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飞光远)
1、点测光怎么用? 点测光是从P档开始的手动档才有的测光方式,从AUTO开始的自动
档没有。首先转到这些档,按相机最中间的那个功能键,出现调节菜 单,然后用上下键调
到测光处,再用左右键调到中间只有一个点的测光方式,按功能键(func)确定,然后半按
快门键对准需要测光的部位到绿框内,快门保持 半按,再按一下左上角那个+/-键,使得曝
光锁定,然后松开快门,重新构图,最后就是按动快门。
2、什么是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 我们知道,佳能A系列有光
圈优先与快门优先档,他们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
越多,反之则越少。 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
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 邻的光圈
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
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 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
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
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 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
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3、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
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a、 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
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 摄中此模式
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
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 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
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
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 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b、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
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 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
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
多朋友在拍摄运动 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
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 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
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 1 /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
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
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4、 怎么拍好人像?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
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 动。 其次,
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 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
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
处(从下看是 0.618 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5、拍好微距的两点建议 拍好微 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在以后的贴子中
再提。 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 首先,
用三角架。手持 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 然后,用自拍机。
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6、曝光补偿怎么用?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 按动+-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
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 调整好后再按一次+-键确定。 曝光补偿怎么应用
呢? 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a、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
增加曝光量。
b、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
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 这是因为相机
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
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c、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
或使用闪光灯。
d、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
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e、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
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f、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g、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 (夜景
拍摄需要通过加大曝光补偿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
h、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
果,这一点对于没有手动调整模式的自动型数码相机特别重要。很多使用数码相机的人感觉
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i、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
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j、 在某些艺术摄影中,比如拍摄高调的照片,要增加曝光补偿,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更
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同样的,在某些时候,需要刻意降低照片亮度的, 就应降低曝
光补偿。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
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如果总 结的不全,请补充。
7、 开启屏幕上的网格线有何用途?(兼谈构图) 我们知道,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能
给人美感。所以 安排片中的兴趣点在4个焦点上,或在分割线上,就会给人视觉的美感。
网格线就方便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 除了以上注意黄金点构图外,还应注意以下几
点:
a、避免贯穿两边的直线,尤其要避免将照片分割成两部分的贯穿横线或竖线。
b、地平线的处理。在风光作品里,地平线是经常出现的,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应设法
打破地平线的平直,如利用云彩、远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筑物。此外,地平线的位置也
应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线上,并且应保持水平(有特殊创意另当别论)。
c、拍摄运动的物体要给运动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当被摄体是运动的,观赏者的目光会
习惯性地沿被摄体运动方向移动,如果运动的前方没有空间会给人压迫感。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飞光远)
1、点测光怎么用? 点测光是从P档开始的手动档才有的测光方式,从AUTO开始的自动
档没有。首先转到这些档,按相机最中间的那个功能键,出现调节菜 单,然后用上下键调
到测光处,再用左右键调到中间只有一个点的测光方式,按功能键(func)确定,然后半按
快门键对准需要测光的部位到绿框内,快门保持 半按,再按一下左上角那个+/-键,使得曝
光锁定,然后松开快门,重新构图,最后就是按动快门。
2、什么是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 我们知道,佳能A系列有光
圈优先与快门优先档,他们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
越多,反之则越少。 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
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 邻的光圈
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
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 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
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
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 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
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3、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
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a、 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
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 摄中此模式
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
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 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
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
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 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b、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
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 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
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
多朋友在拍摄运动 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
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 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
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 1 /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
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
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4、 怎么拍好人像?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
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 动。 其次,
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 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
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
处(从下看是 0.618 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5、拍好微距的两点建议 拍好微 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在以后的贴子中
再提。 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 首先,
用三角架。手持 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 然后,用自拍机。
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6、曝光补偿怎么用?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 按动+-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
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 调整好后再按一次+-键确定。 曝光补偿怎么应用
呢? 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a、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
增加曝光量。
b、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
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 这是因为相机
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
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c、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
或使用闪光灯。
d、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
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e、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
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f、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g、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 (夜景
拍摄需要通过加大曝光补偿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
h、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
果,这一点对于没有手动调整模式的自动型数码相机特别重要。很多使用数码相机的人感觉
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i、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
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j、 在某些艺术摄影中,比如拍摄高调的照片,要增加曝光补偿,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更
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同样的,在某些时候,需要刻意降低照片亮度的, 就应降低曝
光补偿。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
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如果总 结的不全,请补充。
7、 开启屏幕上的网格线有何用途?(兼谈构图) 我们知道,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能
给人美感。所以 安排片中的兴趣点在4个焦点上,或在分割线上,就会给人视觉的美感。
网格线就方便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 除了以上注意黄金点构图外,还应注意以下几
点:
a、避免贯穿两边的直线,尤其要避免将照片分割成两部分的贯穿横线或竖线。
b、地平线的处理。在风光作品里,地平线是经常出现的,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应设法
打破地平线的平直,如利用云彩、远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筑物。此外,地平线的位置也
应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线上,并且应保持水平(有特殊创意另当别论)。
c、拍摄运动的物体要给运动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当被摄体是运动的,观赏者的目光会
习惯性地沿被摄体运动方向移动,如果运动的前方没有空间会给人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