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发(作者:委觅翠)
第21卷第2期
技术物理教学
Vo1.21 No.2
2013年06月
TECHNICAL PHYSICS TEACHING
Jun.2013
下,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最后得出: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压力以
(见表二)
及物体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密切相关。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
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探
究问题,灵活设计实验,开展实验,使物理教学更
实验三:在物体压力、运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
具趣味性、生动性、挑战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接触面性质的关系。
改善教学质量。
(见表三)
接着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
体操运动为什么用滑石粉
朱弟清郭再平
(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湖北丹江口442706)
我们多年在物理课堂作业上和新出版的考卷、
到而使手指趋向变直,对杠失去力的作用而导致,
资料上,遇到在单杠或双杠、举重等运动中,运动
若是靠滑石粉防滑脱,为何不采用在手上摸沥青等
员比赛前都要在手上或杠上涂上滑石粉,它的作用
物,仿撑杆跳高运动员做法呢?撑杆跳高为什么不
是什么这类题,参考答案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或防
用滑石粉来增大摩擦呢?
滑脱,可是我们通过实验后分析认为此举主要是防
这些实例说明滑石粉的防滑效果并不好,而运
接触部位受伤,同时,也有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的
动状态是由力决定的,那么用它不是为了增大摩擦
作用,理由有以下几点:
就是为了减小摩擦或有其他作用了。
一
、
在举重运动中,如果是为了增大摩擦,在
五、拔河和拉力比赛在手上可用可不用滑石粉,
举起沉重而质量很大的杠铃时,这个过程中手腕要
是因绳与手间的摩擦够大了,若用,它只是为了避
改变方向,由于摩擦力大就难以完成或由于转变手 免绳与手直接接触,过大的摩擦力超过了人皮肤的
腕方向时,有改变运动状态的过程或趋势,而杠铃
承受力而被拉起泡而受伤,为此用它润滑缓解受伤,
由于惯性可能要在手中转动,若摩擦力太大,杠就
也是减小摩擦。
难以转动,它就要改变手的运动状态使任务难以完
六、用粉状物、颗粒物是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
成,甚至使手被摩起血泡。为了使举杠铃任务顺利
糙程度。但粉状颗粒物并不一定都能增大摩擦力,
完成又不至于使手受伤,用滑石粉应是减小摩擦力。
我做了实验“在木块和木板之间撒些细沙测摩擦力
二、在举重过程中,有很多运动员还要在膝盖
时,发现摩擦力比木块与原木板间的摩擦力要小得
至小腿脊上部涂滑石粉是用来增大摩擦吗?这是什
多,沙粒数量很少时有增大摩擦作用,但滑石粉多
么目的?我过细观察过多次举重比赛直播:在举起
少效果则相反,滑石粉多时要比少时摩擦力大。用
杠铃过程中,杠要从膝盖部经过为使任务顺利完成, 滑石粉时,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效果都不明显。看来
这种做法增大摩擦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它也应是为 使物体表面粗糙与在物体间加颗粒是有质的不同,
了减小摩擦力和防皮肤因受摩擦太大受伤。 颗粒多时有滚动现象,且使物与物脱离接触减小摩
三、单杠、双杠、高低杠等运动员上杠前涂滑
擦,颗粒物少时由于压强大,颗粒陷进了物体中像
石粉,若是为了防滑脱要增大摩擦为何不用手套。 钉钉一样增大了阻力。所以摩擦力会比原光滑物面
橡皮手套不是很好吗?它是很轻巧的,几乎不影响 的大,但是粉状的滑石粉则不同,由于细腻、硬度
感觉器官,而且摩擦也很大,为何不能用呢?就是
小容易缩小物质分子间的距离表现分子力,用力挤
因它的摩擦大,所以开车和工人师傅就是用手套来 压后成“饼”不易脱落。但硬度小,在力的作用下
防滑。同时单杠、高低杠运动,滑动摩擦频率高, 又容易改变形状对增大摩擦意义不大,但它可以避
幅度大;若摩擦太大,因摩擦产生的热多,人体接 免人体与器材直接接触对皮肤起保护作用。
触部位可能承受不了。为此也需要减小摩擦。事实
七、生活中我们知道皮肤过于干燥摩擦也很小,
上,单杠、双杠、举重等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一般
所以工作中拿光滑东西时,往往在手上吐唾液来湿
带有“护掌”,就相当于手套了。而“护掌”与杠的
润防滑。可是接触面液体过多,形成了液膜却更滑。
摩擦太大,影响成绩才涂滑石粉。所以用它也不是
若在运动中出汗不多使人体与器材的接触部位摩擦
为了增大摩擦了。
就增大了,为此用滑石粉来吸水,干燥,达到减小
四、“滑脱”现象是由于手指弯曲后承受力达不 摩擦。它只有在接触部位出汗过多摩擦力太小时有
・97・
第2l卷第2期
2013年06月
技术物理教学
TECHNICAL PHYSICS TEACHING
Vo1.21 No.2
Jun.2013
吸水增大摩擦的作用。而单、双杠举重等比赛运动
时间不长,不会出过多汗,所以这些项目用它主要
是避免人体与器材接触保护皮肤。
八、实际上,在上述几项运动中是需要一定的
摩擦力,它是靠手的握力改变压力来控制,以免手
在器材上乱滑,定不了位,运动展示不能随心所欲。
但摩擦力太大,运动展示不能理想,所以不能用更
好的摩擦剂而用细腻的滑石粉既能防摩伤又能理想
地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综合以上各方面得出:体育上用滑石粉的作用有:1、
因硬度小具有滑腻感可避免人体部位与体育器材直
接接触,防止人体接触部位受伤;2、滑石粉具有很
强的吸水性,它可吸收运动员出汗不多时的汗水,
使接触部位干燥来减小过大的摩擦力;3、在过于光
滑的器材表面使用有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2010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选
择第5题“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运动都不能缺
少的“滑石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体操运动员在
上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滑石粉”,其目的是r 1
A.仅仅是为了利用“滑石粉”,吸汗的作用,增
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
B.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
“滑石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
层“小球”做“滚动摩擦”
C仅仅是为了利用“滑石粉”,填平手掌的褶皱
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
更加实在和均匀
D.上述各种功能都具有。(标准答案是D选项)
就验证了这些观点。
总之,滑石粉在体育上是一种对减小或增大摩
擦力有限度的理想润滑剂。并不一定是为了增大摩
擦力,更重要的不是为了防滑脱来增大摩擦力。
一
浅论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车 强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山东滨州256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物理教学的认识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当前,怎样突出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是新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的
新的要求。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
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研究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量词:新课改,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
引言
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践观察和操作
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自然学科,物理规律的理解通
常都是建立在实际的实验基础上的。作为一线物理
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准确的向
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才
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随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已经成为越
来越多物理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
、
二、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必须得以
纠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言传
身教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充当听众
的角色,这样就极大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是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的。拿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课程来说,在过去进行的实验课中,一般都是由教
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教师一个人为学生分析并手
把手教学生怎样去操作。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就在很
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不能通过自
己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这种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极大
的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长期性的在这
种学习模式下很容易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98・
必须要尽可能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
该充当一个指引的角色,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来指引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去白行进行实验,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另
外,教师还应该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说出
自己的想法,无论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再结合教
材内容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
更容易的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同时他们的创造性也
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
重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打破过去的思维模式,
指引学生从多方位、不同层次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实
验教学环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
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在设计实
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就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
观念的制约,创造性的设计实验内容,应该突破教
材内容的限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
需求为主提出与教学相符合的问题,同时努力的引
导学生通过实践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过去的
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忽略了学生
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不能给学生创造一
个有利于他们学习的实验环境,这是传统物理实验
2024年5月20日发(作者:委觅翠)
第21卷第2期
技术物理教学
Vo1.21 No.2
2013年06月
TECHNICAL PHYSICS TEACHING
Jun.2013
下,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最后得出: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压力以
(见表二)
及物体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密切相关。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
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探
究问题,灵活设计实验,开展实验,使物理教学更
实验三:在物体压力、运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
具趣味性、生动性、挑战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接触面性质的关系。
改善教学质量。
(见表三)
接着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
体操运动为什么用滑石粉
朱弟清郭再平
(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湖北丹江口442706)
我们多年在物理课堂作业上和新出版的考卷、
到而使手指趋向变直,对杠失去力的作用而导致,
资料上,遇到在单杠或双杠、举重等运动中,运动
若是靠滑石粉防滑脱,为何不采用在手上摸沥青等
员比赛前都要在手上或杠上涂上滑石粉,它的作用
物,仿撑杆跳高运动员做法呢?撑杆跳高为什么不
是什么这类题,参考答案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或防
用滑石粉来增大摩擦呢?
滑脱,可是我们通过实验后分析认为此举主要是防
这些实例说明滑石粉的防滑效果并不好,而运
接触部位受伤,同时,也有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的
动状态是由力决定的,那么用它不是为了增大摩擦
作用,理由有以下几点:
就是为了减小摩擦或有其他作用了。
一
、
在举重运动中,如果是为了增大摩擦,在
五、拔河和拉力比赛在手上可用可不用滑石粉,
举起沉重而质量很大的杠铃时,这个过程中手腕要
是因绳与手间的摩擦够大了,若用,它只是为了避
改变方向,由于摩擦力大就难以完成或由于转变手 免绳与手直接接触,过大的摩擦力超过了人皮肤的
腕方向时,有改变运动状态的过程或趋势,而杠铃
承受力而被拉起泡而受伤,为此用它润滑缓解受伤,
由于惯性可能要在手中转动,若摩擦力太大,杠就
也是减小摩擦。
难以转动,它就要改变手的运动状态使任务难以完
六、用粉状物、颗粒物是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
成,甚至使手被摩起血泡。为了使举杠铃任务顺利
糙程度。但粉状颗粒物并不一定都能增大摩擦力,
完成又不至于使手受伤,用滑石粉应是减小摩擦力。
我做了实验“在木块和木板之间撒些细沙测摩擦力
二、在举重过程中,有很多运动员还要在膝盖
时,发现摩擦力比木块与原木板间的摩擦力要小得
至小腿脊上部涂滑石粉是用来增大摩擦吗?这是什
多,沙粒数量很少时有增大摩擦作用,但滑石粉多
么目的?我过细观察过多次举重比赛直播:在举起
少效果则相反,滑石粉多时要比少时摩擦力大。用
杠铃过程中,杠要从膝盖部经过为使任务顺利完成, 滑石粉时,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效果都不明显。看来
这种做法增大摩擦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它也应是为 使物体表面粗糙与在物体间加颗粒是有质的不同,
了减小摩擦力和防皮肤因受摩擦太大受伤。 颗粒多时有滚动现象,且使物与物脱离接触减小摩
三、单杠、双杠、高低杠等运动员上杠前涂滑
擦,颗粒物少时由于压强大,颗粒陷进了物体中像
石粉,若是为了防滑脱要增大摩擦为何不用手套。 钉钉一样增大了阻力。所以摩擦力会比原光滑物面
橡皮手套不是很好吗?它是很轻巧的,几乎不影响 的大,但是粉状的滑石粉则不同,由于细腻、硬度
感觉器官,而且摩擦也很大,为何不能用呢?就是
小容易缩小物质分子间的距离表现分子力,用力挤
因它的摩擦大,所以开车和工人师傅就是用手套来 压后成“饼”不易脱落。但硬度小,在力的作用下
防滑。同时单杠、高低杠运动,滑动摩擦频率高, 又容易改变形状对增大摩擦意义不大,但它可以避
幅度大;若摩擦太大,因摩擦产生的热多,人体接 免人体与器材直接接触对皮肤起保护作用。
触部位可能承受不了。为此也需要减小摩擦。事实
七、生活中我们知道皮肤过于干燥摩擦也很小,
上,单杠、双杠、举重等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一般
所以工作中拿光滑东西时,往往在手上吐唾液来湿
带有“护掌”,就相当于手套了。而“护掌”与杠的
润防滑。可是接触面液体过多,形成了液膜却更滑。
摩擦太大,影响成绩才涂滑石粉。所以用它也不是
若在运动中出汗不多使人体与器材的接触部位摩擦
为了增大摩擦了。
就增大了,为此用滑石粉来吸水,干燥,达到减小
四、“滑脱”现象是由于手指弯曲后承受力达不 摩擦。它只有在接触部位出汗过多摩擦力太小时有
・97・
第2l卷第2期
2013年06月
技术物理教学
TECHNICAL PHYSICS TEACHING
Vo1.21 No.2
Jun.2013
吸水增大摩擦的作用。而单、双杠举重等比赛运动
时间不长,不会出过多汗,所以这些项目用它主要
是避免人体与器材接触保护皮肤。
八、实际上,在上述几项运动中是需要一定的
摩擦力,它是靠手的握力改变压力来控制,以免手
在器材上乱滑,定不了位,运动展示不能随心所欲。
但摩擦力太大,运动展示不能理想,所以不能用更
好的摩擦剂而用细腻的滑石粉既能防摩伤又能理想
地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综合以上各方面得出:体育上用滑石粉的作用有:1、
因硬度小具有滑腻感可避免人体部位与体育器材直
接接触,防止人体接触部位受伤;2、滑石粉具有很
强的吸水性,它可吸收运动员出汗不多时的汗水,
使接触部位干燥来减小过大的摩擦力;3、在过于光
滑的器材表面使用有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2010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选
择第5题“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运动都不能缺
少的“滑石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体操运动员在
上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滑石粉”,其目的是r 1
A.仅仅是为了利用“滑石粉”,吸汗的作用,增
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
B.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
“滑石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
层“小球”做“滚动摩擦”
C仅仅是为了利用“滑石粉”,填平手掌的褶皱
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
更加实在和均匀
D.上述各种功能都具有。(标准答案是D选项)
就验证了这些观点。
总之,滑石粉在体育上是一种对减小或增大摩
擦力有限度的理想润滑剂。并不一定是为了增大摩
擦力,更重要的不是为了防滑脱来增大摩擦力。
一
浅论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车 强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山东滨州256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物理教学的认识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当前,怎样突出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是新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的
新的要求。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
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研究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量词:新课改,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
引言
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践观察和操作
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自然学科,物理规律的理解通
常都是建立在实际的实验基础上的。作为一线物理
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准确的向
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才
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随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已经成为越
来越多物理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
、
二、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必须得以
纠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言传
身教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充当听众
的角色,这样就极大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是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违背的。拿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课程来说,在过去进行的实验课中,一般都是由教
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教师一个人为学生分析并手
把手教学生怎样去操作。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就在很
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不能通过自
己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这种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极大
的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长期性的在这
种学习模式下很容易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98・
必须要尽可能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
该充当一个指引的角色,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来指引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去白行进行实验,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另
外,教师还应该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说出
自己的想法,无论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再结合教
材内容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
更容易的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同时他们的创造性也
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
重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打破过去的思维模式,
指引学生从多方位、不同层次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实
验教学环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
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在设计实
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就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
观念的制约,创造性的设计实验内容,应该突破教
材内容的限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
需求为主提出与教学相符合的问题,同时努力的引
导学生通过实践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过去的
实验教学中,教师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忽略了学生
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不能给学生创造一
个有利于他们学习的实验环境,这是传统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