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石浩)
第24卷第1期
青鸟职甚技术净 学报
Vo1.24 No.1
2011年2月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Feb.2011
浅谈日本软件服务外包
季琰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外包管理办公室,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承接日本的信息技术外包(ITO)项目已经成为我
国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日本软件服务外包的历史、一般开发流程、开发的分类、软件
外包的目的、现状与前景的介绍,旨在给出El本软件服务外包的概观,归纳日本软件服务外包所急需的
技能,为高等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外包方向的专业设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服务外包产业;信息技术外包;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98(2011)01—0068—05
在日本一般将开发项目委托给国外承担的称
其中对日接包占据了半壁江山,l】]形成以日本为
为Offshoring,本意为离岸,而并非一般的英语叫 主的服务外包产业格局。本文通过对日本软件外
法Outsourcing,即外包。Offshore一词指的是岸 包产业形成的背景、目的、类型及流程进行综述,
(shore)对面(Off)。在日本软件行业所使用的服
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特别是对日软件服务外包
务外包以英语表述则为Offshore Software De—
方向的教育培训提供参考。
velopment,但在软件业多省略软件一词直接称为
一
、
离岸开发。
日本IT产业及外包开发历史
2O世纪9O年代,随着信息及通信技术的飞
日本的盯相关产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形
速发展,根本改变了原本许多服务无法储存与运
成规模的。在1964年举行的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输的问题。以信息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被细分为
上,计算机的实时处理能力为世人所认可。其后,
许多单位,通过生产地的合理配置来达到成本的
计算机被逐渐应用到财务处理上,到6O年代末一
最优化。我国积极应对这种趋势,在服务外包业
些金融机构开始进行在线处理。表1归纳了2O世
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国外企业获取外包开发工程,
纪7O年代起日本IT产业及软件外包的简史。
表1 日本软件外包简史
2o世纪8o年代 随着硬件设备进入美国市场,软件业也瞄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等地。富士通、NEC等开始进入海外市场。
2O世纪8O年代 为降低生产成本,日本企业逐渐进入中国,但除部分企业之外,多数以失败告终。El本软件企业以Core集团在
末到9O年代初 北京设立合资公司为开端,其后NTTData、欧姆龙、富士通等分别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
日本国内IT产业停滞。但随着外包开发的条件逐渐成熟,对外包开发的关注不断提高。日企中最早进入中国
2O世纪9O年代 的日中合资企业多以失败告终,后多转为完全掌握经营权的独资企业。与此同时,日企也开始对印度的IT产业
展开调查,并尝试着发包给印度企业。
JISA(社团法人情报服务产业协会)在大连举办座谈会,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的SPC(软件品质管理)的上海调查团
2000年以后 等日本各种软件相关团体开始与中国企业团体进行交流。日本软件公司对国外软件企业的发包数增加,而日本
商业客户也开始对海外软件公司直接发包,其中包括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即业务流程外包。
70年代起以批处理为中心的计算机应用开
随着日本电脑的出口,为了用户的系统维护日本
始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日本各家企业为了与 各厂商曾与国外软件公司有过接触,但正式开始
美国IBM的System/360(S/360)系统进行竞争,
与国外软件公司展开合作是从80年代开始的,特
分别开发了各自的操作系统(0S)、中问件(Mid—
别是在日文输入系统诞生之后。70年代末日本
dleware),而客户专用系统的开发量也随之增加。 国内大型企业发布了计算机日文处理系统,使日
收稿日期:2011—01—12
作者简介:季琰(1972一),男,江苏靖江人,副教授,博士。
68
寺鸟霹甚技术净 学报
文从英文字母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从上世纪7O
年代到80年代,对具有专业水准的软件工程师的
需求不断提高,为解决国内人才不足,日本企业开
始把目光转向聘用国外软件工程师,由此软件开
发现场中也出现了外国工程师的身影。
其后,类似的日文输入系统不断出现并被迅
速应用,字母以外的语言处理系统被推广到亚洲
2011年第1期
中国发展,但当时的中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政策
也不如现在灵活,因此取得理想业绩的日企较少。
各国,成为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而这种海外市场
开拓是通过与国外软件公司合作的形式展开的。
但在当时,中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应用计算机
的环境还有待完善,因此实际上是以韩国为主的
市场开拓。
由此可见,日本软件企业是伴随硬件设备的出
口而发展起来的,Et本软件产业上世纪80年代开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停滞期,IT行
业不景气,到了9O年代后期13本企业对IT开发
的成本控制日益严格,为了削减成本而将目光转
向海外,尤其是中国与印度。进入21世纪之后,
日本软件行业相关团体积极与中国企业进行交
流,商业客户也开始直接与中国企业进行软件外
包的协商与合作。
二、日本软件开发流程
从日本承接软件外包项目即ITO(Informa—
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的中国企业开始依
照Ft本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现将日本应用软件的
开发流程归纳于表2。
始在韩国发展,80年代后期到9O年代初期开始向
表2软件开发流程
日本软件开发流程按顺序依次为需求分析、外
部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单体测试、结合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导入以及后期的运用与维护等九步。
(一)需求分析
间,是为实现外部设计所规定的各项功能而进行
模块、界面、数据结构以及逻辑等的详细设计,也
称为内部设计。程序员仅依据详细设计书,即可
直接编写程序,因此详细设计必须详尽到程序的
每一步,可以称作不用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本
阶段由于通常不需要与最终用户接触,是软件外
包中的接包方能够承担的较高级工程,要求接包
方熟练应用IT日语完成详细设计书。
(四)编程
作为系统开发的第一步,必须与最终客户进
行密切接触,听取并理解客户相对含糊的要求,在
熟知客户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利用DFD即数据流
图(Data Flow Diagram),ER图即实体联系图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UMI 即统一建
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等方法对客
户需求进行定义。本阶段基本由日方IT公司或
大型外包企业驻日分公司(表1中的日方)来承
担,形成需求定义书等文件。
(二)外部设计
程序员依据详细设计中完成的详细设计书进
行程序编写。在软件外包中本工程由接包方承担。
依据日方要求,程序员不仅需要以编程语言编写程
序,而且程序每行需添加日文注释(comment),以提
高程序可读性并利于后期修改与维护。
(五)单体测试
外部设计人员与客户经过反复沟通确定系统
功能,其中包括将系统按功能分割成不同模块,输
在程序编写完毕后,以每个模块为对象,检测
入与输出的概要设计(画面设计),数据结构设计
及数据库设计等。外部设计一般又可称为基本设
计或概要设计。由于需要与客户频繁沟通,本阶
段也主要由日方承担。
(三)详细设计
其是否符合设计书所要求的功能。测试者多为程
序编写者本人或同一开发组成员,依据详细设计
阶段或单体测试阶段所作成的单体测试式样书进
行测试,从而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问题(Bug)并作
修改(Debug)。本阶段与编程阶段联系紧密,经
常是交替进行的,因此一般也由接包方承担。
69
在整个流程中介于外部设计与程序编写之
2011年第1期
(六)结合测试
音名职甚技术净阮学报
往在客户实际使用后才能发现,依据最初达成的
协议,可以为客户进行改进,实现系统升级和版本
的更新,这需要接包方与日方共同协议完成。
如表2所示,与最终客户紧密相关的部分由
日本方面承担,而接包方主要承担详细设计、编
程、单体测试与结合测试等四步。这四步虽无需
作为系统测试的第一步,是将各模块相结合
后进行的测试,在各模块完成单体测试之后进行,
主要是测试模块问界面(Interface)是否能实现外
部设计书所要求的功能。由于单体测试并不能去
除程序中所有问题,通过结合测试可以发现剩余
的错误。结合测试项目往往覆盖了单体测试中测
试过的部分,需要较长时问完成,因此经常由专门
进行测试的测试员来完成,在软件外包中也基本
由接包方承担。
(Jc)系统测试
频繁与最终客户进行直接交流,但仍需定期向日
方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问题,接受日方的指示或
要求的追加与变更,并以日语完成详细设计书、单
体测试式样书、结合测试式样书等文件,也需要以
日语对源代码每一行进行注释。
三、日本软件外包开发分类
在结合测试完成之后,对其他分系统进行整
合,确认在要求分析中所规定的客户需求是否实
现,特别是在负荷临界状态下系统的应对能力。
测试人员不仅需要从开发者的视角、更应从系统
用户的视角来制定测试项目并实施测试。本测试
需要在客户环境中进行,因此基本由日方承担。
(八)系统导入
日本外包开发可依据开发场所大致分为现场
型(on site)与非现场型(off site)两类。在承接日方
项目开发后,可按公司的特点选择开发的具体实施
方式。现场型一般由开发方的工程师进驻客户现
场,在客户所在地进行开发;而非现场型则由开发
在系统测试完成并确定符合客户要求的基础
上为客户安装系统。本阶段一般为软件开发的最
后一步,由日方完成。
(九)运用与维护
方在客户所在地以外处进行开发,因此开发方一般
在其本国(日本以外)的企业所在地进行开发。
实际应用中多数项目不会仅采用上述的某一
类型,而是依据其开发流程灵活选择现场开发与非
现场开发,并可进一步细分为表3所示6种类型。
本阶段属于质保。部分问题或需改进之处往
表3软件外包开发的分类与特点
(一)完全常驻现场
碍交流,迅速领会客户意图,而且能适应日本式的
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
(二)协调者(coordinator)常驻现场
项目开发组组长(project leader)级的工程师
在客户所在地常驻,而项目开发主体在开发方企
业所在地进行。适用于本类型的开发项目基本与
开发方的工程师全部常驻于客户所在地。本
开发方式适用于客户要求经常发生变动,由此引
起要求设计书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项目。同时,也
适用于难以模块化的项目,以及需要先培养开发
方的工程师使之符合项目所需设计与技术的项
目。外国工程师需要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故应
具有商务水准的Et语能力,能够与客户进行无障
70
完全常驻现场相同,但比完全常驻现场节省开发
成本。一般1名协调者对应5人以上的工程师。
眚鸟取硅技术净 学报
在当前许多对日外包项目中,协调者又称桥梁工
程tJ} ̄(bridge SE),是项目的核心人物,既是联络
客户与开发方的中介,又是项目管理与协调的负
责人之一。
(三)非完全常驻现场
2011年第1期
廉的外包开发可以节省开发成本;(2)获取精通特
定行业业务流程的具备专业技术的工程师;(3)便
于将产品或服务打人海外市场。日本周边各国特
别是中国与印度等国技术人员相对便宜的人力成
因开发流程中阶段不同而分别采用常驻现场
与非常驻现场。本方式主要用于客户要求传达较
困难,测试环境、条件及安装环境比较特殊的情
本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软件外包的发展。图1为日
企将软件开发外包给中国与印度的目的查询。
况。例如,分析客户要求,测试、安装等工程选择
常驻现场,详细设计、编程等实际开发则选择非常
驻现场的开发方式。
(四)完全国外开发
所有工程师均在日本国外进行开发的方式,
适用于基本设计已经定型,客户要求等方面的传
达非常顺畅的开发项目。但是由于所有开发均在
国外进行,不适合那些需要严格安全保密措施的
项目。接包方与客户的联络方式主要依赖电子邮
件和电话。本开发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
成本。
(五)日本国内非常驻现场
图1 日本软件外包给中印两国的目的查询_2
(一)控制开发成本
在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的项目中,将日本
与印度和中国进行比较,开发人员的协议单价只
有日本工程师的几分之一。其中以技术见长的印
度的人员单价不到El本的一半,而以El语沟通能
力见长的同为汉字国家的中国仅为日本的三分之
虽然在Et本国内的东京圈与日本其他地方之
问,中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存在价格差,但
一
本方式指的是所有工程师均在El本国内客户
所在地以外的场所进行的项目开发。接包方虽不
在客户所在地常驻,但由于是在日本国内,可以较
。
便利地接受客户要求变更等指示,在担当上流工
程(要求分析、外部设计)方面非常适宜,不利之处
在于难以利用外包工程中节约人力成本的优势,
是日本本国接包企业经常采用的方式。
(六)专门承接特定客户
总体上中国的人力成本依然比日本低许多。如图
1所示,超过90 的将项目外包给中国公司的日
本客户和超过80 的外包给印度公司的日本客
户认为消减开发成本是选择外包的目的之一。
在项目开发的总费用上,详细设计等适于外
包开发的部分约占总成本的25 ,因此采用印度
公司可节省总经费的10 ,采用中国公司则能节
工程师虽在日本国外,但开发组整体与客户
签订了一定期间的协议,专门从特定的一个或多
个客户承接开发项目。本类型适用于软件开发中
需要较多专业知识与经验的项目。软件开发组整
体签订一定期间的协议一般称为期间工作量保证
协议,即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保证最低的
项目数量。在一定期间内成员较固定,有利于在
开发组内积累开发流程的经验和技术,因此是兼
省约15 的开发费用。当然,由于客户实际需求
不同,可能会选择开发项目中不同的工程进行外
包,能节省的项目开支也因此而不同。
(二)获取具备专业技能的软件工程师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的开发
工具及语言不断涌现,日本国内相关领域的工程
顾软件外包中客户与接包方利益的长期合作,是
对接包方最理想的开发方式。
四、日本客户选择软件开发外包的目的
日本客户选择将软件开发外包给本国或其他
外国企业的原因,首先在于对成本控制日益紧迫的
需求,其次在于公司内部缺乏必要的技术力量与开
发资源。因此,不仅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
师数量严重匮乏,将系统开发外包给国外的企业
不断增多。作为主要接包方的中国和印度,由于
政府大力扶持,培养了大量的IT技术人员。
印度国内有许多欧美及日本知名的IT企业
的研发机构(R&D)以及拥有上万员工的大型IT
企业,IT技术人员的开发能力较强。在中国,不
仅在IT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方面,许多企业内部
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外语特别是日语培训,以便
家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El本软件行业进行外包
开发的目的可以归结为3点:(1)选择人力费较低
承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软件外包开发项目。因
此,日本企业将软件开发项目外包,既可获得精通
71
2011年第1期 青鸟职硅技术净阮学报
六、有针对性地培养对日服务外包人才
相关领域的工程师,语言障碍也得到有效克服。
(三)开拓国外当地市场
欧美跨国企业为了打入国际市场而将产品中
所嵌入的部分系统开发外包给对象国,以便使产
品更好地融人当地市场。同样,日本企业为了使
产品打入海外市场而日益重视外包开发,通过外
包开发,实现生产的本地化,提供与当地厂家相同
的质保服务。
五、日本软件外包的现状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日本软件外包的综述,在培养服
务外包人才上,特别是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的人
才培养上,应根据日本客户的实际需求做到有的
放矢。
首先,日本客户软件外包开发主要集中在服
务业与制造业。对于一般服务性行业,多为网络
应用程序开发,而制造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嵌入
式开发上,只有以这两个方向为重点的专业导向
在日本IT企业进行外包开发的活跃度上,
电脑制造商及其他制造商相关IT企业进行外包
开发的比例较高,而独立IT企业及商业客户相
关的IT企业进行外包开发的比例相对较低。
电脑制造商所进行的外包开发,主要是以系统
控制及相关产品的系列化所需的软件开发为主,从
才能契合日本市场的需求,避免大而全的课程设
置,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几年学习时间,集中力量
培养这两大领域的技术专才。
其次,软件接包企业需要兼通行业专业知识
以及软件开发技能,同时更需要具有流利外语交
流能力的人才。仅懂得编程或熟悉几种编程语言
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读懂
并理解以日语作成的客户的要求设计书和外部设
计书,并能与日方进行书面乃至口头的沟通。因
此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服务外包专业,需要我们加
强日语教育,发挥与日本同为汉字国家的优势,让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具有初步的Lt语
读写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学习和了解日本的文
化、生活习俗及工作方式。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
以以桥梁工程JJili(BSE)为培养方向,将兼通IT技
而确保产品功能上的连续性。另外,制造商由于自
行开发的软件规模扩大,开发人员不足,于是转而
寻求将项目开发外包。独立IT企业及服务业所需
软件多以日本特有的业务要求为中心,外包开发相
对困难,尽管如此,随着外国软件工程师中精通日
语的人数增多以及外国驻日接包公司营业与技术
能力的提高,这种问题也在逐步得到克服。
据日本情报处理推进机构(IPA)《2007年
鉴》,日本整个信息服务行业中用于外包开发的金
额约占总金额的4 ~6 ,其中中国占据了第一
位,印度居第二位,越南在规模上虽小,但取得了
术与日语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今后服务外包方向的
培养重点。
参考文献:
极高的增长。预计到2011年日本外包开发的发
包规模将超过1500亿F1元达到1649亿日元,从
业人数达到6万人,总产值将可能达到日本整个
信息产业产值的近1 。
Eli杨波,殷田鹏.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
升对策广J].国际经济合作,2009,(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O in Japan
1l Yan
(Service Outsourcing Management Office,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Qingdao,
Shandong 26607 1,China)
Abstract:The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uring recent
years,and undertak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O)proj ect from J apa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is new industry.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normal
development process,classification,purpose,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software outsourc—
ing in Japan aiming to get an overview of ITO in Japan,find out the skills in the software outsourcing
of J apan and provide US references on the IT0 related specialty setup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vocation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
72
刘卫华)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石浩)
第24卷第1期
青鸟职甚技术净 学报
Vo1.24 No.1
2011年2月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Feb.2011
浅谈日本软件服务外包
季琰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外包管理办公室,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承接日本的信息技术外包(ITO)项目已经成为我
国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日本软件服务外包的历史、一般开发流程、开发的分类、软件
外包的目的、现状与前景的介绍,旨在给出El本软件服务外包的概观,归纳日本软件服务外包所急需的
技能,为高等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外包方向的专业设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服务外包产业;信息技术外包;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98(2011)01—0068—05
在日本一般将开发项目委托给国外承担的称
其中对日接包占据了半壁江山,l】]形成以日本为
为Offshoring,本意为离岸,而并非一般的英语叫 主的服务外包产业格局。本文通过对日本软件外
法Outsourcing,即外包。Offshore一词指的是岸 包产业形成的背景、目的、类型及流程进行综述,
(shore)对面(Off)。在日本软件行业所使用的服
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特别是对日软件服务外包
务外包以英语表述则为Offshore Software De—
方向的教育培训提供参考。
velopment,但在软件业多省略软件一词直接称为
一
、
离岸开发。
日本IT产业及外包开发历史
2O世纪9O年代,随着信息及通信技术的飞
日本的盯相关产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形
速发展,根本改变了原本许多服务无法储存与运
成规模的。在1964年举行的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输的问题。以信息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被细分为
上,计算机的实时处理能力为世人所认可。其后,
许多单位,通过生产地的合理配置来达到成本的
计算机被逐渐应用到财务处理上,到6O年代末一
最优化。我国积极应对这种趋势,在服务外包业
些金融机构开始进行在线处理。表1归纳了2O世
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国外企业获取外包开发工程,
纪7O年代起日本IT产业及软件外包的简史。
表1 日本软件外包简史
2o世纪8o年代 随着硬件设备进入美国市场,软件业也瞄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等地。富士通、NEC等开始进入海外市场。
2O世纪8O年代 为降低生产成本,日本企业逐渐进入中国,但除部分企业之外,多数以失败告终。El本软件企业以Core集团在
末到9O年代初 北京设立合资公司为开端,其后NTTData、欧姆龙、富士通等分别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
日本国内IT产业停滞。但随着外包开发的条件逐渐成熟,对外包开发的关注不断提高。日企中最早进入中国
2O世纪9O年代 的日中合资企业多以失败告终,后多转为完全掌握经营权的独资企业。与此同时,日企也开始对印度的IT产业
展开调查,并尝试着发包给印度企业。
JISA(社团法人情报服务产业协会)在大连举办座谈会,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的SPC(软件品质管理)的上海调查团
2000年以后 等日本各种软件相关团体开始与中国企业团体进行交流。日本软件公司对国外软件企业的发包数增加,而日本
商业客户也开始对海外软件公司直接发包,其中包括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即业务流程外包。
70年代起以批处理为中心的计算机应用开
随着日本电脑的出口,为了用户的系统维护日本
始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日本各家企业为了与 各厂商曾与国外软件公司有过接触,但正式开始
美国IBM的System/360(S/360)系统进行竞争,
与国外软件公司展开合作是从80年代开始的,特
分别开发了各自的操作系统(0S)、中问件(Mid—
别是在日文输入系统诞生之后。70年代末日本
dleware),而客户专用系统的开发量也随之增加。 国内大型企业发布了计算机日文处理系统,使日
收稿日期:2011—01—12
作者简介:季琰(1972一),男,江苏靖江人,副教授,博士。
68
寺鸟霹甚技术净 学报
文从英文字母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从上世纪7O
年代到80年代,对具有专业水准的软件工程师的
需求不断提高,为解决国内人才不足,日本企业开
始把目光转向聘用国外软件工程师,由此软件开
发现场中也出现了外国工程师的身影。
其后,类似的日文输入系统不断出现并被迅
速应用,字母以外的语言处理系统被推广到亚洲
2011年第1期
中国发展,但当时的中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政策
也不如现在灵活,因此取得理想业绩的日企较少。
各国,成为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而这种海外市场
开拓是通过与国外软件公司合作的形式展开的。
但在当时,中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应用计算机
的环境还有待完善,因此实际上是以韩国为主的
市场开拓。
由此可见,日本软件企业是伴随硬件设备的出
口而发展起来的,Et本软件产业上世纪80年代开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停滞期,IT行
业不景气,到了9O年代后期13本企业对IT开发
的成本控制日益严格,为了削减成本而将目光转
向海外,尤其是中国与印度。进入21世纪之后,
日本软件行业相关团体积极与中国企业进行交
流,商业客户也开始直接与中国企业进行软件外
包的协商与合作。
二、日本软件开发流程
从日本承接软件外包项目即ITO(Informa—
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的中国企业开始依
照Ft本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现将日本应用软件的
开发流程归纳于表2。
始在韩国发展,80年代后期到9O年代初期开始向
表2软件开发流程
日本软件开发流程按顺序依次为需求分析、外
部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单体测试、结合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导入以及后期的运用与维护等九步。
(一)需求分析
间,是为实现外部设计所规定的各项功能而进行
模块、界面、数据结构以及逻辑等的详细设计,也
称为内部设计。程序员仅依据详细设计书,即可
直接编写程序,因此详细设计必须详尽到程序的
每一步,可以称作不用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本
阶段由于通常不需要与最终用户接触,是软件外
包中的接包方能够承担的较高级工程,要求接包
方熟练应用IT日语完成详细设计书。
(四)编程
作为系统开发的第一步,必须与最终客户进
行密切接触,听取并理解客户相对含糊的要求,在
熟知客户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利用DFD即数据流
图(Data Flow Diagram),ER图即实体联系图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UMI 即统一建
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等方法对客
户需求进行定义。本阶段基本由日方IT公司或
大型外包企业驻日分公司(表1中的日方)来承
担,形成需求定义书等文件。
(二)外部设计
程序员依据详细设计中完成的详细设计书进
行程序编写。在软件外包中本工程由接包方承担。
依据日方要求,程序员不仅需要以编程语言编写程
序,而且程序每行需添加日文注释(comment),以提
高程序可读性并利于后期修改与维护。
(五)单体测试
外部设计人员与客户经过反复沟通确定系统
功能,其中包括将系统按功能分割成不同模块,输
在程序编写完毕后,以每个模块为对象,检测
入与输出的概要设计(画面设计),数据结构设计
及数据库设计等。外部设计一般又可称为基本设
计或概要设计。由于需要与客户频繁沟通,本阶
段也主要由日方承担。
(三)详细设计
其是否符合设计书所要求的功能。测试者多为程
序编写者本人或同一开发组成员,依据详细设计
阶段或单体测试阶段所作成的单体测试式样书进
行测试,从而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问题(Bug)并作
修改(Debug)。本阶段与编程阶段联系紧密,经
常是交替进行的,因此一般也由接包方承担。
69
在整个流程中介于外部设计与程序编写之
2011年第1期
(六)结合测试
音名职甚技术净阮学报
往在客户实际使用后才能发现,依据最初达成的
协议,可以为客户进行改进,实现系统升级和版本
的更新,这需要接包方与日方共同协议完成。
如表2所示,与最终客户紧密相关的部分由
日本方面承担,而接包方主要承担详细设计、编
程、单体测试与结合测试等四步。这四步虽无需
作为系统测试的第一步,是将各模块相结合
后进行的测试,在各模块完成单体测试之后进行,
主要是测试模块问界面(Interface)是否能实现外
部设计书所要求的功能。由于单体测试并不能去
除程序中所有问题,通过结合测试可以发现剩余
的错误。结合测试项目往往覆盖了单体测试中测
试过的部分,需要较长时问完成,因此经常由专门
进行测试的测试员来完成,在软件外包中也基本
由接包方承担。
(Jc)系统测试
频繁与最终客户进行直接交流,但仍需定期向日
方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问题,接受日方的指示或
要求的追加与变更,并以日语完成详细设计书、单
体测试式样书、结合测试式样书等文件,也需要以
日语对源代码每一行进行注释。
三、日本软件外包开发分类
在结合测试完成之后,对其他分系统进行整
合,确认在要求分析中所规定的客户需求是否实
现,特别是在负荷临界状态下系统的应对能力。
测试人员不仅需要从开发者的视角、更应从系统
用户的视角来制定测试项目并实施测试。本测试
需要在客户环境中进行,因此基本由日方承担。
(八)系统导入
日本外包开发可依据开发场所大致分为现场
型(on site)与非现场型(off site)两类。在承接日方
项目开发后,可按公司的特点选择开发的具体实施
方式。现场型一般由开发方的工程师进驻客户现
场,在客户所在地进行开发;而非现场型则由开发
在系统测试完成并确定符合客户要求的基础
上为客户安装系统。本阶段一般为软件开发的最
后一步,由日方完成。
(九)运用与维护
方在客户所在地以外处进行开发,因此开发方一般
在其本国(日本以外)的企业所在地进行开发。
实际应用中多数项目不会仅采用上述的某一
类型,而是依据其开发流程灵活选择现场开发与非
现场开发,并可进一步细分为表3所示6种类型。
本阶段属于质保。部分问题或需改进之处往
表3软件外包开发的分类与特点
(一)完全常驻现场
碍交流,迅速领会客户意图,而且能适应日本式的
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
(二)协调者(coordinator)常驻现场
项目开发组组长(project leader)级的工程师
在客户所在地常驻,而项目开发主体在开发方企
业所在地进行。适用于本类型的开发项目基本与
开发方的工程师全部常驻于客户所在地。本
开发方式适用于客户要求经常发生变动,由此引
起要求设计书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项目。同时,也
适用于难以模块化的项目,以及需要先培养开发
方的工程师使之符合项目所需设计与技术的项
目。外国工程师需要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故应
具有商务水准的Et语能力,能够与客户进行无障
70
完全常驻现场相同,但比完全常驻现场节省开发
成本。一般1名协调者对应5人以上的工程师。
眚鸟取硅技术净 学报
在当前许多对日外包项目中,协调者又称桥梁工
程tJ} ̄(bridge SE),是项目的核心人物,既是联络
客户与开发方的中介,又是项目管理与协调的负
责人之一。
(三)非完全常驻现场
2011年第1期
廉的外包开发可以节省开发成本;(2)获取精通特
定行业业务流程的具备专业技术的工程师;(3)便
于将产品或服务打人海外市场。日本周边各国特
别是中国与印度等国技术人员相对便宜的人力成
因开发流程中阶段不同而分别采用常驻现场
与非常驻现场。本方式主要用于客户要求传达较
困难,测试环境、条件及安装环境比较特殊的情
本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软件外包的发展。图1为日
企将软件开发外包给中国与印度的目的查询。
况。例如,分析客户要求,测试、安装等工程选择
常驻现场,详细设计、编程等实际开发则选择非常
驻现场的开发方式。
(四)完全国外开发
所有工程师均在日本国外进行开发的方式,
适用于基本设计已经定型,客户要求等方面的传
达非常顺畅的开发项目。但是由于所有开发均在
国外进行,不适合那些需要严格安全保密措施的
项目。接包方与客户的联络方式主要依赖电子邮
件和电话。本开发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
成本。
(五)日本国内非常驻现场
图1 日本软件外包给中印两国的目的查询_2
(一)控制开发成本
在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的项目中,将日本
与印度和中国进行比较,开发人员的协议单价只
有日本工程师的几分之一。其中以技术见长的印
度的人员单价不到El本的一半,而以El语沟通能
力见长的同为汉字国家的中国仅为日本的三分之
虽然在Et本国内的东京圈与日本其他地方之
问,中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存在价格差,但
一
本方式指的是所有工程师均在El本国内客户
所在地以外的场所进行的项目开发。接包方虽不
在客户所在地常驻,但由于是在日本国内,可以较
。
便利地接受客户要求变更等指示,在担当上流工
程(要求分析、外部设计)方面非常适宜,不利之处
在于难以利用外包工程中节约人力成本的优势,
是日本本国接包企业经常采用的方式。
(六)专门承接特定客户
总体上中国的人力成本依然比日本低许多。如图
1所示,超过90 的将项目外包给中国公司的日
本客户和超过80 的外包给印度公司的日本客
户认为消减开发成本是选择外包的目的之一。
在项目开发的总费用上,详细设计等适于外
包开发的部分约占总成本的25 ,因此采用印度
公司可节省总经费的10 ,采用中国公司则能节
工程师虽在日本国外,但开发组整体与客户
签订了一定期间的协议,专门从特定的一个或多
个客户承接开发项目。本类型适用于软件开发中
需要较多专业知识与经验的项目。软件开发组整
体签订一定期间的协议一般称为期间工作量保证
协议,即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保证最低的
项目数量。在一定期间内成员较固定,有利于在
开发组内积累开发流程的经验和技术,因此是兼
省约15 的开发费用。当然,由于客户实际需求
不同,可能会选择开发项目中不同的工程进行外
包,能节省的项目开支也因此而不同。
(二)获取具备专业技能的软件工程师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的开发
工具及语言不断涌现,日本国内相关领域的工程
顾软件外包中客户与接包方利益的长期合作,是
对接包方最理想的开发方式。
四、日本客户选择软件开发外包的目的
日本客户选择将软件开发外包给本国或其他
外国企业的原因,首先在于对成本控制日益紧迫的
需求,其次在于公司内部缺乏必要的技术力量与开
发资源。因此,不仅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
师数量严重匮乏,将系统开发外包给国外的企业
不断增多。作为主要接包方的中国和印度,由于
政府大力扶持,培养了大量的IT技术人员。
印度国内有许多欧美及日本知名的IT企业
的研发机构(R&D)以及拥有上万员工的大型IT
企业,IT技术人员的开发能力较强。在中国,不
仅在IT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方面,许多企业内部
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外语特别是日语培训,以便
家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El本软件行业进行外包
开发的目的可以归结为3点:(1)选择人力费较低
承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软件外包开发项目。因
此,日本企业将软件开发项目外包,既可获得精通
71
2011年第1期 青鸟职硅技术净阮学报
六、有针对性地培养对日服务外包人才
相关领域的工程师,语言障碍也得到有效克服。
(三)开拓国外当地市场
欧美跨国企业为了打入国际市场而将产品中
所嵌入的部分系统开发外包给对象国,以便使产
品更好地融人当地市场。同样,日本企业为了使
产品打入海外市场而日益重视外包开发,通过外
包开发,实现生产的本地化,提供与当地厂家相同
的质保服务。
五、日本软件外包的现状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日本软件外包的综述,在培养服
务外包人才上,特别是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的人
才培养上,应根据日本客户的实际需求做到有的
放矢。
首先,日本客户软件外包开发主要集中在服
务业与制造业。对于一般服务性行业,多为网络
应用程序开发,而制造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嵌入
式开发上,只有以这两个方向为重点的专业导向
在日本IT企业进行外包开发的活跃度上,
电脑制造商及其他制造商相关IT企业进行外包
开发的比例较高,而独立IT企业及商业客户相
关的IT企业进行外包开发的比例相对较低。
电脑制造商所进行的外包开发,主要是以系统
控制及相关产品的系列化所需的软件开发为主,从
才能契合日本市场的需求,避免大而全的课程设
置,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几年学习时间,集中力量
培养这两大领域的技术专才。
其次,软件接包企业需要兼通行业专业知识
以及软件开发技能,同时更需要具有流利外语交
流能力的人才。仅懂得编程或熟悉几种编程语言
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读懂
并理解以日语作成的客户的要求设计书和外部设
计书,并能与日方进行书面乃至口头的沟通。因
此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服务外包专业,需要我们加
强日语教育,发挥与日本同为汉字国家的优势,让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具有初步的Lt语
读写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学习和了解日本的文
化、生活习俗及工作方式。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
以以桥梁工程JJili(BSE)为培养方向,将兼通IT技
而确保产品功能上的连续性。另外,制造商由于自
行开发的软件规模扩大,开发人员不足,于是转而
寻求将项目开发外包。独立IT企业及服务业所需
软件多以日本特有的业务要求为中心,外包开发相
对困难,尽管如此,随着外国软件工程师中精通日
语的人数增多以及外国驻日接包公司营业与技术
能力的提高,这种问题也在逐步得到克服。
据日本情报处理推进机构(IPA)《2007年
鉴》,日本整个信息服务行业中用于外包开发的金
额约占总金额的4 ~6 ,其中中国占据了第一
位,印度居第二位,越南在规模上虽小,但取得了
术与日语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今后服务外包方向的
培养重点。
参考文献:
极高的增长。预计到2011年日本外包开发的发
包规模将超过1500亿F1元达到1649亿日元,从
业人数达到6万人,总产值将可能达到日本整个
信息产业产值的近1 。
Eli杨波,殷田鹏.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
升对策广J].国际经济合作,2009,(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O in Japan
1l Yan
(Service Outsourcing Management Office,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Qingdao,
Shandong 26607 1,China)
Abstract:The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uring recent
years,and undertak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O)proj ect from J apa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is new industry.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normal
development process,classification,purpose,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software outsourc—
ing in Japan aiming to get an overview of ITO in Japan,find out the skills in the software outsourcing
of J apan and provide US references on the IT0 related specialty setup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vocation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
72
刘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