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盖健柏)
《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 课程简介
(1) 评测者姓名:邓铁军
(2)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维护》
(3) 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130学时,8学分。其特点是门槛较
低,实践性强,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注重操作技巧积累,可延展性强。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计算机配件知识,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了解常用工具
软件使用。能够从事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维护等岗位需求。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DOS、Windows操作系统;其后续课程为:计算机维修(芯片
级);专业拓展课程为:计算机网路、计算机程序设计、微机原理等。
(4) 学生特点分析:
授课对象是计算机专业3年制高职学生。学生的兴趣、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差别
很大。
有些学生对本课程毫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基础知识,动手操作了;也有些学生对
该课程有强烈的兴趣,但基础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很差;当然也有动手能力强,缺少知
识支撑的学生;但颇有几个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且相关的知识、技能很强。在项目教
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使知识技能强的学生成为老师的助手,学生的老师,既调动了
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很好解决分组教学中老师分身乏术的压力。
二、 课程改革前的课程状况说明:
(1)
课改前的名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也曾经名称是《计算机系统维护》。
(2)
课改前的教学内容:
主要涵盖计算机配件选配、计算机组装、维护、系统安装
和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
(3)
课改前是模块化教学
。按照(2)中的教学内容划分5个模块。教学方法是教师
讲授、演示,学生练习。
(4)
课改前的教学效果。
对知识基础较好、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效果较好;大部分
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把5个模块割裂开来,不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甚至
根本谈不上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无从入手。学生反馈回来的
信息是:在工作中,才验证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学习时根本不知道实际操作是怎
么回事儿。
三、 课程改革的简要思路:
(1) 岗位需求分析
该课程面向的岗位是硬件技术工程师(Hardware Engineer),简称“硬件工程师”。
在从业中有2个分支,一是走“业务”路线,就是IT界通常说的“销售”(计算机销售)、
另一个就是侧重技术,即“计算机维护”。
通过调研,在整个IT行业,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维护门槛较低,上手较容易的
行当;就业前景很广,但要做大做强做精却很不容易。
对于计算机销售岗位,既要熟悉市场上电脑配件的性能,理解各种硬件术语的
内涵,在把握整个IT市场的脉搏的同时,还要对区域市场有深刻的认识、敏锐的头脑。
这就要求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才能与当前技术同步。从销售员做起,逐渐成为销售
助理、销售代表、销售经理、市场部经理。
对于在“技术”方向发展的即从事“计算机维护”,在必须具有娴熟的常规维护
技能(计算机组装、升级、系统安装)的基础上,还需要踏实的硬件知识和很好的软
件知识。 为了长足发掌还需深入学习电路设计、PCB布板、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及软
件开发、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及数码产品的电气知识。晋升职业是硬件维护工程师、
硬件维修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硬件设计工程师。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盖健柏)
《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 课程简介
(1) 评测者姓名:邓铁军
(2) 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维护》
(3) 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130学时,8学分。其特点是门槛较
低,实践性强,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注重操作技巧积累,可延展性强。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计算机配件知识,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了解常用工具
软件使用。能够从事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维护等岗位需求。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DOS、Windows操作系统;其后续课程为:计算机维修(芯片
级);专业拓展课程为:计算机网路、计算机程序设计、微机原理等。
(4) 学生特点分析:
授课对象是计算机专业3年制高职学生。学生的兴趣、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差别
很大。
有些学生对本课程毫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基础知识,动手操作了;也有些学生对
该课程有强烈的兴趣,但基础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很差;当然也有动手能力强,缺少知
识支撑的学生;但颇有几个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且相关的知识、技能很强。在项目教
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使知识技能强的学生成为老师的助手,学生的老师,既调动了
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很好解决分组教学中老师分身乏术的压力。
二、 课程改革前的课程状况说明:
(1)
课改前的名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也曾经名称是《计算机系统维护》。
(2)
课改前的教学内容:
主要涵盖计算机配件选配、计算机组装、维护、系统安装
和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
(3)
课改前是模块化教学
。按照(2)中的教学内容划分5个模块。教学方法是教师
讲授、演示,学生练习。
(4)
课改前的教学效果。
对知识基础较好、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效果较好;大部分
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把5个模块割裂开来,不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甚至
根本谈不上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无从入手。学生反馈回来的
信息是:在工作中,才验证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学习时根本不知道实际操作是怎
么回事儿。
三、 课程改革的简要思路:
(1) 岗位需求分析
该课程面向的岗位是硬件技术工程师(Hardware Engineer),简称“硬件工程师”。
在从业中有2个分支,一是走“业务”路线,就是IT界通常说的“销售”(计算机销售)、
另一个就是侧重技术,即“计算机维护”。
通过调研,在整个IT行业,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维护门槛较低,上手较容易的
行当;就业前景很广,但要做大做强做精却很不容易。
对于计算机销售岗位,既要熟悉市场上电脑配件的性能,理解各种硬件术语的
内涵,在把握整个IT市场的脉搏的同时,还要对区域市场有深刻的认识、敏锐的头脑。
这就要求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才能与当前技术同步。从销售员做起,逐渐成为销售
助理、销售代表、销售经理、市场部经理。
对于在“技术”方向发展的即从事“计算机维护”,在必须具有娴熟的常规维护
技能(计算机组装、升级、系统安装)的基础上,还需要踏实的硬件知识和很好的软
件知识。 为了长足发掌还需深入学习电路设计、PCB布板、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及软
件开发、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及数码产品的电气知识。晋升职业是硬件维护工程师、
硬件维修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硬件设计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