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发(作者:越如风)
第一章 220KV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节 原始资料
变电所规模及其性质:
电压等级
线路回数
220/110/35 kv
220kv 本期2回交联电缆(发展1回)
110kv 本期4回电缆回路(发展2回)
35kv
30回电缆线路,一次配置齐全
本站为大型城市变电站
2.归算到220kv侧系统参数(SB=100MVA,UB=230KV)
近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近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远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3.110kv侧负荷情况:
本期4回电缆线路 最大负荷是 160MW
远期6回电缆线路 最大负荷是280MW
最小负荷是130MW
最小负荷是 230MW
4.35kv侧负荷情况:(30回电缆线路)
远期
近期
最大负荷是240MW
最大负荷是170MW
最小负荷是 180MW
最小负荷是 100MW
5.环境条件:当地年最低温度-24℃,最高温度+35℃,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5℃,海拔高
度200m,气象条件一般,非地震多发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6500小时。
第节 主接线设计
本变电站为大型城市终端站。220VKV为电源侧,110kv侧和35kv侧为负荷侧。220kv和
110kv采用SF6断路器。
220kv 采取双母接线,不加旁路。
110kv 采取双母接线,不加旁路。
35kv 出线30回,采用双母分段。
低压侧采用分列运行,以限制短路电流。
第节 电气主接线图
第二章 主变压器选择和负荷率计算
第
节
原始资料
1.110kv侧负荷情况:
本期4回电缆线路 最大负荷是 160MW
远期6回电缆线路 最大负荷是280MW
最小负荷是130MW
最小负荷是 230MW
2.35kv侧负荷情况:(30回电缆线路)
远期
近期
最大负荷是240MW
最大负荷是170MW
最小负荷是 180MW
最小负荷是 100MW
3.由本期负荷确定主变压器容量。功率因数COSφ=
第
节
主变压器选择
容量选择
(1)按近期最大负荷选:
110 kv侧: 160 MW
35 kv侧: 170 MW
按最优负荷率选主变压器容量
每台主变压器负荷
110 kv侧: 80 MW
35 kv侧: 85 MW
按最优负荷率选主变压器容量。
S
N
=P
L
/×η)=(80+85)/×= MVA
或S
N
==(160+170)/= MVA
选 S
N
=240MVA,容量比100/50/50的220kv三绕组无激磁调压电力变压器
负荷率计算
由负荷率计算公式:
η=S/S
B
110kv最大,最小负荷率:
η=80/×120)=%
35kv最大,最小负荷率
η=65/×120)=%
η=85/×120)=%
总负荷率:
η=50/×120)=49%
η=(85+80)/×240)=% η=(50+65)/×240)=%
(2)按远期最大负荷选:(远期设三台主变压器)
110 kv侧: 280 MW
35 kv侧: 240 MW
每台主变压器负荷
110 kv侧: MW
35 kv侧: 80 MW
按最优负荷率选主变压器容量。
S
N
=P
L
/×η)=+80)/×=234 MVA
选S
N
=240MVA,容量比100/50/50
负荷率计算
110kv最大负荷率: η=×120)=%
η=80/×120)=%
η=+80)/×240)=%
35kv最大,最小负荷率
总负荷率:
所以,综合以上讨论可知,从长远考虑选主变压器容量:S
N
=240 MVA,容量比100/50/50的
变压器。
因为:S
N
/S
LMAX
=(240×/(160+170)=%>60%
所以每台主变压器可以带总负荷的60%。
S
LMAX
/S
N
=
经查表知事故过流允许负荷在过负荷倍时为15分钟,过负荷倍的允许时间为4分钟。
变压器参数列表:
表2-1 变压器参数列表
阻抗电压
容量空载损短路损
调压范围 电压KV
MVA
耗(KW) 耗(KW) U
I-2
% U
1-3
% U
2-3
%
240 220/110/ 230 1080 14 24 9
±2×%
第三章 短路计算
第节 相关参数计算
等值220kv系统:
变压器:
所以
X
S1
= X
S0
=
U
1
%=(U
12
%+U
13
%-U
23
%)=(14+24-9)=
U
2
%=(U
12
%+U
23
%-U
13
%)=(14+9-24)=
U
3
%=(U
13
%+U
23
%-U
12
%)=(24+9-14)=
X
T1
=U
1
%×S
B
/(100×S
N
)=×100/(100×240)=
X
T2
= U
2
%×S
B
/(100×S
N
)=0
X
T3
= U
3
%×S
B
/(100×S
N
)=×100/(100×240)=
第节 短路点选择
F1点
F2点
F3点
F4点
F5点
F6点
图 3-1 短路点分布图
220kv进线断路器内侧
220kv母联断路器
220kv母线
主变压器高压侧
主变压器中压侧
110kv母线
F7点
F8点
F9点
110kv出线
主变压器低压侧
35kv出线
第节 短路计算
图 3-2
按近期最大运行方式所给参数进行短路计算:
X
1
=2X
S1
=2×=
X
T1
=
X
T3
=
I
B1
=S
B
/
3
U
B1
=100/230
3
=
I
B2
=S
B
/
3
U
B2
=100/115
3
=
I
B3
=S
B
/
3
U
B3
=100/37
3
=
短路点F1:(220kv进线断路器内侧)
标: I
K1
=E/X
1
=1/=
图 3-3
有: I
K1
=I
K1
×I
B1
=×= KA
短路点F2:(220kv母联断路器)
标:
有:
I
K2
=E/X
S1
=1/=
I
K2
=E×I
B1
=×=
图 3-4
短路点F3(220kv母线),F4(主变压器高压侧),与F2情况相同。
短路点F5:(主变压器中压侧)
X
K
=(X
1
+X
T1
)=(+)=
标:
有:
I
K5
=E/(2×X
K
)==
I
K5
=I
K5
×I
B2
=×=
图 3-5
短路点F6:(110kv母线)
图 3-6
X
K
=(X
1
+X
T1
)=
标: I
K6
=E/X
K
=1/=
有: I
K6
=I
K6
×I
B2
=×= KA
短路点F7(110kv出线)情况与F6相同。
短路点F8:(主变压器低压侧)
图 3-7
X
K
=(X
T1
+X
1
)+X
T3
=(+)+=
标: I
K8
=E/X
K
=1/=
有: I
K8
=I
K8
×I
B3
=×= KA
短路点F9(35kv出线)情况与F8相同。
第四章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第节 断路器的选择
断路器型式的选择:除需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还考虑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行
维护,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确定。根据我国当前制造情况,电压6-220kV的电网一般选
用少油断路器,电压110-330kV电网,可选用SF
6
或空气断路器,大容量机组釆用封闭母线
时,如果需要装设断路器,宜选用发电机专用断路器。
断路器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
(1)电压:U
g
≤ U
n
U
g
---电网工作电压
(2)电流:≤ I
n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开断电流:≤ I
nbr
I
pt
---断路器实际开断时间t秒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I
nbr
---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
(4)动稳定: i
ch
≤ i
max
i
max
---断路器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i
ch
---三相短路电流冲击值
(5)热稳定:I
∞
2t
dz
≤I
t
2t
I
∞
--- 稳态三相短路电流
t
dz
-----短路电流发热等值时间
I
t
--- 断路器t秒热稳定电流
其中t
dz
=t
z
+β"2由β" =I" /I
∞
和短路电流计算时间t,可从《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
资料》P112,图5-1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从而可计算出t
dz
。
220kv出线断路器
(1)选择
U
g
=220 KV
I
gmax
=P
LMAX
/(
3
×U
n
COS
)=
选择LW2-220 SF
6
断路器
(170160)
=
2200.853
KA
表4-1 LW2-220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电额定电额定短额定短额定峰4秒热全开断
型号
压(kv) 流(ka) 路开断路关合值耐受稳定时间(s)
LW2-220
I
∞
2
t
dz
≤
220
电流电流电流电流
(ka) (ka) (ka) (ka)
80 100 40
(2)热稳定校验:
式中 I
∞
-------------稳态三相短路电流;
t
dz
-------------短路电流发热等值时间;
I
t
---------------断路器t秒稳定电流。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短路电流计算时间t=t
pr
+t
ab
=++=(t
pr
为全保护时间,t
ab
为固有全分闸时间,它包括断路器
固有分闸时间和电弧燃烧时间)可从小电气书图5-1中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
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所以:
t
dz
=t
z
+β”= S
Q
k
= I
∞
2
t
dz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max
---------断路器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i
ch
-----------三相短路冲击值。
i
ch
=”=
i
max
=10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母联断路器,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
(1)选择
U
g
=220 KV
1.05240
= KA
2203
选择LW2-220 SF
6
断路器
I
gmax
==×S
n
/(
3
×U
n
)=
表4-2 LW2-220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
(ka) (ka)
LW2-220 220 8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额定峰
值耐受
电流
(ka)
100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40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z= S,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10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110kv出线断路器,母联断路器
(1)选择
U
g
=110 KV
160
=
1100.853
选择LW2-132 SF
6
断路器
I
gmax
=P/(
3
COS
×U
n
)= KA
表4-3 LW2-132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额定峰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值耐受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电流
(ka) (ka) (ka)
LW2-132 132 80 10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z= S,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10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变压器中压侧断路器
(1)选择
U
g
=110 KV
I
gmax
==×S
n
/(
3
×U
n
)= KA
选择LW2-132 SF
6
断路器
表4-4 LW2-132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额定峰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值耐受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电流
(ka) (ka) (ka)
LW2-132 132 80 10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10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
(1)选择
U
g
=35 KV
I
gmax
=P
LMAX
/(
3
COS
×U
n
)=
选择LW2-132 SF
6
断路器
表4-5 LW2-132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额定峰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值耐受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电流
(ka) (ka) (ka)
ZN23-35 35 25 63 63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25
85
=
350.853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63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35kv出线断路器
(1)选择
U
g
=35 KV
I
gmax
==×S
n
/(
3
×U
n
)= KA
选择ZN23-35断路器
表4-6 ZN23-35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
(ka) (ka)
ZN23-35 35 25 63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63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额定峰
值耐受
电流
(ka)
63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25
第节 隔离开关
隔离开关形式的选择,应根据配电装置的布置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
经济比较然后确定。
参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
(1)电压:U
g
≤ U
n
U
g
---电网工作电压
(2)电流:≤ I
n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动稳定: i
ch
≤ i
max
(4)热稳定:I2·t
dz
≤I
t
2·t
220kv隔离开关
(1)选择
U
g
=220 KV
I
gmax
==×S
n
/(
3
×U
n
)=0 .661
选择GW4—220隔离开关
表4-7 GW4—220隔离开关参数
额定峰值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热稳定电
型号 耐受电流
(kv) (ka) 流(ka)
(ka)
GW4-220 220 8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8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110kv隔离开关
(1)选择
U
g
=110 KV
I
gmax
==×S
n
/(
3
×U
n
)= KA
选择GW4—110隔离开关
表4-8 GW4—110隔离开关参数表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峰值热稳定电
型号
(kv) (ka) 耐受电流流(ka)
KA
GW4-110 110
(ka)
50 2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5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35kv隔离开关
1)选择
U
g
=35 KV
I
gmax
=P
LMAX
/(
3
×U
n
)=
选择GN1-35隔离开关
表4-9 GN1-35隔离开关参数表
额定峰值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热稳定电
型号 耐受电流
(kv) (ka) 流(ka)
(ka)
GN1-35 35 52 2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52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KA
第节 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配置应按下列条件:
(1)型式:
电流互感器的型式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和产品情况选择。对于6~20
KV屋内配电装置,
可采用瓷绝缘结构或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电流互感器。对于35
KV及以上配电装置,一般采
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电流互感器。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2)一次回路电压:U
g
≤U
n
U
g
为电流互感器安装处一次回路工作电压,U
n
为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
(3)一次回路电流:I
g
·
max
≤I
1n
I
g
·
max
为电流互感器安装处一次回路最大工作电流,I
1n
为电流互感器原边额定电流。当电
流互感器使用地点环境温度不等到于+40℃时,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与断路器I
n
的修正方法
相同。
(4)准确等级:
电流互感器准确等级的确定与电压互感器相同,需先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测量仪表
的类型及对准确等级的要求,并按准确等级要求最高的表计来选择。
(5)动稳定:
内部动稳定 i
ch
≤
2I
1n
K
dw
式中K
dw
电流互感器动稳定倍数,它等于电流互感器级限通过电流峰值i
dw
与一次绕组额
定电流I
1n
峰值之比,即
K
dw
=i
dw
/(
2
I
1n
)
(6) 热稳定: I
2
t
dz
≤(I
1n
K
t
)
2
Kt为电流互感器的1秒钟热稳定倍数。
220kv出线,母联处电流互感器
(1)形式: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
(2)电压:Ug=220KV
(3)电流:
I
g
·
max
= KA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LWD1-220,额定变比4×300/5,热稳定
倍数 60 ,动稳定倍数 60
校验: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Qk <
(I
1N
K
T
)
2
满足
2
I
ch
Kd=
2
××60=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
KA
2
·S
,(I
1N
K
T
)
2
=
×60
)
2
=
5184 KA
2
·S
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
(1)形式: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
(2)电压:Ug=220KV
(3)电流:
I
g
·
max
= KA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WDL-220,额定变比4×300/5,热稳定倍
数 35,动稳定倍数 65
校验: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Qk <
(I
1N
K
T
)
2
满足
110kv 出线,母联处电流互感器
(1)形式: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
(2)电压:Ug=110 KV
(3)电流:
I
g
·
max
= KA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W-110,额定变比400/5,热稳定倍数 75 ,
动稳定倍数 150
校验: 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2
I
ch
Kd=
2
××65=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
KA
2
·S
,(I
1N
K
T
)
2
=
×35
)
2
=1764
KA
2
·S
2
I
ch
Kd=
2
××150=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
KA
2
·S
,(I
1N
K
T
)
2
=
×75
)
2
=
900 KA
2
·S
Qk <
(I
1N
K
T
)
2
满足
变压器中压侧电流互感器
(1)形式: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
(2)电压:Ug=110 KV
(3)电流:
I
g
·
max
= KA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WD-110,额定变比2×600/5,热稳定倍
数 75,动稳定倍数 130
校验: 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2
I
ch
Kd=
2
××130=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 KA
2
·S
,(I
1N
K
T
)
2
=
×75
)
2
=8100
KA
2
·S
Qk < (I
1N
K
T
)
2
满足
35kv电流互感器
35KV
电缆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形式: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独立式结构
(2)电压:Ug=35 KV
(3)电流:
I
g
·
max
=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W-35,额定变比1000/5,热稳定倍数 65 ,
动稳定倍数 100
校验: 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Qk <
(I
1N
K
T
)
2
满足
2
I
ch
Kd=
2
××215=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S
,(I
1N
K
T
)
2
=
×120
)
2
=
576 KA
2
·S
第节 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5-110KV的配电装置,一般釆用油浸绝缘结构的电压互感器,220KV以上,一般釆用电容
式电压互感器。
当需要和监视一次回路单相接地时,应选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或有第三绕组的单相电
压互感器组。电压互感器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线,主二次绕组连接成星形,以供电给测量
表计,继电器以及绝缘电压表,对于要求相电压的测量表计,只有在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时
才能接入,附加的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构成零序电压滤过器供电给继电器和接地信号
(绝缘检查)继电器。
(1)一次电压U
1
:>U
1
>,U
n
为电压互感器额定一次线电压,和是允许的一次电压波动范围,
即±10% U
n
。
(2)二次电压: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应根据使用情况,按下表选用所需的二次额定电压。
表4-10 JCC-220互感器参数表
绕组 主二次绕组 附加二次绕组
用于中性
用于中性点不接地
高压侧接接于线电接于相电
点直接接或经消弧
入方式 压上 压上
地系统中 线圈接地
系统中
二次额定
100 100/3
100/3
100
电压(V)
(3) 准确等级
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是在二次负荷下的准确级。
用于电度表准确度不低于级,用于电压测量,不应低于1级,用于继电保护不应低于3级。
(4)二次负荷
S
n
是对应于在测量仪表所要求的最高准确级下,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容量。
S
2
是二次负荷,它与测量仪表的类型,数量和接入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关,电压互感器
的三相负荷经常是不平衡的,所以通常用最大一相的负荷和电压互感器一相的额定容量相比
较。
220kv母线处电压互感器
220KV侧母线所连的电压互感器的选择,选用JCC-220型电压互感器:
表4-11 JCC-220型电压互感器参数表
在下列准确等级下
型 式 额定变比
的额定容量
1 3
22
屋外
//
JCC-220
单相 500 1000
33
3
110kv 电压互感器
110KV侧母线所连的电压互感器的选择,选用JCC-110型电压互感器:
表4-12 JCC-110型电压互感器参数表
最大容
量(VA)
2000
型 式
屋外
单相
JCC-110
额定变比
11
//
3
33
在下列准确等级下
的额定容量
1 3
500 1000 2000
最大容
量(VA)
2000
35kv电压互感器
35KV侧母线所连的电压互感器的选择,选用JDX6-35型电压互感器:
表4-13 JDX6-35型电压互感器参数表
在下列准确等级下的额
型 式 额定变比
定容量
1 3
JDX6
35000100100
(屋内
//
式)三相 -35 150 250 600
33
3
最大容
量(VA)
1200
第节 母线
母线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按下列条件选择和校验:
(1)型式:载流导体一般采用铝质材料,回路正常工作电流在4000
A
及以下时,一般选
用矩形导体。在4000~8000
A
时,一般选用槽形导体。1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一般采
用软导线。当采用硬导体时,宜用铝锰合金管形导体。
(2)按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导线载面S,即
I
g
·
max
≤K
I
y
式中
I
y
——相应于某一母线布置方式和环境温度为+25℃时的导体长期允许载流量。
K
——
温度正系数
(3)按经济电流密度
J
选择:
在选择导体载面
S
时,除配电装置的汇流母线、厂用电动机的电缆等外,长度在20 m以
上的导体,其截面
S
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即
S
j
=
I
g•max
(mm
2
)
J
式中 J——导体的经济电流密度,按此条件选择的导体截面
S
,应尽量接近经济计算截面
S
j
。当无合适规格导体时,允许小于
S
j
。
(4)热稳定校验:按上述情况选择的导体截面
S
,还应校验其在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
母线的校验公式为:
S≥S
min
=
I
t
dz
(mm
2
)
C
式中
S
min
——
根据稳定决定的导体最小允许截面
(mm
2
);
C——
热稳定系数;
I
——
稳态短路电流
(KV);
t
dz
——
短路电流等值时间
(s)。
(5)
动态稳定校验
:
σ
max
≤
σ
y
式中
σ
y
——
母线材料的允许应力(硬铝
σ
y
为
69×10
6
Pa,硬铜为
157×10
6
);
σ
mix
——
作用在母线上的最大计算应力
。
对于输电线路应校验线路电压损失。对于发电厂、变电所内的导体,由于相对距离较短,
电压损失不严重,所以可不较验。
35KV侧母线
由断路器最大回路电流值可知,
I
g
·
max
= 回路正常工作电流在4000A以下,选用矩形导
体。条件为相间距a=,绝缘子跨距l=,母线保护时间t
pr
= ,选h
×b=
125×10 ,三条平放,
长期允许载流量3903A。
查表知集肤效应系数为Ks= ,环境温度为29℃,查表知温度修正系数K=,则
I
al29
℃
=
×
3903=3903A > 3637A
热稳定校验:t
k
=t
pr
+t
kd
+t
a
=++=
β
〞
=I〞/
I
=1 t
z
=
t
dz
=t
z
+
β
〞
2
=+
×
=
Q
k
=
I
2
t
dz
=
×= KA
2
·
S
正常运行时得导体温度:θ=θ
0
+(θal-θ
0
)I
2
max
/I
2
al
=25+(70-25)3300
2
/3903
2
=℃
查表得:C=
Q
k
K
s
561.810
6
Smin===109 mm
2
〈 3750 mm
2
C92.12
动稳定校验: 导体自振频:
m
=
h×b×ρω=
××2700=m
I=bh
3
/12=×12=×10
-6
m
4
按汇流母线为两端简支多跨梁查表可知,N
f
= 则
f
1
=
故 β=1
冲击系数K=, 则
i
sh
=
2
I〞=×=
母线相间应力:
f
ph
=×10
-7
i
2
sh
/a =×10
-7
×20660
2
/=m
导体截面系数:
ω=
=××=×10
-6
m
3
则
σ
ph
=
98.51.2
2
=
10
1078.12510
6
f
ph
l
2
N
f
l
2
EI
3.56710
10
1.6310
6
== > 155HZ
m
1.2
2
3.375
=
×10
6
pa <
σ
al
=70×10
6
pa
同相条间作用应力计算:
b/h=10/125= (2b-b)/(b+h)=10/(10+125)=
(4b-b)/(b+h)=30/135=
查曲线得导体形状系数 K12= ,K13=
f
b
=8(K
12
+K
13
) ×10
-9
×i
sh
2
/b=8+×10
-9
××10
6
/=331 pa
条间衬垫跨距计算,每相三条铝导体λ=1197 临界跨距
Lcr=λb
4
0.125
h
=1197××
4
=
4
1.710
fb
σ
bal
=σ
al
-σ
ph
=
×10
6
=×10
6
pa
2h
al
20.12560.3910
6
条间衬垫最大跨距:L
bmax
=b== < L
cr
=
f
b
17000
为了便于安装,每跨绝缘子中设三个衬垫:L
b
=L/4=4=
110kv和220kv的选择
110KV侧母线,由断路器最大回路工作电流
I
g
·
max
= ,选择LGJ-120
220KV侧母线,由断路器最大回路工作电流
I
g
·
max
= ,选择LGJ-120
第节 电缆
电缆应按下列选择及校验
(1) 型式:应根据敷设环境及使用条件选择电缆型式。
① 明敷(包括架空、隧道、沟道内等)的电缆,一般选用裸钢带铠装或塑料外护层电缆。
在易受腐蚀地区应选用塑料外护电缆。在需要使用钢带铠装电缆时,宜选用二级外护层型式。
② 直埋敷设时,一般选用钢带铠装电缆。在潮湿或腐蚀性土壤的地区,应带有塑料外护
层。
③ 三相交流系统的单芯电力电缆,要求金属护外层采用一端接地时,在潮湿地区,外护
层宜选用塑料挤包的型式。
电力电缆除充油电缆外,一般采用三芯铝芯电缆。
(2) 按额定电压选择:
U
g
·
max
≤U
n
(3) 按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S:
I
g
·
max
≤KI
y
K=
T
M
T
2
T
M
T
1
上二式中
K——
温度修正系数。
T
M
——
电缆芯最高工作温度(℃);
T
1
——
对应于额定载流量的基准环境温度(℃);
T
2
——
实际环境温度;
I
y
——对应于所选用电缆截面
S
、环境温度为+25℃时,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A
)。
(4)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以及允许电压降的校验,与裸导体计算相同。
(5) 热稳定校验:
S≥S
min
=
式中
C——热
稳定系数。
I
t
dz
C
35kv电缆的选择与校验
I
g
·
max=
=
(1)型式:热阻系数为80℃·cm/
ω,I
N
=230
A,直埋敷设型号为ZQF2-35截面积185mm
2
(2)校验: ①电压:Ug=Un=35KV
②电流:
K=
T
M
T
2
5025
==
1
T
M
T
1
5025
KI
y
=1×230A >
I
g
·
max
=155KA
7.6810
3
I
3.93
=160
mm
2
< S=185 mm
2
③热稳定:
S
min
=
t
dz
=
95
C
④动稳定:由厂家来保证。
110kv电缆的选择与校验
I
g
·
max=
=
(1)型式:热阻系数为80℃·cm/
ω,I
N
=326
A,直埋敷设型号为ZQCY22-110截面积100mm
2
(2)校验: ①电压:Ug=Un=110KV
②电流:
K=
T
M
T
2
7525
==
1
T
M
T
1
7525
KI
y
=1×326 >
I
g
·
max
=247A
3.0710
3
I
3.93
=
< S=100 mm
2
③热稳定:
S
min
=
t
dz
=
95
C
④动稳定:由厂家来保证。
220kv电缆的选择与校验
I
g
·
max=
=
(1)型式:热阻系数为80℃·cm/
ω,I
N
=534
A,直埋敷设型号为ZQCY22-220截面积400mm
2
(2)校验: ①电压:Ug=Un=220KV
②电流:
K=
T
M
T
2
7525
==
1
T
M
T
1
7525
KI
y
=1×534 >
I
g
·
max
=
0.94110
3
I
3.93
=
< S=400 mm
2
③热稳定:
S
min
=
t
dz
=
95
C
④动稳定:由厂家来保证。
第节 避雷器的选择
避雷器是一种保护电器,用来保护配电变压器,电站和变电所等电器设备的绝缘免受大
气过电压或某些操作过电压的危害。大气过电压由雷击或静电感应产生;操作过电压一般是
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生突变而产生电磁振荡所致。
避雷器有两种:(1)阀型避雷器按其结构的不同,又分为普通阀型避雷器和磁吹阀型避
雷器;(2)管型避雷器,利用绝缘管内间隙中的电弧所产生的气体把电弧吹灭。用于线路作
为防雷保护。
变压器中性点的阀型避雷器的选择
选择FZ-110避雷器
表4-14 选择FZ-110避雷器参数表
型号
FZ-110
组合方式 额定电压 灭弧电压
单独
110kV 126kV
工频放电电压(kV)
不小于254 不大于312
(1)U
mi
(灭弧电压)
U
mi
=126kV>k
m
U
xg
(系统最高相电压)
=220/3 ×=(kV)
Umi:又称避雷器的额定电压Ube,应按设备上可能出现的最大工频过电压选择,在220KV
及以下电网中,一般直接反映在电网接线系数上,即:U
mi
>K
m
U
xg
U
mi
---系统最高相电压(考虑15%过负荷)
U
xg
---系数,一般K
m
=1,其它条件下不满足时,可取K
m
=
(2)工频放电电压下限
U
gfx
> =×220/3 =
内部过电压水平33-63KV取,110-154KV取,220KV及以上取 U
xg
。
(3) 频放电电压上限:U
gfs
<(变压器内绝缘一分钟工频试验电压)
110kV母线所接避雷器
表4-15 FZ-110避雷器参数表
型号 组合方式 额定电压 灭弧电压 工频放电电压(kV)
不小于不大于
110kV 126kV
FZ-110 单独
254 312
(1)U
mi
=126kV>k
m
U
xg
(系统最高相电压)
=110/3 ×=(kV)
(2)工频放电电压下限
U
gfx
=254kV > =×110/3 =
(3)工频放电电压上限:U
gfs
<(变压器内绝缘一分钟工频试验电压)。
35kV母线所接避雷器
表4-16 FZ-35避雷器
型号 组合方式 额定电压 灭弧电压 工频放电电压(kV)
不小于不大于
35kV 41kV
FZ-35 单独
84 104
(1)U
mi
=41kV>k
m
U
xg
(系统最高相电压)
=35/3 ×=(kV)
(2)工频放电电压下限
U
gfx
=84kV > =×35/3 =
(3)工频放电电压上限:U
gfs
<(变压器内绝缘一分钟工频试验电压)
2024年10月22日发(作者:越如风)
第一章 220KV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节 原始资料
变电所规模及其性质:
电压等级
线路回数
220/110/35 kv
220kv 本期2回交联电缆(发展1回)
110kv 本期4回电缆回路(发展2回)
35kv
30回电缆线路,一次配置齐全
本站为大型城市变电站
2.归算到220kv侧系统参数(SB=100MVA,UB=230KV)
近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近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远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3.110kv侧负荷情况:
本期4回电缆线路 最大负荷是 160MW
远期6回电缆线路 最大负荷是280MW
最小负荷是130MW
最小负荷是 230MW
4.35kv侧负荷情况:(30回电缆线路)
远期
近期
最大负荷是240MW
最大负荷是170MW
最小负荷是 180MW
最小负荷是 100MW
5.环境条件:当地年最低温度-24℃,最高温度+35℃,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5℃,海拔高
度200m,气象条件一般,非地震多发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6500小时。
第节 主接线设计
本变电站为大型城市终端站。220VKV为电源侧,110kv侧和35kv侧为负荷侧。220kv和
110kv采用SF6断路器。
220kv 采取双母接线,不加旁路。
110kv 采取双母接线,不加旁路。
35kv 出线30回,采用双母分段。
低压侧采用分列运行,以限制短路电流。
第节 电气主接线图
第二章 主变压器选择和负荷率计算
第
节
原始资料
1.110kv侧负荷情况:
本期4回电缆线路 最大负荷是 160MW
远期6回电缆线路 最大负荷是280MW
最小负荷是130MW
最小负荷是 230MW
2.35kv侧负荷情况:(30回电缆线路)
远期
近期
最大负荷是240MW
最大负荷是170MW
最小负荷是 180MW
最小负荷是 100MW
3.由本期负荷确定主变压器容量。功率因数COSφ=
第
节
主变压器选择
容量选择
(1)按近期最大负荷选:
110 kv侧: 160 MW
35 kv侧: 170 MW
按最优负荷率选主变压器容量
每台主变压器负荷
110 kv侧: 80 MW
35 kv侧: 85 MW
按最优负荷率选主变压器容量。
S
N
=P
L
/×η)=(80+85)/×= MVA
或S
N
==(160+170)/= MVA
选 S
N
=240MVA,容量比100/50/50的220kv三绕组无激磁调压电力变压器
负荷率计算
由负荷率计算公式:
η=S/S
B
110kv最大,最小负荷率:
η=80/×120)=%
35kv最大,最小负荷率
η=65/×120)=%
η=85/×120)=%
总负荷率:
η=50/×120)=49%
η=(85+80)/×240)=% η=(50+65)/×240)=%
(2)按远期最大负荷选:(远期设三台主变压器)
110 kv侧: 280 MW
35 kv侧: 240 MW
每台主变压器负荷
110 kv侧: MW
35 kv侧: 80 MW
按最优负荷率选主变压器容量。
S
N
=P
L
/×η)=+80)/×=234 MVA
选S
N
=240MVA,容量比100/50/50
负荷率计算
110kv最大负荷率: η=×120)=%
η=80/×120)=%
η=+80)/×240)=%
35kv最大,最小负荷率
总负荷率:
所以,综合以上讨论可知,从长远考虑选主变压器容量:S
N
=240 MVA,容量比100/50/50的
变压器。
因为:S
N
/S
LMAX
=(240×/(160+170)=%>60%
所以每台主变压器可以带总负荷的60%。
S
LMAX
/S
N
=
经查表知事故过流允许负荷在过负荷倍时为15分钟,过负荷倍的允许时间为4分钟。
变压器参数列表:
表2-1 变压器参数列表
阻抗电压
容量空载损短路损
调压范围 电压KV
MVA
耗(KW) 耗(KW) U
I-2
% U
1-3
% U
2-3
%
240 220/110/ 230 1080 14 24 9
±2×%
第三章 短路计算
第节 相关参数计算
等值220kv系统:
变压器:
所以
X
S1
= X
S0
=
U
1
%=(U
12
%+U
13
%-U
23
%)=(14+24-9)=
U
2
%=(U
12
%+U
23
%-U
13
%)=(14+9-24)=
U
3
%=(U
13
%+U
23
%-U
12
%)=(24+9-14)=
X
T1
=U
1
%×S
B
/(100×S
N
)=×100/(100×240)=
X
T2
= U
2
%×S
B
/(100×S
N
)=0
X
T3
= U
3
%×S
B
/(100×S
N
)=×100/(100×240)=
第节 短路点选择
F1点
F2点
F3点
F4点
F5点
F6点
图 3-1 短路点分布图
220kv进线断路器内侧
220kv母联断路器
220kv母线
主变压器高压侧
主变压器中压侧
110kv母线
F7点
F8点
F9点
110kv出线
主变压器低压侧
35kv出线
第节 短路计算
图 3-2
按近期最大运行方式所给参数进行短路计算:
X
1
=2X
S1
=2×=
X
T1
=
X
T3
=
I
B1
=S
B
/
3
U
B1
=100/230
3
=
I
B2
=S
B
/
3
U
B2
=100/115
3
=
I
B3
=S
B
/
3
U
B3
=100/37
3
=
短路点F1:(220kv进线断路器内侧)
标: I
K1
=E/X
1
=1/=
图 3-3
有: I
K1
=I
K1
×I
B1
=×= KA
短路点F2:(220kv母联断路器)
标:
有:
I
K2
=E/X
S1
=1/=
I
K2
=E×I
B1
=×=
图 3-4
短路点F3(220kv母线),F4(主变压器高压侧),与F2情况相同。
短路点F5:(主变压器中压侧)
X
K
=(X
1
+X
T1
)=(+)=
标:
有:
I
K5
=E/(2×X
K
)==
I
K5
=I
K5
×I
B2
=×=
图 3-5
短路点F6:(110kv母线)
图 3-6
X
K
=(X
1
+X
T1
)=
标: I
K6
=E/X
K
=1/=
有: I
K6
=I
K6
×I
B2
=×= KA
短路点F7(110kv出线)情况与F6相同。
短路点F8:(主变压器低压侧)
图 3-7
X
K
=(X
T1
+X
1
)+X
T3
=(+)+=
标: I
K8
=E/X
K
=1/=
有: I
K8
=I
K8
×I
B3
=×= KA
短路点F9(35kv出线)情况与F8相同。
第四章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第节 断路器的选择
断路器型式的选择:除需满足各项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外,还考虑便于安装调试和运行
维护,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才能确定。根据我国当前制造情况,电压6-220kV的电网一般选
用少油断路器,电压110-330kV电网,可选用SF
6
或空气断路器,大容量机组釆用封闭母线
时,如果需要装设断路器,宜选用发电机专用断路器。
断路器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
(1)电压:U
g
≤ U
n
U
g
---电网工作电压
(2)电流:≤ I
n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开断电流:≤ I
nbr
I
pt
---断路器实际开断时间t秒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I
nbr
---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
(4)动稳定: i
ch
≤ i
max
i
max
---断路器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i
ch
---三相短路电流冲击值
(5)热稳定:I
∞
2t
dz
≤I
t
2t
I
∞
--- 稳态三相短路电流
t
dz
-----短路电流发热等值时间
I
t
--- 断路器t秒热稳定电流
其中t
dz
=t
z
+β"2由β" =I" /I
∞
和短路电流计算时间t,可从《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
资料》P112,图5-1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从而可计算出t
dz
。
220kv出线断路器
(1)选择
U
g
=220 KV
I
gmax
=P
LMAX
/(
3
×U
n
COS
)=
选择LW2-220 SF
6
断路器
(170160)
=
2200.853
KA
表4-1 LW2-220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电额定电额定短额定短额定峰4秒热全开断
型号
压(kv) 流(ka) 路开断路关合值耐受稳定时间(s)
LW2-220
I
∞
2
t
dz
≤
220
电流电流电流电流
(ka) (ka) (ka) (ka)
80 100 40
(2)热稳定校验:
式中 I
∞
-------------稳态三相短路电流;
t
dz
-------------短路电流发热等值时间;
I
t
---------------断路器t秒稳定电流。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短路电流计算时间t=t
pr
+t
ab
=++=(t
pr
为全保护时间,t
ab
为固有全分闸时间,它包括断路器
固有分闸时间和电弧燃烧时间)可从小电气书图5-1中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
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所以:
t
dz
=t
z
+β”= S
Q
k
= I
∞
2
t
dz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max
---------断路器极限通过电流峰值;
i
ch
-----------三相短路冲击值。
i
ch
=”=
i
max
=10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母联断路器,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
(1)选择
U
g
=220 KV
1.05240
= KA
2203
选择LW2-220 SF
6
断路器
I
gmax
==×S
n
/(
3
×U
n
)=
表4-2 LW2-220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
(ka) (ka)
LW2-220 220 8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额定峰
值耐受
电流
(ka)
100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40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z= S,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10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110kv出线断路器,母联断路器
(1)选择
U
g
=110 KV
160
=
1100.853
选择LW2-132 SF
6
断路器
I
gmax
=P/(
3
COS
×U
n
)= KA
表4-3 LW2-132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额定峰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值耐受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电流
(ka) (ka) (ka)
LW2-132 132 80 10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z= S,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10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变压器中压侧断路器
(1)选择
U
g
=110 KV
I
gmax
==×S
n
/(
3
×U
n
)= KA
选择LW2-132 SF
6
断路器
表4-4 LW2-132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额定峰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值耐受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电流
(ka) (ka) (ka)
LW2-132 132 80 10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10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
(1)选择
U
g
=35 KV
I
gmax
=P
LMAX
/(
3
COS
×U
n
)=
选择LW2-132 SF
6
断路器
表4-5 LW2-132 SF
6
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额定峰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值耐受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电流
(ka) (ka) (ka)
ZN23-35 35 25 63 63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25
85
=
350.853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63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35kv出线断路器
(1)选择
U
g
=35 KV
I
gmax
==×S
n
/(
3
×U
n
)= KA
选择ZN23-35断路器
表4-6 ZN23-35断路器参数表
额定短额定短
额定电额定电路开断路关合
型号
压(kv) 流(ka) 电流电流
(ka) (ka)
ZN23-35 35 25 63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63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额定峰
值耐受
电流
(ka)
63
4秒热
稳定全开断
电流时间(s)
(ka)
25
第节 隔离开关
隔离开关形式的选择,应根据配电装置的布置特点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
经济比较然后确定。
参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选择的具体技术条件如下:
(1)电压:U
g
≤ U
n
U
g
---电网工作电压
(2)电流:≤ I
n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动稳定: i
ch
≤ i
max
(4)热稳定:I2·t
dz
≤I
t
2·t
220kv隔离开关
(1)选择
U
g
=220 KV
I
gmax
==×S
n
/(
3
×U
n
)=0 .661
选择GW4—220隔离开关
表4-7 GW4—220隔离开关参数
额定峰值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热稳定电
型号 耐受电流
(kv) (ka) 流(ka)
(ka)
GW4-220 220 8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8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110kv隔离开关
(1)选择
U
g
=110 KV
I
gmax
==×S
n
/(
3
×U
n
)= KA
选择GW4—110隔离开关
表4-8 GW4—110隔离开关参数表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峰值热稳定电
型号
(kv) (ka) 耐受电流流(ka)
KA
GW4-110 110
(ka)
50 2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50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35kv隔离开关
1)选择
U
g
=35 KV
I
gmax
=P
LMAX
/(
3
×U
n
)=
选择GN1-35隔离开关
表4-9 GN1-35隔离开关参数表
额定峰值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热稳定电
型号 耐受电流
(kv) (ka) 流(ka)
(ka)
GN1-35 35 52 20
(2)热稳定校验:I
∞
2
t
dz
≤I
t
2
t
其中t
dz
=t
z
+β”,由β=I
,
/I
∞
=1
查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等值时间t
z
=,忽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t
dz
=t
z
+β”=tz= S
Q
k
= I
∞
2
t
dz
=
< I
t
2
t
∴I
t
2t>Q
k
满足热稳定要求 。
(3)动稳定校验:i
ch
≤i
max
i
ch
=”=
=< i
max
=52KA
满足动稳定要求。
KA
第节 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配置应按下列条件:
(1)型式:
电流互感器的型式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和产品情况选择。对于6~20
KV屋内配电装置,
可采用瓷绝缘结构或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电流互感器。对于35
KV及以上配电装置,一般采
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电流互感器。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套管式电流互感器。
(2)一次回路电压:U
g
≤U
n
U
g
为电流互感器安装处一次回路工作电压,U
n
为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
(3)一次回路电流:I
g
·
max
≤I
1n
I
g
·
max
为电流互感器安装处一次回路最大工作电流,I
1n
为电流互感器原边额定电流。当电
流互感器使用地点环境温度不等到于+40℃时,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与断路器I
n
的修正方法
相同。
(4)准确等级:
电流互感器准确等级的确定与电压互感器相同,需先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测量仪表
的类型及对准确等级的要求,并按准确等级要求最高的表计来选择。
(5)动稳定:
内部动稳定 i
ch
≤
2I
1n
K
dw
式中K
dw
电流互感器动稳定倍数,它等于电流互感器级限通过电流峰值i
dw
与一次绕组额
定电流I
1n
峰值之比,即
K
dw
=i
dw
/(
2
I
1n
)
(6) 热稳定: I
2
t
dz
≤(I
1n
K
t
)
2
Kt为电流互感器的1秒钟热稳定倍数。
220kv出线,母联处电流互感器
(1)形式: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
(2)电压:Ug=220KV
(3)电流:
I
g
·
max
= KA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LWD1-220,额定变比4×300/5,热稳定
倍数 60 ,动稳定倍数 60
校验: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Qk <
(I
1N
K
T
)
2
满足
2
I
ch
Kd=
2
××60=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
KA
2
·S
,(I
1N
K
T
)
2
=
×60
)
2
=
5184 KA
2
·S
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
(1)形式: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
(2)电压:Ug=220KV
(3)电流:
I
g
·
max
= KA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WDL-220,额定变比4×300/5,热稳定倍
数 35,动稳定倍数 65
校验: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Qk <
(I
1N
K
T
)
2
满足
110kv 出线,母联处电流互感器
(1)形式: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
(2)电压:Ug=110 KV
(3)电流:
I
g
·
max
= KA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W-110,额定变比400/5,热稳定倍数 75 ,
动稳定倍数 150
校验: 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2
I
ch
Kd=
2
××65=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
KA
2
·S
,(I
1N
K
T
)
2
=
×35
)
2
=1764
KA
2
·S
2
I
ch
Kd=
2
××150=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
KA
2
·S
,(I
1N
K
T
)
2
=
×75
)
2
=
900 KA
2
·S
Qk <
(I
1N
K
T
)
2
满足
变压器中压侧电流互感器
(1)形式:采用油浸瓷箱式绝缘结构的独立式
(2)电压:Ug=110 KV
(3)电流:
I
g
·
max
= KA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WD-110,额定变比2×600/5,热稳定倍
数 75,动稳定倍数 130
校验: 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2
I
ch
Kd=
2
××130=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 KA
2
·S
,(I
1N
K
T
)
2
=
×75
)
2
=8100
KA
2
·S
Qk < (I
1N
K
T
)
2
满足
35kv电流互感器
35KV
电缆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形式: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独立式结构
(2)电压:Ug=35 KV
(3)电流:
I
g
·
max
=
(4)准确等级:采用级,根据以上条件选择 LCW-35,额定变比1000/5,热稳定倍数 65 ,
动稳定倍数 100
校验: ①电压:Ug=Un
②电流:
I
g
·
max
〈 In
③动稳定:I
ch
= KA,
Qk <
(I
1N
K
T
)
2
满足
2
I
ch
Kd=
2
××215= KA,
2
I
ch
Kd > I
ch
④热稳定: Qk =·S
,(I
1N
K
T
)
2
=
×120
)
2
=
576 KA
2
·S
第节 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5-110KV的配电装置,一般釆用油浸绝缘结构的电压互感器,220KV以上,一般釆用电容
式电压互感器。
当需要和监视一次回路单相接地时,应选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或有第三绕组的单相电
压互感器组。电压互感器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线,主二次绕组连接成星形,以供电给测量
表计,继电器以及绝缘电压表,对于要求相电压的测量表计,只有在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时
才能接入,附加的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构成零序电压滤过器供电给继电器和接地信号
(绝缘检查)继电器。
(1)一次电压U
1
:>U
1
>,U
n
为电压互感器额定一次线电压,和是允许的一次电压波动范围,
即±10% U
n
。
(2)二次电压: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应根据使用情况,按下表选用所需的二次额定电压。
表4-10 JCC-220互感器参数表
绕组 主二次绕组 附加二次绕组
用于中性
用于中性点不接地
高压侧接接于线电接于相电
点直接接或经消弧
入方式 压上 压上
地系统中 线圈接地
系统中
二次额定
100 100/3
100/3
100
电压(V)
(3) 准确等级
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是在二次负荷下的准确级。
用于电度表准确度不低于级,用于电压测量,不应低于1级,用于继电保护不应低于3级。
(4)二次负荷
S
n
是对应于在测量仪表所要求的最高准确级下,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容量。
S
2
是二次负荷,它与测量仪表的类型,数量和接入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关,电压互感器
的三相负荷经常是不平衡的,所以通常用最大一相的负荷和电压互感器一相的额定容量相比
较。
220kv母线处电压互感器
220KV侧母线所连的电压互感器的选择,选用JCC-220型电压互感器:
表4-11 JCC-220型电压互感器参数表
在下列准确等级下
型 式 额定变比
的额定容量
1 3
22
屋外
//
JCC-220
单相 500 1000
33
3
110kv 电压互感器
110KV侧母线所连的电压互感器的选择,选用JCC-110型电压互感器:
表4-12 JCC-110型电压互感器参数表
最大容
量(VA)
2000
型 式
屋外
单相
JCC-110
额定变比
11
//
3
33
在下列准确等级下
的额定容量
1 3
500 1000 2000
最大容
量(VA)
2000
35kv电压互感器
35KV侧母线所连的电压互感器的选择,选用JDX6-35型电压互感器:
表4-13 JDX6-35型电压互感器参数表
在下列准确等级下的额
型 式 额定变比
定容量
1 3
JDX6
35000100100
(屋内
//
式)三相 -35 150 250 600
33
3
最大容
量(VA)
1200
第节 母线
母线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按下列条件选择和校验:
(1)型式:载流导体一般采用铝质材料,回路正常工作电流在4000
A
及以下时,一般选
用矩形导体。在4000~8000
A
时,一般选用槽形导体。1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一般采
用软导线。当采用硬导体时,宜用铝锰合金管形导体。
(2)按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导线载面S,即
I
g
·
max
≤K
I
y
式中
I
y
——相应于某一母线布置方式和环境温度为+25℃时的导体长期允许载流量。
K
——
温度正系数
(3)按经济电流密度
J
选择:
在选择导体载面
S
时,除配电装置的汇流母线、厂用电动机的电缆等外,长度在20 m以
上的导体,其截面
S
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即
S
j
=
I
g•max
(mm
2
)
J
式中 J——导体的经济电流密度,按此条件选择的导体截面
S
,应尽量接近经济计算截面
S
j
。当无合适规格导体时,允许小于
S
j
。
(4)热稳定校验:按上述情况选择的导体截面
S
,还应校验其在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
母线的校验公式为:
S≥S
min
=
I
t
dz
(mm
2
)
C
式中
S
min
——
根据稳定决定的导体最小允许截面
(mm
2
);
C——
热稳定系数;
I
——
稳态短路电流
(KV);
t
dz
——
短路电流等值时间
(s)。
(5)
动态稳定校验
:
σ
max
≤
σ
y
式中
σ
y
——
母线材料的允许应力(硬铝
σ
y
为
69×10
6
Pa,硬铜为
157×10
6
);
σ
mix
——
作用在母线上的最大计算应力
。
对于输电线路应校验线路电压损失。对于发电厂、变电所内的导体,由于相对距离较短,
电压损失不严重,所以可不较验。
35KV侧母线
由断路器最大回路电流值可知,
I
g
·
max
= 回路正常工作电流在4000A以下,选用矩形导
体。条件为相间距a=,绝缘子跨距l=,母线保护时间t
pr
= ,选h
×b=
125×10 ,三条平放,
长期允许载流量3903A。
查表知集肤效应系数为Ks= ,环境温度为29℃,查表知温度修正系数K=,则
I
al29
℃
=
×
3903=3903A > 3637A
热稳定校验:t
k
=t
pr
+t
kd
+t
a
=++=
β
〞
=I〞/
I
=1 t
z
=
t
dz
=t
z
+
β
〞
2
=+
×
=
Q
k
=
I
2
t
dz
=
×= KA
2
·
S
正常运行时得导体温度:θ=θ
0
+(θal-θ
0
)I
2
max
/I
2
al
=25+(70-25)3300
2
/3903
2
=℃
查表得:C=
Q
k
K
s
561.810
6
Smin===109 mm
2
〈 3750 mm
2
C92.12
动稳定校验: 导体自振频:
m
=
h×b×ρω=
××2700=m
I=bh
3
/12=×12=×10
-6
m
4
按汇流母线为两端简支多跨梁查表可知,N
f
= 则
f
1
=
故 β=1
冲击系数K=, 则
i
sh
=
2
I〞=×=
母线相间应力:
f
ph
=×10
-7
i
2
sh
/a =×10
-7
×20660
2
/=m
导体截面系数:
ω=
=××=×10
-6
m
3
则
σ
ph
=
98.51.2
2
=
10
1078.12510
6
f
ph
l
2
N
f
l
2
EI
3.56710
10
1.6310
6
== > 155HZ
m
1.2
2
3.375
=
×10
6
pa <
σ
al
=70×10
6
pa
同相条间作用应力计算:
b/h=10/125= (2b-b)/(b+h)=10/(10+125)=
(4b-b)/(b+h)=30/135=
查曲线得导体形状系数 K12= ,K13=
f
b
=8(K
12
+K
13
) ×10
-9
×i
sh
2
/b=8+×10
-9
××10
6
/=331 pa
条间衬垫跨距计算,每相三条铝导体λ=1197 临界跨距
Lcr=λb
4
0.125
h
=1197××
4
=
4
1.710
fb
σ
bal
=σ
al
-σ
ph
=
×10
6
=×10
6
pa
2h
al
20.12560.3910
6
条间衬垫最大跨距:L
bmax
=b== < L
cr
=
f
b
17000
为了便于安装,每跨绝缘子中设三个衬垫:L
b
=L/4=4=
110kv和220kv的选择
110KV侧母线,由断路器最大回路工作电流
I
g
·
max
= ,选择LGJ-120
220KV侧母线,由断路器最大回路工作电流
I
g
·
max
= ,选择LGJ-120
第节 电缆
电缆应按下列选择及校验
(1) 型式:应根据敷设环境及使用条件选择电缆型式。
① 明敷(包括架空、隧道、沟道内等)的电缆,一般选用裸钢带铠装或塑料外护层电缆。
在易受腐蚀地区应选用塑料外护电缆。在需要使用钢带铠装电缆时,宜选用二级外护层型式。
② 直埋敷设时,一般选用钢带铠装电缆。在潮湿或腐蚀性土壤的地区,应带有塑料外护
层。
③ 三相交流系统的单芯电力电缆,要求金属护外层采用一端接地时,在潮湿地区,外护
层宜选用塑料挤包的型式。
电力电缆除充油电缆外,一般采用三芯铝芯电缆。
(2) 按额定电压选择:
U
g
·
max
≤U
n
(3) 按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S:
I
g
·
max
≤KI
y
K=
T
M
T
2
T
M
T
1
上二式中
K——
温度修正系数。
T
M
——
电缆芯最高工作温度(℃);
T
1
——
对应于额定载流量的基准环境温度(℃);
T
2
——
实际环境温度;
I
y
——对应于所选用电缆截面
S
、环境温度为+25℃时,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A
)。
(4)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以及允许电压降的校验,与裸导体计算相同。
(5) 热稳定校验:
S≥S
min
=
式中
C——热
稳定系数。
I
t
dz
C
35kv电缆的选择与校验
I
g
·
max=
=
(1)型式:热阻系数为80℃·cm/
ω,I
N
=230
A,直埋敷设型号为ZQF2-35截面积185mm
2
(2)校验: ①电压:Ug=Un=35KV
②电流:
K=
T
M
T
2
5025
==
1
T
M
T
1
5025
KI
y
=1×230A >
I
g
·
max
=155KA
7.6810
3
I
3.93
=160
mm
2
< S=185 mm
2
③热稳定:
S
min
=
t
dz
=
95
C
④动稳定:由厂家来保证。
110kv电缆的选择与校验
I
g
·
max=
=
(1)型式:热阻系数为80℃·cm/
ω,I
N
=326
A,直埋敷设型号为ZQCY22-110截面积100mm
2
(2)校验: ①电压:Ug=Un=110KV
②电流:
K=
T
M
T
2
7525
==
1
T
M
T
1
7525
KI
y
=1×326 >
I
g
·
max
=247A
3.0710
3
I
3.93
=
< S=100 mm
2
③热稳定:
S
min
=
t
dz
=
95
C
④动稳定:由厂家来保证。
220kv电缆的选择与校验
I
g
·
max=
=
(1)型式:热阻系数为80℃·cm/
ω,I
N
=534
A,直埋敷设型号为ZQCY22-220截面积400mm
2
(2)校验: ①电压:Ug=Un=220KV
②电流:
K=
T
M
T
2
7525
==
1
T
M
T
1
7525
KI
y
=1×534 >
I
g
·
max
=
0.94110
3
I
3.93
=
< S=400 mm
2
③热稳定:
S
min
=
t
dz
=
95
C
④动稳定:由厂家来保证。
第节 避雷器的选择
避雷器是一种保护电器,用来保护配电变压器,电站和变电所等电器设备的绝缘免受大
气过电压或某些操作过电压的危害。大气过电压由雷击或静电感应产生;操作过电压一般是
由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生突变而产生电磁振荡所致。
避雷器有两种:(1)阀型避雷器按其结构的不同,又分为普通阀型避雷器和磁吹阀型避
雷器;(2)管型避雷器,利用绝缘管内间隙中的电弧所产生的气体把电弧吹灭。用于线路作
为防雷保护。
变压器中性点的阀型避雷器的选择
选择FZ-110避雷器
表4-14 选择FZ-110避雷器参数表
型号
FZ-110
组合方式 额定电压 灭弧电压
单独
110kV 126kV
工频放电电压(kV)
不小于254 不大于312
(1)U
mi
(灭弧电压)
U
mi
=126kV>k
m
U
xg
(系统最高相电压)
=220/3 ×=(kV)
Umi:又称避雷器的额定电压Ube,应按设备上可能出现的最大工频过电压选择,在220KV
及以下电网中,一般直接反映在电网接线系数上,即:U
mi
>K
m
U
xg
U
mi
---系统最高相电压(考虑15%过负荷)
U
xg
---系数,一般K
m
=1,其它条件下不满足时,可取K
m
=
(2)工频放电电压下限
U
gfx
> =×220/3 =
内部过电压水平33-63KV取,110-154KV取,220KV及以上取 U
xg
。
(3) 频放电电压上限:U
gfs
<(变压器内绝缘一分钟工频试验电压)
110kV母线所接避雷器
表4-15 FZ-110避雷器参数表
型号 组合方式 额定电压 灭弧电压 工频放电电压(kV)
不小于不大于
110kV 126kV
FZ-110 单独
254 312
(1)U
mi
=126kV>k
m
U
xg
(系统最高相电压)
=110/3 ×=(kV)
(2)工频放电电压下限
U
gfx
=254kV > =×110/3 =
(3)工频放电电压上限:U
gfs
<(变压器内绝缘一分钟工频试验电压)。
35kV母线所接避雷器
表4-16 FZ-35避雷器
型号 组合方式 额定电压 灭弧电压 工频放电电压(kV)
不小于不大于
35kV 41kV
FZ-35 单独
84 104
(1)U
mi
=41kV>k
m
U
xg
(系统最高相电压)
=35/3 ×=(kV)
(2)工频放电电压下限
U
gfx
=84kV > =×35/3 =
(3)工频放电电压上限:U
gfs
<(变压器内绝缘一分钟工频试验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