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发(作者:覃初柳)
精品课评价指标
学科课程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权重
标
容
目
内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标科
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检测,重难点突
学合理
出
教学内容组
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
织科学
能力;覆盖该课所含知识,课时安排合理
教学环节流
教学过程包含必要的教学环节,层次清晰,过程流畅;课堂
畅紧凑
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
10
10
15
教学方法策
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亲身体验、情境
教学过
略适切
感知;教学组织严谨,教学方法得当,策略有效
15
程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整合和应用数字教
信息技术融
育资源,促进知识理解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有效
提升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如有实验内容,实验技术应运
用合理
教学设计明教学设计(及学习任务单)与教学目标一致,符合学生的认
确恰当
知水平,体现导学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业练习规课上练习、课后作业、实验活动(如有)紧扣教学目标,总
范科学 量适中,难易适度,形式多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讲解、实验与多媒体演示切换适当,布局美观,声画同
资源完整提
步;课件、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信息完整、格式规范;资
交规范
源引用注明出处
15
学
源
教
资
15
10
术
范
技
规
10
特殊教育
二级指标
教学目标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特殊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学合理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特殊学生自尊、自信、自强、
自立;教学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指标描述 权重
10
学
计
教
设
教学内容组
准确分析本教学内容在教材、教学单元中的位置及对发展
织科学
特殊学生能力的功能与价值
学情分析精
基于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
准合理
风格等精准分析学情
重难点明确
明确本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并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法
突出
教学环节流
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环节清晰,注重全面发展、潜能
畅紧凑
开发、缺陷补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特殊学生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注重启
教学方法策
发式、探究式、直观性教学,促进特殊学生多感官参与,
略适切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表现形式合理、适宜学生;合理使用
10
15
10
10
教学过
程
15
技术教辅具
教具辅具,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更具多样性、
融合有效
直观性和适切性
10
学
源
教
资
范
求
规
要
任务单规范
学习任务单与教学目标一致,符合特殊学生的认知水平,
科学
体现导学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0
教师讲解、实验与多媒体演示切换适当,布局美观,声画
资源完整提
同步;课件、学习任务单信息完整、格式规范;资源引用
交规范
注明出处
10
实验教学
一级
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指标
实验
符合现行课程标准要求,有效促进学生理解并形成科学观念,促进
数学
总体目标
目标
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等的发展
权重
10
验
学
计
实
教
设
实验设计科学严谨,实验可操作性强。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
实验设计
有效运用实验技术解决实验的重点难点、优化实验过程、提升实验
效果
符合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的相关要求。实验设计安全、环保、可
实验资源
靠,预案科学,防护措施、急救与应急设备得当,注意事项明确
10
10
验
学
程
实
教
过
能有效利用实验资源,充分参与实验与实践活动过程;实验操作规
学生活动
范,观察记录细致,分析论证过程科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质
疑精神,实践意愿强,参与度高
能给予学生规范、清晰的示范,无科学性错误;有效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有效指导学生设计、实施实验探究与实践活动,有效与学生
教师活动
互动,有效做出实验教学反馈与评价;专业技术用语运用得当;板
书或课件设计思路清晰、规范、恰当
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数据或信息可靠,结论合理,实践作品或任务
实验效果
完成效果好;对实验误差或任务解决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分析准确、
处置恰当
学生能够完成实验学习任务,知识理解、科学探究能力、问题解决
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体验到实验、实践和克服
目标达成
困难成功的愉悦,学习气氛活跃,有进一步开展实验及实践活动的
意愿
15
15
验
学
果
实
教
效
10
10
科
基于教学目标创设新颖的实验情境;创新实验展示形式、实验设计
思路创新
色
与实施途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及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创
听
学
创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促进理解和问题意识的形成;
特
技术与器材
围绕课标要求,合理开发实验教学课程资源或自制实验教具,有效
与
创新
应用于教学
新
10
10
2024年5月20日发(作者:覃初柳)
精品课评价指标
学科课程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权重
标
容
目
内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标科
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检测,重难点突
学合理
出
教学内容组
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
织科学
能力;覆盖该课所含知识,课时安排合理
教学环节流
教学过程包含必要的教学环节,层次清晰,过程流畅;课堂
畅紧凑
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
10
10
15
教学方法策
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亲身体验、情境
教学过
略适切
感知;教学组织严谨,教学方法得当,策略有效
15
程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整合和应用数字教
信息技术融
育资源,促进知识理解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有效
提升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如有实验内容,实验技术应运
用合理
教学设计明教学设计(及学习任务单)与教学目标一致,符合学生的认
确恰当
知水平,体现导学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业练习规课上练习、课后作业、实验活动(如有)紧扣教学目标,总
范科学 量适中,难易适度,形式多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讲解、实验与多媒体演示切换适当,布局美观,声画同
资源完整提
步;课件、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信息完整、格式规范;资
交规范
源引用注明出处
15
学
源
教
资
15
10
术
范
技
规
10
特殊教育
二级指标
教学目标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特殊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学合理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特殊学生自尊、自信、自强、
自立;教学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指标描述 权重
10
学
计
教
设
教学内容组
准确分析本教学内容在教材、教学单元中的位置及对发展
织科学
特殊学生能力的功能与价值
学情分析精
基于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
准合理
风格等精准分析学情
重难点明确
明确本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并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法
突出
教学环节流
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环节清晰,注重全面发展、潜能
畅紧凑
开发、缺陷补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特殊学生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注重启
教学方法策
发式、探究式、直观性教学,促进特殊学生多感官参与,
略适切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表现形式合理、适宜学生;合理使用
10
15
10
10
教学过
程
15
技术教辅具
教具辅具,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更具多样性、
融合有效
直观性和适切性
10
学
源
教
资
范
求
规
要
任务单规范
学习任务单与教学目标一致,符合特殊学生的认知水平,
科学
体现导学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0
教师讲解、实验与多媒体演示切换适当,布局美观,声画
资源完整提
同步;课件、学习任务单信息完整、格式规范;资源引用
交规范
注明出处
10
实验教学
一级
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指标
实验
符合现行课程标准要求,有效促进学生理解并形成科学观念,促进
数学
总体目标
目标
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等的发展
权重
10
验
学
计
实
教
设
实验设计科学严谨,实验可操作性强。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
实验设计
有效运用实验技术解决实验的重点难点、优化实验过程、提升实验
效果
符合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的相关要求。实验设计安全、环保、可
实验资源
靠,预案科学,防护措施、急救与应急设备得当,注意事项明确
10
10
验
学
程
实
教
过
能有效利用实验资源,充分参与实验与实践活动过程;实验操作规
学生活动
范,观察记录细致,分析论证过程科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质
疑精神,实践意愿强,参与度高
能给予学生规范、清晰的示范,无科学性错误;有效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有效指导学生设计、实施实验探究与实践活动,有效与学生
教师活动
互动,有效做出实验教学反馈与评价;专业技术用语运用得当;板
书或课件设计思路清晰、规范、恰当
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数据或信息可靠,结论合理,实践作品或任务
实验效果
完成效果好;对实验误差或任务解决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分析准确、
处置恰当
学生能够完成实验学习任务,知识理解、科学探究能力、问题解决
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体验到实验、实践和克服
目标达成
困难成功的愉悦,学习气氛活跃,有进一步开展实验及实践活动的
意愿
15
15
验
学
果
实
教
效
10
10
科
基于教学目标创设新颖的实验情境;创新实验展示形式、实验设计
思路创新
色
与实施途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及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创
听
学
创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促进理解和问题意识的形成;
特
技术与器材
围绕课标要求,合理开发实验教学课程资源或自制实验教具,有效
与
创新
应用于教学
新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