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从2006松下新品发布会看松下数码相机发展趋势

IT圈 admin 58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野高懿)

维普资讯

囊囊麓峰孵簟奠譬 I ・坛t毛 --I.2 Z 

辍 譬慕瀵 松 赫赫发奄 会 

0■::0 √ :囊 

鬻锻 

/张毓栋/ 

即使你不知道松下数码相机,你也可能知道松下电 

器;即使你不知道松下电器,也可能知道被日本人称之为 

“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在家电领域,松下实在是太 

有名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剃须刀等到处都能看 

到松下的身影。但是在相机领域,松下只能算是一颗新 

星,一只“潜力股”。 

凭借跟德国光学巨头徕卡的合作,也凭借自身的努力, 

松下近几年在DC领域的表现有目共睹;而在DSLR领域, 

松下也刚刚发布了其第一款数码单反相机DMC—L1。 

2006年3月20日,松下电器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 

开了新品发布会,正式在中国展出了在PMA2006上发布 

的LUMI×系列DMC—FZ7、DMC—TZ1、DMC—FX01、 

DMC—LS2、DMC—LZ3、DMC—LZ5等6款新品数 

码相机。不过,松下的首款数码单反相机DMC—L1并 

没有露面,也许过不了多久松下会在国内发布这款重量 

级的产品。JC,N;次新品发布会上,也可以窥一斑而见全 

豹,从中看出今后松下数码相机的几点发展趋势: 

1.小型化和时尚化 

小型化和时尚化不仅是松下数码相机的目标,也是 

整个业界的趋势。在像质达到一定程度的今天,人们购买 

数码相机时不再只注重像素、画质,同时也考虑外观是否 

时尚、机身是否超薄、屏幕是否够大。所以,卡片机越做 

越小,越做越薄,就连长焦机也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松下刚推出的DMC—TZ1就在普通便携机的尺寸上实现 

了1 0倍的光学变焦能力。大屏幕、小机身加上防抖装置 

是未来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标准配置,而松下是第一个将 

防抖技术配置在卡片机上的(2003年其推出的FX1/FX5 

首先搭载了MEGA o.I.S防抖装置)。而2.5英寸液晶显 

示屏也越来越多地被装备到普通数码相机上,而且屏幕 

的像素很多都已经 

达到了20万像素以 

上,在显示屏上就 

能观看到艳丽、清 

晰的照片。松下邀 

请了国内著名影星 

范冰冰作为松下产 

品的形象代言人, 

也表明了松下将走 

图1 LUMIX行程表 

时尚化的道路。 

2.将仿古进行到底 

跟徕卡的合作,不仅仅表现在松下数码相机上都配 

置了高品质的徕卡镜头,而且松下的多款数码相机机身 

也仿照了徕卡古典相机的造型,更多的体现在松下的高 

端数码相机上,譬如LC5、LC1等。在数码相机唱主角的 

今天,古典相机更多地进入了收藏家的手中,很多人都以 

拥有一款经典的古典相机为荣。PMA2004上,松下LC1 

更是一举击败多款800万像素机型,以500万像素获得 

DIMA大奖,让世人再一次领略到了古典相机无限的魅 

力。这款数码相机退市时还徘徊在7500元左右的高价, 

但仍有不少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骛。而松下首款数码单反 

DMC—L1的仿古造型也得到了很多影友的一致好评,相 

信松下以后还将为我们展现更多的古典造型数码相机, 

因为它的合作伙伴是——徕卡。 

3.宽幅 

“16:9”的概念是从宽银幕电影中衍生出来的,在影视 

行业里被称为显示画面的“幅型比”,是指画面宽度和高度 

的比值。生物学家发现,人类双眼的视角最佳比例为1 6: 

9,在这样的比例下造成的视觉;中击最为逼真和强烈。目 

前不少电影都采用了16:9的比例拍摄制作,而且16:9也 

是未来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新标准,电视机正 

在由传统的4:3幅型比向16:9过渡,笔记本电脑也是如此。 

而在数码相机领域,真正将16:9视野带给人们的是 

松下公司,其第一款采用16:9宽幅CCD影像传感器的数 

码相机DMC—LX1推出以后,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编 

者注:本刊2 )6年第4期有关于LX1的详细测评文章)。虽 

然此次新品发布会上新推出的几款数码相机出于节约成本 

的考虑没有继续采用16:9的宽 ̄gCCD影像传感器,但都提 

供了16:9这个幅面。尽管这个16:9只是在原图基础上加以 

裁减而已,但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还是很人性化的一项 

设计。虽然LX1的效果确实不错,但由于16:9宽幅CCD的 

高成本带来的高价格也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至今国内 

行货售价将近4800元,比某些低端的数码单反还贵。而且, 

宽幅的优势体现在其广角上面,如果松下能出一款带 

24mm广角的宽幅数码相机,肯定会在市场上卖座。 

4.多媒体 

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DC与DV的界限越来越混淆 

维普资讯

不清,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数码相机都可以实 

现30帧/秒、640 X 480分辨率(等同于DVD画质)不 

限时拍摄,松下LX1更是支持拍摄最大分辨率为848 X 

480像素、不限时、宽银幕的有声短片,称它为“短片机 

王“并不为过。除了LX1,此次发布的几款数码相机新品 

的短片效果也相当强。 

此次新品发布会,松下重点强调了“3D”(即SD・ 

DVD・DTV)连接性的重要,强化松下家用AV产品(家 

庭用影音产品)、个人AV产品(个人用影音产品)的品 

种和商品力,实现各类产品的数码连接,享受因此带来的 

便利生活,最终实现“数字家庭”的梦想。松下此次发布 

的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直接可以互联互通。松下强调实现 

“数码网络”,相信未来的松下数码相机将朝着更多元化 

的发向发展。 

5.高感光度 

高感光度一直以来都是松下的弱项,以前的松下DC 

即使高端的FZ30都只能实现最高lSO400的感光度,而 

且在lSo400的情况下颗粒相当粗,噪点明显。不过,刚 

推出的几款数码相机新品都拥有了高感光度模式,在这 

模式下感光度可以达到lSo800和ISO1 600。按照松下 

方面的介绍,这几款新机型在高感光度的噪点控制能力 

方面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编者注:本刊本期有一篇 

此次新发布的松下新品FX01的测评文章,读者可以参考 

高感光度的实拍样片)。尽管高感光度下的画质可能仍不 

尽如人意,但也表明了松下在数码相机高感光度方面的 

努力,相信未来的松下数码相机会在高感光度方面有所 

突破。 

6.防抖 

防抖技术是一种划 

时代的革新,具有广阔 

的前景。如今防抖已经 

成为数码相机的标配, 

无论是长焦数码相机还 

是便携机卡片机都有防 

抖化的趋势。有人说 

2006年是一个“防抖图2 MEGA O I.S防抖系统 

年”,这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虽然防抖技术不是由松下最先应用在数码相机上的, 

但松下却是将防抖技术贯彻得最彻底的,也符合松下 

LUMIX系列数码相机“追求照片画质”的理念。2005年, 

松下宣布以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装备MEGA 0.1.S防抖系统。 

也就是说,以后的松下数码相机想找一款不带防抖的都难。 

7.大力发展DLSR 

虽然很多人都料到松下会在今年推出数码单反相机, 

坛43 

但谁也没料到推出的时间如此之早,在PMA2006 t-就展 

出了其第一款数码单反DMC—L1。虽然这款数码单反 

很多技术都是从奥林巴斯那里拷贝过来的,但其复古的 

造型、专业的机身、以及那枚令人心动的防抖徕卡镜头, 

都让人如痴如醉,还未上市就已经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 

吊足了很多人的胃口,唯一尚不确定的是这款数码单反 

的价格。不过好在现在4/3系统镜头的选择余地比以前大 

了很多,除了奥林巴斯,适马也推出了多款4/3系统的镜. 

头,腾龙、图丽等副厂也透露了这个意向。有了松下的加 

盟,以及这些副厂的支持,4/3系统的底气无疑足了很多, 

可选择余地也大了很多。 

在新品发布会上,松下也表示以后将大力发展数码 

单反相机以提高品牌形象,DMC—L1只是一个开始。 

不过,虽然松下数码相机这几年表现出的强势令所 

有人刮目相看,但是综合松下近几年的表现,也存在很多 

力所不逮的地方。作为一家缺乏光学积累的电子厂商,需 

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首先,缺乏光学底蕴虽然与徕卡的合作很大程度上 

弥补了松下在光学方面的不足,但与尼康、佳能这些老牌 

光学厂商相比,松下的底蕴无疑要薄弱得多。尼康、佳能 

的光学实力有目共睹,加上拥有庞大的镜头群可供选择, 

其数码单反的热卖不仅仅因为其相机本身的质量,也因 

为镜头的选择余地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松下DMC— 

L1很多技术都是借鉴奥林巴斯E一330的,而且松下到 

目前为止就只有随机发布的那款防抖徕卡镜头供选择, 

其价格估计也不会低。而且4/3镜头群相比EF、NlKKOR 

镜头群仍显得薄弱得多,更何况适马、腾龙等副厂“见风 

使舵”的习性,一旦4/3系统显出后劲不足,肯定不会得 

到他们的支持。松下受光学技术的禁锢也一定会随着松 

下发布更多款的数码单反相机而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其次,4/3系统是一种赌博佳能EOS 5D的热卖已 

经表明全画幅乃是将来数码单反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在 

拍摄风光、建筑等大场景时全画幅的优势明显,另外对很 

多用惯了传统相机的用户来说,APS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的焦距转换系数以及景深控制能力都是令人头疼的事情, 

全画幅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松下为了尽快推出自己的 

数码单反而投身4/3系统本身就是一场不得已而为之的赌 

博,但松下也需要为自己留条后路,当年美能达把所有精 

力都投入到APS系统而错过了数码相机发展的黄金时期 

就是前车之鉴。 

再次,国内销售渠道问题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 

任何理由不被看好,但松下数码相机在国内一则售价过 

高,就拿FZ30跟富士¥9500来说,两者的性能差距绝对 

没有价格上近干元的差价那么明显;二则松下数码相机 

的货源也铺得不够广,在电脑城等数码相机销量很大的 

地方松下产品的数量比起尼康、佳能和索尼等要少得多。 

在中国市场,松下的投入还明显不够,有必要对供货渠道 

和价格做一番调整。 

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野高懿)

维普资讯

囊囊麓峰孵簟奠譬 I ・坛t毛 --I.2 Z 

辍 譬慕瀵 松 赫赫发奄 会 

0■::0 √ :囊 

鬻锻 

/张毓栋/ 

即使你不知道松下数码相机,你也可能知道松下电 

器;即使你不知道松下电器,也可能知道被日本人称之为 

“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在家电领域,松下实在是太 

有名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剃须刀等到处都能看 

到松下的身影。但是在相机领域,松下只能算是一颗新 

星,一只“潜力股”。 

凭借跟德国光学巨头徕卡的合作,也凭借自身的努力, 

松下近几年在DC领域的表现有目共睹;而在DSLR领域, 

松下也刚刚发布了其第一款数码单反相机DMC—L1。 

2006年3月20日,松下电器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 

开了新品发布会,正式在中国展出了在PMA2006上发布 

的LUMI×系列DMC—FZ7、DMC—TZ1、DMC—FX01、 

DMC—LS2、DMC—LZ3、DMC—LZ5等6款新品数 

码相机。不过,松下的首款数码单反相机DMC—L1并 

没有露面,也许过不了多久松下会在国内发布这款重量 

级的产品。JC,N;次新品发布会上,也可以窥一斑而见全 

豹,从中看出今后松下数码相机的几点发展趋势: 

1.小型化和时尚化 

小型化和时尚化不仅是松下数码相机的目标,也是 

整个业界的趋势。在像质达到一定程度的今天,人们购买 

数码相机时不再只注重像素、画质,同时也考虑外观是否 

时尚、机身是否超薄、屏幕是否够大。所以,卡片机越做 

越小,越做越薄,就连长焦机也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松下刚推出的DMC—TZ1就在普通便携机的尺寸上实现 

了1 0倍的光学变焦能力。大屏幕、小机身加上防抖装置 

是未来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标准配置,而松下是第一个将 

防抖技术配置在卡片机上的(2003年其推出的FX1/FX5 

首先搭载了MEGA o.I.S防抖装置)。而2.5英寸液晶显 

示屏也越来越多地被装备到普通数码相机上,而且屏幕 

的像素很多都已经 

达到了20万像素以 

上,在显示屏上就 

能观看到艳丽、清 

晰的照片。松下邀 

请了国内著名影星 

范冰冰作为松下产 

品的形象代言人, 

也表明了松下将走 

图1 LUMIX行程表 

时尚化的道路。 

2.将仿古进行到底 

跟徕卡的合作,不仅仅表现在松下数码相机上都配 

置了高品质的徕卡镜头,而且松下的多款数码相机机身 

也仿照了徕卡古典相机的造型,更多的体现在松下的高 

端数码相机上,譬如LC5、LC1等。在数码相机唱主角的 

今天,古典相机更多地进入了收藏家的手中,很多人都以 

拥有一款经典的古典相机为荣。PMA2004上,松下LC1 

更是一举击败多款800万像素机型,以500万像素获得 

DIMA大奖,让世人再一次领略到了古典相机无限的魅 

力。这款数码相机退市时还徘徊在7500元左右的高价, 

但仍有不少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骛。而松下首款数码单反 

DMC—L1的仿古造型也得到了很多影友的一致好评,相 

信松下以后还将为我们展现更多的古典造型数码相机, 

因为它的合作伙伴是——徕卡。 

3.宽幅 

“16:9”的概念是从宽银幕电影中衍生出来的,在影视 

行业里被称为显示画面的“幅型比”,是指画面宽度和高度 

的比值。生物学家发现,人类双眼的视角最佳比例为1 6: 

9,在这样的比例下造成的视觉;中击最为逼真和强烈。目 

前不少电影都采用了16:9的比例拍摄制作,而且16:9也 

是未来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新标准,电视机正 

在由传统的4:3幅型比向16:9过渡,笔记本电脑也是如此。 

而在数码相机领域,真正将16:9视野带给人们的是 

松下公司,其第一款采用16:9宽幅CCD影像传感器的数 

码相机DMC—LX1推出以后,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编 

者注:本刊2 )6年第4期有关于LX1的详细测评文章)。虽 

然此次新品发布会上新推出的几款数码相机出于节约成本 

的考虑没有继续采用16:9的宽 ̄gCCD影像传感器,但都提 

供了16:9这个幅面。尽管这个16:9只是在原图基础上加以 

裁减而已,但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还是很人性化的一项 

设计。虽然LX1的效果确实不错,但由于16:9宽幅CCD的 

高成本带来的高价格也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至今国内 

行货售价将近4800元,比某些低端的数码单反还贵。而且, 

宽幅的优势体现在其广角上面,如果松下能出一款带 

24mm广角的宽幅数码相机,肯定会在市场上卖座。 

4.多媒体 

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DC与DV的界限越来越混淆 

维普资讯

不清,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数码相机都可以实 

现30帧/秒、640 X 480分辨率(等同于DVD画质)不 

限时拍摄,松下LX1更是支持拍摄最大分辨率为848 X 

480像素、不限时、宽银幕的有声短片,称它为“短片机 

王“并不为过。除了LX1,此次发布的几款数码相机新品 

的短片效果也相当强。 

此次新品发布会,松下重点强调了“3D”(即SD・ 

DVD・DTV)连接性的重要,强化松下家用AV产品(家 

庭用影音产品)、个人AV产品(个人用影音产品)的品 

种和商品力,实现各类产品的数码连接,享受因此带来的 

便利生活,最终实现“数字家庭”的梦想。松下此次发布 

的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直接可以互联互通。松下强调实现 

“数码网络”,相信未来的松下数码相机将朝着更多元化 

的发向发展。 

5.高感光度 

高感光度一直以来都是松下的弱项,以前的松下DC 

即使高端的FZ30都只能实现最高lSO400的感光度,而 

且在lSo400的情况下颗粒相当粗,噪点明显。不过,刚 

推出的几款数码相机新品都拥有了高感光度模式,在这 

模式下感光度可以达到lSo800和ISO1 600。按照松下 

方面的介绍,这几款新机型在高感光度的噪点控制能力 

方面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编者注:本刊本期有一篇 

此次新发布的松下新品FX01的测评文章,读者可以参考 

高感光度的实拍样片)。尽管高感光度下的画质可能仍不 

尽如人意,但也表明了松下在数码相机高感光度方面的 

努力,相信未来的松下数码相机会在高感光度方面有所 

突破。 

6.防抖 

防抖技术是一种划 

时代的革新,具有广阔 

的前景。如今防抖已经 

成为数码相机的标配, 

无论是长焦数码相机还 

是便携机卡片机都有防 

抖化的趋势。有人说 

2006年是一个“防抖图2 MEGA O I.S防抖系统 

年”,这话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虽然防抖技术不是由松下最先应用在数码相机上的, 

但松下却是将防抖技术贯彻得最彻底的,也符合松下 

LUMIX系列数码相机“追求照片画质”的理念。2005年, 

松下宣布以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装备MEGA 0.1.S防抖系统。 

也就是说,以后的松下数码相机想找一款不带防抖的都难。 

7.大力发展DLSR 

虽然很多人都料到松下会在今年推出数码单反相机, 

坛43 

但谁也没料到推出的时间如此之早,在PMA2006 t-就展 

出了其第一款数码单反DMC—L1。虽然这款数码单反 

很多技术都是从奥林巴斯那里拷贝过来的,但其复古的 

造型、专业的机身、以及那枚令人心动的防抖徕卡镜头, 

都让人如痴如醉,还未上市就已经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 

吊足了很多人的胃口,唯一尚不确定的是这款数码单反 

的价格。不过好在现在4/3系统镜头的选择余地比以前大 

了很多,除了奥林巴斯,适马也推出了多款4/3系统的镜. 

头,腾龙、图丽等副厂也透露了这个意向。有了松下的加 

盟,以及这些副厂的支持,4/3系统的底气无疑足了很多, 

可选择余地也大了很多。 

在新品发布会上,松下也表示以后将大力发展数码 

单反相机以提高品牌形象,DMC—L1只是一个开始。 

不过,虽然松下数码相机这几年表现出的强势令所 

有人刮目相看,但是综合松下近几年的表现,也存在很多 

力所不逮的地方。作为一家缺乏光学积累的电子厂商,需 

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首先,缺乏光学底蕴虽然与徕卡的合作很大程度上 

弥补了松下在光学方面的不足,但与尼康、佳能这些老牌 

光学厂商相比,松下的底蕴无疑要薄弱得多。尼康、佳能 

的光学实力有目共睹,加上拥有庞大的镜头群可供选择, 

其数码单反的热卖不仅仅因为其相机本身的质量,也因 

为镜头的选择余地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松下DMC— 

L1很多技术都是借鉴奥林巴斯E一330的,而且松下到 

目前为止就只有随机发布的那款防抖徕卡镜头供选择, 

其价格估计也不会低。而且4/3镜头群相比EF、NlKKOR 

镜头群仍显得薄弱得多,更何况适马、腾龙等副厂“见风 

使舵”的习性,一旦4/3系统显出后劲不足,肯定不会得 

到他们的支持。松下受光学技术的禁锢也一定会随着松 

下发布更多款的数码单反相机而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其次,4/3系统是一种赌博佳能EOS 5D的热卖已 

经表明全画幅乃是将来数码单反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在 

拍摄风光、建筑等大场景时全画幅的优势明显,另外对很 

多用惯了传统相机的用户来说,APS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的焦距转换系数以及景深控制能力都是令人头疼的事情, 

全画幅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松下为了尽快推出自己的 

数码单反而投身4/3系统本身就是一场不得已而为之的赌 

博,但松下也需要为自己留条后路,当年美能达把所有精 

力都投入到APS系统而错过了数码相机发展的黄金时期 

就是前车之鉴。 

再次,国内销售渠道问题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 

任何理由不被看好,但松下数码相机在国内一则售价过 

高,就拿FZ30跟富士¥9500来说,两者的性能差距绝对 

没有价格上近干元的差价那么明显;二则松下数码相机 

的货源也铺得不够广,在电脑城等数码相机销量很大的 

地方松下产品的数量比起尼康、佳能和索尼等要少得多。 

在中国市场,松下的投入还明显不够,有必要对供货渠道 

和价格做一番调整。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