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普吹)
荥阳市第二小学新版教案(一年级下册音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
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
的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小学生行为
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2、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
验音乐美感。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3.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
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
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一课 春天
设计人:刘志红 审核人:王改霞 验收人:刘金菊 第一修改人:刘志红
教学内容:
1、 聆听《杜鹃圆舞曲》、聆听《小燕子》
2、 表演《布谷》、《小雨沙沙》
教学总目标:
1、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 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
然。
3、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
似的地方。
4、 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材分析:
1. 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
曲。本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乐曲采用三折子圆舞
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2. 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
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唱出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
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
3. 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
音调开始。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
- 1 -
荥阳市第二小学新版教案(一年级下册音乐)
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4. 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
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间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
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
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
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2、 学唱歌曲《布谷》
3、 律动《布谷》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习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
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旋律线。
教学重、难点:
1、 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通过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
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2、 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电子琴,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随音乐拍手:(根据音乐特点,打出其强弱规律)歌曲《布谷》
旋律熟悉。
2.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区俗
称为“宝宝看花”)
1) 教师跟琴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初步让学生感
知歌曲旋律。
2) 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 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3.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
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挑几组学生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1) 初听,(完整听全曲)。
- 2 -
2024年4月6日发(作者:普吹)
荥阳市第二小学新版教案(一年级下册音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
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
的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小学生行为
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2、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
验音乐美感。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3.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
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
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一课 春天
设计人:刘志红 审核人:王改霞 验收人:刘金菊 第一修改人:刘志红
教学内容:
1、 聆听《杜鹃圆舞曲》、聆听《小燕子》
2、 表演《布谷》、《小雨沙沙》
教学总目标:
1、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 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
然。
3、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
似的地方。
4、 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材分析:
1. 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
曲。本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乐曲采用三折子圆舞
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2. 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
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唱出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
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
3. 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
音调开始。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
- 1 -
荥阳市第二小学新版教案(一年级下册音乐)
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4. 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
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间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
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
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
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2、 学唱歌曲《布谷》
3、 律动《布谷》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习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
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旋律线。
教学重、难点:
1、 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通过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
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2、 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电子琴,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随音乐拍手:(根据音乐特点,打出其强弱规律)歌曲《布谷》
旋律熟悉。
2.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区俗
称为“宝宝看花”)
1) 教师跟琴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初步让学生感
知歌曲旋律。
2) 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 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3.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
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挑几组学生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1) 初听,(完整听全曲)。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