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发(作者:丙淼淼)
GPS坐标订正方法
由于手持GPS坐标系统与1:10000地形图坐标系统不同,在实地野外调查之
前,应以县级普查机构为单位,统一计算全县GPS订正值。即将手持GPS读取的
经纬度坐标,订正到1:10000地形图采用的坐标系统,以便能够将测得的GPS坐
标准确标注在调查底图上。
1、下发底图有spotdt的,可在图上找明显标志地物,在图上读取1-2个点的
经纬度数值,实地到达这两个点进行GPS定位并读取数据,GPS经纬度
读数减去图上经纬度读数,即得订正值。
2、下发底图无spotdt的,到达调查单元后寻找标志地物,如水塘、道路等定
位读取GPS显示的经纬度,在dt2上找相对位置读取经纬度数值,二者经
纬度数值取差即得订正值。
3、下发底图无spotdt且dt1和dt2上无明显标志地物,若邻县有spotdt,可
参考邻县订正值。
4、下发底图无spotdt且dt1和dt2上无明显标识地物,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
订正。
首先在县城附近的1:10000地形图上,选择1-2个明显的地物标志点作为GPS
坐标校正点,建议选择有经纬度记录的县气象站、桥梁、道路或河流交汇处等,
读取其在地形图上的经纬度。其次到实地测量该地的GPS经纬度。最后求算GPS
订正值,如果是2个以上地物标志点,要求它们的平均值。具体订正方法详见框
图4。
框图4:计算GPS坐标订正值步骤
1. 选择坐标校正点
在辖区内一张1:10000地形图上,选取1-2个坐标校正点。选点原则:
(1) 能在1:10000地形图上精确定位,如沟谷的交叉点等。
(2) 能够方便到达。
2. 计算校正点在1:10000地形图上的经纬度
在1:10000地形图上,读取校正点经纬度(精确到0.1秒),录入二级目录下的“GPS
坐标订正表.xls”中。具体方法如下:
(1) 用直尺测量地形图的宽度W(cm)与高度H(cm),以及校正点距地形图左框的
距离W1(cm)和距下框的距离H1(cm)(图3.2)。
(2) 读取1:10000地形图的经度差(宽度)为x=3′45″(或3.75′),纬度差(高
度)为y=2′30″(或2.5′)(图3.2)。
(3) 读取1:10000地形图左下角经度x和纬度y。
(4) 计算校正点在1:10000地形图上的经度x1和纬度y1:
x1x
W1
W
x
,
y1y
H1
H
y
式中:x、y和x1、y1单位均为度。
(5)举例:地形图左下角经度为x=116°30′00″,纬度为y=39°4′50″,该地形
图宽度为W=48cm,高度为H=38cm,校正点距地形图左框的距离W1=30cm,距下框的距
离H1=18cm,试计算校正点的经纬度x1和y1。
左下角经纬度将x和y值的单位换算为°:
x=116°30′00″=116+30/60+0/3600=116.5°
y=39°4′50″=39+4/60+50/3600=39.080556°
校正点经度值x1=116.5+(30/48)3.75/60=116.539°=116°32′20.4″
校正点纬度值y1=39.080556+(18/38) 2.5/60=39.1003°=39°6′1.08″
3. 实地测量校正点GPS经纬度
前往校正点,实地测量其GPS经纬度,将测量结果录入二级目录下的“GPS坐标校
正表.xls”中。
注意:(1)GPS坐标系设置为WGS1984。(2)GPS需要足够的时间搜索卫星信号,确
认信号良好后,读取经纬度。(3)GPS读数单位如设为度,则直接读取;如设为度分秒,则
要换算为度。
4. 计算订正值
订正值= GPS经纬度-地形图经纬度
如果选择多个校正点,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订正值。
GPS(G)
经度
(°)
117.0278
116.9790
116.9094
117.0167
纬度
(°)
40.6372
40.5972
40.5979
40.4734
地形图(D)
经度
(°)
117.0241
116.9750
116.9048
117.0119
纬度
(°)
40.6317
40.5922
40.5932
40.4695
订正值(G-D)
经差
(°)
0.0037
0.0040
0.0046
0.0048
0.0043
纬差
(°)
0.0055
0.0050
0.0047
0.0039
0.0048
地点
半城子
龙潭沟
插旗沟
万岭
最终订正值
5. GPS经纬度订正
将GPS经纬度减去订正值,得到1:10000地形图经纬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4年6月12日发(作者:丙淼淼)
GPS坐标订正方法
由于手持GPS坐标系统与1:10000地形图坐标系统不同,在实地野外调查之
前,应以县级普查机构为单位,统一计算全县GPS订正值。即将手持GPS读取的
经纬度坐标,订正到1:10000地形图采用的坐标系统,以便能够将测得的GPS坐
标准确标注在调查底图上。
1、下发底图有spotdt的,可在图上找明显标志地物,在图上读取1-2个点的
经纬度数值,实地到达这两个点进行GPS定位并读取数据,GPS经纬度
读数减去图上经纬度读数,即得订正值。
2、下发底图无spotdt的,到达调查单元后寻找标志地物,如水塘、道路等定
位读取GPS显示的经纬度,在dt2上找相对位置读取经纬度数值,二者经
纬度数值取差即得订正值。
3、下发底图无spotdt且dt1和dt2上无明显标志地物,若邻县有spotdt,可
参考邻县订正值。
4、下发底图无spotdt且dt1和dt2上无明显标识地物,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
订正。
首先在县城附近的1:10000地形图上,选择1-2个明显的地物标志点作为GPS
坐标校正点,建议选择有经纬度记录的县气象站、桥梁、道路或河流交汇处等,
读取其在地形图上的经纬度。其次到实地测量该地的GPS经纬度。最后求算GPS
订正值,如果是2个以上地物标志点,要求它们的平均值。具体订正方法详见框
图4。
框图4:计算GPS坐标订正值步骤
1. 选择坐标校正点
在辖区内一张1:10000地形图上,选取1-2个坐标校正点。选点原则:
(1) 能在1:10000地形图上精确定位,如沟谷的交叉点等。
(2) 能够方便到达。
2. 计算校正点在1:10000地形图上的经纬度
在1:10000地形图上,读取校正点经纬度(精确到0.1秒),录入二级目录下的“GPS
坐标订正表.xls”中。具体方法如下:
(1) 用直尺测量地形图的宽度W(cm)与高度H(cm),以及校正点距地形图左框的
距离W1(cm)和距下框的距离H1(cm)(图3.2)。
(2) 读取1:10000地形图的经度差(宽度)为x=3′45″(或3.75′),纬度差(高
度)为y=2′30″(或2.5′)(图3.2)。
(3) 读取1:10000地形图左下角经度x和纬度y。
(4) 计算校正点在1:10000地形图上的经度x1和纬度y1:
x1x
W1
W
x
,
y1y
H1
H
y
式中:x、y和x1、y1单位均为度。
(5)举例:地形图左下角经度为x=116°30′00″,纬度为y=39°4′50″,该地形
图宽度为W=48cm,高度为H=38cm,校正点距地形图左框的距离W1=30cm,距下框的距
离H1=18cm,试计算校正点的经纬度x1和y1。
左下角经纬度将x和y值的单位换算为°:
x=116°30′00″=116+30/60+0/3600=116.5°
y=39°4′50″=39+4/60+50/3600=39.080556°
校正点经度值x1=116.5+(30/48)3.75/60=116.539°=116°32′20.4″
校正点纬度值y1=39.080556+(18/38) 2.5/60=39.1003°=39°6′1.08″
3. 实地测量校正点GPS经纬度
前往校正点,实地测量其GPS经纬度,将测量结果录入二级目录下的“GPS坐标校
正表.xls”中。
注意:(1)GPS坐标系设置为WGS1984。(2)GPS需要足够的时间搜索卫星信号,确
认信号良好后,读取经纬度。(3)GPS读数单位如设为度,则直接读取;如设为度分秒,则
要换算为度。
4. 计算订正值
订正值= GPS经纬度-地形图经纬度
如果选择多个校正点,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订正值。
GPS(G)
经度
(°)
117.0278
116.9790
116.9094
117.0167
纬度
(°)
40.6372
40.5972
40.5979
40.4734
地形图(D)
经度
(°)
117.0241
116.9750
116.9048
117.0119
纬度
(°)
40.6317
40.5922
40.5932
40.4695
订正值(G-D)
经差
(°)
0.0037
0.0040
0.0046
0.0048
0.0043
纬差
(°)
0.0055
0.0050
0.0047
0.0039
0.0048
地点
半城子
龙潭沟
插旗沟
万岭
最终订正值
5. GPS经纬度订正
将GPS经纬度减去订正值,得到1:10000地形图经纬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