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小度写范文课外阅读让语文更精彩模板

IT圈 admin 46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昌承德)

课外阅读让语文更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

确的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

比重。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积淀,提

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

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初中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

的影响,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们课外阅读的情况,我对全

校七到九年级的100名学生采用书面回答的形式,展开了调查。 1.你课余进

行以下活动吗? ①阅读课外书 ②看报 ③看电视

报)大约多少时间?

2.你课余阅读课外书(看

4.你课余花在 3.你课余看电视大约花多少时间?

完成课外作业上的时间大约有多少? 现将学生回答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针对针对问题1,看电视的占了80%,读课外书的占10%,看报的只占2%。

问题2、3,其平均时间分别为25分钟和1.10小时(其中有好几位学生的回答是

每天几乎不看课外书和报纸)。 针对问题4,其平均时间是1.30小时(其中

九年级学生占用的时间明显高于七八年级,已经超过2个小时)。 从以上统

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普遍现象:一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普遍不够;二是学生阅

读兴趣普遍低下;三是学生阅读面普遍狭窄。 二、现象形成的原因 深

究以上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缺少良好的课外阅

读氛围 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对于“课外阅

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谈这些“不

务正业”之事,实属多余。据调查结果表明: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学校也不能为学

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有的农村初中学校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没

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部分教

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很少鼓励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甚至连学生早自

修看课外书都是违反纪律,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学

习方法无用武之地。 (二)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 在调查的100人中,

平时阅读内容是科普类的有10人,占10%,故事类30人,占30%,历史类的有

5人,占5%,作文选的有60人,占60%。其他的5人,占5%,数据表明,在农

村的初中学生思想里,形成了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的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

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三、加强农村初

中课外阅读的对策 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我认为应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从以下入手: (一)更新理念

供课外阅读广阔而自由的天地,语文教师必须进行理念上的转变。教师要确立“大

语文教育”的理念,要提高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要以实际行动,真正把学生从

题海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要研究课

外阅读的理想方式,逐渐形成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喜欢课外阅读的良好风气。

要坚持“以生为本”课外阅读理念。在推荐和引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针对学生

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和把握他们阅读的动向,找到既

是学生喜爱又有阅读价值的读物,真正达到让学生想读书,能读书,读有价值的书

的理想境界。 (二)指导阅读方法 1.以读促读 学生在课内读了

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后,进而引导他们读与之相关的一组文章。如读了朱自清的经典

散文《春》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作家描写春的文章,也可以引导他们读一

组关于其他三个季节的文章。此外,还可以由这位作家的某一篇文章延伸到他的其

他文章,或由所选作品延伸到背景材料、评论性文章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涵泳、品味,就能真

正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以说促读 教师定期组织阅读

积极分子介绍文坛新动态,推介新作品,谈谈自己的阅读心得,讲讲课外阅读的收

益。有了榜样示范,有了积极分子带动,整个班级的阅读氛围自然要好许多。

3.以看促读 现在,有许多名著名篇都拍摄成了影视作品,如四大古典名著,

现代名著《阿Q正传》、《骆驼祥子》、《子夜》、《茶馆》、《边城》,外国名著《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等。这些影视作品大多已制成了光盘在市场上出

售,假期中,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播映。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作品的同时,收看这些影

视作品,他们对原著的阅读兴趣会大大提高。 (三)挖掘书源 学校、

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

蜜”。 (1)家长要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

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

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

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③类

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

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

要完善。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

每个农村中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

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

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

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四)加强引导

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

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我自己则常常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读书: ①读

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

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

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

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

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

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

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会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无与伦比的精彩。语文课外阅

读将让农村孩子走出乡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 韦淑红)

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昌承德)

课外阅读让语文更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

确的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

比重。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积淀,提

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

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初中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

的影响,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们课外阅读的情况,我对全

校七到九年级的100名学生采用书面回答的形式,展开了调查。 1.你课余进

行以下活动吗? ①阅读课外书 ②看报 ③看电视

报)大约多少时间?

2.你课余阅读课外书(看

4.你课余花在 3.你课余看电视大约花多少时间?

完成课外作业上的时间大约有多少? 现将学生回答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针对针对问题1,看电视的占了80%,读课外书的占10%,看报的只占2%。

问题2、3,其平均时间分别为25分钟和1.10小时(其中有好几位学生的回答是

每天几乎不看课外书和报纸)。 针对问题4,其平均时间是1.30小时(其中

九年级学生占用的时间明显高于七八年级,已经超过2个小时)。 从以上统

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普遍现象:一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普遍不够;二是学生阅

读兴趣普遍低下;三是学生阅读面普遍狭窄。 二、现象形成的原因 深

究以上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缺少良好的课外阅

读氛围 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对于“课外阅

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谈这些“不

务正业”之事,实属多余。据调查结果表明: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学校也不能为学

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有的农村初中学校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没

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部分教

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很少鼓励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甚至连学生早自

修看课外书都是违反纪律,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学

习方法无用武之地。 (二)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 在调查的100人中,

平时阅读内容是科普类的有10人,占10%,故事类30人,占30%,历史类的有

5人,占5%,作文选的有60人,占60%。其他的5人,占5%,数据表明,在农

村的初中学生思想里,形成了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的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

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三、加强农村初

中课外阅读的对策 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我认为应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从以下入手: (一)更新理念

供课外阅读广阔而自由的天地,语文教师必须进行理念上的转变。教师要确立“大

语文教育”的理念,要提高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要以实际行动,真正把学生从

题海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要研究课

外阅读的理想方式,逐渐形成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喜欢课外阅读的良好风气。

要坚持“以生为本”课外阅读理念。在推荐和引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针对学生

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和把握他们阅读的动向,找到既

是学生喜爱又有阅读价值的读物,真正达到让学生想读书,能读书,读有价值的书

的理想境界。 (二)指导阅读方法 1.以读促读 学生在课内读了

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后,进而引导他们读与之相关的一组文章。如读了朱自清的经典

散文《春》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作家描写春的文章,也可以引导他们读一

组关于其他三个季节的文章。此外,还可以由这位作家的某一篇文章延伸到他的其

他文章,或由所选作品延伸到背景材料、评论性文章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涵泳、品味,就能真

正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以说促读 教师定期组织阅读

积极分子介绍文坛新动态,推介新作品,谈谈自己的阅读心得,讲讲课外阅读的收

益。有了榜样示范,有了积极分子带动,整个班级的阅读氛围自然要好许多。

3.以看促读 现在,有许多名著名篇都拍摄成了影视作品,如四大古典名著,

现代名著《阿Q正传》、《骆驼祥子》、《子夜》、《茶馆》、《边城》,外国名著《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等。这些影视作品大多已制成了光盘在市场上出

售,假期中,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播映。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作品的同时,收看这些影

视作品,他们对原著的阅读兴趣会大大提高。 (三)挖掘书源 学校、

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

蜜”。 (1)家长要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

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

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

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③类

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

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

要完善。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

每个农村中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

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

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

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四)加强引导

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

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我自己则常常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读书: ①读

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

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

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

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

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

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

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会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无与伦比的精彩。语文课外阅

读将让农村孩子走出乡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