支座板应保持平整、光洁,安装后预制梁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不得超过2mm。
13.钢配件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外露部分应进行防锈处理,并符合设计要求。
14.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
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15.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后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16.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连续浇筑、一次成型,灌筑时间不宜超过6h。
17.下述不属于消除对焊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缺陷措施的是。(A)
A、减小预热程度
B、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C、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D、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18.焊缝高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
19.预制梁混凝土浇筑如出现意外间断,需按规定设置施工缝时,下述在施工缝处接续浇
筑新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错误的是。(D)
A、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毛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规定
强度
B、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
C、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D、施工缝处理后,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0.5MPa
20.下列不属闪光对焊接头正式施焊条件的是。(A)
A、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
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B、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作冷弯试
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C、焊工具有不少50000个接头作业经验,方可正式进行实体工程施焊作业
21.当设计无要求时,下列关于热轧钢筋接头的规定表述错误的是。(B)
A、接头应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连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
为28~32mm带肋钢筋,可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
B、仅在确无条件施行焊接时,对直径25mm及以上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C、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钢筋间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mm(竖向)和45mm
(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
22.冬期施工中,当骨料不加热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A、水可加热至80℃以上,拌合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骨料
B、水可加热至80℃以上,拌合时应先投入水泥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C、水不可加热至80℃以上,拌合时应先投入水泥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23.冬期施工期间,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骨料加热温度不应高于℃。(A)
A、80,60
B、60,40
C、60,35
24.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混凝土施工应按夏(热)期施工处理。(B)
A、20
B、30
C、45
25.当连续昼夜平均气温低于℃或最低气温低于℃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C)
A、3,0,-3
B、2,5,0
C、3,5,-3
26.在制梁场钢筋接头通常采用闪光对焊连接,请简述对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有何规
定?
答:
每个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
{2、钢筋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
{3、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
{4、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剔出重焊后方可提交二次验收。
27.预制梁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
的以上。(B)
A、40%
B、60%
C、80%
28.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或计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张拉控制应力可比设计要
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29.客运专线预制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宜在℃。(C)
A、3~40
B、5~35
C、5~30
30.在梁配制客运专线预制混凝土拌和物时,水、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的称量应准确
到,粗、细骨料的称量应准确到(均以质量计)。(A)
A、±1%,±2%
B、±2%,±3%
C、±1%,±3%
31.预制梁型式检验为对产品全面性能控制的检验,根据技术条件规定,请简述有那些情
况需进行型式检验?
答: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 1、预制梁试制鉴定;
{ 2、正式生产后,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 3、产品转场生产时;
{ 4、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 5、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 6、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32.预制梁均应设置桥牌,请技术条件规定简述桥牌应标明的内容有哪些?
答:桥牌应标明:跨度、活载等级、设计图号、梁号、梁体质量、制造厂家、制造年月、
许可证编号等。
33.请简述“TZ213-2005”对箱梁的吊运(滑移)及存放技术要求的规定?
答:
箱梁的吊运(滑移)及存放预应符合下列规定:
{ 1、箱梁吊运(滑移)分初张拉后的吊运(滑移)及二次张拉后的吊运,初张后吊运(滑
移)时严禁梁上堆放其他重物,二次张拉后的吊运必须在管道压浆达规定强度后进行。
{ 2、箱梁的吊运可采用龙门吊机或轮胎式运架一体化的运梁机,存梁必须预设相应的运输
通道。
{ 3、采用滑移方法移梁时,滑移轨道应设在坚固稳定的基础上,滑移轨道必须保持平整,
四个支点相对高差不得超过4mm,平顺无突变点,两个股道之间高差不得超过50mm,在
滑移方向可设不超过2‰的下坡,以利于滑移。滑移的动力设施应经计算及试验确定,滑
移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梁体不受损伤。
{ 4、存梁支承台座应坚固稳定,并附设相应的排水设施,以保证箱梁在存放期间不致因支
承下沉受到损坏。
{ 5、梁体的吊运、存放应按铺架施组安排的顺序,编号吊运(滑移)存放。
{6、箱梁存放时,存梁支点距梁端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 7、箱梁运输时支点距梁端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34.请简述“TZ213-2005”对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技术要求的规定?
答:
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
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
倍,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
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 2、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不应低于1.0
级,校正有效期为一周。当用0.4级时,校正有效期可为一个月。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
重新校正。
{、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1.4
倍。
{ 4、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35.请简述“TZ213-2005”对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作技术要求的规定?
答:
预应力钢绞线束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钢绞线下料,应按设计孔道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余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
度下料,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断后平放在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散头。
{ 2、钢绞线切割完后须按各束理顺,并间隔1.5m用铁丝捆扎编束。同一束钢绞线应顺畅
不扭结。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36.下述拆模规定不正确的是。(A)
A、当环境温度低于0℃,应待表层混凝土冷却至0℃以下方可拆除模板
B、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C、在炎热或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边拆边浇水或边拆边喷涂养护
剂的拆模工艺
37.张拉千斤顶的额定最大张拉吨位要求正确的是。(B)
A、为控制张拉力的2.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1.5倍
B、为控制张拉力的1.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1.2倍
C、为控制张拉力的2.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2.0倍
38.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宜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
39.铁路后张法预制梁预应力管道真空辅助压浆浆体水胶比不应超过。(A)
A、0.34
B、0.40
C、0.50
40.后张预制梁终拉完成后,宜在内进行管道真空辅助压浆。压浆时及压浆后3d内,梁
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C)
A、72h,0℃
B、48h,0℃
C、48h,5℃
41.完成张拉后,下述做法不正确的是。(A)
A、张拉完毕应立即切除两端多余的预应力筋
B、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
C、切割多余钢绞线后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42.后张预制梁终张拉和先张预制梁放张后应实测梁体弹性上拱,实测上拱值不宜大于倍
设计计算值。(B)
A、1.20
B、1.05
C、1.25
43.下述滑丝与断丝处理方法不当的是。(B)
A、当一束出现少量滑丝时,可用单根张拉油顶进行补拉
B、当一束内出现多根钢绞线滑丝时,可用单根张拉油顶进行补拉
C、当一束内出现多根钢绞线滑丝时,须放松钢绞线束并重新装夹片整束补拉
44.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B)。
A、20min
B、40min
C、60min
45.在生产采用C50混凝土的铁路预制梁时,下述预应力终张拉时对梁体混凝土技术条件
要求正确的是。(A)
A、抗压强度≥53.5MPa,弹模≥35.5GPa,且龄期不少于10d
B、抗压强度≥53.5MPa,弹模≥35.5GPa
C、抗压强度≥50MPa,弹模≥32GPa,且龄期不少于10d
46.冬季压浆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掺加。(A)。
A、引气剂
B、氯盐类防冻剂
C、亚硝酸盐类防冻剂
47.下述预应力筋切断方法不正确的是。(B)
A、切断机切断
B、电弧切断
C、砂轮锯切断
48.下述预应力筋存放技术要求,不正确的是。(C)
A、预应力筋在仓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
B、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采取垫以枕木并
用苫布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种腐蚀性气体、介质的影响
C、预应力筋下料后,不需要进行防锈、防腐保护
49.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制梁的抽拔橡胶棒或金属螺旋管在任何方向与设计位置的允许偏差
要求是。(A)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段亦玉)
2020年预制梁(箱梁)施工技术考核试题【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预制梁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
的60%以上。
2.拆模后应及时喷涂混凝土养护剂或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3.请按“铁建设【2008】189号”规定简述制梁台座设计应包括哪些设计荷载?应按哪两种
最不利工况进行设计?
答:{1、制梁台座设计荷载包括箱梁结构自重、模板重量、台座自重以及施工荷载等,超
载系数宜取1.1。
{2、制梁台座结构及基础按以下工况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设计:
(1)浇筑梁体完毕尚未张拉时,设计荷载均布于制梁台座上;
(2)台座上混凝土梁张拉完毕尚未提(移)梁时,箱梁结构自重荷载集中作用于制梁台
座两端。
4.预制梁产品检验分原材料和配件检验、型式检验和出场检验三类。
三简答题:(共12题)
5.铁路预制梁静载弯曲试验时,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应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
或同一端两支座高差应不大于2mm。
6.铁路预制梁静载弯曲试验时挠度测量通常采用大量程百分表,评定标准规定其最小度
分值不大于0.05mm。
7.预应力静载弯曲管道压浆料搅拌机的转速不低于1000r/min。
8.钢筋安装完成之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请简述应包括哪些验收内容?
答: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 2、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前,应提供钢筋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验报告,钢筋焊接接头和机械
连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9.聚合物防水涂料在涂刷后24h内须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
10.请简述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对混凝土振捣密实的评判标准和技术要求?
答:
{ 1、对混凝土振捣密实的评判标准是: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
度。
{ 2、技术要求有:
(1)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
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2)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
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
(3)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
(4)对于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筋锚固区以及施工缝处等其它钢
筋密集部位,宜特别注意振捣。
11.预应力管道定位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500mm。
12.支座板应保持平整、光洁,安装后预制梁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不得超过2mm。
13.钢配件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外露部分应进行防锈处理,并符合设计要求。
14.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
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15.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后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
16.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连续浇筑、一次成型,灌筑时间不宜超过6h。
17.下述不属于消除对焊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缺陷措施的是。(A)
A、减小预热程度
B、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C、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D、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18.焊缝高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
19.预制梁混凝土浇筑如出现意外间断,需按规定设置施工缝时,下述在施工缝处接续浇
筑新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错误的是。(D)
A、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毛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规定
强度
B、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
C、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D、施工缝处理后,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0.5MPa
20.下列不属闪光对焊接头正式施焊条件的是。(A)
A、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
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B、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作冷弯试
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C、焊工具有不少50000个接头作业经验,方可正式进行实体工程施焊作业
21.当设计无要求时,下列关于热轧钢筋接头的规定表述错误的是。(B)
A、接头应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连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
为28~32mm带肋钢筋,可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
B、仅在确无条件施行焊接时,对直径25mm及以上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C、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钢筋间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mm(竖向)和45mm
(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
22.冬期施工中,当骨料不加热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A、水可加热至80℃以上,拌合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骨料
B、水可加热至80℃以上,拌合时应先投入水泥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C、水不可加热至80℃以上,拌合时应先投入水泥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23.冬期施工期间,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骨料加热温度不应高于℃。(A)
A、80,60
B、60,40
C、60,35
24.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混凝土施工应按夏(热)期施工处理。(B)
A、20
B、30
C、45
25.当连续昼夜平均气温低于℃或最低气温低于℃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C)
A、3,0,-3
B、2,5,0
C、3,5,-3
26.在制梁场钢筋接头通常采用闪光对焊连接,请简述对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有何规
定?
答:
每个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
{2、钢筋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
{3、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
{4、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剔出重焊后方可提交二次验收。
27.预制梁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
的以上。(B)
A、40%
B、60%
C、80%
28.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或计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张拉控制应力可比设计要
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29.客运专线预制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宜在℃。(C)
A、3~40
B、5~35
C、5~30
30.在梁配制客运专线预制混凝土拌和物时,水、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的称量应准确
到,粗、细骨料的称量应准确到(均以质量计)。(A)
A、±1%,±2%
B、±2%,±3%
C、±1%,±3%
31.预制梁型式检验为对产品全面性能控制的检验,根据技术条件规定,请简述有那些情
况需进行型式检验?
答: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 1、预制梁试制鉴定;
{ 2、正式生产后,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 3、产品转场生产时;
{ 4、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 5、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 6、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32.预制梁均应设置桥牌,请技术条件规定简述桥牌应标明的内容有哪些?
答:桥牌应标明:跨度、活载等级、设计图号、梁号、梁体质量、制造厂家、制造年月、
许可证编号等。
33.请简述“TZ213-2005”对箱梁的吊运(滑移)及存放技术要求的规定?
答:
箱梁的吊运(滑移)及存放预应符合下列规定:
{ 1、箱梁吊运(滑移)分初张拉后的吊运(滑移)及二次张拉后的吊运,初张后吊运(滑
移)时严禁梁上堆放其他重物,二次张拉后的吊运必须在管道压浆达规定强度后进行。
{ 2、箱梁的吊运可采用龙门吊机或轮胎式运架一体化的运梁机,存梁必须预设相应的运输
通道。
{ 3、采用滑移方法移梁时,滑移轨道应设在坚固稳定的基础上,滑移轨道必须保持平整,
四个支点相对高差不得超过4mm,平顺无突变点,两个股道之间高差不得超过50mm,在
滑移方向可设不超过2‰的下坡,以利于滑移。滑移的动力设施应经计算及试验确定,滑
移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梁体不受损伤。
{ 4、存梁支承台座应坚固稳定,并附设相应的排水设施,以保证箱梁在存放期间不致因支
承下沉受到损坏。
{ 5、梁体的吊运、存放应按铺架施组安排的顺序,编号吊运(滑移)存放。
{6、箱梁存放时,存梁支点距梁端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 7、箱梁运输时支点距梁端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34.请简述“TZ213-2005”对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技术要求的规定?
答:
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
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
倍,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
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 2、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不应低于1.0
级,校正有效期为一周。当用0.4级时,校正有效期可为一个月。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
重新校正。
{、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1.4
倍。
{ 4、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35.请简述“TZ213-2005”对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制作技术要求的规定?
答:
预应力钢绞线束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钢绞线下料,应按设计孔道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余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
度下料,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断后平放在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散头。
{ 2、钢绞线切割完后须按各束理顺,并间隔1.5m用铁丝捆扎编束。同一束钢绞线应顺畅
不扭结。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36.下述拆模规定不正确的是。(A)
A、当环境温度低于0℃,应待表层混凝土冷却至0℃以下方可拆除模板
B、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C、在炎热或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边拆边浇水或边拆边喷涂养护
剂的拆模工艺
37.张拉千斤顶的额定最大张拉吨位要求正确的是。(B)
A、为控制张拉力的2.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1.5倍
B、为控制张拉力的1.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1.2倍
C、为控制张拉力的2.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2.0倍
38.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宜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
39.铁路后张法预制梁预应力管道真空辅助压浆浆体水胶比不应超过。(A)
A、0.34
B、0.40
C、0.50
40.后张预制梁终拉完成后,宜在内进行管道真空辅助压浆。压浆时及压浆后3d内,梁
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C)
A、72h,0℃
B、48h,0℃
C、48h,5℃
41.完成张拉后,下述做法不正确的是。(A)
A、张拉完毕应立即切除两端多余的预应力筋
B、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
C、切割多余钢绞线后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42.后张预制梁终张拉和先张预制梁放张后应实测梁体弹性上拱,实测上拱值不宜大于倍
设计计算值。(B)
A、1.20
B、1.05
C、1.25
43.下述滑丝与断丝处理方法不当的是。(B)
A、当一束出现少量滑丝时,可用单根张拉油顶进行补拉
B、当一束内出现多根钢绞线滑丝时,可用单根张拉油顶进行补拉
C、当一束内出现多根钢绞线滑丝时,须放松钢绞线束并重新装夹片整束补拉
44.水泥浆搅拌结束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B)。
A、20min
B、40min
C、60min
45.在生产采用C50混凝土的铁路预制梁时,下述预应力终张拉时对梁体混凝土技术条件
要求正确的是。(A)
A、抗压强度≥53.5MPa,弹模≥35.5GPa,且龄期不少于10d
B、抗压强度≥53.5MPa,弹模≥35.5GPa
C、抗压强度≥50MPa,弹模≥32GPa,且龄期不少于10d
46.冬季压浆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掺加。(A)。
A、引气剂
B、氯盐类防冻剂
C、亚硝酸盐类防冻剂
47.下述预应力筋切断方法不正确的是。(B)
A、切断机切断
B、电弧切断
C、砂轮锯切断
48.下述预应力筋存放技术要求,不正确的是。(C)
A、预应力筋在仓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
B、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采取垫以枕木并
用苫布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种腐蚀性气体、介质的影响
C、预应力筋下料后,不需要进行防锈、防腐保护
49.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制梁的抽拔橡胶棒或金属螺旋管在任何方向与设计位置的允许偏差
要求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