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冠华美)
FEATURE特 稿编者按:在中美经贸战不断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的背景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在“2020山东省轻工机械行业年会”上作主题报告时,结合我国轻工装备业的实际,系统阐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问题、任务和前景,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主攻方向。报告的主要内容选登如下,以飨纸业同仁。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屈贤明屈贤明 先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制造2025》主笔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美国制造业占GDP不到12%,但研发经费的70%、科学家和工程师的60%在制造业,专利的90%来源于制造业。中美经贸战已打了两年多了,而且在不断升级。即使2020年1月15日,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仔细研究协议文本后,很难令人乐观,几乎看不到曙光。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爆发,对全球经济、全球制造业已产生巨大影响。两者的叠加,令许多国人担心,中国制造业发展前景如何?1 面临形势、优势和问题面临的国际形势:● 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今后将是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封堵、围攻将更加变本加厉优势: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Mar., 2021 Vol.42, No.513
特 稿FEATURE总体而言,部分重点产业达到世界领先/先进水平,大部分产业差距大。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服装、家电五大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航天装备、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钢铁、石化、建材六大产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再看面临的挑战:十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大部分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产业与制造强国差距巨大。最近中国工程院对我国制造业与国外做了对比,其中一个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纺织服装产业、家电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建材产业、食品产业等六大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一个板块。这些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约80%,因此,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对传统制造业,特别是民生制造业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智能、绿色改造,使之成为先进制造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更明显。面临的三大问题:● 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安全可控● 创新体系不完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问题突出一是中国已拥有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传统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均得到迅速发展,能适应低端、中端、高端产品的不同需求,各个细分行业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抗风险的韧性很强,经过补短板、增强板,关键产业的产业链安全可控是有保证的。2019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是美国、日本、德国之和。二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仍将长期保持。中国还有2亿~2.5亿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出去,都去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不可能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还有一定优势,而且性价比比较高,能吃苦耐劳,素质较高。三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需求。14亿的中国人民2019年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进入中等收入上方,并有4亿多人的中产阶级。因此国内的需求在不断地升级,中国已形成了低、中、高端需求并举的格局,这就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超大规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四是对全球产业有影响力的特大型企业越来越多,在世界500强中占比越来越多。2019年世界500强中,中国129家,美国121家,日本53家。如小米,创建仅9年就进入了世界500强。五是提高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中国制造业正从跟随式创新向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新模式转变。现在中国制造业已有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等五个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很高耐磨性的国产磨片14第42卷第5期 2021年3月
2 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机会窗口期,必须集中力量解决面临的三大问题、打好三大战役。2.1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新时期,工业基础高级化应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双管齐下,从三个层次进行布局、分类施策。第一类,发挥政府和制度优势,采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突破一批“卡脖子”短板项目,解决大约10%的工业基础问题。主要是四大卡脖子问题:集成电路及其专用制造装备、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关键材料。第二类,强化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优势,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形成长效政策机制,解决大约300项占20%的工业基础问题。第三类,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以培养约800家专精特的“世界隐形冠军”企业为抓手,解决大约70%的工业基础问题。例如,高速宽幅的轧辊是造纸机的一个关键部件,过去我们国内只能做低速、窄幅轧辊,外国人看不起我们,说我们做不了高速轧辊。章丘大星公司董事长满成河已经专注轧辊制造35年,听后非常不服气,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埋头苦干,终于攻克这一难题,成功制作出纸机用面宽最长、车速最高的轧辊,现在70%~80%的订单已经出口到海外。再比如,磨片是制浆设备的一个关键零部件,要求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著名的材料专家陈蕴博院士合作攻克了这种专用材料,制成的磨片大量生产,销售收入超过企业总销售收入的10%。这一核心零部件已经成为该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目前,我们要充分挖掘国内巨大市场,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新格局。根据中国工程院对26类重点产业的评估分析结果,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仅60%安全可控,部分产业对国外依赖程度大。总体上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总体安全可控,而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对外依赖度极高。FEATURE特 稿2.2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创新模式的转变——创新能力提高战役工业化中后期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解决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死亡之谷”。通过1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与其他国家研究机构的重组、分类推动转制院所的改革、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措施,实现创新模式由“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企业要把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例如,造纸行业有两大关键核心设备——超级压光机和靴式压榨。淄博泰鼎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6%,用于开发新产品,在产品开发上采用了数字化设计和建模仿真,将十几个传感器嵌入到设备中去,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设备的数字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开了一个好头。2.3大力发展优质制造——质量翻身战役● 消费品的品牌建设,解决安全问题● 高端装备解决质量和可靠性问题● 材料、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解决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问题● 建设新型标准体系,研制并推广应用一批高精尖的检测仪器和在线数字化检测装置,解决测不了、测不准、测得慢的问题3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主攻方向经过8年的历程,我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已从孕育期过渡到成长期。今后要从三方面推进:(1)产品和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智能制造系统的主体(2)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制造系统的主线离散型制造将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加工质量的升级、加工工艺的优化、加工装备的健康保障、生产的智能调度和管理,建成数字化车间/工厂。(3)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智能制造系统的主题总之,“十四五”期间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推广普及时代,轻工行业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基础、经济情况,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Mar., 2021 Vol.42, No.515
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冠华美)
FEATURE特 稿编者按:在中美经贸战不断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的背景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在“2020山东省轻工机械行业年会”上作主题报告时,结合我国轻工装备业的实际,系统阐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问题、任务和前景,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主攻方向。报告的主要内容选登如下,以飨纸业同仁。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屈贤明屈贤明 先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制造2025》主笔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美国制造业占GDP不到12%,但研发经费的70%、科学家和工程师的60%在制造业,专利的90%来源于制造业。中美经贸战已打了两年多了,而且在不断升级。即使2020年1月15日,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仔细研究协议文本后,很难令人乐观,几乎看不到曙光。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爆发,对全球经济、全球制造业已产生巨大影响。两者的叠加,令许多国人担心,中国制造业发展前景如何?1 面临形势、优势和问题面临的国际形势:● 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今后将是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封堵、围攻将更加变本加厉优势: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Mar., 2021 Vol.42, No.513
特 稿FEATURE总体而言,部分重点产业达到世界领先/先进水平,大部分产业差距大。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服装、家电五大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航天装备、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钢铁、石化、建材六大产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再看面临的挑战:十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大部分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产业与制造强国差距巨大。最近中国工程院对我国制造业与国外做了对比,其中一个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纺织服装产业、家电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建材产业、食品产业等六大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一个板块。这些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约80%,因此,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对传统制造业,特别是民生制造业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智能、绿色改造,使之成为先进制造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更明显。面临的三大问题:● 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安全可控● 创新体系不完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问题突出一是中国已拥有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传统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均得到迅速发展,能适应低端、中端、高端产品的不同需求,各个细分行业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抗风险的韧性很强,经过补短板、增强板,关键产业的产业链安全可控是有保证的。2019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是美国、日本、德国之和。二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仍将长期保持。中国还有2亿~2.5亿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出去,都去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不可能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还有一定优势,而且性价比比较高,能吃苦耐劳,素质较高。三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需求。14亿的中国人民2019年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进入中等收入上方,并有4亿多人的中产阶级。因此国内的需求在不断地升级,中国已形成了低、中、高端需求并举的格局,这就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超大规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四是对全球产业有影响力的特大型企业越来越多,在世界500强中占比越来越多。2019年世界500强中,中国129家,美国121家,日本53家。如小米,创建仅9年就进入了世界500强。五是提高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中国制造业正从跟随式创新向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新模式转变。现在中国制造业已有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等五个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有很高耐磨性的国产磨片14第42卷第5期 2021年3月
2 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机会窗口期,必须集中力量解决面临的三大问题、打好三大战役。2.1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新时期,工业基础高级化应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双管齐下,从三个层次进行布局、分类施策。第一类,发挥政府和制度优势,采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突破一批“卡脖子”短板项目,解决大约10%的工业基础问题。主要是四大卡脖子问题:集成电路及其专用制造装备、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关键材料。第二类,强化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优势,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形成长效政策机制,解决大约300项占20%的工业基础问题。第三类,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以培养约800家专精特的“世界隐形冠军”企业为抓手,解决大约70%的工业基础问题。例如,高速宽幅的轧辊是造纸机的一个关键部件,过去我们国内只能做低速、窄幅轧辊,外国人看不起我们,说我们做不了高速轧辊。章丘大星公司董事长满成河已经专注轧辊制造35年,听后非常不服气,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埋头苦干,终于攻克这一难题,成功制作出纸机用面宽最长、车速最高的轧辊,现在70%~80%的订单已经出口到海外。再比如,磨片是制浆设备的一个关键零部件,要求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著名的材料专家陈蕴博院士合作攻克了这种专用材料,制成的磨片大量生产,销售收入超过企业总销售收入的10%。这一核心零部件已经成为该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目前,我们要充分挖掘国内巨大市场,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新格局。根据中国工程院对26类重点产业的评估分析结果,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仅60%安全可控,部分产业对国外依赖程度大。总体上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总体安全可控,而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对外依赖度极高。FEATURE特 稿2.2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创新模式的转变——创新能力提高战役工业化中后期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解决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死亡之谷”。通过1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与其他国家研究机构的重组、分类推动转制院所的改革、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措施,实现创新模式由“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企业要把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例如,造纸行业有两大关键核心设备——超级压光机和靴式压榨。淄博泰鼎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6%,用于开发新产品,在产品开发上采用了数字化设计和建模仿真,将十几个传感器嵌入到设备中去,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设备的数字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开了一个好头。2.3大力发展优质制造——质量翻身战役● 消费品的品牌建设,解决安全问题● 高端装备解决质量和可靠性问题● 材料、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解决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问题● 建设新型标准体系,研制并推广应用一批高精尖的检测仪器和在线数字化检测装置,解决测不了、测不准、测得慢的问题3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主攻方向经过8年的历程,我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已从孕育期过渡到成长期。今后要从三方面推进:(1)产品和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智能制造系统的主体(2)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制造系统的主线离散型制造将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加工质量的升级、加工工艺的优化、加工装备的健康保障、生产的智能调度和管理,建成数字化车间/工厂。(3)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智能制造系统的主题总之,“十四五”期间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推广普及时代,轻工行业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基础、经济情况,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Mar., 2021 Vol.42, No.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