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发(作者:谭思菱)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8
(22)申请日 2002.10.09
(71)申请人 索尼公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芳贺庸一 小林路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陶凤波
(51)
H01M10/44
H01M10/46
(10)申请公布号 CN 16650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05.09.07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电池组充电装置及电池组
(57)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充电装置,其
中,没有由电池组的充电端子单元所造成
的限制,实现通用性,减小尺寸的需求得
到满足,并且制造成本降低,安全性和可
靠性的需求也被满足。为此,电池组充电
装置包括推出部件(14)和锁定部件(13),所
述推出部件(14)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
的电池组(60)推动,从而积累弹性力,所
述锁定部件(13)与配合锁定部件(66)相配
合,从而将电池组保持在电池组安装单元
中。完成充电操作时,锁定部件的锁定状
态被撤锁,并且,电池组被推出部件从电
池组安装单元中举起。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中,包括有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的充电端子单元和设置在
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配合锁定部分的电池组从所述第一侧面被安装
到电池组安装单元上,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在装置壳体的主表面中成形为凹进部分,
所述电池组充电装置包括:
包括多个金属板并设置在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第一侧面部分上的充电电极单元,电池
组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靠接,所述充电电极单元连接到被装入的电池组
的所述充电端子单元上;
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第一侧面部分上的保持件,其用于保持被装入的电池
组的第一侧面;
锁定部件,其设置在与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所述第一侧面部分相对的第二侧面部
分上,并且滑动地安装到所述电池组充电装置壳体的主表面上,所述锁定部件包括
与被装入的电池组的所述配合锁定部分相配合的锁定部分;和
推出部件,其一端旋转地被所述装置壳体内表面上形成的支撑件所支撑,并且另一
端对着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所述第二侧面部分的底表面内形成的引导孔,所述
推出部件被偏压进入所述引导孔;其中,
当电池组推动所述推出部件以在其中积累弹性力时,所述电池组使所述第一侧面被
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中的所述保持件所保持,当所述第二侧面被所述锁定部件锁定
时,所述电池组被容纳;并且
所述锁定部件以该状态滑动,以使配合锁定部分从所述锁定部分松开,在所述推出
部件中积累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所述电池组从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底表面被举起。
2.如权利要求1中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使所述推出部件偏移的弹性部件,该所述弹性部件是由近侧部分和弹性臂组成,
所述近侧部分固定到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的安装部分上,所述弹性臂从近侧部分突
出靠在所述推出部分的另一端,用于偏移所述推出部件,以使其通过电池组安装单
元的所述引导开口伸出。
3 如权利要求1中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
安装单元的第一侧面,并且其中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力导致所述锁定部件的滑动,
从而导致被所述的推出部件举起的电池组朝着第二侧面移动。
4.如权利要求1中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安装的
检测开关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部分,所述检测开关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
被偏压进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内部,在驱动部件被所述电池组的第一侧面所推动而
被弹性偏压的状态下,所述驱动部件进行开关操作,积累在所述驱动部件中的弹性
力导致所述锁定部件滑动,从而导致被所述推出部件举起的电池组朝着所述第二侧
面部分移动。
5.一种电池组,包括:
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的多个端子部件的充电端子单元;
设置在第一侧面上并被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环绕的安装凹口;
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配合锁定部分;
其中,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设置于在设置于第一侧面上的凸状肋之间
建立的槽口中。
6.如权利要求5的电池组,
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按从内侧向着外侧的顺序排列在所
述安装凹口中。
7.如权利要求5的电池组,
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由金属板形成。
说 明 书
本发明是于2002年10月9日提交的题为“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第021495556号
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用于给安装在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电池组
充电以向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电池组充电装置具有电池组安装单元,该电池组安装单元在例如装置的一个主表面
上成形为一个凹进部分,用于给装入其中的电池组充电。通常,电池组充电装置包
括由壳体封闭的直流供电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或控制电路,而且,在电池充电安装
部分中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池组的充电端子部件的充电电极端子部件,和用于与电
池组交换信息的通讯端子。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电池安装部分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池组
的安装的检测开关。当电池组装入电池安装部分的安装已通过检测开关被确认时,
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被提供给为电池组充电的充电电极。
通常,用于保持电池组安装状态的锁定机构和用于使电池组从电池组保持部分中提
升的弹出机构被设置在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电池组安装单元中。该锁定机构包括锁定
部件,该锁定部件包含一个形成在锁定部件最前面的锁定部分,并且滑动地安装在
壳体内以使其被偏压而伸入电池组安装单元中。当电池组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
锁定部件的锁定部分配合入一个形成在电池组内的凹口,从而保持该安装状态。
弹出机构的作用通常由连接到电池组的充电端子部件的电极端子部件同时实现。由
例如板簧形成的电极端子部件的自由端突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中。在弹出机构中,
当电池组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时,电极端子部件连接到电池组的充电端子部件并
且被电池组推入,从而积累弹性力。当充电操作结束,锁定机构被驱动,弹出机构
通过弹性力使电池组升起,以便方便地将电池组从电池组安装单元中移出。
在上述电池组充电装置中,由于电极端子部件同时实现弹出机构的作用,充电电极
单元以及电极端子部件的形状相关自由度被电池组侧面充电端子单元的结构所限制。
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缺陷是:电池组安装单元、锁定机构或充电电极单元必须
被作成具有不同的结构,以协调电池组外型的设计参数或充电端子单元的设计参数,
上述设计参数根据电子设备的设计参数可以是多样的。因此,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
置缺少通用性。
此外,在电池组充电装置中,为了协调由蓄电池的改进性能所致的在减小电子设备
尺寸和厚度方面的尝试,充电端子单元的各端子的间距被减小,因此,充电端子单
元的端子的间距也被减小。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置所具有的缺陷是:由于每一个电
极端子部件通常是由板簧构成的,该板簧必须被赋予积累充足弹性力的功能,以便
提升电池组,因此,减少电池组充电装置的尺寸是困难的。
此外,在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每一个由板簧构成以执行弹出功能的电极端子
部件被安装成使其突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内部。如果,在电池组充电装置中,电
池组被安放在电池组安装单元内但并未给其充电,为了防止例如过度充电以便保持
安全性,电极端子部件和彼此相对的电极端子部件需要保持非接触的状态。如果,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中,每个由板簧构成的电极端子部件的外周边上产生毛刺或遇到
尖锐的突起,则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些毛刺或突起干扰壳体中的引导开口,从而产
生故障或电短路,或者在操作或处理期间,干扰操作者的手指。
为了克服电池组充电装置所遇到的上述缺陷,可以考虑为各电极端子部件保持非导
电状态,或者使用用于覆盖电池组充电装置外周边的模制盖部件。上述解决方案难
以采取,因为各电极端子部件直接与各充电端子部件接触。就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
置而论,有必要通过后加工的方式,采取例如除去在外周边产生的毛刺或斜切突起
这样的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以及相关形状的受限是电池组充电装置成本增
加的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中,由电池组的充电端子单元
强加的形状相关自由度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被提高,并且,在该电池组充电装
置中减小尺寸和成本的需求得到满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中,包括有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的充电端子单元
和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配合锁定部分的电池组从所述第一侧
面被安装到电池组安装单元上,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在装置壳体的主表面中成形为
凹进部分,所述电池组充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第一侧面部分上的
充电电极单元,电池组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靠接,所述充电电极单元连
接到被装入的电池组的所述充电端子单元上;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第一侧
面部分上的保持件,其用于保持被装入的电池组的第一侧面;锁定部件,其设置在
与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所述第一侧面部分相对的第二侧面部分上,并且滑动地安
装到所述电池组充电装置壳体的主表面上,所述锁定部件包括与被装入的电池组的
所述配合锁定部分相配合的锁定部分;和推出部件,其一端旋转地被所述装置壳体
内表面上形成的支撑件所支撑,并且另一端对着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所述第二
侧面部分的底表面内形成的引导孔,所述推出部件被偏压进入所述引导孔。
在本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推出部件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电池组推动,因
此,在推出部件中积累弹性力。当锁定部件锁定第二侧面的配合锁定部分以容纳电
池组时,电池组的第一侧面被保持件保持在上述状态。当充电操作结束,推出部件
在所储存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从底表面被举起的同时,锁定部件滑动而使配合锁定部
件从锁定部分松开。
在本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其中,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电池组通过推出部
件可靠地被举起,充电电极单元能够被构成具有相对自由的形状,而不受限于电池
组的充电端子部件的形状。因此保证了通用性。在本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充
电电极单元的充电端子部件的间距和尺寸可以被减小,以与电池组的充电端子部件
间距和尺寸的减小相配合,因此,装置的尺寸得以减小。此外,充电电极单元和充
电端子部件可以可靠地彼此连接而没有误连接的风险,因而提高可靠性。另外,例
如去毛刺的后加工可以被省略,因此,进一步减少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包括有推出部件和锁定部件,所述推出部件被装入
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电池组推动从而在其中积累弹性力,所述锁定部件与配合锁定部
分配合以将电池组保持在电池组安装单元中,当充电操作完成时,由锁定部件实现
的锁定状态被取消,从而从电池组安装单元中举起电池组,因此,充电电极单元可
以被设计成自由形状,而不受限于充电端子部件的形状。因而获得通用性。通过本
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充电电极单元和充电端子单元的间距和尺寸能被减小,而
整个装置的尺寸也可以减小。此外,充电电极单元和与其配合的充电端子单元能够
可靠彼此连接,而没有误连接的风险,因而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另外,例如使各充
电电极部件去毛刺的后加工可以被省略,从而使制造成本得以进一步地减少。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的多个端子部件的充电端子
单元;设置在第一侧面上并被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环绕的安装凹口;在与所述第一侧
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配合锁定部分;其中,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设
置于在设置于第一侧面上的凸状肋之间建立的槽口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按从内侧向着外侧的顺序排列在
所述安装凹口中。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由金属板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本发明具体化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和装在其上由该电池组充电装置充电
的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2是内部构件被省略的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用于图解设置在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电池组安装单元中的电池组锁定构件和推
出部件的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用于图解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底部平面图;
图5是用于图解推出部件结构的纵向截面图;
图6是用于图解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底部平面图;
图7是用于图解设置在电池组安装单元中的充电电极单元结构的透视图;
图8是用于图解设置在充电电极单元中的电极模块部件的基本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电极模块部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用于图解检测元件的操作的纵向截面图,所述检测元件设置在电极模块部
件上,用于检测电池组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安装;
图11是用于图解将电池组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将电池组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图解通过锁定部件使电池组开锁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图解电池组推出操作的示意图;
图15是从电池组的底侧看的透视图;
图16是从电池组的上表面侧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电池组充电装置1将参照附图被详细描述。电池组充电装 置1包括由上部壳体2和下部壳体3合成的壳体,它们都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在 该壳体内,封闭有:例如直流供电电路单元、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单元。电池 组充电装置1包括供电端子单元4,其具有一对位于壳体的外边缘的插头端子4a、 4b,带有连接到供电端子单元的供电电缆。电流是通过供电电缆由外部电源(未示 出)提供给电池组充电装置1的直流供电电路单元的。电池组充电装置1设置有供 电单元5,所述供电单元如下所述地设置在电池安装单元6的底表面6d上,并且 被连接到传送线,图中未示出,以用于直接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流传递并提供给与 电池组连接的位置。 比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宽度稍宽的电池组60以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且使其最前部分 60a略微向下地被安装到电池组充电装置1。该电池组充电装置1设置有用于将充 电电流提供给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电极单元7和用于检测电池组60的安装的检测 单元8。经过例如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电池组60是否可以被充电之后,电池组60 以预定方式被充电。电池组充电装置1设置有用于设定装入电池安装单元6的电池 组60的位置的定位肋9和防止其从中脱离的止动突起10。电池组充电装置1还设 置有锁定/推出部件11,其用于锁定电池组60和用于从电池安装单元6中将电池组 60举起。 电池组60例如用作摄影机的电源,并且包括具有较宽的短形壳体,该壳体是由上 半部分61和下半部分62组成,它们都是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模压而成的。 电池组60在其壳体内以图中未示出的方式包括可充电的锂离子蓄电池。电池组60 包括其纵向侧面,该纵向侧面作为装入电池安装单元6的安装表面60a,并且在该 安装表面60a的一个横向侧面上具有充电端子单元63。该充电端子单元63将随后 被详细说明。 电池组60包括定位凹口64,该定位凹口64跨着安装表面60a和对着充电端子单 元63的相对侧表面而形成。当电池组60被装入电池组充电装置1的电池组安装单 元6,该定位凹口64被定位肋9配合,因此电池组被定位安装。在邻近电池组的 安装表面60a的上表面60c上,形成一个标记65,其用于指示装入电池组充电装 置1的安装方向。对着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60a的电池组60的纵向侧面表面形成 为锁定表面60b,当电池组60被装入电池组充电装置1,所述锁定表面60b被锁定 /推出部件11锁定。在锁定表面60b中形成锁定凹口66。 参照图15,充电端子单元63被设置在安装表面60a中的安装凹口67内,该安装 凹口67朝着电池组60的底表面60d和侧表面,如图15所示。当电池组60如下所 述地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电池组60使其安装表面60a被与止动突起10配合的 安装凹口67锁定。充电端子单元63包括阴极充电端子部件、通讯端子部件和阳极 充电端子部件,它们都由金属板形成。这些端子按从内侧向着外侧的顺序排列在安 装凹口67中,尽管图中未详细示出,各端子部件被安排在槽口69a到69d中,以 使其不暴露在外边。用于环绕容纳各端子部件的槽口位置的凸状保护肋68形成在 充电端子单元63中。 在电池组60中,通过电池组充电装置1被封装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充电端子 单元63的各端子部件被连接到电极单元7的各电极部件,如随后将被详细说明的 一样。电池组60通过通讯端子将关于设计参数或充电状态的信息发送给电池充电 装置1。充电电流通过阴极端子部件和阳极端子部件被提供,从而对被封闭的蓄电 池进行充电。 上述电池组60首先从安装表面60a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电池组60被定位在 电池组安装单元6中并且被保持在其安装状态。电池组安装单元6为矩形的凹进部 分,其轮廓大致与电池组60的外形相应,并且具有作为抵靠表面6a的纵向侧面, 该抵靠表面6a与被装的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60a紧靠。参照图1和图2,电池组 安装单元6使其侧边壁部分6b、6c成形为弓形,侧边壁部分的高度从安装表面 60a朝着纵向中间部分逐渐减小。通过侧边壁部分6b、6c的上述外形,电池组安 装单元允许电池组60容易地从其两侧被夹紧。 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底表面是支持表面6d,其支撑被装入的电池组60的底表面 60d。电池组安置单元6的深度约为电池组60厚度的一半,并且将电池组60容纳 于其中,其中,电池组60的底表面60d支撑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底表面6d上, 电池组60的上表面露在外边。电极单元7设置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安装表面6a 的内表面上,并朝着电池组的一个纵向侧面,如图1所示。安装检测单元8被设置 在与电极单元7邻近的位置,而定位肋9形成在同一内表面上,并且朝着相对的电 池组安装单元6的纵向侧面,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底表面60d上邻近定位肋9的 位置,以大致L形开口的形式设置有一个供电单元5。 止动突起10与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同电极单元7相关联的抵靠表面6a形成为一体。 锁定/推出部件11设置在上半部分2的上表面2a上并且与电池安装部分6的抵靠 表面6a相对。显示单元12设置在上半部分2的上表面2a上,并且朝着设置有供 电端子单元4的侧面横卧,以显示被连入电路的装置的供电状态和电池组60的充 电状态。 锁定/推出部件11设置有锁定部件13和推出部件14,所述锁定部件13用于使安装 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上的电池组60的锁定表面60b锁定,所述推出部件14用于使 电池组60从电池组安装单元6升起。锁定/推出部件11包括弹簧部件15和扭簧16, 所述弹簧部件15和推出部件14的底表面侧面一起用于提供弹性力,所述扭簧16 用于使锁定部件13朝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偏移。 上半部分2在其上表面2a上形成有向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开口的凹口17,并且上 半部分2在该凹口17的底表面17a内形成有挖去的引导开口18,如图2和3所示。 凹口17在其底表面17a中形成有沿横向挖去的引导开口17b,其朝着电池组安装 单元6的支撑表面6b,如图3所示。锁定部件13通过挖去的引导开口17b被装配 到上半部分2,其中所述挖去的引导开口1 7b用于将锁定部件13滑动地结合到凹 口17和挖去的引导开口18上。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与凹口17相联系的支撑表 面6b中,上半部分2形成有矩形的引导开口19。推出部件14被从上述引导开口 19向外延伸的驱动部件26所支撑。安装突起20直立地安装在上半部分2上,如 图4所示,所述安装突起20用于通过定位螺丝20将弹簧部件15的一端固定到上 半部分2的内表面。 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从安装突起20开始与肋壁部分形成一体,所述肋壁部分支撑 着弹簧部件15的内表面,第一定位突起21a和第二定位突起21b直立地形成在肋 壁部分的一部分上。多个定位突起21的每一个被用作使固定到安装突起20的弹簧 部件15定位,如随后将被详细描述的一样。在挖去的引导开口18的两侧,上半部 分2的内表面形成有一对支承夹持器部分22a、22b。支承夹持器部分22a、22b以 彼此间隔的关系与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形成一体,并且形成有横截面大致为U性 的支承孔,其中,字母U的开口侧指向安装突起20,如图5所示。支承夹持器部 分22a、22b适于旋转地支撑支撑轴28a、28b,其中,所述的支撑轴28a、28b以随 后将被详细说明的方式与推出部件14形成一体。 锁定部件13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与驱动部分23、滑动部分24和弹簧止动 器25成为一体。驱动部分23具有大致相应于凹口17的开口形状的外形和大致相 应于凹口17深度的厚度。弓形的指状物支撑突起23a形成在驱动部分23的一端。 驱动部分23在其与弓形的指状物支撑突起23a相对的侧面上与锁定突起23b形成 一体。该锁定突起23b为矩形的突起,其与在电池组60的锁定表面60b中形成的 锁定凹口66相对齐地形成,并且当锁定部件13被安装到凹口17时,该锁定突起 23b适于伸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内部。 滑动部分24与驱动部分23支撑锁定突起23b的侧面形成一体,并且以一个大致相 应于凹口17厚度的间距与驱动部分23平行。滑动部分24是一个宽度稍小于挖去 的引导开口17b的槽宽的板形部分,并且在其远端形成有弹性臂部分24a、24b, 如图4中虚线所示。该弹性臂部分24a、24b从滑动部分24突出,其突出量总体上 大于挖去的引导开口17b的槽宽,并且突出量从滑动部分24的远端朝着近端逐渐 增加。 首先从远端将滑动部分24推入挖去的引导开口17b中,当弹性臂部分24a、24b被 收拢时,锁定部件13从电池组安装单元的侧面被装配到上半部分2上。在上半部 分2的内表面上,扭簧16的一端被锁定部件13的弹簧止动器25保持。在扭簧的 压缩状态下,扭簧16使其螺旋部分被在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肋配合,而 使其另一端被安装突起20保持,用于使锁定部件13朝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施加弹 簧力。通过使恢复自然状态的弹性臂部分24a、24b的远端靠着挖去的引导开口 17b的内表面,锁定部件13被保持在其组装状态。通过锁定突起23b如上所述地 伸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6,锁定部件13滑动地与凹口17结合。 推出部件14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与驱动部分26a、支撑部分27和支撑轴28 成为一体,如图3所示。驱动部分26适于将装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上的电池组60 举起,并且具有大致相应于引导开口19形状的外形。在推出部件14已被安装到上 半部分2的状态下,驱动部分26挤入引导开口19,从而形成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 支撑表面6d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通过从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支撑表面6d突出 量的增加,驱动部分26成形为一个倾斜的表面,其上表面26a的高度从其远端朝 着近端逐渐增加,如图2所示。驱动部分26使其最前面的侧面形成有突起的止动 边缘26b。在驱动部分26挤入引导开口19的状态下,如后所述,突起的止动边缘 26b靠着引导开口19的开口边缘,以防止推出部件14的下降。 支撑部分27形成在驱动部分26的底表面上,其位置大于引导开口19,并且与朝 着近端的臂状突起27a、27b形成一体,如图3和图4所示。当推出部件14从内侧 已被装配到上半部分2上时,支撑部分27靠着引导开口19的开口边缘,以防止推 出部件14脱出,驱动部分26然后从引导开口19挤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部,象 随后将被说明的那样。突起27a、27b的远端与凸片(未示出)形成一体,图中未示 出,其侧表面形成支撑轴28a、28b。该支撑轴28a、28b旋转地被支承单元22a、 22b所支撑,该支承单元22a、22b彼此沿横向分开地形成在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 上。 在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侧面上,通过支撑轴28a、28b从敞开部分配合入支承孔, 推出部件14旋转地被支承单元22a、22b所支撑。在上述状态下,通过驱动部分 26的上表面26a从引导开口19配合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推出部件14与上半部分 2结合。通过将弹簧部件15安装到到上半部分2,推出部件14被保持在其装配到 上半部分2上的状态。 弹簧部件15由金属整体式地形成,其具有近例部分29、弹性臂30和一对轴向的 止动件31a、31b,如图3所示。近侧部分29大致为一个底边比上半部分2的宽度 稍短的等腰三角形。圆形的第一定位孔29b和细长的第二定位孔29c形成在中间安 装孔29a的两侧。弹性臂30从近侧部分29的顶点位置突出地形成。该弹性臂30 与近侧部分29从顶点位置附近形成一体,并且具有足以延伸到引导开口19最前部 分的开口边缘附近的长度。弹性臂30被弯成使其从近侧部分29逐渐向上指,并且 使其最前面的部分弓形地朝下弯,从而形成抵靠部分30a,该抵靠部分30a靠着推 出部件14的驱动部件26底部。 轴向的止动件31a、31b成形为横截面为L形的凸状片,其沿着近例部分29的两侧 平行于弹性臂30延伸。该轴向的止动件31a、31b具有的长度使每个轴向的止动件 31a、31b的最前面的部分以安装孔29a为基准而对着支承单元22。如随后被详细 说明的一样,轴向的止动件31a、31b在各自最前面的部分弯曲,以使其彼此相对, 从而形成对于推出部件14的反抽出装置。 在推出部件14的组装状态下,弹簧部件15被安装到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如图4 所示。当安装孔29a与安装突起部分20对齐地定位,第一定位突起21a配合入第 一定位孔29b,并且第二定位突起21b配合入第二定位孔29c时,弹簧部件15使 其近侧部分靠着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弹簧部件15是其安装位置在第二定位孔 29c的纵向范围内调整,并且随后通过被拧入到安装突起部分20的安装螺钉32, 弹簧部件15被安装到上半部分2上。 在这种状态下,弹簧部件15的弹性臂30朝着引导开口19延伸,在其最前部分形 成的抵靠部分30a靠着推出部件14的驱动部件26的底表面,用于使驱动部件26 抬起。在另一方面,轴向的止动件31a、31b的末端对着支承单元22a、22b,用于 封闭支承孔的敞开位置,从而防止被支承单元22a、22b所支撑的推出部件14的支 撑轴28从中脱出。 其间,对于弹簧部件15来说,不仅具有如上所述地保持推出部件14的功能而且具 有充当其他装到上半部分2上的组成部件的保持件的功能是可能的。弹簧部件15 包括凸片34,其与近侧部分29的底侧形成一体,例如如图6所示。凸片34保持 着安装到近侧部分29的内表面上的发光导电部件33。该发光导电部件33例如是 由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制成,并且和与发光元件33a、33b相关连的突起形成一体。 通过将近侧部分29装入形成在上半部分2的显示开口,发光导电部件33被安装到 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 在弹簧部件15被安装到装有发光导电部件33的上半部分2的同时,弹簧部件15 如上所述地组装到推出部件14上。弹簧部件15推发光导电部件33使其抵靠在上 半部分2的内表面上,从而通过靠着发光导电部件33底表面的凸片34使其保持。 上半部分2形成有切口2b,其跨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抵靠表面6a和底表面6d而 形成,如图2所示。在上半部分2的切口2b中,设置有电极模块部件35,其形成 电极单元7和安装检测单元8和用于保护电极单元7和安装检测单元8的挡板件, 如图7所示。参照图8到10,电极模块部件35包括模压框架37、形成电极单元的 阴极部件、阳极部件39和通讯端子部件40,同时还包括固定接触部件41、可动接 触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 具有上述组件的电极模块部件35能够使电极单元7和安装检测单元8彼此成为一 体,从而实现电极模块部件35在上半部分2上的高度准确的定位和安装。通过装 在上半部分2内表面的板簧部件44,电极模块部件35以一种不受振动的方式从其 背侧被推动,如图2所示。 模压框架37是由合成树脂模压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大致的板形,并且,通过使其 设置有安装凹口或具有安装孔的臂状突起,模压框架37被高度准确地安装到上半 部分2的切口2b中,其中所述安装凹口例如用于安装在下部壳体3上定位安装的 电路板上。模压框架37沿纵向被分成两个区域,即第一和第二区域,电极单元7 和安装检测单元8分别设置在其中。 模压框架37包括支持壁部分37c和保护肋37a、37b,所述支持壁部分37c向前延 伸并用于构成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支撑表面6d的一部分,所述保护肋37a、37b卧 在电极单元7两侧的上述支持壁部分7c上。保护肋37a、37b是由比电极部件38 到40的外形大的壁状突起如下所述地形成的。当这些保护肋37a、37b配合入用于 使定位肋9和电池组60定位的电池组60的安装凹口67时,保护肋37a、37保护 着电极部件38到40。模压框架37形成有驱动引导件37e,其用于滑动地将驱动部 件43装配到安装检测单元8上。 在电极单元7中,由金属板形成的阴极部件38、阳极部件39和通讯端子部件40 被镶嵌造型,以使这些部件以预定的间距彼此相对,并且使通讯端子40设置在中 间,阴极部件38和阳极部件39设置在它的两边。阴极部件38、阳极部件39和通 讯端子部件40被设置成使其各自的上部和最前部分适于突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6 中。阴极部件38、阳极部件39被连接到装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阴极充电端子部 件和阳极充电端子部件。通讯端子部件连接到电池组60的通讯端子部件,以便与 电池组60之间交换例如规格参数和充电状态的信息。 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是由从电极单元7侧向延伸的安装检测单元8 的一个位置所支撑。此外,由电池组60驱动的驱动部件43滑动地装配到安装检测 单元8上。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在其一端由模压框架37固定支撑, 以使其分别相对于电极单元7的电极部件38至40成直角。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 动接触部件42以一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相对。在固定端,端子单元穿过模压框 架37,以使其沿着与电极部件38到40的端子部分相同方向朝着底侧突出。通过 突出地成形在模压框架37上的止动突起37d,固定接触部件41在其自由端被定位。 可动接触部件42使其一端固定到模压框架37,以便使沿着从固定接触部件41分 开的方向上的弹性力积累。可动接触部件42使其自由端被驱动部件43的驱动部分 43b所面对着,如图9所示。当电池组60未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可动接 触部件42保持在这样的状态,其中,可动接触部件最前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触 点与固定接触部件41不接触。由于在可动接触部件42中积蓄的弹性力,即使用在 例如振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可动接触部件42与固定接触部件41形成误接触。 驱动部件43同样是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树脂整体形成的。驱动部 件43总体上大致为板状,并且使其最前面的部分成形有凸轮43a,而使其后面部 分以图中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形成为驱动部分43b。通过由装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上 的电池组60推入凸轮43a,正如下面将被详细解释的一样,驱动部件43沿一个平 行于电极部件38到40的方向滑动,从而推动可动接触部件42。在电池组60未被 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状态下,驱动部件43紧靠可动接触部件42自由端的外侧 表面,并且因此遭受到储存在可动接触部件42中的弹性力。 当驱动部件43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凸轮43a被推到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 60a上。驱动部件43克服可动接触部件42的弹性力而伸入驱动引导件37e的内部, 因此,可动接触部件42被驱动部分43b弹性地移动,从而与固定接触部件41形成 接触,进而产生一个检测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的电池组60的安装情况的输出。 驱动部件43通过可动接触部件42导致固定接触部件41的弹性位移,从而保持固 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之间的接触状态,如图10所示。在驱动部件43 上,作用有如图10中所示的箭头B所指的弹性力和箭头C所指的弹性力。 挡板件36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具有弓形横截面的部分,该挡板件位于止动突 起10的下方,并且使其上部可旋转地由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所支撑。尽管图中未 显示,一个弹簧被安装在挡板件36的支撑轴上,其用于沿图7中顺时针的方向偏 压挡板件36。当电池组60未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该挡板件保持在使其覆 盖着电极部件38到40的状态下,以保护这些电极并且防止灰尘或污物沉积在它们 的上面。当电池组60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该挡板件36被旋转,从而使电 极部件38到40露在外面。 有关将电池组60装入电池组充电装置1和使其从中推出的操作将参照图11到14 被说明。当电池组相对于上半部分2的上表面2a略微倾斜时,电池组60从安装表 面60a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如图11中箭头所指。以这样的方式使电池组60定 位:当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60a靠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抵靠表面6a时,如图11 中虚线所指,止动突起14与安装凹口67相配合,从而保持安装表面的侧面,同时 定位肋9与定位凸口64配合,用来使电池组60定位。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当电池组60下降到电池组安装单元6中时,首先通过锁 定表面60b,锁定部件13逆着扭簧16的力,在锁定表面60b的推动下滑入凹口17 内。当止动突起23a在锁定表面60b上滑动直到使其对着锁定凹口66时,锁定部 件13在扭簧1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滑动,借此,止动突起23a与锁定凹口66相配 合。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在驱动部分26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中的电池组60推 动之后,推出部件14沿图12中顺时针绕着充当转轴的支撑轴28a、28b旋转。这 样,驱动部件26被从引导开口19向内推动。通过使止动突起26b靠着引导开口 19的开口边缘,驱动部分26与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支持表面6a大致齐平,从而支 持电池组60的底表面60d。推出部件14在其旋转过程中导致了设置在其内侧的弹 簧部件15的弹性臂部分30的向下弹性运动。在图12中来自弹簧部件15的沿逆时 方向作用的弹性力施加到推出部件14上。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当电池组60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电池组60的安 装表面60a被止动突起14保持,而其锁定表面60b被锁定部件13保持。在电池组 充电装置1中,弹簧部件15的弹性力通过推出部件14而被作用在电池组60的底 表面60d上,而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的弹性力通过驱动部件43而 被作用在安装表面60a上。 当电池组充电装置1对电池组60的充电操作结束时,锁定部件13沿图13中向左 的方向克服弹簧部件15的弹性力在凹口17内滑动。通过锁定部件13这样地滑动, 驱动部分23的止动突起23b从锁定凹口66脱出,从而松开电池组60的锁定表面 60b。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在弹簧部件15的力的作用下,驱动部分26经由引导 开口19突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部,如图13所示。推出部件14使电池组60的 锁定表面60b举起,如图11中箭头所指。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的弹性力通过驱动部 件43而被作用在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60a上。通过使锁定表面60b的侧面被打开, 电池组60被驱动部件43沿图13中箭头所指方向而推动。这造成电池组60整体上 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朝着锁定/推出部件11移动,如图14中箭头所指。在电池 组充电装置1中,通过电池组60这样的运动,如图14所示,充电端子单元63与 电极单元7分开。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挡板件36恢复到其原始状态,从而使 电极单元7和充电端子单元63彼此分离。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通过使与电池组60的底表面60d滑动接触的驱动部分26 旋转,驱动部件43的操作造成电池组60朝着锁定/推出部件11移动。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谭思菱)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8
(22)申请日 2002.10.09
(71)申请人 索尼公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芳贺庸一 小林路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陶凤波
(51)
H01M10/44
H01M10/46
(10)申请公布号 CN 16650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05.09.07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电池组充电装置及电池组
(57)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组的充电装置,其
中,没有由电池组的充电端子单元所造成
的限制,实现通用性,减小尺寸的需求得
到满足,并且制造成本降低,安全性和可
靠性的需求也被满足。为此,电池组充电
装置包括推出部件(14)和锁定部件(13),所
述推出部件(14)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
的电池组(60)推动,从而积累弹性力,所
述锁定部件(13)与配合锁定部件(66)相配
合,从而将电池组保持在电池组安装单元
中。完成充电操作时,锁定部件的锁定状
态被撤锁,并且,电池组被推出部件从电
池组安装单元中举起。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中,包括有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的充电端子单元和设置在
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配合锁定部分的电池组从所述第一侧面被安装
到电池组安装单元上,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在装置壳体的主表面中成形为凹进部分,
所述电池组充电装置包括:
包括多个金属板并设置在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第一侧面部分上的充电电极单元,电池
组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靠接,所述充电电极单元连接到被装入的电池组
的所述充电端子单元上;
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第一侧面部分上的保持件,其用于保持被装入的电池
组的第一侧面;
锁定部件,其设置在与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所述第一侧面部分相对的第二侧面部
分上,并且滑动地安装到所述电池组充电装置壳体的主表面上,所述锁定部件包括
与被装入的电池组的所述配合锁定部分相配合的锁定部分;和
推出部件,其一端旋转地被所述装置壳体内表面上形成的支撑件所支撑,并且另一
端对着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所述第二侧面部分的底表面内形成的引导孔,所述
推出部件被偏压进入所述引导孔;其中,
当电池组推动所述推出部件以在其中积累弹性力时,所述电池组使所述第一侧面被
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中的所述保持件所保持,当所述第二侧面被所述锁定部件锁定
时,所述电池组被容纳;并且
所述锁定部件以该状态滑动,以使配合锁定部分从所述锁定部分松开,在所述推出
部件中积累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所述电池组从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底表面被举起。
2.如权利要求1中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使所述推出部件偏移的弹性部件,该所述弹性部件是由近侧部分和弹性臂组成,
所述近侧部分固定到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的安装部分上,所述弹性臂从近侧部分突
出靠在所述推出部分的另一端,用于偏移所述推出部件,以使其通过电池组安装单
元的所述引导开口伸出。
3 如权利要求1中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
安装单元的第一侧面,并且其中所述弹性装置的弹性力导致所述锁定部件的滑动,
从而导致被所述的推出部件举起的电池组朝着第二侧面移动。
4.如权利要求1中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安装的
检测开关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部分,所述检测开关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
被偏压进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内部,在驱动部件被所述电池组的第一侧面所推动而
被弹性偏压的状态下,所述驱动部件进行开关操作,积累在所述驱动部件中的弹性
力导致所述锁定部件滑动,从而导致被所述推出部件举起的电池组朝着所述第二侧
面部分移动。
5.一种电池组,包括:
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的多个端子部件的充电端子单元;
设置在第一侧面上并被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环绕的安装凹口;
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配合锁定部分;
其中,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设置于在设置于第一侧面上的凸状肋之间
建立的槽口中。
6.如权利要求5的电池组,
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按从内侧向着外侧的顺序排列在所
述安装凹口中。
7.如权利要求5的电池组,
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由金属板形成。
说 明 书
本发明是于2002年10月9日提交的题为“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第021495556号
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用于给安装在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电池组
充电以向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电池组充电装置具有电池组安装单元,该电池组安装单元在例如装置的一个主表面
上成形为一个凹进部分,用于给装入其中的电池组充电。通常,电池组充电装置包
括由壳体封闭的直流供电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或控制电路,而且,在电池充电安装
部分中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池组的充电端子部件的充电电极端子部件,和用于与电
池组交换信息的通讯端子。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电池安装部分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池组
的安装的检测开关。当电池组装入电池安装部分的安装已通过检测开关被确认时,
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被提供给为电池组充电的充电电极。
通常,用于保持电池组安装状态的锁定机构和用于使电池组从电池组保持部分中提
升的弹出机构被设置在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电池组安装单元中。该锁定机构包括锁定
部件,该锁定部件包含一个形成在锁定部件最前面的锁定部分,并且滑动地安装在
壳体内以使其被偏压而伸入电池组安装单元中。当电池组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
锁定部件的锁定部分配合入一个形成在电池组内的凹口,从而保持该安装状态。
弹出机构的作用通常由连接到电池组的充电端子部件的电极端子部件同时实现。由
例如板簧形成的电极端子部件的自由端突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中。在弹出机构中,
当电池组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时,电极端子部件连接到电池组的充电端子部件并
且被电池组推入,从而积累弹性力。当充电操作结束,锁定机构被驱动,弹出机构
通过弹性力使电池组升起,以便方便地将电池组从电池组安装单元中移出。
在上述电池组充电装置中,由于电极端子部件同时实现弹出机构的作用,充电电极
单元以及电极端子部件的形状相关自由度被电池组侧面充电端子单元的结构所限制。
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缺陷是:电池组安装单元、锁定机构或充电电极单元必须
被作成具有不同的结构,以协调电池组外型的设计参数或充电端子单元的设计参数,
上述设计参数根据电子设备的设计参数可以是多样的。因此,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
置缺少通用性。
此外,在电池组充电装置中,为了协调由蓄电池的改进性能所致的在减小电子设备
尺寸和厚度方面的尝试,充电端子单元的各端子的间距被减小,因此,充电端子单
元的端子的间距也被减小。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置所具有的缺陷是:由于每一个电
极端子部件通常是由板簧构成的,该板簧必须被赋予积累充足弹性力的功能,以便
提升电池组,因此,减少电池组充电装置的尺寸是困难的。
此外,在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每一个由板簧构成以执行弹出功能的电极端子
部件被安装成使其突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内部。如果,在电池组充电装置中,电
池组被安放在电池组安装单元内但并未给其充电,为了防止例如过度充电以便保持
安全性,电极端子部件和彼此相对的电极端子部件需要保持非接触的状态。如果,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中,每个由板簧构成的电极端子部件的外周边上产生毛刺或遇到
尖锐的突起,则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些毛刺或突起干扰壳体中的引导开口,从而产
生故障或电短路,或者在操作或处理期间,干扰操作者的手指。
为了克服电池组充电装置所遇到的上述缺陷,可以考虑为各电极端子部件保持非导
电状态,或者使用用于覆盖电池组充电装置外周边的模制盖部件。上述解决方案难
以采取,因为各电极端子部件直接与各充电端子部件接触。就传统的电池组充电装
置而论,有必要通过后加工的方式,采取例如除去在外周边产生的毛刺或斜切突起
这样的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以及相关形状的受限是电池组充电装置成本增
加的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中,由电池组的充电端子单元
强加的形状相关自由度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被提高,并且,在该电池组充电装
置中减小尺寸和成本的需求得到满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充电装置,其中,包括有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的充电端子单元
和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配合锁定部分的电池组从所述第一侧
面被安装到电池组安装单元上,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在装置壳体的主表面中成形为
凹进部分,所述电池组充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第一侧面部分上的
充电电极单元,电池组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靠接,所述充电电极单元连
接到被装入的电池组的所述充电端子单元上;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第一侧
面部分上的保持件,其用于保持被装入的电池组的第一侧面;锁定部件,其设置在
与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所述第一侧面部分相对的第二侧面部分上,并且滑动地安
装到所述电池组充电装置壳体的主表面上,所述锁定部件包括与被装入的电池组的
所述配合锁定部分相配合的锁定部分;和推出部件,其一端旋转地被所述装置壳体
内表面上形成的支撑件所支撑,并且另一端对着在所述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所述第二
侧面部分的底表面内形成的引导孔,所述推出部件被偏压进入所述引导孔。
在本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推出部件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电池组推动,因
此,在推出部件中积累弹性力。当锁定部件锁定第二侧面的配合锁定部分以容纳电
池组时,电池组的第一侧面被保持件保持在上述状态。当充电操作结束,推出部件
在所储存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从底表面被举起的同时,锁定部件滑动而使配合锁定部
件从锁定部分松开。
在本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其中,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电池组通过推出部
件可靠地被举起,充电电极单元能够被构成具有相对自由的形状,而不受限于电池
组的充电端子部件的形状。因此保证了通用性。在本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充
电电极单元的充电端子部件的间距和尺寸可以被减小,以与电池组的充电端子部件
间距和尺寸的减小相配合,因此,装置的尺寸得以减小。此外,充电电极单元和充
电端子部件可以可靠地彼此连接而没有误连接的风险,因而提高可靠性。另外,例
如去毛刺的后加工可以被省略,因此,进一步减少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中,包括有推出部件和锁定部件,所述推出部件被装入
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电池组推动从而在其中积累弹性力,所述锁定部件与配合锁定部
分配合以将电池组保持在电池组安装单元中,当充电操作完成时,由锁定部件实现
的锁定状态被取消,从而从电池组安装单元中举起电池组,因此,充电电极单元可
以被设计成自由形状,而不受限于充电端子部件的形状。因而获得通用性。通过本
发明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充电电极单元和充电端子单元的间距和尺寸能被减小,而
整个装置的尺寸也可以减小。此外,充电电极单元和与其配合的充电端子单元能够
可靠彼此连接,而没有误连接的风险,因而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另外,例如使各充
电电极部件去毛刺的后加工可以被省略,从而使制造成本得以进一步地减少。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上的多个端子部件的充电端子
单元;设置在第一侧面上并被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环绕的安装凹口;在与所述第一侧
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配合锁定部分;其中,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设
置于在设置于第一侧面上的凸状肋之间建立的槽口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按从内侧向着外侧的顺序排列在
所述安装凹口中。所述充电端子单元的每一端子部件由金属板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本发明具体化的电池组充电装置和装在其上由该电池组充电装置充电
的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2是内部构件被省略的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用于图解设置在电池组充电装置的电池组安装单元中的电池组锁定构件和推
出部件的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用于图解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底部平面图;
图5是用于图解推出部件结构的纵向截面图;
图6是用于图解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基本部分的底部平面图;
图7是用于图解设置在电池组安装单元中的充电电极单元结构的透视图;
图8是用于图解设置在充电电极单元中的电极模块部件的基本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电极模块部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用于图解检测元件的操作的纵向截面图,所述检测元件设置在电极模块部
件上,用于检测电池组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安装;
图11是用于图解将电池组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将电池组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图解通过锁定部件使电池组开锁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图解电池组推出操作的示意图;
图15是从电池组的底侧看的透视图;
图16是从电池组的上表面侧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电池组充电装置1将参照附图被详细描述。电池组充电装 置1包括由上部壳体2和下部壳体3合成的壳体,它们都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在 该壳体内,封闭有:例如直流供电电路单元、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单元。电池 组充电装置1包括供电端子单元4,其具有一对位于壳体的外边缘的插头端子4a、 4b,带有连接到供电端子单元的供电电缆。电流是通过供电电缆由外部电源(未示 出)提供给电池组充电装置1的直流供电电路单元的。电池组充电装置1设置有供 电单元5,所述供电单元如下所述地设置在电池安装单元6的底表面6d上,并且 被连接到传送线,图中未示出,以用于直接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流传递并提供给与 电池组连接的位置。 比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宽度稍宽的电池组60以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且使其最前部分 60a略微向下地被安装到电池组充电装置1。该电池组充电装置1设置有用于将充 电电流提供给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电极单元7和用于检测电池组60的安装的检测 单元8。经过例如由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电池组60是否可以被充电之后,电池组60 以预定方式被充电。电池组充电装置1设置有用于设定装入电池安装单元6的电池 组60的位置的定位肋9和防止其从中脱离的止动突起10。电池组充电装置1还设 置有锁定/推出部件11,其用于锁定电池组60和用于从电池安装单元6中将电池组 60举起。 电池组60例如用作摄影机的电源,并且包括具有较宽的短形壳体,该壳体是由上 半部分61和下半部分62组成,它们都是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碳酸酯模压而成的。 电池组60在其壳体内以图中未示出的方式包括可充电的锂离子蓄电池。电池组60 包括其纵向侧面,该纵向侧面作为装入电池安装单元6的安装表面60a,并且在该 安装表面60a的一个横向侧面上具有充电端子单元63。该充电端子单元63将随后 被详细说明。 电池组60包括定位凹口64,该定位凹口64跨着安装表面60a和对着充电端子单 元63的相对侧表面而形成。当电池组60被装入电池组充电装置1的电池组安装单 元6,该定位凹口64被定位肋9配合,因此电池组被定位安装。在邻近电池组的 安装表面60a的上表面60c上,形成一个标记65,其用于指示装入电池组充电装 置1的安装方向。对着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60a的电池组60的纵向侧面表面形成 为锁定表面60b,当电池组60被装入电池组充电装置1,所述锁定表面60b被锁定 /推出部件11锁定。在锁定表面60b中形成锁定凹口66。 参照图15,充电端子单元63被设置在安装表面60a中的安装凹口67内,该安装 凹口67朝着电池组60的底表面60d和侧表面,如图15所示。当电池组60如下所 述地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电池组60使其安装表面60a被与止动突起10配合的 安装凹口67锁定。充电端子单元63包括阴极充电端子部件、通讯端子部件和阳极 充电端子部件,它们都由金属板形成。这些端子按从内侧向着外侧的顺序排列在安 装凹口67中,尽管图中未详细示出,各端子部件被安排在槽口69a到69d中,以 使其不暴露在外边。用于环绕容纳各端子部件的槽口位置的凸状保护肋68形成在 充电端子单元63中。 在电池组60中,通过电池组充电装置1被封装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充电端子 单元63的各端子部件被连接到电极单元7的各电极部件,如随后将被详细说明的 一样。电池组60通过通讯端子将关于设计参数或充电状态的信息发送给电池充电 装置1。充电电流通过阴极端子部件和阳极端子部件被提供,从而对被封闭的蓄电 池进行充电。 上述电池组60首先从安装表面60a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电池组60被定位在 电池组安装单元6中并且被保持在其安装状态。电池组安装单元6为矩形的凹进部 分,其轮廓大致与电池组60的外形相应,并且具有作为抵靠表面6a的纵向侧面, 该抵靠表面6a与被装的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60a紧靠。参照图1和图2,电池组 安装单元6使其侧边壁部分6b、6c成形为弓形,侧边壁部分的高度从安装表面 60a朝着纵向中间部分逐渐减小。通过侧边壁部分6b、6c的上述外形,电池组安 装单元允许电池组60容易地从其两侧被夹紧。 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底表面是支持表面6d,其支撑被装入的电池组60的底表面 60d。电池组安置单元6的深度约为电池组60厚度的一半,并且将电池组60容纳 于其中,其中,电池组60的底表面60d支撑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底表面6d上, 电池组60的上表面露在外边。电极单元7设置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安装表面6a 的内表面上,并朝着电池组的一个纵向侧面,如图1所示。安装检测单元8被设置 在与电极单元7邻近的位置,而定位肋9形成在同一内表面上,并且朝着相对的电 池组安装单元6的纵向侧面,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底表面60d上邻近定位肋9的 位置,以大致L形开口的形式设置有一个供电单元5。 止动突起10与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同电极单元7相关联的抵靠表面6a形成为一体。 锁定/推出部件11设置在上半部分2的上表面2a上并且与电池安装部分6的抵靠 表面6a相对。显示单元12设置在上半部分2的上表面2a上,并且朝着设置有供 电端子单元4的侧面横卧,以显示被连入电路的装置的供电状态和电池组60的充 电状态。 锁定/推出部件11设置有锁定部件13和推出部件14,所述锁定部件13用于使安装 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上的电池组60的锁定表面60b锁定,所述推出部件14用于使 电池组60从电池组安装单元6升起。锁定/推出部件11包括弹簧部件15和扭簧16, 所述弹簧部件15和推出部件14的底表面侧面一起用于提供弹性力,所述扭簧16 用于使锁定部件13朝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偏移。 上半部分2在其上表面2a上形成有向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开口的凹口17,并且上 半部分2在该凹口17的底表面17a内形成有挖去的引导开口18,如图2和3所示。 凹口17在其底表面17a中形成有沿横向挖去的引导开口17b,其朝着电池组安装 单元6的支撑表面6b,如图3所示。锁定部件13通过挖去的引导开口17b被装配 到上半部分2,其中所述挖去的引导开口1 7b用于将锁定部件13滑动地结合到凹 口17和挖去的引导开口18上。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与凹口17相联系的支撑表 面6b中,上半部分2形成有矩形的引导开口19。推出部件14被从上述引导开口 19向外延伸的驱动部件26所支撑。安装突起20直立地安装在上半部分2上,如 图4所示,所述安装突起20用于通过定位螺丝20将弹簧部件15的一端固定到上 半部分2的内表面。 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从安装突起20开始与肋壁部分形成一体,所述肋壁部分支撑 着弹簧部件15的内表面,第一定位突起21a和第二定位突起21b直立地形成在肋 壁部分的一部分上。多个定位突起21的每一个被用作使固定到安装突起20的弹簧 部件15定位,如随后将被详细描述的一样。在挖去的引导开口18的两侧,上半部 分2的内表面形成有一对支承夹持器部分22a、22b。支承夹持器部分22a、22b以 彼此间隔的关系与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形成一体,并且形成有横截面大致为U性 的支承孔,其中,字母U的开口侧指向安装突起20,如图5所示。支承夹持器部 分22a、22b适于旋转地支撑支撑轴28a、28b,其中,所述的支撑轴28a、28b以随 后将被详细说明的方式与推出部件14形成一体。 锁定部件13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与驱动部分23、滑动部分24和弹簧止动 器25成为一体。驱动部分23具有大致相应于凹口17的开口形状的外形和大致相 应于凹口17深度的厚度。弓形的指状物支撑突起23a形成在驱动部分23的一端。 驱动部分23在其与弓形的指状物支撑突起23a相对的侧面上与锁定突起23b形成 一体。该锁定突起23b为矩形的突起,其与在电池组60的锁定表面60b中形成的 锁定凹口66相对齐地形成,并且当锁定部件13被安装到凹口17时,该锁定突起 23b适于伸入电池组安装单元的内部。 滑动部分24与驱动部分23支撑锁定突起23b的侧面形成一体,并且以一个大致相 应于凹口17厚度的间距与驱动部分23平行。滑动部分24是一个宽度稍小于挖去 的引导开口17b的槽宽的板形部分,并且在其远端形成有弹性臂部分24a、24b, 如图4中虚线所示。该弹性臂部分24a、24b从滑动部分24突出,其突出量总体上 大于挖去的引导开口17b的槽宽,并且突出量从滑动部分24的远端朝着近端逐渐 增加。 首先从远端将滑动部分24推入挖去的引导开口17b中,当弹性臂部分24a、24b被 收拢时,锁定部件13从电池组安装单元的侧面被装配到上半部分2上。在上半部 分2的内表面上,扭簧16的一端被锁定部件13的弹簧止动器25保持。在扭簧的 压缩状态下,扭簧16使其螺旋部分被在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肋配合,而 使其另一端被安装突起20保持,用于使锁定部件13朝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施加弹 簧力。通过使恢复自然状态的弹性臂部分24a、24b的远端靠着挖去的引导开口 17b的内表面,锁定部件13被保持在其组装状态。通过锁定突起23b如上所述地 伸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6,锁定部件13滑动地与凹口17结合。 推出部件14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与驱动部分26a、支撑部分27和支撑轴28 成为一体,如图3所示。驱动部分26适于将装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上的电池组60 举起,并且具有大致相应于引导开口19形状的外形。在推出部件14已被安装到上 半部分2的状态下,驱动部分26挤入引导开口19,从而形成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 支撑表面6d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通过从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支撑表面6d突出 量的增加,驱动部分26成形为一个倾斜的表面,其上表面26a的高度从其远端朝 着近端逐渐增加,如图2所示。驱动部分26使其最前面的侧面形成有突起的止动 边缘26b。在驱动部分26挤入引导开口19的状态下,如后所述,突起的止动边缘 26b靠着引导开口19的开口边缘,以防止推出部件14的下降。 支撑部分27形成在驱动部分26的底表面上,其位置大于引导开口19,并且与朝 着近端的臂状突起27a、27b形成一体,如图3和图4所示。当推出部件14从内侧 已被装配到上半部分2上时,支撑部分27靠着引导开口19的开口边缘,以防止推 出部件14脱出,驱动部分26然后从引导开口19挤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部,象 随后将被说明的那样。突起27a、27b的远端与凸片(未示出)形成一体,图中未示 出,其侧表面形成支撑轴28a、28b。该支撑轴28a、28b旋转地被支承单元22a、 22b所支撑,该支承单元22a、22b彼此沿横向分开地形成在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 上。 在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侧面上,通过支撑轴28a、28b从敞开部分配合入支承孔, 推出部件14旋转地被支承单元22a、22b所支撑。在上述状态下,通过驱动部分 26的上表面26a从引导开口19配合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推出部件14与上半部分 2结合。通过将弹簧部件15安装到到上半部分2,推出部件14被保持在其装配到 上半部分2上的状态。 弹簧部件15由金属整体式地形成,其具有近例部分29、弹性臂30和一对轴向的 止动件31a、31b,如图3所示。近侧部分29大致为一个底边比上半部分2的宽度 稍短的等腰三角形。圆形的第一定位孔29b和细长的第二定位孔29c形成在中间安 装孔29a的两侧。弹性臂30从近侧部分29的顶点位置突出地形成。该弹性臂30 与近侧部分29从顶点位置附近形成一体,并且具有足以延伸到引导开口19最前部 分的开口边缘附近的长度。弹性臂30被弯成使其从近侧部分29逐渐向上指,并且 使其最前面的部分弓形地朝下弯,从而形成抵靠部分30a,该抵靠部分30a靠着推 出部件14的驱动部件26底部。 轴向的止动件31a、31b成形为横截面为L形的凸状片,其沿着近例部分29的两侧 平行于弹性臂30延伸。该轴向的止动件31a、31b具有的长度使每个轴向的止动件 31a、31b的最前面的部分以安装孔29a为基准而对着支承单元22。如随后被详细 说明的一样,轴向的止动件31a、31b在各自最前面的部分弯曲,以使其彼此相对, 从而形成对于推出部件14的反抽出装置。 在推出部件14的组装状态下,弹簧部件15被安装到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如图4 所示。当安装孔29a与安装突起部分20对齐地定位,第一定位突起21a配合入第 一定位孔29b,并且第二定位突起21b配合入第二定位孔29c时,弹簧部件15使 其近侧部分靠着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弹簧部件15是其安装位置在第二定位孔 29c的纵向范围内调整,并且随后通过被拧入到安装突起部分20的安装螺钉32, 弹簧部件15被安装到上半部分2上。 在这种状态下,弹簧部件15的弹性臂30朝着引导开口19延伸,在其最前部分形 成的抵靠部分30a靠着推出部件14的驱动部件26的底表面,用于使驱动部件26 抬起。在另一方面,轴向的止动件31a、31b的末端对着支承单元22a、22b,用于 封闭支承孔的敞开位置,从而防止被支承单元22a、22b所支撑的推出部件14的支 撑轴28从中脱出。 其间,对于弹簧部件15来说,不仅具有如上所述地保持推出部件14的功能而且具 有充当其他装到上半部分2上的组成部件的保持件的功能是可能的。弹簧部件15 包括凸片34,其与近侧部分29的底侧形成一体,例如如图6所示。凸片34保持 着安装到近侧部分29的内表面上的发光导电部件33。该发光导电部件33例如是 由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制成,并且和与发光元件33a、33b相关连的突起形成一体。 通过将近侧部分29装入形成在上半部分2的显示开口,发光导电部件33被安装到 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 在弹簧部件15被安装到装有发光导电部件33的上半部分2的同时,弹簧部件15 如上所述地组装到推出部件14上。弹簧部件15推发光导电部件33使其抵靠在上 半部分2的内表面上,从而通过靠着发光导电部件33底表面的凸片34使其保持。 上半部分2形成有切口2b,其跨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抵靠表面6a和底表面6d而 形成,如图2所示。在上半部分2的切口2b中,设置有电极模块部件35,其形成 电极单元7和安装检测单元8和用于保护电极单元7和安装检测单元8的挡板件, 如图7所示。参照图8到10,电极模块部件35包括模压框架37、形成电极单元的 阴极部件、阳极部件39和通讯端子部件40,同时还包括固定接触部件41、可动接 触部件42和驱动部件43。 具有上述组件的电极模块部件35能够使电极单元7和安装检测单元8彼此成为一 体,从而实现电极模块部件35在上半部分2上的高度准确的定位和安装。通过装 在上半部分2内表面的板簧部件44,电极模块部件35以一种不受振动的方式从其 背侧被推动,如图2所示。 模压框架37是由合成树脂模压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大致的板形,并且,通过使其 设置有安装凹口或具有安装孔的臂状突起,模压框架37被高度准确地安装到上半 部分2的切口2b中,其中所述安装凹口例如用于安装在下部壳体3上定位安装的 电路板上。模压框架37沿纵向被分成两个区域,即第一和第二区域,电极单元7 和安装检测单元8分别设置在其中。 模压框架37包括支持壁部分37c和保护肋37a、37b,所述支持壁部分37c向前延 伸并用于构成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支撑表面6d的一部分,所述保护肋37a、37b卧 在电极单元7两侧的上述支持壁部分7c上。保护肋37a、37b是由比电极部件38 到40的外形大的壁状突起如下所述地形成的。当这些保护肋37a、37b配合入用于 使定位肋9和电池组60定位的电池组60的安装凹口67时,保护肋37a、37保护 着电极部件38到40。模压框架37形成有驱动引导件37e,其用于滑动地将驱动部 件43装配到安装检测单元8上。 在电极单元7中,由金属板形成的阴极部件38、阳极部件39和通讯端子部件40 被镶嵌造型,以使这些部件以预定的间距彼此相对,并且使通讯端子40设置在中 间,阴极部件38和阳极部件39设置在它的两边。阴极部件38、阳极部件39和通 讯端子部件40被设置成使其各自的上部和最前部分适于突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6 中。阴极部件38、阳极部件39被连接到装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阴极充电端子部 件和阳极充电端子部件。通讯端子部件连接到电池组60的通讯端子部件,以便与 电池组60之间交换例如规格参数和充电状态的信息。 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是由从电极单元7侧向延伸的安装检测单元8 的一个位置所支撑。此外,由电池组60驱动的驱动部件43滑动地装配到安装检测 单元8上。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在其一端由模压框架37固定支撑, 以使其分别相对于电极单元7的电极部件38至40成直角。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 动接触部件42以一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相对。在固定端,端子单元穿过模压框 架37,以使其沿着与电极部件38到40的端子部分相同方向朝着底侧突出。通过 突出地成形在模压框架37上的止动突起37d,固定接触部件41在其自由端被定位。 可动接触部件42使其一端固定到模压框架37,以便使沿着从固定接触部件41分 开的方向上的弹性力积累。可动接触部件42使其自由端被驱动部件43的驱动部分 43b所面对着,如图9所示。当电池组60未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可动接 触部件42保持在这样的状态,其中,可动接触部件最前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触 点与固定接触部件41不接触。由于在可动接触部件42中积蓄的弹性力,即使用在 例如振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可动接触部件42与固定接触部件41形成误接触。 驱动部件43同样是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树脂整体形成的。驱动部 件43总体上大致为板状,并且使其最前面的部分成形有凸轮43a,而使其后面部 分以图中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形成为驱动部分43b。通过由装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上 的电池组60推入凸轮43a,正如下面将被详细解释的一样,驱动部件43沿一个平 行于电极部件38到40的方向滑动,从而推动可动接触部件42。在电池组60未被 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状态下,驱动部件43紧靠可动接触部件42自由端的外侧 表面,并且因此遭受到储存在可动接触部件42中的弹性力。 当驱动部件43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凸轮43a被推到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 60a上。驱动部件43克服可动接触部件42的弹性力而伸入驱动引导件37e的内部, 因此,可动接触部件42被驱动部分43b弹性地移动,从而与固定接触部件41形成 接触,进而产生一个检测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的电池组60的安装情况的输出。 驱动部件43通过可动接触部件42导致固定接触部件41的弹性位移,从而保持固 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之间的接触状态,如图10所示。在驱动部件43 上,作用有如图10中所示的箭头B所指的弹性力和箭头C所指的弹性力。 挡板件36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具有弓形横截面的部分,该挡板件位于止动突 起10的下方,并且使其上部可旋转地由上半部分2的内表面所支撑。尽管图中未 显示,一个弹簧被安装在挡板件36的支撑轴上,其用于沿图7中顺时针的方向偏 压挡板件36。当电池组60未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该挡板件保持在使其覆 盖着电极部件38到40的状态下,以保护这些电极并且防止灰尘或污物沉积在它们 的上面。当电池组60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该挡板件36被旋转,从而使电 极部件38到40露在外面。 有关将电池组60装入电池组充电装置1和使其从中推出的操作将参照图11到14 被说明。当电池组相对于上半部分2的上表面2a略微倾斜时,电池组60从安装表 面60a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如图11中箭头所指。以这样的方式使电池组60定 位:当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60a靠着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抵靠表面6a时,如图11 中虚线所指,止动突起14与安装凹口67相配合,从而保持安装表面的侧面,同时 定位肋9与定位凸口64配合,用来使电池组60定位。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当电池组60下降到电池组安装单元6中时,首先通过锁 定表面60b,锁定部件13逆着扭簧16的力,在锁定表面60b的推动下滑入凹口17 内。当止动突起23a在锁定表面60b上滑动直到使其对着锁定凹口66时,锁定部 件13在扭簧1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滑动,借此,止动突起23a与锁定凹口66相配 合。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在驱动部分26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中的电池组60推 动之后,推出部件14沿图12中顺时针绕着充当转轴的支撑轴28a、28b旋转。这 样,驱动部件26被从引导开口19向内推动。通过使止动突起26b靠着引导开口 19的开口边缘,驱动部分26与电池组安装单元6的支持表面6a大致齐平,从而支 持电池组60的底表面60d。推出部件14在其旋转过程中导致了设置在其内侧的弹 簧部件15的弹性臂部分30的向下弹性运动。在图12中来自弹簧部件15的沿逆时 方向作用的弹性力施加到推出部件14上。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当电池组60被装入电池组安装单元6时,电池组60的安 装表面60a被止动突起14保持,而其锁定表面60b被锁定部件13保持。在电池组 充电装置1中,弹簧部件15的弹性力通过推出部件14而被作用在电池组60的底 表面60d上,而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的弹性力通过驱动部件43而 被作用在安装表面60a上。 当电池组充电装置1对电池组60的充电操作结束时,锁定部件13沿图13中向左 的方向克服弹簧部件15的弹性力在凹口17内滑动。通过锁定部件13这样地滑动, 驱动部分23的止动突起23b从锁定凹口66脱出,从而松开电池组60的锁定表面 60b。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在弹簧部件15的力的作用下,驱动部分26经由引导 开口19突入到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部,如图13所示。推出部件14使电池组60的 锁定表面60b举起,如图11中箭头所指。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固定接触部件41和可动接触部件42的弹性力通过驱动部 件43而被作用在电池组60的安装表面60a上。通过使锁定表面60b的侧面被打开, 电池组60被驱动部件43沿图13中箭头所指方向而推动。这造成电池组60整体上 在电池组安装单元6内朝着锁定/推出部件11移动,如图14中箭头所指。在电池 组充电装置1中,通过电池组60这样的运动,如图14所示,充电端子单元63与 电极单元7分开。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挡板件36恢复到其原始状态,从而使 电极单元7和充电端子单元63彼此分离。 在电池组充电装置1中,通过使与电池组60的底表面60d滑动接触的驱动部分26 旋转,驱动部件43的操作造成电池组60朝着锁定/推出部件11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