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导言- OECD中文官方网站

IT圈 admin 53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4日发(作者:鹿荷紫)

导 言

导 言

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经合组织国家及其它地区日益广泛的瞩目,此外,中国在政策层

面面临的许多主要挑战也与经合组织的工作重点越来越趋于一致。《聚焦中国:经验与挑

战》汇集了2011年经合组织对中国所做的调查分析,并选择性地说明了一些对中国特别

具有针对性的工作。这份报告具有双重目的:第一,帮助中国决策者和专家了解相关的经

合组织报告,为中国的现状和挑战提供一个国际视角;第二,加深政策界(包括发达国家

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验的理解。

目前中国和经合组织国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有些挑战,例如改善国际贸易和投

资机制或抑制气候变化,属于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世界协同解决,相应地也需要通过政

策对话来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而另一些挑战则反映了中国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迈进。目前中国已跻身中等偏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一些经合组织成员

国。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对中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首先对宏观经济做了一个概括总结(第一章),接着从国际视角分析“十二五”

期间面临的两大挑战(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以人为本,以及如

何应对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两大挑战正好与经合组织的两大重点工作相呼

应,即如何实现绿色增长和包容性的增长。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如何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

来推动竞争,从而维系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第六章讲述了中国政府对教育和技能的重

视,讨论如何强化劳动者技能、促进中国经济(包括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及顺利转型。

第七章从另一种角度审视了人力资本和社会福利,讲述了中国在改善医疗保健方面取得的

进展,并讨论了从长远来看,为何中国必须像许多经合组织国家以及其它新兴经济体一样

重视非传染性疾病。第八章回顾了中国的核能利用战略,并讨论了中国加强与经合组织核

能署的合作可能获得的益处。最后,第九章回顾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历程、减少贫困的经验

并针对援助政策做出了相关结论。

经合组织经济司中国事务处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动态,而《经合组织经济展望》

年刊曾两次对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本书宏观经济概况一章指出,在全球其它地区的

经济持续疲软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经常项目顺差的大幅下

降预示着全球经济正处于再平衡进程之中。本书还讨论了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低迷,

指出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风险源。此外,还讨论了如进行改革,采取更加以市场

为导向的货币政策以及更灵活的汇率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冲击、维持宏观经济及财

政的稳定。宏观经济概况这一章还指出,财政政策改革对支持“十二五”规划宏伟目标的

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和经合组织同样关注社会不平等现象以及如何让所有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解

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主题之一。最近发布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

© OECD 2012

vii

导 言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实现“合理收入分配”的目标。在很多经合组织国家,社会不平等现

象不断加剧并一直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此外,在经合组织,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不平

等程度之间似乎关联甚小。如何在促进包容性经济发展的同时缩小社会不平等已然成为经

合组织的当务之急。第二章分析了中国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有效的税收及补助

机制、适当的劳动力市场及产品市场监管体系以及完善的教育及金融政策有助于降低社会

不平等,它显示了许多能直接降低社会不平等的政策与促进增长的政策之间存在着强有力

的互补关系。

中国和经合组织共同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向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模式转型。经合

组织国家意识到他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挑战,而最近的经济危机也促使许多国家

开始思考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许多国家因此制定了致力于实现绿色复苏的措施,他们

注重创新和可再生资源投资,致力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第三章讲述了经合组织为

绿色增长所做的努力,讨论各国如何才能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绿色增长战略。与其它发展

中国家一样,在中国,经济增长有时也被人们认为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环境污染

代价巨大,尤其是会危害人类健康,并造成社会关系紧张。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

施来改善环境问题。借助绿色增长,中国可以跨越过去那种不可持续、浪费严重的生产和

消费模式。此外,诚如第一章所述,改善环境与实现整体经济再平衡之间需要互相补充协

作,尤其是可考虑将经济重点从建设及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讲述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分析政府的对外开放承诺以及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对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第四章回顾了中国自十年前加入世贸组织

以来所实施的广泛的结构性改革,以及参与全球贸易网以及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经济腾飞起

到的关键作用。这表明,中国通过进一步取消边境贸易保护和境内贸易保护,深入进行国

企与农业部门改革,重新审视原材料贸易方式来实施进一步开放,这些将使中国继续受益。

改革服务业监管体系,增加服务业的竞争,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整体生产力。

第五章详细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扮演的“世界工厂”角色,审视了“加工贸

易”的重要性,研究中间投入进口在中国相对复杂的出口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该章重点

探讨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值活动,并展示了经合组织关于全球价值链的一些最新研

究结论。该章还强调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发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必须积累知识产权、

人力资本及组织资产等无形资产力量。在中国,不仅仅是实物资产,无形资产通常也高度

集中在国家控制的企业手中。考虑到创新需要高度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中国在全球价值链

下的产业升级将更加需要依靠营利导向型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的国际化将帮助提高其创

新能力,并增强其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作用。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城市,测试结果震惊了世界各国的决策者。

上海15岁学生在每项测试中都名列首位,击败了来自其它73个经济体的学生。上海的测

试结果显示了中国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其它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在技能方面面

临的挑战依然存在。第六章介绍了经合组织协助其它国家制定健全的技能培训政策所取得

的成绩,说明了哪些信息有助于评估目前的技能供需状况、技能匹配程度以及技能投资的

结果,此外第六章还讨论了如何制定政策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技能促进经济发展。

viii

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

© OECD 2012

导 言

第七章主要回顾了中国在改善健康状况和扩大卫生医疗覆盖范围方面取得的重要进

展,当前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水平已经接近许多经合组织国家。目前,通过与经合组织国

家进行对话交流,以及借助经合组织国家对卫生体系进行的系统性数据采集和分析,中国

正为未来的医疗保健和保险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随着传染性疾病的下降,慢性

病已经变成了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经合组织国家应对这种挑战的时间较长,根据经合组

织国家的经验,在基层医疗级别上开展预防、筛查和治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调整

中国的健康和保险体系,加强基层医疗的干预,例如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筛查等,将提高

成本效益,并且提供更灵活的治疗选择。另外,中国已经成功改善了医疗体系基础设施的

硬件,但是在很多软件设施方面,如医院管理和资金筹集、医务人员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

一步改革。

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在过去数年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迅猛增加。为了限制能源消

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发国内煤炭替代物,中国制定了非常宏伟的核能发展计划。与其

他国家一样,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引发了中国对核电站安全性的关注,中国已经重新

修订了安全规则,并且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更安全的核反应堆先进技术之上。第八章阐述

了中国的核能计划,列举了中国与原子能机构增强合作可能获得的益处。该章所涉问题较

为广泛,包括核能安全和管制、放射性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放射防护和应急准备以及与

核能有关的经济、科学和法律问题。参与原子能机构有助于中国了解国际最佳实践,支持

中国核能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最后,第九章着眼于中国在解决贫困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讲述了中国如何通过快

速经济转型,从一个相对贫困、农村基础较大的国家,转变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该章概

括了中国—发展援助委员会研究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中国—发展援助委员会研究小组由

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DAC)(该委员会是经合组织的捐助方网络)和中国国际扶

贫中心(IPRCC)共同设立,几个非洲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第九章还强调了中国政府通

过规划与预算、基于绩效的公共管理、政策研究与创新性实践来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

的重要作用。它还强调了如能密切结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国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

投资和援助。中国的经验可以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作用。此外,中国对最近签订的《釜山有效发展合作伙伴关系》的积极参与,对于其他捐

助方和发展中国家也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

© OECD 2012

ix

2024年6月4日发(作者:鹿荷紫)

导 言

导 言

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经合组织国家及其它地区日益广泛的瞩目,此外,中国在政策层

面面临的许多主要挑战也与经合组织的工作重点越来越趋于一致。《聚焦中国:经验与挑

战》汇集了2011年经合组织对中国所做的调查分析,并选择性地说明了一些对中国特别

具有针对性的工作。这份报告具有双重目的:第一,帮助中国决策者和专家了解相关的经

合组织报告,为中国的现状和挑战提供一个国际视角;第二,加深政策界(包括发达国家

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验的理解。

目前中国和经合组织国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有些挑战,例如改善国际贸易和投

资机制或抑制气候变化,属于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世界协同解决,相应地也需要通过政

策对话来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而另一些挑战则反映了中国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迈进。目前中国已跻身中等偏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一些经合组织成员

国。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对中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首先对宏观经济做了一个概括总结(第一章),接着从国际视角分析“十二五”

期间面临的两大挑战(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以人为本,以及如

何应对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两大挑战正好与经合组织的两大重点工作相呼

应,即如何实现绿色增长和包容性的增长。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如何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

来推动竞争,从而维系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第六章讲述了中国政府对教育和技能的重

视,讨论如何强化劳动者技能、促进中国经济(包括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及顺利转型。

第七章从另一种角度审视了人力资本和社会福利,讲述了中国在改善医疗保健方面取得的

进展,并讨论了从长远来看,为何中国必须像许多经合组织国家以及其它新兴经济体一样

重视非传染性疾病。第八章回顾了中国的核能利用战略,并讨论了中国加强与经合组织核

能署的合作可能获得的益处。最后,第九章回顾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历程、减少贫困的经验

并针对援助政策做出了相关结论。

经合组织经济司中国事务处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动态,而《经合组织经济展望》

年刊曾两次对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本书宏观经济概况一章指出,在全球其它地区的

经济持续疲软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经常项目顺差的大幅下

降预示着全球经济正处于再平衡进程之中。本书还讨论了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低迷,

指出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风险源。此外,还讨论了如进行改革,采取更加以市场

为导向的货币政策以及更灵活的汇率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冲击、维持宏观经济及财

政的稳定。宏观经济概况这一章还指出,财政政策改革对支持“十二五”规划宏伟目标的

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和经合组织同样关注社会不平等现象以及如何让所有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解

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主题之一。最近发布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

© OECD 2012

vii

导 言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实现“合理收入分配”的目标。在很多经合组织国家,社会不平等现

象不断加剧并一直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此外,在经合组织,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不平

等程度之间似乎关联甚小。如何在促进包容性经济发展的同时缩小社会不平等已然成为经

合组织的当务之急。第二章分析了中国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有效的税收及补助

机制、适当的劳动力市场及产品市场监管体系以及完善的教育及金融政策有助于降低社会

不平等,它显示了许多能直接降低社会不平等的政策与促进增长的政策之间存在着强有力

的互补关系。

中国和经合组织共同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向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模式转型。经合

组织国家意识到他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挑战,而最近的经济危机也促使许多国家

开始思考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许多国家因此制定了致力于实现绿色复苏的措施,他们

注重创新和可再生资源投资,致力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第三章讲述了经合组织为

绿色增长所做的努力,讨论各国如何才能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绿色增长战略。与其它发展

中国家一样,在中国,经济增长有时也被人们认为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环境污染

代价巨大,尤其是会危害人类健康,并造成社会关系紧张。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

施来改善环境问题。借助绿色增长,中国可以跨越过去那种不可持续、浪费严重的生产和

消费模式。此外,诚如第一章所述,改善环境与实现整体经济再平衡之间需要互相补充协

作,尤其是可考虑将经济重点从建设及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讲述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分析政府的对外开放承诺以及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对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第四章回顾了中国自十年前加入世贸组织

以来所实施的广泛的结构性改革,以及参与全球贸易网以及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经济腾飞起

到的关键作用。这表明,中国通过进一步取消边境贸易保护和境内贸易保护,深入进行国

企与农业部门改革,重新审视原材料贸易方式来实施进一步开放,这些将使中国继续受益。

改革服务业监管体系,增加服务业的竞争,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整体生产力。

第五章详细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扮演的“世界工厂”角色,审视了“加工贸

易”的重要性,研究中间投入进口在中国相对复杂的出口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该章重点

探讨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值活动,并展示了经合组织关于全球价值链的一些最新研

究结论。该章还强调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发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必须积累知识产权、

人力资本及组织资产等无形资产力量。在中国,不仅仅是实物资产,无形资产通常也高度

集中在国家控制的企业手中。考虑到创新需要高度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中国在全球价值链

下的产业升级将更加需要依靠营利导向型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的国际化将帮助提高其创

新能力,并增强其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作用。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城市,测试结果震惊了世界各国的决策者。

上海15岁学生在每项测试中都名列首位,击败了来自其它73个经济体的学生。上海的测

试结果显示了中国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其它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在技能方面面

临的挑战依然存在。第六章介绍了经合组织协助其它国家制定健全的技能培训政策所取得

的成绩,说明了哪些信息有助于评估目前的技能供需状况、技能匹配程度以及技能投资的

结果,此外第六章还讨论了如何制定政策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技能促进经济发展。

viii

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

© OECD 2012

导 言

第七章主要回顾了中国在改善健康状况和扩大卫生医疗覆盖范围方面取得的重要进

展,当前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水平已经接近许多经合组织国家。目前,通过与经合组织国

家进行对话交流,以及借助经合组织国家对卫生体系进行的系统性数据采集和分析,中国

正为未来的医疗保健和保险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随着传染性疾病的下降,慢性

病已经变成了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经合组织国家应对这种挑战的时间较长,根据经合组

织国家的经验,在基层医疗级别上开展预防、筛查和治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调整

中国的健康和保险体系,加强基层医疗的干预,例如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筛查等,将提高

成本效益,并且提供更灵活的治疗选择。另外,中国已经成功改善了医疗体系基础设施的

硬件,但是在很多软件设施方面,如医院管理和资金筹集、医务人员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

一步改革。

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在过去数年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迅猛增加。为了限制能源消

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发国内煤炭替代物,中国制定了非常宏伟的核能发展计划。与其

他国家一样,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引发了中国对核电站安全性的关注,中国已经重新

修订了安全规则,并且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更安全的核反应堆先进技术之上。第八章阐述

了中国的核能计划,列举了中国与原子能机构增强合作可能获得的益处。该章所涉问题较

为广泛,包括核能安全和管制、放射性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放射防护和应急准备以及与

核能有关的经济、科学和法律问题。参与原子能机构有助于中国了解国际最佳实践,支持

中国核能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最后,第九章着眼于中国在解决贫困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讲述了中国如何通过快

速经济转型,从一个相对贫困、农村基础较大的国家,转变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该章概

括了中国—发展援助委员会研究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中国—发展援助委员会研究小组由

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DAC)(该委员会是经合组织的捐助方网络)和中国国际扶

贫中心(IPRCC)共同设立,几个非洲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第九章还强调了中国政府通

过规划与预算、基于绩效的公共管理、政策研究与创新性实践来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

的重要作用。它还强调了如能密切结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国将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

投资和援助。中国的经验可以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作用。此外,中国对最近签订的《釜山有效发展合作伙伴关系》的积极参与,对于其他捐

助方和发展中国家也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中国:经验与挑战

© OECD 2012

ix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