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优质教案

IT圈 admin 50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日发(作者:逢佁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

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

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

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主题情境图、小猴卡通、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向你们介绍两只聪明的小猴!(出示卡通形象)它是小猴丁丁,它是

小猴淘淘。这兄弟俩可能干了,他们种的水蜜桃又大又甜。这几年,靠着卖水蜜桃,

他们攒下了一笔钱,打算造一座新房子。瞧——造房子用的木头都买齐了(出示木

头图)。可是兄弟俩看着一堆堆的木头犯愁了,木头太重,他们怎么搬得动呢?隔

壁的3头大象知道了这个情况,自告奋勇地赶来帮忙。看!他们很轻松地用长鼻

子搬起了一根根的木头。(出示主题图1)

小朋友,你能看出每头大象分到多少任务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原来,这

些木头都是10根堆成一堆,每头大象都分到两堆,也就是2个十,2个十是20。)

【分析】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

境中产生。开头以大象们帮助小猴兄弟运木头为题材引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有

意注意,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渗透了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思想教育。

二、活动尝试,探究新知

1、 探究20×3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你想想看,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你能列个乘法算式吗?(出示课题:乘法)

(板书:20×3)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求3头大象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个

20是多少。)

20×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先静静地自己想一下。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把自己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互相说说,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说。

(3)看书再想想

打开课本第76页,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小卡通们都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跟

谁的一样?

(4)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各自用的

什么方法,怎么算的?

(5)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为什么?

(结合交流过程,讨论“小辣椒”的方法: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个0。)

小朋友想过没有,你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为什么可以先不看0?算好后为什

么要添0?如果不添会怎样?(引导:二三得六,这个2实际是2个什么?得到

的6其实是6个什么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跟哪一种比较类似?为什么?(这种

方法跟“小番茄”的方法是相通的:2个十乘3得6个十,是60。)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

提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

度独立思考,继而引导学生讨论,接着看书拓展思路,最后全班范围内以小组汇报

形式上台说算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比较中充

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优选适合自己的算法。这几步设计层次

分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1) 刚才我们知道了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三头大象就运60根木头(板

书:3头),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呢?(板书:8头)谁会列式

计算的?

(指20×8=160)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口算时怎么想的?

(2) 练习

4×3 7×8 5×6

40×3 70×8 50×6

4×30 80×7 5×60

每组三题有规律吗?下面两题的结果为什么一样?都是怎么算的?(每组的下

面两题都是先算第一题,再在得数后添一个0。)

给你一道题(板书:5×7),你能编出和它相应的题吗?(在下面板书:

50×7 ,5×70)

你还能试着再编一组题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这样的算式多不多啊?(点上省略号)

【分析】及时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通过编题的环节,使得学生正确理解

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作准备。同

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3、探究14×2的计算方法

(1) 在大象们的帮助下,丁丁和淘淘兄弟俩的新房子很快就造好了。为了表

示感谢,他们到桃园里摘了很多水蜜桃款待他们的好邻居。

(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他们采桃的情况?(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2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点课题)

(2) 14×2,怎样想出结果?

自己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各种算法。

(3) 刚才都是讨论14×2的口算方法,这一题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你知道怎

么列竖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讨论:先算什么?(用2乘14个位上的“4”,板书:4×2=8)8写在哪里?为

什么?(在个位上写8。)

再怎么算呢?(用2乘14十位上的“1”)看上去是“1”,实际上代表多少?(1

个十),那这一步实际算的什么?(板书:10×2=20)20写在哪里呢?

(在竖式里写20,其中0用虚线写。)老师这里为什么把“0”写得很轻?(渗

透:不写这个“0”,“2”在十位上,仍然表示2个十。)

最后怎么办?(板书:8+20=28,在竖式里写28。)

1 4

× 2

——————

8 ……4×2=8

2 0 ……10×2=20

2024年6月1日发(作者:逢佁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

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

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

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主题情境图、小猴卡通、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向你们介绍两只聪明的小猴!(出示卡通形象)它是小猴丁丁,它是

小猴淘淘。这兄弟俩可能干了,他们种的水蜜桃又大又甜。这几年,靠着卖水蜜桃,

他们攒下了一笔钱,打算造一座新房子。瞧——造房子用的木头都买齐了(出示木

头图)。可是兄弟俩看着一堆堆的木头犯愁了,木头太重,他们怎么搬得动呢?隔

壁的3头大象知道了这个情况,自告奋勇地赶来帮忙。看!他们很轻松地用长鼻

子搬起了一根根的木头。(出示主题图1)

小朋友,你能看出每头大象分到多少任务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原来,这

些木头都是10根堆成一堆,每头大象都分到两堆,也就是2个十,2个十是20。)

【分析】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

境中产生。开头以大象们帮助小猴兄弟运木头为题材引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有

意注意,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渗透了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思想教育。

二、活动尝试,探究新知

1、 探究20×3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你想想看,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你能列个乘法算式吗?(出示课题:乘法)

(板书:20×3)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求3头大象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个

20是多少。)

20×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先静静地自己想一下。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把自己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互相说说,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说。

(3)看书再想想

打开课本第76页,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小卡通们都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跟

谁的一样?

(4)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各自用的

什么方法,怎么算的?

(5)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为什么?

(结合交流过程,讨论“小辣椒”的方法: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个0。)

小朋友想过没有,你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为什么可以先不看0?算好后为什

么要添0?如果不添会怎样?(引导:二三得六,这个2实际是2个什么?得到

的6其实是6个什么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跟哪一种比较类似?为什么?(这种

方法跟“小番茄”的方法是相通的:2个十乘3得6个十,是60。)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

提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

度独立思考,继而引导学生讨论,接着看书拓展思路,最后全班范围内以小组汇报

形式上台说算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比较中充

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优选适合自己的算法。这几步设计层次

分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1) 刚才我们知道了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三头大象就运60根木头(板

书:3头),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呢?(板书:8头)谁会列式

计算的?

(指20×8=160)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口算时怎么想的?

(2) 练习

4×3 7×8 5×6

40×3 70×8 50×6

4×30 80×7 5×60

每组三题有规律吗?下面两题的结果为什么一样?都是怎么算的?(每组的下

面两题都是先算第一题,再在得数后添一个0。)

给你一道题(板书:5×7),你能编出和它相应的题吗?(在下面板书:

50×7 ,5×70)

你还能试着再编一组题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这样的算式多不多啊?(点上省略号)

【分析】及时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通过编题的环节,使得学生正确理解

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作准备。同

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3、探究14×2的计算方法

(1) 在大象们的帮助下,丁丁和淘淘兄弟俩的新房子很快就造好了。为了表

示感谢,他们到桃园里摘了很多水蜜桃款待他们的好邻居。

(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他们采桃的情况?(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2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点课题)

(2) 14×2,怎样想出结果?

自己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各种算法。

(3) 刚才都是讨论14×2的口算方法,这一题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你知道怎

么列竖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讨论:先算什么?(用2乘14个位上的“4”,板书:4×2=8)8写在哪里?为

什么?(在个位上写8。)

再怎么算呢?(用2乘14十位上的“1”)看上去是“1”,实际上代表多少?(1

个十),那这一步实际算的什么?(板书:10×2=20)20写在哪里呢?

(在竖式里写20,其中0用虚线写。)老师这里为什么把“0”写得很轻?(渗

透:不写这个“0”,“2”在十位上,仍然表示2个十。)

最后怎么办?(板书:8+20=28,在竖式里写28。)

1 4

× 2

——————

8 ……4×2=8

2 0 ……10×2=20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