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简介

IT圈 admin 44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1日发(作者:撒贞芳)

维普资讯

商、运营商等都积极地开展了IPv6的研究 

与开发。我国于2003年启动了CNGI项 

战。在对当前技术和市场需求了解以及对 

IPv6、3G等技术发展趋势深刻把握的基础 

目,以进一步推动IPv6网络的商用建设。 

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底的统计数字表 

上,我们需要在建设IPv6商用网之前,积累 

足够的IPv6网络建设和运营经验,以便为 

移动互联网向IPv6迁移做好准备。同时, 

Pv6的3G网络和顺利将现有的 

明,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突破3.9亿 

建设基于I

户,可以想象,如果中国的移动用户在开始 

使用3G服务时,需要的P地址数量将是如 

何的巨大。因此,中国在建设3G时,使用 

IPv6将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移动IPv6的应用还面临多方面 

我们还应该时刻关注IPv6的发展动态,进 

行多方合作。包括与设备制造商、家电厂商、 

应用开发商、国外相关组织、制造商和运营 

商等等进行良好的合作,以开发出最适应 

IPv6发展的应用。 

因素(如技术、成本、经济、应用等等)的挑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简介 

李 拮 宋旭刚 陈 霞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通信研究所 北京 1000A.A.-) 

摘要:随着Intemet、和数据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宽带无线接入(BWA)成为当前通信业 

界的讨论热点。本文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状况,重点介绍IEEES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 

准,并从覆盖范围、工作频率、移动性等六个方面对进行比较。 

关键字:宽带无线接入,蓝牙,UWB,WiMAX,异构无线网 

1、引言 

业务接入的可能,缩短了工程项目的时间, 

节约了管道线路的投资,还可以同时解决多 

随着Intemet的迅速发展和个人对数 

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无线化、宽带化和P 

据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通信产业技术 

种业务的接入,并且可以根据业务量的大小 

灵活调整带宽,方便进行扩容和改造。对用 

户来说,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宽带无线接 

务。 

2、m 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 

化,宽带无线接入(BWA)技术自然也成为 

无线接入不需要专门进行管道线路的铺设, 

为一些无法铺设光缆或电缆的区域提供了 

当前业界的讨论热点。对运营商来说,宽带 入网覆盖,就能享受其提供的高速,低价服 

69・ 

维普资讯

在IEEE802协议家族中,涉及宽带无 

线接入的有802.1l、802.15、802.16和802. 

到100m以内,再到城市范围覆盖,再到极 

大范围覆盖。下面按覆盖范围从小到大逐 

20。以覆盖范围的大小进行区分(如图l 

进行比较。 

所示),这四个子标准覆盖范围由10m以内 

图1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 

2.1短距无线通信IEEE802.15 网络。 

准确地说,IEEE802.15致力于个人区 

IEEE802.15.3 UWB标准的目标在于 

域网络(PAN)的标准化,其目的是使人们 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低成本和低电能消 

的便携装置随时接入网络。802.15协议分 

耗,同时还与蓝牙兼容。UWB使用3. 

为5个标准:802.15.1是蓝牙标准;802. 

1GHz一10.6GHz这一宽频段,用上升沿和 

15.2解决了蓝牙与wi—Fi共存于2.4G频 

下降沿都很陡的基带脉冲直接通信,所以又 

段的互干扰问题;802.15.3是超宽带 

称为基带传输(Baseband Transmission)或无 

(UWB)标准;802.15.4是特别的节点技术 载波(Carrierless)技术。由于其宽广的频 

和低复杂度方案(ZigBee);802.15.5定位 

谱,UWB可用于精确测距、金属探测、新一 

在Mesh网的MAC层,具体标准还在制定 

代WLAN和无线通信。IEEE802.15.3 

中。 

UWB设备的发射功率不到1mw,有效距离 

IEEE802.15.1标准是由IEEE与蓝牙 

lOre,传输速度达到540Mbps。低发射功率 

SIG合作共同完成的。源于蓝牙v1.1版的 

意味着设备的低能耗,并且使得发射功率降 

IEEE 802.15.1标准已于2002年4月15日 

低到背景噪声的水平,可以与其它无线系统 

由IEEE的标准部门(IEEE—SA)批准成为 

互不干扰地并存。 

个正式标准,它可以同蓝牙v1.1完全兼 

ZigBee是一组基于IEEE802.15.4无 

容。IEEE 802.15.1在2.4G频段上提供 线标准研制开发的有关组网、安全和应用软 

720kbps的速率,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连 

件方面的技术。IEEE802+15.4仅处理低级 

接,一台主机可以与七个从设备通信,若干 

物理层和MAC层协议,而ZigBee联盟对其 

个蓝牙网络以平等散布网络形式互连,网间 网络层协议和API(应用程序接口)进行了 

设备以主从方式工作。IEEE 802.15.1设 

标准化。ZigBee使用868MHz/915MHz/2. 

备的发射功率小于lOOmW且成本较低,很 

4GHz频段,只需要 W级的发射功率,低功 

容易内嵌到电子设备中去,有利于组建家庭 耗状态下的设备可以凭两节AA型5号电 

70・ 

维普资讯

池工作6个月。ZigBee传输速度为20Kbps 

250Kbps,虽然不算快,但传送距离可远达 

75m。一个ZigBee网可以挂接256台设备, 

远大于蓝牙的8台,支持点对点连接也支持 

点对多点连接,还可以采用集群和网状网 

络。 

2.2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IEEE 802.1 1是在1997年由许多局域 

网和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工作在2.4GHz频段,这 

频段在全球被定义为扩频使用频段。 

1999年8月,802.11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 

完善和修订,包括用一个基于简单网管协议 

(SNMP)的管理信息库(MIB)来取代原来 

基于OSI协议的MIB,采用直接序列扩频 

(DSSS)和跳频扩频技术(FHSS)。另外还 

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802.1la标准,它扩 

充了标准的物理层,频段为5GHz,传输速率 

为6Mbps ̄54Mbps,采用正交频分复用 

(OFDM)技术,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 

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 

并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这样的速率 

完全能满足室内、室外的各种应用场合。另 

种是802.1 1 b标准(Wi—Fi),在2.4GHz 

频段,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和补 

偿编码键控(CCK)调制方式。该标准可提 

供11Mbps的数据速率,还能够根据情况的 

变化,在11 Mbps、5.5Mbps、2 Mbps、1Mbps 

之间自动切换。802.1lb从根本上改变无 

线局域网设计和应用现状,扩大了无线局域 

网的应用领域,现在,大多数厂商生产的无 

线局域网产品都基于该标准。由于802. 

11a与802.11b不兼容,所以802.11g出现 

了,它可以实现l1Mbps传输速率,保持对 

802.1 1 b兼容,又可以实现54Mbps高传输 

速率。802.11系列标准比较如表1。 

2006年1月,高速下一代Wi—Fi标准 

802.11n草案通过。802.11n协议标准大大 

提高了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EWC(增强无 

线联盟)声明,新标准利用多输人多输出 

(MIMO)技术使传输速度达到600Mbps。 

该标准还适用IP电话和视频播放这类大量 

消耗带宽的服务。2006年1月23日,有线 

和无线宽带通信半导体世界领先厂商 

Broadcom宣布新的无线局域网Intensi—fi 

(tm)系列芯片组投入市场,这是第一款经 

过精心设计并遵循IEEE 802.1 1 n草案规范 

的产品。2006年3月7日,全球成长型商 

用网络专家与无线网络先锋美国网件 

(NETGEAR(r))宣布,公司将推出基于 

IEEE 802.11n草案规范的无线局域网产 

品。这些新产品预计将于2006年上半年上 

市。 

2.3无线城域网IEEE802.16 

IEEE 802.16标准定义了IEEE Wire— 

less MAN空中接口规范,由于它所规定的 

无线系统覆盖范围在公里(km)量级,因此 

主要应用于城域网(MAN)。 

根据使用频段的不同,802.16系统应 

用可分为视距(LOS)和非视距(NLOS)两 

种。其中,NLOS使用2—11 GHz许可和免 

许可频段,该频段波长较长,适合非视距传 

播,但会存在较强的多径效应,而且免许可 

频段还存在干扰问题,所以系统采用了在抵 

抗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上 

有明显优势的OFDM调制,多址方式为 

OFDMA。而10---66GHz许可频段采用单载 

波调制,由于频段较高,故工作波长短,可以 

忽略多径效应,能够允许使用较大的带宽, 

有能力在上下行信道提供非常高的容量,应 

71・ 

维普资讯

用于视距范围传输。 

表1 802.11系列标准 

802.1l 802.1l盘 8O2.1lb 802.1lg 

使用频段 2.4I钮z 5(mz 2.4(mz 2.4GHz 

信道问隔 25ⅫzDSSS 20M 25Ⅻz 25瑚z 

lM口}Iz阳SS 

最大速率 2Mbps 54Mbps 11Mbps 54Mbps 

关键技术 DSSS/FHSS OFDM DSSS/CCK OFDh CK,王’BCC 

(PBCC:分组二进制卷积码) 

根据是否支持移动特性,802.16标准 

2006年2月28日,形成了最终出版物。 

又可分为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13标准 

IEEE802.16的后续系列协议如802. 

(主要指IEEES02.16d)和移动宽带无线接 

16f、802.16g还在草案发展过程中,802. 

人空中接13标准(主要指IEEE802.16e)。 

16h、802.16i也处在前草案阶段。802.16 

802.16d是2003年1月颁布的802. 

系列空中接口特征比较如表2。 

16a的增强。802.16a主要是为工作在2~ 

WiMh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是基 

11GI-Iz频段的非视距宽带固定接入系统设 

于IEEE802.16技术的,最高可以提供 

计的,覆盖范围通常为10公里以内,最远可 

74Mbps的传输速率,单基站覆盖范围最大 

达50公里。另外,802.16a的MAC层提供 

可达48km。WiMAX组织成立于2001年4 

了QoS保证机制,可支持语音和视频等实 

月9日,是一个由业界领先的通信产品及设 

时性业务。而802.16d对10---66GHz频段 

备公司共同建立的非盈利组织。该组织旨 

和<11GI-Iz频段的固定宽带无线接人空中 

在对基于ⅢEE 802.16标准和ETSI Hiper- 

接口的物理层和MAC层进行了详细规定, 

MAN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产品进行一致性 

定义了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固定宽带无线 

和互操作性认证。通过WiMAX认证的产 

接入系统的MAC层和相对应的多个物理层 

品会拥有“WiMAX Certiifed”标识。WiMAX 

标准。理论上,802.16d在20MHz载波内 

组织与IEEE802.16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 

速率最高可达75Mbps。802.16d标准于 

联系与合作,同时又有着分工的不同,后者 

2004年6月23日正式通过。 

是标准的制定者,而前者是标准的推动者。 

IEEES02.16e支持120km/h移动车速, 

2.4 IEEE802.20 

同时向下兼容802.16d。802.16e标准规定 

EEE802.20是由IEEE802标准委员会 

了支持基站或扇区间高层切换的功能,其 

于2002年12月成立的关于移动宽带无线 

MAC层对移动性的支持很好。制定802. 

接入技术的标准制定工作组,致力于为移动 

16e标准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提出一种既能 

用户开发一个支持在3GI-Iz频段进行高速、 

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又使用户具有移动性的 

高可靠性无线数据传输的标准。IEEES02. 

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2005年10月14 

20工作组给出了面向高效口报文传输业 

日,最新发布了802.16e草案12,并于2005 

务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12规范,包括 

年l2月7日被IEEE标准委员会批准。 

物理层和MAC层标准。 

72・ 

维普资讯

表2 802.16系列各空中接口标准特征 

802.16 802.16a 802.16d 802.16e 

标准情况 

使用频段 

2001.12正式发布 

10

2003.1正式发布 

<11GHZ 

2004.6.23获批 

10 66GHz 

<11GHz 

2006.2.28发布 

<6GHz 66GHz 

信道条件 

固定/移动 

信道带宽 

视距 

固定 

25/28M_Hz 

非视距 

固定 

1.25~2OMHz 

视距+非视距 

固定 

1.25~2OMHz 

非视距 

移动+漫游 

1.25—20MHz 

传输速率 32—134Mbps 

(带宽28MHz) 

约75Mbps 

(带宽20MHz) 

约75Mbps 

(带宽20MHz) 

约15 Mbps 

(带宽5MHz) 

额定小区半径 <5km 5~10km 5—15km 几km 

IEEE802.20工作在3.5CHz以下许可 

不问断的Intemet连接,并能够在WMAN和 

WLAN之间漫游和切换,支持IPv4和IPv6, 

频段,是一种基于IP数据包的接入网络,适 

合于移动无线Intemet分组IP数据传输的 

移动宽带无线接人系统,支持的用户数据速 

率和有效用户数以及频谱效率均大于现有 

可以提供核心网级别的端对端QoS保障, 

各个网路实体之间的接口也是公开的,用户 

可以在不同小区和扇区间实现无缝切换。 

3、几种标准的比较 

移动通信系统,覆盖范围也到了广域网,支 

持250km/h高移动性车载通信。IEEE802. 

20初步设计为具有很高频谱效率,可以对 

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实现透明传输,提供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人标准比较 

如表3所示。 

表3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比较 

IEEE802.11 IEEE802.15 IEEE802.16d IEEE8O2.16e IEEE802.20 

覆盖范围 150m(1lb) <lOre 

100

m(1la) 

2.4GHz 2.4GHz(蓝牙) 

15km 几km 十几km 

2-1IGHz许可 <6GHz许可频 <3.5GHz许 

工作频率 5GHz 

移动性 无 

个人用户 

企业用户 

暂不具备 

3,1—10.6GHz免许 或免许可频段 段 

可频段(UWB) 

无 

个人用户 

可频段 

业务定位 

QoS支持 

无 车速 250km/h 

中小企业数据 个人用户 高速移动数 

接入,无线传输 宽带移动数据 据业务 

业务为主 

802.15.1a添Qos 具备 具备 具备 

大部分已制 大部分仍在制定 2004年6月,标 2006年2月28 制定过程中 

标准化程度 定,少部分制 中,蓝牙协议完成 准化 日形成最终出 

定中 版物 

73・ 

维普资讯

从上表可以看出,IEEE802系列宽带无 

商业运营奠定基础。 

线接入标准在不同的覆盖范围内发挥着不 

4、总结 

同的作用。WLAN目前应用较多,也比较成 宽带无线接入是近一段乃至未来一段 

熟,如公司、校园基本上都有WLAN的覆 

时间的研究热点。除开上面讨论的 

盖,现在正朝着更高速率的方向迈进。低功 

IEEE802系列标准,还有多种宽带无线接人 

率、低成本WPAN适合内嵌到很多的终端 

技术,诸如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本 

设备中,组建家庭网络,作为WLAN的有效 

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无线光接人 

补充。而随着WLAN热点的快速增加,用 

(FSO)、卫星接入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户通常希望在离开热点区后延伸服务连接, IP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固定网络分组化进 

802.16e的出现就是解决这类用户的需求, 程的推动、固定网络和无线网络升级换代需 

使其离开家中或办公场所得WLAN热点地 求的增加,各个标准宽带无线接人技术将演 

区后仍可以保持与无线ISP网络的连接,甚 

进并相互渗透,逐渐实现接人网的融合。但 

至可以方便地接入另一个城市的另一家无 在各个网络融合之前,必将经历网络异构的 

线ISP。而802.20与802.16e虽然都是具 

过程,IEEE802.21工作组的任务就是制定 

有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人,有相似性,但是 

上述异构网之间的切换和互操作标准。如 

802.20能达到更高的移动速率,能提供比 

何在异构网络体系结构上找到或者构造出 

802.16e更好的接人功能,而802.20的市 

共有的通信层次,如何在异构无线网中保证 

场定位与3G相似。预期802.16e会比 

QoS,以及如何在异构无线网中进行移动性 

802.20更快的投入商用,为今后802.20的 

管理都是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Nicolas Fourty,Thierry Val,Philippe Fraisse,Jean—Jacques Mercier,“Comparative a— 

nalysis of new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pies ̄From Wi—Fi to WiMAX , 

ICAS—ICNS 2oo5. 

2.C.Eklund,et a1.,“IEEE Standard 802.16:A technical Overview of the Wireless. 

MAN”Air Interface fo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IEEE Commun.Mag.,June 2002,98— 

107. 

3.G.Roberto Aiello and Gerald D.Rogerson,“Ultra—wideband wireless systems”,IEEE 

Microwave Magazine,Vo1.4,Issue 2,June 2003,36—47. 

4.王硕,“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3年9月. 

5.http://www.ieee802.org 

74- 

2024年5月21日发(作者:撒贞芳)

维普资讯

商、运营商等都积极地开展了IPv6的研究 

与开发。我国于2003年启动了CNGI项 

战。在对当前技术和市场需求了解以及对 

IPv6、3G等技术发展趋势深刻把握的基础 

目,以进一步推动IPv6网络的商用建设。 

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底的统计数字表 

上,我们需要在建设IPv6商用网之前,积累 

足够的IPv6网络建设和运营经验,以便为 

移动互联网向IPv6迁移做好准备。同时, 

Pv6的3G网络和顺利将现有的 

明,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突破3.9亿 

建设基于I

户,可以想象,如果中国的移动用户在开始 

使用3G服务时,需要的P地址数量将是如 

何的巨大。因此,中国在建设3G时,使用 

IPv6将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移动IPv6的应用还面临多方面 

我们还应该时刻关注IPv6的发展动态,进 

行多方合作。包括与设备制造商、家电厂商、 

应用开发商、国外相关组织、制造商和运营 

商等等进行良好的合作,以开发出最适应 

IPv6发展的应用。 

因素(如技术、成本、经济、应用等等)的挑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简介 

李 拮 宋旭刚 陈 霞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通信研究所 北京 1000A.A.-) 

摘要:随着Intemet、和数据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宽带无线接入(BWA)成为当前通信业 

界的讨论热点。本文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状况,重点介绍IEEES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 

准,并从覆盖范围、工作频率、移动性等六个方面对进行比较。 

关键字:宽带无线接入,蓝牙,UWB,WiMAX,异构无线网 

1、引言 

业务接入的可能,缩短了工程项目的时间, 

节约了管道线路的投资,还可以同时解决多 

随着Intemet的迅速发展和个人对数 

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无线化、宽带化和P 

据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通信产业技术 

种业务的接入,并且可以根据业务量的大小 

灵活调整带宽,方便进行扩容和改造。对用 

户来说,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宽带无线接 

务。 

2、m 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 

化,宽带无线接入(BWA)技术自然也成为 

无线接入不需要专门进行管道线路的铺设, 

为一些无法铺设光缆或电缆的区域提供了 

当前业界的讨论热点。对运营商来说,宽带 入网覆盖,就能享受其提供的高速,低价服 

69・ 

维普资讯

在IEEE802协议家族中,涉及宽带无 

线接入的有802.1l、802.15、802.16和802. 

到100m以内,再到城市范围覆盖,再到极 

大范围覆盖。下面按覆盖范围从小到大逐 

20。以覆盖范围的大小进行区分(如图l 

进行比较。 

所示),这四个子标准覆盖范围由10m以内 

图1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 

2.1短距无线通信IEEE802.15 网络。 

准确地说,IEEE802.15致力于个人区 

IEEE802.15.3 UWB标准的目标在于 

域网络(PAN)的标准化,其目的是使人们 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低成本和低电能消 

的便携装置随时接入网络。802.15协议分 

耗,同时还与蓝牙兼容。UWB使用3. 

为5个标准:802.15.1是蓝牙标准;802. 

1GHz一10.6GHz这一宽频段,用上升沿和 

15.2解决了蓝牙与wi—Fi共存于2.4G频 

下降沿都很陡的基带脉冲直接通信,所以又 

段的互干扰问题;802.15.3是超宽带 

称为基带传输(Baseband Transmission)或无 

(UWB)标准;802.15.4是特别的节点技术 载波(Carrierless)技术。由于其宽广的频 

和低复杂度方案(ZigBee);802.15.5定位 

谱,UWB可用于精确测距、金属探测、新一 

在Mesh网的MAC层,具体标准还在制定 

代WLAN和无线通信。IEEE802.15.3 

中。 

UWB设备的发射功率不到1mw,有效距离 

IEEE802.15.1标准是由IEEE与蓝牙 

lOre,传输速度达到540Mbps。低发射功率 

SIG合作共同完成的。源于蓝牙v1.1版的 

意味着设备的低能耗,并且使得发射功率降 

IEEE 802.15.1标准已于2002年4月15日 

低到背景噪声的水平,可以与其它无线系统 

由IEEE的标准部门(IEEE—SA)批准成为 

互不干扰地并存。 

个正式标准,它可以同蓝牙v1.1完全兼 

ZigBee是一组基于IEEE802.15.4无 

容。IEEE 802.15.1在2.4G频段上提供 线标准研制开发的有关组网、安全和应用软 

720kbps的速率,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连 

件方面的技术。IEEE802+15.4仅处理低级 

接,一台主机可以与七个从设备通信,若干 

物理层和MAC层协议,而ZigBee联盟对其 

个蓝牙网络以平等散布网络形式互连,网间 网络层协议和API(应用程序接口)进行了 

设备以主从方式工作。IEEE 802.15.1设 

标准化。ZigBee使用868MHz/915MHz/2. 

备的发射功率小于lOOmW且成本较低,很 

4GHz频段,只需要 W级的发射功率,低功 

容易内嵌到电子设备中去,有利于组建家庭 耗状态下的设备可以凭两节AA型5号电 

70・ 

维普资讯

池工作6个月。ZigBee传输速度为20Kbps 

250Kbps,虽然不算快,但传送距离可远达 

75m。一个ZigBee网可以挂接256台设备, 

远大于蓝牙的8台,支持点对点连接也支持 

点对多点连接,还可以采用集群和网状网 

络。 

2.2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IEEE 802.1 1是在1997年由许多局域 

网和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工作在2.4GHz频段,这 

频段在全球被定义为扩频使用频段。 

1999年8月,802.11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 

完善和修订,包括用一个基于简单网管协议 

(SNMP)的管理信息库(MIB)来取代原来 

基于OSI协议的MIB,采用直接序列扩频 

(DSSS)和跳频扩频技术(FHSS)。另外还 

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802.1la标准,它扩 

充了标准的物理层,频段为5GHz,传输速率 

为6Mbps ̄54Mbps,采用正交频分复用 

(OFDM)技术,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 

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 

并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这样的速率 

完全能满足室内、室外的各种应用场合。另 

种是802.1 1 b标准(Wi—Fi),在2.4GHz 

频段,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和补 

偿编码键控(CCK)调制方式。该标准可提 

供11Mbps的数据速率,还能够根据情况的 

变化,在11 Mbps、5.5Mbps、2 Mbps、1Mbps 

之间自动切换。802.1lb从根本上改变无 

线局域网设计和应用现状,扩大了无线局域 

网的应用领域,现在,大多数厂商生产的无 

线局域网产品都基于该标准。由于802. 

11a与802.11b不兼容,所以802.11g出现 

了,它可以实现l1Mbps传输速率,保持对 

802.1 1 b兼容,又可以实现54Mbps高传输 

速率。802.11系列标准比较如表1。 

2006年1月,高速下一代Wi—Fi标准 

802.11n草案通过。802.11n协议标准大大 

提高了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EWC(增强无 

线联盟)声明,新标准利用多输人多输出 

(MIMO)技术使传输速度达到600Mbps。 

该标准还适用IP电话和视频播放这类大量 

消耗带宽的服务。2006年1月23日,有线 

和无线宽带通信半导体世界领先厂商 

Broadcom宣布新的无线局域网Intensi—fi 

(tm)系列芯片组投入市场,这是第一款经 

过精心设计并遵循IEEE 802.1 1 n草案规范 

的产品。2006年3月7日,全球成长型商 

用网络专家与无线网络先锋美国网件 

(NETGEAR(r))宣布,公司将推出基于 

IEEE 802.11n草案规范的无线局域网产 

品。这些新产品预计将于2006年上半年上 

市。 

2.3无线城域网IEEE802.16 

IEEE 802.16标准定义了IEEE Wire— 

less MAN空中接口规范,由于它所规定的 

无线系统覆盖范围在公里(km)量级,因此 

主要应用于城域网(MAN)。 

根据使用频段的不同,802.16系统应 

用可分为视距(LOS)和非视距(NLOS)两 

种。其中,NLOS使用2—11 GHz许可和免 

许可频段,该频段波长较长,适合非视距传 

播,但会存在较强的多径效应,而且免许可 

频段还存在干扰问题,所以系统采用了在抵 

抗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上 

有明显优势的OFDM调制,多址方式为 

OFDMA。而10---66GHz许可频段采用单载 

波调制,由于频段较高,故工作波长短,可以 

忽略多径效应,能够允许使用较大的带宽, 

有能力在上下行信道提供非常高的容量,应 

71・ 

维普资讯

用于视距范围传输。 

表1 802.11系列标准 

802.1l 802.1l盘 8O2.1lb 802.1lg 

使用频段 2.4I钮z 5(mz 2.4(mz 2.4GHz 

信道问隔 25ⅫzDSSS 20M 25Ⅻz 25瑚z 

lM口}Iz阳SS 

最大速率 2Mbps 54Mbps 11Mbps 54Mbps 

关键技术 DSSS/FHSS OFDM DSSS/CCK OFDh CK,王’BCC 

(PBCC:分组二进制卷积码) 

根据是否支持移动特性,802.16标准 

2006年2月28日,形成了最终出版物。 

又可分为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13标准 

IEEE802.16的后续系列协议如802. 

(主要指IEEES02.16d)和移动宽带无线接 

16f、802.16g还在草案发展过程中,802. 

人空中接13标准(主要指IEEE802.16e)。 

16h、802.16i也处在前草案阶段。802.16 

802.16d是2003年1月颁布的802. 

系列空中接口特征比较如表2。 

16a的增强。802.16a主要是为工作在2~ 

WiMh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是基 

11GI-Iz频段的非视距宽带固定接入系统设 

于IEEE802.16技术的,最高可以提供 

计的,覆盖范围通常为10公里以内,最远可 

74Mbps的传输速率,单基站覆盖范围最大 

达50公里。另外,802.16a的MAC层提供 

可达48km。WiMAX组织成立于2001年4 

了QoS保证机制,可支持语音和视频等实 

月9日,是一个由业界领先的通信产品及设 

时性业务。而802.16d对10---66GHz频段 

备公司共同建立的非盈利组织。该组织旨 

和<11GI-Iz频段的固定宽带无线接人空中 

在对基于ⅢEE 802.16标准和ETSI Hiper- 

接口的物理层和MAC层进行了详细规定, 

MAN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产品进行一致性 

定义了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固定宽带无线 

和互操作性认证。通过WiMAX认证的产 

接入系统的MAC层和相对应的多个物理层 

品会拥有“WiMAX Certiifed”标识。WiMAX 

标准。理论上,802.16d在20MHz载波内 

组织与IEEE802.16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 

速率最高可达75Mbps。802.16d标准于 

联系与合作,同时又有着分工的不同,后者 

2004年6月23日正式通过。 

是标准的制定者,而前者是标准的推动者。 

IEEES02.16e支持120km/h移动车速, 

2.4 IEEE802.20 

同时向下兼容802.16d。802.16e标准规定 

EEE802.20是由IEEE802标准委员会 

了支持基站或扇区间高层切换的功能,其 

于2002年12月成立的关于移动宽带无线 

MAC层对移动性的支持很好。制定802. 

接入技术的标准制定工作组,致力于为移动 

16e标准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提出一种既能 

用户开发一个支持在3GI-Iz频段进行高速、 

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又使用户具有移动性的 

高可靠性无线数据传输的标准。IEEES02. 

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2005年10月14 

20工作组给出了面向高效口报文传输业 

日,最新发布了802.16e草案12,并于2005 

务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12规范,包括 

年l2月7日被IEEE标准委员会批准。 

物理层和MAC层标准。 

72・ 

维普资讯

表2 802.16系列各空中接口标准特征 

802.16 802.16a 802.16d 802.16e 

标准情况 

使用频段 

2001.12正式发布 

10

2003.1正式发布 

<11GHZ 

2004.6.23获批 

10 66GHz 

<11GHz 

2006.2.28发布 

<6GHz 66GHz 

信道条件 

固定/移动 

信道带宽 

视距 

固定 

25/28M_Hz 

非视距 

固定 

1.25~2OMHz 

视距+非视距 

固定 

1.25~2OMHz 

非视距 

移动+漫游 

1.25—20MHz 

传输速率 32—134Mbps 

(带宽28MHz) 

约75Mbps 

(带宽20MHz) 

约75Mbps 

(带宽20MHz) 

约15 Mbps 

(带宽5MHz) 

额定小区半径 <5km 5~10km 5—15km 几km 

IEEE802.20工作在3.5CHz以下许可 

不问断的Intemet连接,并能够在WMAN和 

WLAN之间漫游和切换,支持IPv4和IPv6, 

频段,是一种基于IP数据包的接入网络,适 

合于移动无线Intemet分组IP数据传输的 

移动宽带无线接人系统,支持的用户数据速 

率和有效用户数以及频谱效率均大于现有 

可以提供核心网级别的端对端QoS保障, 

各个网路实体之间的接口也是公开的,用户 

可以在不同小区和扇区间实现无缝切换。 

3、几种标准的比较 

移动通信系统,覆盖范围也到了广域网,支 

持250km/h高移动性车载通信。IEEE802. 

20初步设计为具有很高频谱效率,可以对 

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实现透明传输,提供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人标准比较 

如表3所示。 

表3 IEEE802系列宽带无线接入标准比较 

IEEE802.11 IEEE802.15 IEEE802.16d IEEE8O2.16e IEEE802.20 

覆盖范围 150m(1lb) <lOre 

100

m(1la) 

2.4GHz 2.4GHz(蓝牙) 

15km 几km 十几km 

2-1IGHz许可 <6GHz许可频 <3.5GHz许 

工作频率 5GHz 

移动性 无 

个人用户 

企业用户 

暂不具备 

3,1—10.6GHz免许 或免许可频段 段 

可频段(UWB) 

无 

个人用户 

可频段 

业务定位 

QoS支持 

无 车速 250km/h 

中小企业数据 个人用户 高速移动数 

接入,无线传输 宽带移动数据 据业务 

业务为主 

802.15.1a添Qos 具备 具备 具备 

大部分已制 大部分仍在制定 2004年6月,标 2006年2月28 制定过程中 

标准化程度 定,少部分制 中,蓝牙协议完成 准化 日形成最终出 

定中 版物 

73・ 

维普资讯

从上表可以看出,IEEE802系列宽带无 

商业运营奠定基础。 

线接入标准在不同的覆盖范围内发挥着不 

4、总结 

同的作用。WLAN目前应用较多,也比较成 宽带无线接入是近一段乃至未来一段 

熟,如公司、校园基本上都有WLAN的覆 

时间的研究热点。除开上面讨论的 

盖,现在正朝着更高速率的方向迈进。低功 

IEEE802系列标准,还有多种宽带无线接人 

率、低成本WPAN适合内嵌到很多的终端 

技术,诸如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本 

设备中,组建家庭网络,作为WLAN的有效 

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无线光接人 

补充。而随着WLAN热点的快速增加,用 

(FSO)、卫星接入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户通常希望在离开热点区后延伸服务连接, IP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固定网络分组化进 

802.16e的出现就是解决这类用户的需求, 程的推动、固定网络和无线网络升级换代需 

使其离开家中或办公场所得WLAN热点地 求的增加,各个标准宽带无线接人技术将演 

区后仍可以保持与无线ISP网络的连接,甚 

进并相互渗透,逐渐实现接人网的融合。但 

至可以方便地接入另一个城市的另一家无 在各个网络融合之前,必将经历网络异构的 

线ISP。而802.20与802.16e虽然都是具 

过程,IEEE802.21工作组的任务就是制定 

有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人,有相似性,但是 

上述异构网之间的切换和互操作标准。如 

802.20能达到更高的移动速率,能提供比 

何在异构网络体系结构上找到或者构造出 

802.16e更好的接人功能,而802.20的市 

共有的通信层次,如何在异构无线网中保证 

场定位与3G相似。预期802.16e会比 

QoS,以及如何在异构无线网中进行移动性 

802.20更快的投入商用,为今后802.20的 

管理都是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Nicolas Fourty,Thierry Val,Philippe Fraisse,Jean—Jacques Mercier,“Comparative a— 

nalysis of new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pies ̄From Wi—Fi to WiMAX , 

ICAS—ICNS 2oo5. 

2.C.Eklund,et a1.,“IEEE Standard 802.16:A technical Overview of the Wireless. 

MAN”Air Interface fo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IEEE Commun.Mag.,June 2002,98— 

107. 

3.G.Roberto Aiello and Gerald D.Rogerson,“Ultra—wideband wireless systems”,IEEE 

Microwave Magazine,Vo1.4,Issue 2,June 2003,36—47. 

4.王硕,“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3年9月. 

5.http://www.ieee802.org 

74-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