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3.时间与天体位置

IT圈 admin 60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4日发(作者:梁梅)

时间与天体位置

一.选择题

1.调世界时,在时刻上与世界时保持在( )秒之内:

A、±0.9 B、±0.003 C、±1.0 D、±10

2.世界时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时间系统:

A、原子能级跃迁频率 B、地球公转运动

C、太阳周年视运动 D、地球自转运动

3.以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得到:

A、恒星时 B、视时 C、平时 D、协调世界时

4.以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得到:

A、恒星时 B、视时 C、平时 D、协调世界时

5.以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得到:

A、恒星时 B、视时 C、平时 D、协调世界时

6.原子时系统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时间系统: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原子能级跃迁频率 D、以上均错

7.协调世界时是受( )制约的原子时系统:

A、UT0 B、UT1 C、UT2 D、恒星时

8.天文航海上所采用的对时信号是:

A、UT0 B、UT1 C、UT2 D、UTC

9.日常生活和工作上所采用的对时信号是:

A、UT0 B、UT1 C、UT2 D、UTC

10.校对天文钟所采用的对时信号是:

A、UT0 B、UT1 C、UT2 D、UTC

11.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时间是:

A、世界时 B、协调世界时 C、原子时 D、区时

12.将世界时时刻分成UT0、UT1和UT2是考虑了( )的因素:

A、地球自转 B、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C、地球公转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13.利用( )说明时间比较直观:

A、赤道面平面图 B、子午面投影图

C、子午面天球图 D、真地平平面图

14.一个恒星日的开始是从:

A、某颗恒星上中天 B、某颗恒星下中天

C、春分点上中天 D、春分点下中天

15.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恒星时的主要原因是:

A、春分点周日视运动不均匀 B、时间的起算点不同

C、春分点在天球上的位置不固定 D、恒星日开始的时间与昼夜不固定

16.以春分点在某一测者午圈上为计量基准的时间称为:

A、世界时 B、平时 C、视时 D、地方恒星时

17.格林恒星时与某地的地方恒星时相差:

A、测者纬度 B、测者经度 C、时差 D、两天体的赤经差

18.在周日视运动中,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某地(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1恒星日:

A、子圈 B、午圈 C、子午圈 D、东西圈

19.一个恒星日等于天球旋转(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A、360° B、360°+ 53′.8 C、360°+ 66′.6 D、360°+ 59′.14

20.地方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

A、天体地方时角 B、春分点地方时角 C、天体格林时角 D、春分点格林时角

21.格林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

A、天体地方时角 B、春分点地方时角 C、天体格林时角 D、春分点格林时角

22.同一时刻,不同经度上的地方恒星时相差:

A、两地的经差 B、两地的纬差 C、测者的经度 D、测者的纬度

23.春分点格林时角等于150°,某地经度等于150°E,则该地的地方恒星时为:

h h h h

A、00 B、10 C、20 D、05

24.视太阳时不能作为计量时间单位的原因是:

A、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B、太阳周日平行圈每天大小不等

C、太阳在天球上位置不固定 D、太阳周年视运动速度不均匀

25.在周日视运动中,( )连续两次经过某地子圈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1太阳日:

A、春分点 B、平太阳 C、太阳 D、秋分点

26.以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得到:

A、恒星时 B、视时 C、平时 D、协调世界时

27.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1太阳日:

A、上中天 B、下中天 C、视出 D、视没

28.一个太阳日等于天球旋转(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A、360° B、360°+ 53′.8 C、360°+ 66′.6 D、介于B和C之间

29.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由测者( )起,向(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视时:

A、子圈,西 B、午圈,西 C、子圈,东 D、午圈,东

30.视时与太阳的圆周地方时角在数值上相差: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31.一年中最长的太阳日与最短的太阳日相差约:

A、4分钟 B、4秒钟 C、13分钟 D、51秒钟

32.一恒星日与一太阳日最大相差约:

A、53′.8 B、66′.6 C、59′.14 D、0′.0

33.一年中太阳日的长短逐日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C、地球公转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34.一恒星日与一太阳日的长短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C、地球公转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35.已知太阳圆周地方时角等于120°,此时视时等于:

h h h h

A、08 B、10 C、20 D、00

36.平太阳日的定义为:

A、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午圈所经历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圈所经历的时间

C、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午圈所经历的时间

D、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圈所经历的时间

37.天文中引进“平太阳”是为了解决:

A、太阳每日赤纬变化量不等 B、太阳视时和平时不等

C、太阳每日赤经变化量不等 D、太阳时角和赤经之间的关系

38.平时与视时之间的差值最大不超过( )分钟:

A、15 B、16 C、17 D、18

39.当太阳上中天时,平太阳:

A、一定上中天 B、不一定上中天 C、不可能上中天 D、下中天

40.从测者子圈起算的时间是:

A、世界时 B、恒星时 C、地方平时 D、区时

41.一个平太阳日与一个恒星日之间的关系为:

ms

A、两者相等 B、一个平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长356.56

ms

C、两者无关 D、一个平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短356.56

42.从格林子圈起算的时间是:

A、地方平时 B、恒星时 C、世界时 D、区时

43.平太阳是一个假想的太阳,它在( )作周年视运动:

A、天赤道上向西 B、天赤道上向东 C、黄道上向西 D、黄道上向东

44.一个平太阳日等于天球旋转(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A、360° B、360°+ 53′.8 C、360°+ 66′.6 D、360°+ 59′.14

45.一个恒星日与一个平太阳日的长短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C、地球公转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hmsms

46.平时为180023,时差为-1414,则视时为:

mshmshms

A、17h4609 B、1814 37 C、180023 D、以上三者均错

hms

47.10月1日,世界时183030 ,经度120° W的地方时为:

hmshms

A、023030 10月1日 B、103030 10月1日

hmshms

C、023030 10月2日 D、183030 10月1日

48.时差为“+”时,在地方平时十二点整这一瞬间:

A、太阳中天 B、太阳还未中天 C、太阳已过中天 D、太阳和平太阳同时中天

49.相邻两天太阳上中天的平时之差最大约为:

mmm m

A、1 B、4 C、1.5 D、0.5

50.太阳上中天的地方平时通常不等于1200,其原因是:

A、当地经度与时区中线经度存在经差

B、测者观测位置与时区中线之间存在时差

C、地方平时与地方视时之间存在时差

D、协调时与平时之间存在时差

51.时差为“-”时,地方平时等于1200时:

A、太阳中天 B、太阳已过中天 C、太阳还未中天 D、太阳和平太阳同时中天

52.测者所在时区的区时是从平太阳通过( )起算的。

A、格林子圈 B、测者子圈

C、测者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子圈 D、测者午圈

53.全球共分( )时区,相邻的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应相隔( ):

A、14/15° B、24/14°.4 C、25/15° D、25/14°.4

m

54.已知某地经度为78°W,太阳在该地上中天时的时差为+8,则太阳在该地上中天的区时为:

A、1200 B、1204 C、1140 D、1148

55.5月12日,区时2010,船舶位于经度λ=68°20′.0W处,此时世界时GMT为:

A、2010(12/5) B、1510(12/5) C、0110(13/5) D、0110(12/5)

hms

56.已知测者经度λ=30°42′.0W所在时区的区时ZT=225048(2月11日),则该地的地方平时

LMT为:

hms hms

A、224800(11/2) B、225048(11/2)

hms hms

C、225100(12/2) D、225048(12/2)

57.东时区的区号为( ),西时区的区号为( ):

A、+ , - B、- ,+ C、- , - D、+ , +

58.经度λ=112°W的地方平时LMT=1128,此刻该时区的区时ZT为:

h hm hm h

A、11 B、1128 C、1156 D、12

m

59.1月10日,中午1200的λ

c

=120°30´E,天文历太阳中天时间为1207,时差为+12,则中天区

时为( )10/1:

A、1200 B、1205 C、1207 D、1213

60.在求太阳上中天区时时,天文年历中查得的太阳中天时刻是:

A、区时 B、格林时

C、太阳在零度经线上上中天的地方时 D、东八区区时

61.船舶向西航行穿过日界线船钟应( ),日期应( ):

A、拨快一小时/减少一天 B、拨慢一小时/增加一天

C、不拨/增加一天 D、不拨/减少一天

62.船舶由东十二时区进入西十二时区船钟应:

A、拨快1小时 B、拨慢1小时 C、不拨 D、指示世界时

63.日界线原则上是( ),考虑到行政区域有若干曲折。

A、0°经线 B、时区边界线 C、180°经线 D、时区中线

64.船舶向东航行穿过日界线船钟应( ),日期应( ):

A、拨快1小时,减少1天 B、拨慢1小时,增加1天

C、不拨,增加1天 D、不拨,减少一天

65.世界各国标准时可由( )查得:

A、中版《航海天文历》 B、天体高度方位表

C、英版《无线电信号表》第二卷 D、航海表

二.简答题

1.什么叫协调世界时?它与世界时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视太阳时?为什么视太阳时不能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时?

m

3.什么是时差?若时差为+5,当太阳中天时,视时和平时各为多少?

4.时区是如何划分的?测者位于03838.0E,他所在的时区区号是多少?

5.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船舶通过该线时,应如何改变船时和日期?

三.计算题

1.试说明时间和角度的换算关系。

h m s

20 24 15

18 15 24

04 16 36

10 08 12

07 18 48

hm

hm

 

 

45 56.0

115 45.6

223 33.5

333 22.7

217 18.5

s

h m s

2.测者位于东经038038.0,该地区时为153015,求该地的地方时并转化为世界时。此时,位于

13838.0W的测者的地方时是多少?

3.某地经度=12223.E的地方平时LMT=210436(3月5日),该地的区时为多少?

hms

2024年5月4日发(作者:梁梅)

时间与天体位置

一.选择题

1.调世界时,在时刻上与世界时保持在( )秒之内:

A、±0.9 B、±0.003 C、±1.0 D、±10

2.世界时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时间系统:

A、原子能级跃迁频率 B、地球公转运动

C、太阳周年视运动 D、地球自转运动

3.以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得到:

A、恒星时 B、视时 C、平时 D、协调世界时

4.以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得到:

A、恒星时 B、视时 C、平时 D、协调世界时

5.以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得到:

A、恒星时 B、视时 C、平时 D、协调世界时

6.原子时系统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时间系统: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原子能级跃迁频率 D、以上均错

7.协调世界时是受( )制约的原子时系统:

A、UT0 B、UT1 C、UT2 D、恒星时

8.天文航海上所采用的对时信号是:

A、UT0 B、UT1 C、UT2 D、UTC

9.日常生活和工作上所采用的对时信号是:

A、UT0 B、UT1 C、UT2 D、UTC

10.校对天文钟所采用的对时信号是:

A、UT0 B、UT1 C、UT2 D、UTC

11.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时间是:

A、世界时 B、协调世界时 C、原子时 D、区时

12.将世界时时刻分成UT0、UT1和UT2是考虑了( )的因素:

A、地球自转 B、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C、地球公转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13.利用( )说明时间比较直观:

A、赤道面平面图 B、子午面投影图

C、子午面天球图 D、真地平平面图

14.一个恒星日的开始是从:

A、某颗恒星上中天 B、某颗恒星下中天

C、春分点上中天 D、春分点下中天

15.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恒星时的主要原因是:

A、春分点周日视运动不均匀 B、时间的起算点不同

C、春分点在天球上的位置不固定 D、恒星日开始的时间与昼夜不固定

16.以春分点在某一测者午圈上为计量基准的时间称为:

A、世界时 B、平时 C、视时 D、地方恒星时

17.格林恒星时与某地的地方恒星时相差:

A、测者纬度 B、测者经度 C、时差 D、两天体的赤经差

18.在周日视运动中,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某地(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1恒星日:

A、子圈 B、午圈 C、子午圈 D、东西圈

19.一个恒星日等于天球旋转(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A、360° B、360°+ 53′.8 C、360°+ 66′.6 D、360°+ 59′.14

20.地方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

A、天体地方时角 B、春分点地方时角 C、天体格林时角 D、春分点格林时角

21.格林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

A、天体地方时角 B、春分点地方时角 C、天体格林时角 D、春分点格林时角

22.同一时刻,不同经度上的地方恒星时相差:

A、两地的经差 B、两地的纬差 C、测者的经度 D、测者的纬度

23.春分点格林时角等于150°,某地经度等于150°E,则该地的地方恒星时为:

h h h h

A、00 B、10 C、20 D、05

24.视太阳时不能作为计量时间单位的原因是:

A、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B、太阳周日平行圈每天大小不等

C、太阳在天球上位置不固定 D、太阳周年视运动速度不均匀

25.在周日视运动中,( )连续两次经过某地子圈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1太阳日:

A、春分点 B、平太阳 C、太阳 D、秋分点

26.以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的周期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得到:

A、恒星时 B、视时 C、平时 D、协调世界时

27.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1太阳日:

A、上中天 B、下中天 C、视出 D、视没

28.一个太阳日等于天球旋转(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A、360° B、360°+ 53′.8 C、360°+ 66′.6 D、介于B和C之间

29.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由测者( )起,向(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称为视时:

A、子圈,西 B、午圈,西 C、子圈,东 D、午圈,东

30.视时与太阳的圆周地方时角在数值上相差: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31.一年中最长的太阳日与最短的太阳日相差约:

A、4分钟 B、4秒钟 C、13分钟 D、51秒钟

32.一恒星日与一太阳日最大相差约:

A、53′.8 B、66′.6 C、59′.14 D、0′.0

33.一年中太阳日的长短逐日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C、地球公转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34.一恒星日与一太阳日的长短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C、地球公转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35.已知太阳圆周地方时角等于120°,此时视时等于:

h h h h

A、08 B、10 C、20 D、00

36.平太阳日的定义为:

A、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午圈所经历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圈所经历的时间

C、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午圈所经历的时间

D、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圈所经历的时间

37.天文中引进“平太阳”是为了解决:

A、太阳每日赤纬变化量不等 B、太阳视时和平时不等

C、太阳每日赤经变化量不等 D、太阳时角和赤经之间的关系

38.平时与视时之间的差值最大不超过( )分钟:

A、15 B、16 C、17 D、18

39.当太阳上中天时,平太阳:

A、一定上中天 B、不一定上中天 C、不可能上中天 D、下中天

40.从测者子圈起算的时间是:

A、世界时 B、恒星时 C、地方平时 D、区时

41.一个平太阳日与一个恒星日之间的关系为:

ms

A、两者相等 B、一个平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长356.56

ms

C、两者无关 D、一个平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短356.56

42.从格林子圈起算的时间是:

A、地方平时 B、恒星时 C、世界时 D、区时

43.平太阳是一个假想的太阳,它在( )作周年视运动:

A、天赤道上向西 B、天赤道上向东 C、黄道上向西 D、黄道上向东

44.一个平太阳日等于天球旋转( )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A、360° B、360°+ 53′.8 C、360°+ 66′.6 D、360°+ 59′.14

45.一个恒星日与一个平太阳日的长短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均匀

C、地球公转 D、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

hmsms

46.平时为180023,时差为-1414,则视时为:

mshmshms

A、17h4609 B、1814 37 C、180023 D、以上三者均错

hms

47.10月1日,世界时183030 ,经度120° W的地方时为:

hmshms

A、023030 10月1日 B、103030 10月1日

hmshms

C、023030 10月2日 D、183030 10月1日

48.时差为“+”时,在地方平时十二点整这一瞬间:

A、太阳中天 B、太阳还未中天 C、太阳已过中天 D、太阳和平太阳同时中天

49.相邻两天太阳上中天的平时之差最大约为:

mmm m

A、1 B、4 C、1.5 D、0.5

50.太阳上中天的地方平时通常不等于1200,其原因是:

A、当地经度与时区中线经度存在经差

B、测者观测位置与时区中线之间存在时差

C、地方平时与地方视时之间存在时差

D、协调时与平时之间存在时差

51.时差为“-”时,地方平时等于1200时:

A、太阳中天 B、太阳已过中天 C、太阳还未中天 D、太阳和平太阳同时中天

52.测者所在时区的区时是从平太阳通过( )起算的。

A、格林子圈 B、测者子圈

C、测者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子圈 D、测者午圈

53.全球共分( )时区,相邻的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应相隔( ):

A、14/15° B、24/14°.4 C、25/15° D、25/14°.4

m

54.已知某地经度为78°W,太阳在该地上中天时的时差为+8,则太阳在该地上中天的区时为:

A、1200 B、1204 C、1140 D、1148

55.5月12日,区时2010,船舶位于经度λ=68°20′.0W处,此时世界时GMT为:

A、2010(12/5) B、1510(12/5) C、0110(13/5) D、0110(12/5)

hms

56.已知测者经度λ=30°42′.0W所在时区的区时ZT=225048(2月11日),则该地的地方平时

LMT为:

hms hms

A、224800(11/2) B、225048(11/2)

hms hms

C、225100(12/2) D、225048(12/2)

57.东时区的区号为( ),西时区的区号为( ):

A、+ , - B、- ,+ C、- , - D、+ , +

58.经度λ=112°W的地方平时LMT=1128,此刻该时区的区时ZT为:

h hm hm h

A、11 B、1128 C、1156 D、12

m

59.1月10日,中午1200的λ

c

=120°30´E,天文历太阳中天时间为1207,时差为+12,则中天区

时为( )10/1:

A、1200 B、1205 C、1207 D、1213

60.在求太阳上中天区时时,天文年历中查得的太阳中天时刻是:

A、区时 B、格林时

C、太阳在零度经线上上中天的地方时 D、东八区区时

61.船舶向西航行穿过日界线船钟应( ),日期应( ):

A、拨快一小时/减少一天 B、拨慢一小时/增加一天

C、不拨/增加一天 D、不拨/减少一天

62.船舶由东十二时区进入西十二时区船钟应:

A、拨快1小时 B、拨慢1小时 C、不拨 D、指示世界时

63.日界线原则上是( ),考虑到行政区域有若干曲折。

A、0°经线 B、时区边界线 C、180°经线 D、时区中线

64.船舶向东航行穿过日界线船钟应( ),日期应( ):

A、拨快1小时,减少1天 B、拨慢1小时,增加1天

C、不拨,增加1天 D、不拨,减少一天

65.世界各国标准时可由( )查得:

A、中版《航海天文历》 B、天体高度方位表

C、英版《无线电信号表》第二卷 D、航海表

二.简答题

1.什么叫协调世界时?它与世界时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视太阳时?为什么视太阳时不能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时?

m

3.什么是时差?若时差为+5,当太阳中天时,视时和平时各为多少?

4.时区是如何划分的?测者位于03838.0E,他所在的时区区号是多少?

5.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船舶通过该线时,应如何改变船时和日期?

三.计算题

1.试说明时间和角度的换算关系。

h m s

20 24 15

18 15 24

04 16 36

10 08 12

07 18 48

hm

hm

 

 

45 56.0

115 45.6

223 33.5

333 22.7

217 18.5

s

h m s

2.测者位于东经038038.0,该地区时为153015,求该地的地方时并转化为世界时。此时,位于

13838.0W的测者的地方时是多少?

3.某地经度=12223.E的地方平时LMT=210436(3月5日),该地的区时为多少?

hms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