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IEEE 802.15.4关键技术及标准进展

IT圈 admin 55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笃怀)

……………………’

M NoL0GY 0FTELEcoMMUNl洲0Ns 

用超宽带(UWB)技术,实现在2.4GHz频带上,数据 

最大以55Mbit/s的速率在10 m以内传输。该工作组 

下面下设3个子工作组,其中TG3a工作组处于 

withdraw状态;TG3b工作组主要是对802.25.3—2003 

进行MAC层增强,改进MAC的实现和互操作性,目 

前该组已经发布802.1 5.3b一2005标准;TG3c工作组 

主要对802.25.3—2003的物理层进行了扩充,规定了 

2 802.15.4技术分析 

802.15.4主要对低速无线个域网的底层无线通 

信协议进行研究和标准化,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对 

物理层和MAC层的技术和相关机制的研究上。随着 

物联网的发展,要求感知设备具有低功耗、低成本、 

种物理层可选的毫米波规范,工作在豁免频段57 

安全性等特点,以满足大规模部署的需要,而 

GHz一64 GHz,速率可达1 Gbit/s,目前该组已经发布 

802.15.3c一2009标准。 

(4)TG4:低速无线个域网组 

该工作组负责制订802.15.4标准。主要研究低 

速WPAN物理层和MAC技术。该标准把低能量消 

耗、低速率传输、低成本作为重点目标,旨在为个人 

或者家庭范围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低速互联提供统一 

标准。本文将在下面详细介绍其主要技术和标准进 

展情况。 

(5)TG5:MESH网络组 

该工作组负责制订802.15.5标准,研究WPAN 

的无线网状网(MESH)组网。该标准旨在研究提供 

MESH组网的WPAN的物理层与MAC层的必要的 

机制。在本标准中,MESH网络有两种组网方式:全 

网状拓扑和部分网状拓扑。在全网状拓扑结构中,每 

个节点直接与其他任何一个节点相连;在部分网 

状拓扑结构中,只有部分节点与其他所有节点相连, 

而其他节点则只是与交换较多数据的节点相连。 

802.15.5标准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碰撞避免的信 

标调度策略、路由算法、分布式安全问题、能效操作 

模式、对于网状节点和网状PAN移动性的支持等。 

(6)TG6:无线体域网组 

该工作组负责制订802.15.6标准。主要针对医 

疗、消费电子等人体通信环境制定底层无线标准协 

议。应用在人体外近距离范围或者人体内,支持高可 

靠性、低功耗、高数据速率和低干扰的应用场景需 

求,数据速率10 Mbit/s,面向娱乐和医疗业务。 

(7)TG7:可见光通信工作组 

该工作组负责制订802.15.6标准。主要对可见 

光通信的物理层和MAC层进行标准化工作。 

802.15.4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近年来迅速得 

到业界的关注。下面对802.15.4的主要技术特点进 

行简单的介绍。 

2.1安全性技术 

为了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保证数 

据不被重复接收和伪造,802.15.4—2006中提供以下 

三种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避 

免数据被恶意攻击者得到。 

数据完整性保护:保证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 

被恶意第三方修改。 

重放保护:用于检测信息是否被重复收到,如 

果重复收到,则进行丢弃。 

802.15.4—2006中安全保护分为四种不同方式。 

第一种方式:不提供安全保护; 

第二种方式:只提供数据加密保护; 

第三种方式:只进行数据完整性保护; 

第四种方式:同时提供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 

保护。 

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保护主要通过AES算 

法的CCM*模式来实现。AES算法是美国标准与技 

术研究院制定的新的高级加密算法,用来代替以前 

的DES算法,为对称密匙加密中最流行的算法。它 

具有多种不同的模式,下面介绍以下这几种模式。 

(1)CBC—MAC模式:CBC—MAC称为AES加密 

分组链信息鉴别码,主要完成完整性保护。它主要通 

过块加密,计算报文,生成完整性编码,产生MAC 

值。 

(2)计数器CTR模式:计数模式(CTR模式)主 

… 

ZOll 虽筻 壁一 竖。 

f技术广角………………………. 

●echnology Pan0rama 

要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它是对一系列输入数据块 

(称为计数)进行加密,产生一系列的输出块,输出块 

与明文异或得到密文。 

(3)CCM模式:AES—CCM (AES—CTR和 

CBC—MAC的缩写),CCM模式同时具有加密和完整 

性服务,其中加密服务有计数器模式CTR提供,而 

完整性服务有CBC—MAC算法提供,结合了CBC和 

计数器模型两者的优点。 

(4)CCM*模式:CCM*为CCM模式的扩展,包 

括了所有CCM的功能,同时考虑到CCM只能同时 

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因此CCM*对此进行了扩 

展,能提供只加密和只保证完整性的功能,增加了算 

法的灵活性。这也是为什么在802.15.4—2003中安全 

性保护提供CBC—MAC/CTR/CCM三种AES模式,而 

在802.15.4—2006只需要使用CCM*一种模式,主要 

是因为CCM*已经能够实现CBC/CTR/CCM三种模 

式的功能合集。 

在802.15.4—2006中MAC层根据上层提供的 

数据加密操作信息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 

CCM*实现对数据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而重放保 

护是则通过在安全头域中的flame counter字段进行 

保护,在每发送一个加密数据包时,lfame counter字 

段值就加一。 

2.2低功耗技术 

802.15.4设备通常被称为低功耗设备,那么它 

如何实现其设备的低功耗,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802.1 5.4—2006实现设备低功耗的几种方式。 

(1)802.15.4覆盖范围较小,主要提供短距离通 

信,一般通信范围为几米到几十米,所以需要的发射 

功率较小。因为发射功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指数级 

增长,而发射功率是整个无线节点耗电量最大的部 

分,所以发射功率低从根本上决定了802.15.4是一 

个低功耗协议。 

802.15.4的发射功率一般建议在一3d bm一10 

dbm之间。实际发射功率的使用一方面要看设备的 

覆盖范围;另外一方面还要符合当地无线电管理规 

定。 

忍 … ………………一 

(2)MAc层中采用超帧。802.15.4中引入了超帧 

的概念,超帧的引人能够使设备的功耗进一步降低, 

具体原因在于:超帧将设备的发射时间分为了active 

阶段和inactive阶段,两个阶段的持续时间由参数 

BO(beacon order)和SO(superframe order)来决定;在 

inactive阶段,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关闭发射 

和接受设备,直到下一个active阶段到来再打开收 

发设备,这样就减少了收发设备的活动时间从而大 

大的减少了设备的功耗。 

在超帧中,PAN协调器节点首先发出一个信标 

帧,在信标帧中,会告诉其他节点协调器节点是否有 

数据待发送、CAP和GTP时间分配以及哪些节点分 

配了GTP时隙等。根据信标帧中的信息,节点可以 

根据自身的情况打开或关闭收发信机。例如,如果节 

点从信标帧中得到节点协调器无数据发送给节点, 

也没有给其分配GTP时隙且节点本身又无数据发 

送,这时节点就可以关闭自己的收发信机,进入休眠 

状态。 

在超帧的CAP阶段采用基于时隙的CSMA—CA 

竞争机制,当节点竞争失败后,需要回退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阶段无需发送或监听信道,这样就节 

省了节点的功率。 

(3)802.15.4主要提供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同时 

传输数据量也比较少,因此收发时间较短,这样也决 

定节点的低功耗。 

2.3抗干扰技术 

由于802.15.4工作在ISM频段,尤其是 

在2.4GHz,将与WiFi、蓝牙等工作在相同的频段,故 

需要考虑抗干扰特性,以保证通信质量。 

802.15.4—2006通过以下机制来保证其通信质量,尽 

量免受其他技术或设备的干扰。 

(1)动态信道选择 

PAN协调器在创建新的PAN网络时,首先扫描 

所有信道的能量,选择符合能量要求的信道;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进行主动扫描。根据主动扫描的结果,选 

择一个信道条件好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来创建新的 

PAN。这将可以减少同频PAN的数量,降低潜在的 

……………………

M No啪y0F TELEc0MM UNl Ns 

干扰。如在工作过程中协调器上层应用发现正在使 

用的信道出现干扰源致使信道的质量变得比较差, 

可以启动信道扫描选择一个新的信道。 

通过信道的能量扫描可以降低同频WiFi、蓝牙 

3.2 TG4b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3版本进行修 

改完善,修正了原标准中的歧义性、减少了不必要的 

复杂性、增加了安全密钥使用的灵活性,同时考虑新 

的可利用的频率等等。目前该工作组已经结束,发布 

了相关规范802.15.4—2006. 

等的工作影响,因为如果在此信道其他通信模式较 

强,那么信道的能量则会较高,当高于某个门限时, 

802.15.4的MAC层将会将此信道排除在选择范围 

之外,不会将其选为工作信道。 

(2)空闲信道评估 

在物理层中使用CSMA—CA中提供CCA的能 

力,来判断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被其他设备占 

用,则节点会退避一段时间,选择其他信道。 

目前有三种空闲信道评估模式。 

判断无线信道的信号能力。若信号能量低于某 

门限值,则认为信道空闲 

判断无线信道特征。这个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即扩频信号和载波频率,如果当前信道被 

802.15.4定义的设备占用,则返回信遭 。 

综合前两种方式,同时检测信号强度和信号特 

征,给出信道空闲判断,可以是上述两个值“与”或者 

是“或”逻辑来判断。即: 

ED高于门限且有802.15.4设备占用,则信道忙; 

ED高于门限或有802.15.4设备占用,则信道忙。 

3 802.15.4工作组情况及标准化 

进展 

802.15.4工作组下主要分为9个子工作组,下 

面将分别介绍其研究范围和标准进展情况。 

3。1 TG4a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6物理层进行 

扩充,规定了两种物理层可选的规范:超宽带 

(uwB)和chirp扩频(css)。目前该工作组已经结 

束,发布相关规范802.15.4a一2007。802.15.4a主要提 

供了精确定位,增大了数据传输速率范围,同时降低 

的功率消耗。 

3.3 TG4c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6的物理层进 

行扩充。根据中国无线电管理规定,定义了用于 

779—787MHz频段的MPsK PHY和O—QPSK PHY 

的WPAN规范。目前该工作组已经结束,发布了相 

关规范802.15.4c一2009。 

3.4 TG4d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6的物理层进 

行扩充,为日本新分配的频段950MHz一956MHz定 

义物理层及相应的MAC。目前该工作组已经结束, 

发布相关规范802.15.4d一2009。 

3.5 TG4e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6的MAC层 

进行增强,以更好的支持工业市场和与中国的 

WPAN标准相兼容。MAC层主要对跳频提高抗干扰 

性、灵活资源分配、低时延、P2P、非对称密钥的支持 

等进行了增强。目前标准的草稿已完成,进入 

sponsor ballot process投票修改阶段,在201 1年8月 

完成一轮投票,具体投票结果目前还没有公布。 

3.6 TG4f工作组 

该工作组为RFID工作组,主要对802.1 5.4—2006 

的物理层和MAC层进行扩充和增强。该工作组定义 

了新的物理层支持UWB技术,并对MAC进行了增 

强,已支持主动RFID系统双向和位置确定的应用。 

目前该工作组已完成letter ballot process进入到 

sponsor ballot process投票修改阶段。 

3.7 TG4g工作组 

该工作组为智能应用网络工作组,主要是对 

~_

?OlL ̄lO n¥2o里 0 

IIl技术广角………………………. 

■echnOlOgy Panoira:lma 

802.15.4物理层的增强,目的是提供一个全球标准, 

网等技术。802.15主要对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 

以便大规模过程控制应用,如智能电网应用等。目前 

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满足当今物联网底层数据通信 

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呵 

该工作组处于letter ballot process投票阶段。 

3.8 TG4j工作组 

参考文献 

f11 IEEE.IEEE Std 802.15.4—2003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该工作组主要对802.15.4的物理层进行扩充, 

制定符合FCC MBAN规定的2360 MHz一2400 MHz 

上的物理层增强技术,并相应的修改MAC层以支持 

新的物理层。201 1年3月该工作组对技术需求已经 

达成共识,开始技术方案征集工作。 

3.9 TG4k工作组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if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S],2003. 

【2J IEEE.IEEE Std 802.15.4—2006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S],2006. 

[3】IEEE.IEEE Std 802.15.4a-2007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ifcations for ow-RatL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Amendment 1:Add Ahernate 

该工作组主要对802.1 5.4的物理层进行扩充,面 

向基础设施监控和Endpoint节能应用。目前该工作 

组已完成应用场景和需求阶段,开始征集技术方案。 

PHYs.IS],2007. 

14]IEEE.IEEE Std 802.15.4c一2009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Amendment 2:Alternative Physical 

Layer Extension to support one or more of the Chinese 314—316 MHz, 

4结语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感知延伸层的技术越 

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尤其是小范围内数据通信、组 

(上接第47贞) 

430-434MHz,and 779—787 MHz bands.【S】,2009. 

[5】IEEE.IEEE Std 802.15.4d-2009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if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Amendment 3:Alternative Physical 

ayerL Extension to support the Japanese 950 MHz bands.[Sl,2009. 

TDM PON的范畴。随着G.987系列标准的稳定, 

G.985:100 Mbit/s点到点基于以太网的光接人 

XGPON的标准化内容已经接近尾声,而且进一步提 

升TDM PON的速率已经受到器件成本的制约。后 

系统(1 00 Mbit/s point—to—point Ethernet based optical 

access system); 

续来讲,光接人技术将转向非TDM PON的NG— 

PON2领域,例如采用WDM技术的PON系统的标 

准化的工作。鉴于目前XGPON的速率已经超出了 

实际的需要,新类型的PON系统的标准化不是一个 

特别迫切的工作。 

G.986:1000 Mbifs点到点基于以太网的光接 

人系统(1 Gbids point—to—point Ethernet—based optical 

access system); 

G.987:10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系统:定义、术语 

和缩略语[1 0一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la network 

(XG—PON)systems:Definitions,abbreviations,and 

acronyms]; 

4结语 

纵观ITU—T SG15在接入技术l0余年标准化的 

G.987.1一G.987.3:10G无源光网络[10 Giga— 

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XG—PON)]; 

历程,可以看出是一个接入网技术的演进历程,也可 

以说是一个逐渐的光进铜退的历程。铜线技术从用 

于几公里距离的ADSL发展到用于几百米距离的 

G.988:0NU管理和控制接口规范[ONU man— 

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OMCI)speciifcation]。 

3.2 Q2/1 5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VDSL,再到最后聚焦到家庭内部联网。而光接人技 

从窄带PON一直到XGPON,从技术上讲都是 

术从一开始的曲高和寡到目前逐渐接进千家万户, 

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嘧 

0 !… ll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笃怀)

……………………’

M NoL0GY 0FTELEcoMMUNl洲0Ns 

用超宽带(UWB)技术,实现在2.4GHz频带上,数据 

最大以55Mbit/s的速率在10 m以内传输。该工作组 

下面下设3个子工作组,其中TG3a工作组处于 

withdraw状态;TG3b工作组主要是对802.25.3—2003 

进行MAC层增强,改进MAC的实现和互操作性,目 

前该组已经发布802.1 5.3b一2005标准;TG3c工作组 

主要对802.25.3—2003的物理层进行了扩充,规定了 

2 802.15.4技术分析 

802.15.4主要对低速无线个域网的底层无线通 

信协议进行研究和标准化,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对 

物理层和MAC层的技术和相关机制的研究上。随着 

物联网的发展,要求感知设备具有低功耗、低成本、 

种物理层可选的毫米波规范,工作在豁免频段57 

安全性等特点,以满足大规模部署的需要,而 

GHz一64 GHz,速率可达1 Gbit/s,目前该组已经发布 

802.15.3c一2009标准。 

(4)TG4:低速无线个域网组 

该工作组负责制订802.15.4标准。主要研究低 

速WPAN物理层和MAC技术。该标准把低能量消 

耗、低速率传输、低成本作为重点目标,旨在为个人 

或者家庭范围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低速互联提供统一 

标准。本文将在下面详细介绍其主要技术和标准进 

展情况。 

(5)TG5:MESH网络组 

该工作组负责制订802.15.5标准,研究WPAN 

的无线网状网(MESH)组网。该标准旨在研究提供 

MESH组网的WPAN的物理层与MAC层的必要的 

机制。在本标准中,MESH网络有两种组网方式:全 

网状拓扑和部分网状拓扑。在全网状拓扑结构中,每 

个节点直接与其他任何一个节点相连;在部分网 

状拓扑结构中,只有部分节点与其他所有节点相连, 

而其他节点则只是与交换较多数据的节点相连。 

802.15.5标准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碰撞避免的信 

标调度策略、路由算法、分布式安全问题、能效操作 

模式、对于网状节点和网状PAN移动性的支持等。 

(6)TG6:无线体域网组 

该工作组负责制订802.15.6标准。主要针对医 

疗、消费电子等人体通信环境制定底层无线标准协 

议。应用在人体外近距离范围或者人体内,支持高可 

靠性、低功耗、高数据速率和低干扰的应用场景需 

求,数据速率10 Mbit/s,面向娱乐和医疗业务。 

(7)TG7:可见光通信工作组 

该工作组负责制订802.15.6标准。主要对可见 

光通信的物理层和MAC层进行标准化工作。 

802.15.4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近年来迅速得 

到业界的关注。下面对802.15.4的主要技术特点进 

行简单的介绍。 

2.1安全性技术 

为了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保证数 

据不被重复接收和伪造,802.15.4—2006中提供以下 

三种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避 

免数据被恶意攻击者得到。 

数据完整性保护:保证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 

被恶意第三方修改。 

重放保护:用于检测信息是否被重复收到,如 

果重复收到,则进行丢弃。 

802.15.4—2006中安全保护分为四种不同方式。 

第一种方式:不提供安全保护; 

第二种方式:只提供数据加密保护; 

第三种方式:只进行数据完整性保护; 

第四种方式:同时提供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 

保护。 

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保护主要通过AES算 

法的CCM*模式来实现。AES算法是美国标准与技 

术研究院制定的新的高级加密算法,用来代替以前 

的DES算法,为对称密匙加密中最流行的算法。它 

具有多种不同的模式,下面介绍以下这几种模式。 

(1)CBC—MAC模式:CBC—MAC称为AES加密 

分组链信息鉴别码,主要完成完整性保护。它主要通 

过块加密,计算报文,生成完整性编码,产生MAC 

值。 

(2)计数器CTR模式:计数模式(CTR模式)主 

… 

ZOll 虽筻 壁一 竖。 

f技术广角………………………. 

●echnology Pan0rama 

要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它是对一系列输入数据块 

(称为计数)进行加密,产生一系列的输出块,输出块 

与明文异或得到密文。 

(3)CCM模式:AES—CCM (AES—CTR和 

CBC—MAC的缩写),CCM模式同时具有加密和完整 

性服务,其中加密服务有计数器模式CTR提供,而 

完整性服务有CBC—MAC算法提供,结合了CBC和 

计数器模型两者的优点。 

(4)CCM*模式:CCM*为CCM模式的扩展,包 

括了所有CCM的功能,同时考虑到CCM只能同时 

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因此CCM*对此进行了扩 

展,能提供只加密和只保证完整性的功能,增加了算 

法的灵活性。这也是为什么在802.15.4—2003中安全 

性保护提供CBC—MAC/CTR/CCM三种AES模式,而 

在802.15.4—2006只需要使用CCM*一种模式,主要 

是因为CCM*已经能够实现CBC/CTR/CCM三种模 

式的功能合集。 

在802.15.4—2006中MAC层根据上层提供的 

数据加密操作信息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 

CCM*实现对数据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而重放保 

护是则通过在安全头域中的flame counter字段进行 

保护,在每发送一个加密数据包时,lfame counter字 

段值就加一。 

2.2低功耗技术 

802.15.4设备通常被称为低功耗设备,那么它 

如何实现其设备的低功耗,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802.1 5.4—2006实现设备低功耗的几种方式。 

(1)802.15.4覆盖范围较小,主要提供短距离通 

信,一般通信范围为几米到几十米,所以需要的发射 

功率较小。因为发射功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指数级 

增长,而发射功率是整个无线节点耗电量最大的部 

分,所以发射功率低从根本上决定了802.15.4是一 

个低功耗协议。 

802.15.4的发射功率一般建议在一3d bm一10 

dbm之间。实际发射功率的使用一方面要看设备的 

覆盖范围;另外一方面还要符合当地无线电管理规 

定。 

忍 … ………………一 

(2)MAc层中采用超帧。802.15.4中引入了超帧 

的概念,超帧的引人能够使设备的功耗进一步降低, 

具体原因在于:超帧将设备的发射时间分为了active 

阶段和inactive阶段,两个阶段的持续时间由参数 

BO(beacon order)和SO(superframe order)来决定;在 

inactive阶段,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关闭发射 

和接受设备,直到下一个active阶段到来再打开收 

发设备,这样就减少了收发设备的活动时间从而大 

大的减少了设备的功耗。 

在超帧中,PAN协调器节点首先发出一个信标 

帧,在信标帧中,会告诉其他节点协调器节点是否有 

数据待发送、CAP和GTP时间分配以及哪些节点分 

配了GTP时隙等。根据信标帧中的信息,节点可以 

根据自身的情况打开或关闭收发信机。例如,如果节 

点从信标帧中得到节点协调器无数据发送给节点, 

也没有给其分配GTP时隙且节点本身又无数据发 

送,这时节点就可以关闭自己的收发信机,进入休眠 

状态。 

在超帧的CAP阶段采用基于时隙的CSMA—CA 

竞争机制,当节点竞争失败后,需要回退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阶段无需发送或监听信道,这样就节 

省了节点的功率。 

(3)802.15.4主要提供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同时 

传输数据量也比较少,因此收发时间较短,这样也决 

定节点的低功耗。 

2.3抗干扰技术 

由于802.15.4工作在ISM频段,尤其是 

在2.4GHz,将与WiFi、蓝牙等工作在相同的频段,故 

需要考虑抗干扰特性,以保证通信质量。 

802.15.4—2006通过以下机制来保证其通信质量,尽 

量免受其他技术或设备的干扰。 

(1)动态信道选择 

PAN协调器在创建新的PAN网络时,首先扫描 

所有信道的能量,选择符合能量要求的信道;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进行主动扫描。根据主动扫描的结果,选 

择一个信道条件好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来创建新的 

PAN。这将可以减少同频PAN的数量,降低潜在的 

……………………

M No啪y0F TELEc0MM UNl Ns 

干扰。如在工作过程中协调器上层应用发现正在使 

用的信道出现干扰源致使信道的质量变得比较差, 

可以启动信道扫描选择一个新的信道。 

通过信道的能量扫描可以降低同频WiFi、蓝牙 

3.2 TG4b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3版本进行修 

改完善,修正了原标准中的歧义性、减少了不必要的 

复杂性、增加了安全密钥使用的灵活性,同时考虑新 

的可利用的频率等等。目前该工作组已经结束,发布 

了相关规范802.15.4—2006. 

等的工作影响,因为如果在此信道其他通信模式较 

强,那么信道的能量则会较高,当高于某个门限时, 

802.15.4的MAC层将会将此信道排除在选择范围 

之外,不会将其选为工作信道。 

(2)空闲信道评估 

在物理层中使用CSMA—CA中提供CCA的能 

力,来判断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被其他设备占 

用,则节点会退避一段时间,选择其他信道。 

目前有三种空闲信道评估模式。 

判断无线信道的信号能力。若信号能量低于某 

门限值,则认为信道空闲 

判断无线信道特征。这个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即扩频信号和载波频率,如果当前信道被 

802.15.4定义的设备占用,则返回信遭 。 

综合前两种方式,同时检测信号强度和信号特 

征,给出信道空闲判断,可以是上述两个值“与”或者 

是“或”逻辑来判断。即: 

ED高于门限且有802.15.4设备占用,则信道忙; 

ED高于门限或有802.15.4设备占用,则信道忙。 

3 802.15.4工作组情况及标准化 

进展 

802.15.4工作组下主要分为9个子工作组,下 

面将分别介绍其研究范围和标准进展情况。 

3。1 TG4a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6物理层进行 

扩充,规定了两种物理层可选的规范:超宽带 

(uwB)和chirp扩频(css)。目前该工作组已经结 

束,发布相关规范802.15.4a一2007。802.15.4a主要提 

供了精确定位,增大了数据传输速率范围,同时降低 

的功率消耗。 

3.3 TG4c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6的物理层进 

行扩充。根据中国无线电管理规定,定义了用于 

779—787MHz频段的MPsK PHY和O—QPSK PHY 

的WPAN规范。目前该工作组已经结束,发布了相 

关规范802.15.4c一2009。 

3.4 TG4d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6的物理层进 

行扩充,为日本新分配的频段950MHz一956MHz定 

义物理层及相应的MAC。目前该工作组已经结束, 

发布相关规范802.15.4d一2009。 

3.5 TG4e工作组 

该工作组主要是对802.15.4—2006的MAC层 

进行增强,以更好的支持工业市场和与中国的 

WPAN标准相兼容。MAC层主要对跳频提高抗干扰 

性、灵活资源分配、低时延、P2P、非对称密钥的支持 

等进行了增强。目前标准的草稿已完成,进入 

sponsor ballot process投票修改阶段,在201 1年8月 

完成一轮投票,具体投票结果目前还没有公布。 

3.6 TG4f工作组 

该工作组为RFID工作组,主要对802.1 5.4—2006 

的物理层和MAC层进行扩充和增强。该工作组定义 

了新的物理层支持UWB技术,并对MAC进行了增 

强,已支持主动RFID系统双向和位置确定的应用。 

目前该工作组已完成letter ballot process进入到 

sponsor ballot process投票修改阶段。 

3.7 TG4g工作组 

该工作组为智能应用网络工作组,主要是对 

~_

?OlL ̄lO n¥2o里 0 

IIl技术广角………………………. 

■echnOlOgy Panoira:lma 

802.15.4物理层的增强,目的是提供一个全球标准, 

网等技术。802.15主要对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 

以便大规模过程控制应用,如智能电网应用等。目前 

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满足当今物联网底层数据通信 

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呵 

该工作组处于letter ballot process投票阶段。 

3.8 TG4j工作组 

参考文献 

f11 IEEE.IEEE Std 802.15.4—2003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该工作组主要对802.15.4的物理层进行扩充, 

制定符合FCC MBAN规定的2360 MHz一2400 MHz 

上的物理层增强技术,并相应的修改MAC层以支持 

新的物理层。201 1年3月该工作组对技术需求已经 

达成共识,开始技术方案征集工作。 

3.9 TG4k工作组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if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S],2003. 

【2J IEEE.IEEE Std 802.15.4—2006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S],2006. 

[3】IEEE.IEEE Std 802.15.4a-2007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ifcations for ow-RatL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Amendment 1:Add Ahernate 

该工作组主要对802.1 5.4的物理层进行扩充,面 

向基础设施监控和Endpoint节能应用。目前该工作 

组已完成应用场景和需求阶段,开始征集技术方案。 

PHYs.IS],2007. 

14]IEEE.IEEE Std 802.15.4c一2009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Amendment 2:Alternative Physical 

Layer Extension to support one or more of the Chinese 314—316 MHz, 

4结语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感知延伸层的技术越 

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尤其是小范围内数据通信、组 

(上接第47贞) 

430-434MHz,and 779—787 MHz bands.【S】,2009. 

[5】IEEE.IEEE Std 802.15.4d-2009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if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LR-WPANs、Amendment 3:Alternative Physical 

ayerL Extension to support the Japanese 950 MHz bands.[Sl,2009. 

TDM PON的范畴。随着G.987系列标准的稳定, 

G.985:100 Mbit/s点到点基于以太网的光接人 

XGPON的标准化内容已经接近尾声,而且进一步提 

升TDM PON的速率已经受到器件成本的制约。后 

系统(1 00 Mbit/s point—to—point Ethernet based optical 

access system); 

续来讲,光接人技术将转向非TDM PON的NG— 

PON2领域,例如采用WDM技术的PON系统的标 

准化的工作。鉴于目前XGPON的速率已经超出了 

实际的需要,新类型的PON系统的标准化不是一个 

特别迫切的工作。 

G.986:1000 Mbifs点到点基于以太网的光接 

人系统(1 Gbids point—to—point Ethernet—based optical 

access system); 

G.987:10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系统:定义、术语 

和缩略语[1 0一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la network 

(XG—PON)systems:Definitions,abbreviations,and 

acronyms]; 

4结语 

纵观ITU—T SG15在接入技术l0余年标准化的 

G.987.1一G.987.3:10G无源光网络[10 Giga— 

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XG—PON)]; 

历程,可以看出是一个接入网技术的演进历程,也可 

以说是一个逐渐的光进铜退的历程。铜线技术从用 

于几公里距离的ADSL发展到用于几百米距离的 

G.988:0NU管理和控制接口规范[ONU man— 

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OMCI)speciifcation]。 

3.2 Q2/1 5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VDSL,再到最后聚焦到家庭内部联网。而光接人技 

从窄带PON一直到XGPON,从技术上讲都是 

术从一开始的曲高和寡到目前逐渐接进千家万户, 

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嘧 

0 !… ll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