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发(作者:长孙奇正)
1991—2005年各类重大气象灾害
1991年
1991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年总降雨量均在1275.3毫
米以下,比常年偏少25%以上,其中连城、上杭、漳平、永定年降
水量为历史最少。据6月8日旱情高峰期统计,全市受旱面积达
82.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0.7%;水力发电量较上年减少2亿千
瓦时;林业生产深受其害,造林成活率比1990年降低30%,全市
有73.4公顷树苗被晒死,容器苗死亡1476万袋。森林火灾频发,
1991年发生火灾137起,过火面积1178.03公顷,比上年增加51%,
尤其是6月起森林火灾直线上升,下半年过火面积较上年同期增加
211%。为抗御干旱,于6月8-30日,7月31日至8月20日在6
个县(市)21个点用高炮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炮弹1737发,
受益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人工增雨总量达10330.27万吨。
1991年7月19日,受9101号台风影响,造成局部洪涝灾害。全市
7个县(市)26个乡(镇)220个村41433户受灾,倒房122间,
损坏民房6807间,伤3人,农作物12890公顷,粮食减产1.71995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647.5万元。
1991年12月26日,受强寒潮侵袭,出现全市性大雪,是1975
年后最大的一次降雪,北部的松毛岭积雪达50多厘米,持续数天
后溶化;连城12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达-7.2℃,为建站以来的最
低值。该次降雪前气温异常偏高,突然急剧降温,冷暖悬殊,热带
鱼类、蔬菜、烤烟等冻害严重。
1991年11月永定高陂乡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受害面积1500
亩。地区行署领导、县五套班子和各个部门领导、机关厂矿干部职
工,还有部队指战员2100人次上山救火。
1992年
1992年,全市共出现50场暴雨,造成较大暴雨洪涝灾害的有
4次,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21日、5月16日和6月17日。3
月下旬全市出现连续性大雨至暴雨过程,3月26日发生历史上初春
少遇的洪涝,全市105个乡(镇)受灾,死亡15人,伤4人,房
屋倒塌3810间,牲畜漂失和死亡3980头,稻田受害13754.5公顷,
其中成灾7073.1公顷。4月21日,本市除北部外,其余均发生暴
雨洪涝,据武平、上杭、新罗、漳平4个县(市、区)统计,有25
个乡(镇)受灾,漳龙线铁路易家邦村地段塌方,中断运行十多小
时,死亡4人,伤1人。5月17日,新罗、武平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死亡2人,伤2人。6月16-17日,受南海北上的云团和中低层西
南气流、切变共同影响,连城、长汀发生暴雨洪涝,有20个乡(镇)
270个村受灾,死亡9人,伤24人。
1992年3月16-29日,长汀、连城、武平、上杭4个县出现“倒
春寒”,全市烂种达488.85吨,其中长汀3月17-31日的15天中有
14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天气,该县烂种272.74吨,占总播种
量的23%。
1992年11月26日18时47分,在连城县赖源乡发生MS=5.0
级地震,震中位置:东经117.0°,北纬25.5°,震源深度8公里,
2024年7月17日发(作者:长孙奇正)
1991—2005年各类重大气象灾害
1991年
1991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年总降雨量均在1275.3毫
米以下,比常年偏少25%以上,其中连城、上杭、漳平、永定年降
水量为历史最少。据6月8日旱情高峰期统计,全市受旱面积达
82.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0.7%;水力发电量较上年减少2亿千
瓦时;林业生产深受其害,造林成活率比1990年降低30%,全市
有73.4公顷树苗被晒死,容器苗死亡1476万袋。森林火灾频发,
1991年发生火灾137起,过火面积1178.03公顷,比上年增加51%,
尤其是6月起森林火灾直线上升,下半年过火面积较上年同期增加
211%。为抗御干旱,于6月8-30日,7月31日至8月20日在6
个县(市)21个点用高炮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炮弹1737发,
受益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人工增雨总量达10330.27万吨。
1991年7月19日,受9101号台风影响,造成局部洪涝灾害。全市
7个县(市)26个乡(镇)220个村41433户受灾,倒房122间,
损坏民房6807间,伤3人,农作物12890公顷,粮食减产1.71995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647.5万元。
1991年12月26日,受强寒潮侵袭,出现全市性大雪,是1975
年后最大的一次降雪,北部的松毛岭积雪达50多厘米,持续数天
后溶化;连城12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达-7.2℃,为建站以来的最
低值。该次降雪前气温异常偏高,突然急剧降温,冷暖悬殊,热带
鱼类、蔬菜、烤烟等冻害严重。
1991年11月永定高陂乡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受害面积1500
亩。地区行署领导、县五套班子和各个部门领导、机关厂矿干部职
工,还有部队指战员2100人次上山救火。
1992年
1992年,全市共出现50场暴雨,造成较大暴雨洪涝灾害的有
4次,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21日、5月16日和6月17日。3
月下旬全市出现连续性大雨至暴雨过程,3月26日发生历史上初春
少遇的洪涝,全市105个乡(镇)受灾,死亡15人,伤4人,房
屋倒塌3810间,牲畜漂失和死亡3980头,稻田受害13754.5公顷,
其中成灾7073.1公顷。4月21日,本市除北部外,其余均发生暴
雨洪涝,据武平、上杭、新罗、漳平4个县(市、区)统计,有25
个乡(镇)受灾,漳龙线铁路易家邦村地段塌方,中断运行十多小
时,死亡4人,伤1人。5月17日,新罗、武平发生暴雨洪涝灾害,
死亡2人,伤2人。6月16-17日,受南海北上的云团和中低层西
南气流、切变共同影响,连城、长汀发生暴雨洪涝,有20个乡(镇)
270个村受灾,死亡9人,伤24人。
1992年3月16-29日,长汀、连城、武平、上杭4个县出现“倒
春寒”,全市烂种达488.85吨,其中长汀3月17-31日的15天中有
14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天气,该县烂种272.74吨,占总播种
量的23%。
1992年11月26日18时47分,在连城县赖源乡发生MS=5.0
级地震,震中位置:东经117.0°,北纬25.5°,震源深度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