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邰旭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27-8029 责任编辑 金琼琼 责任校对 况玲玲
溢油污染对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
1,211*
唐峰华
,沈盎绿,沈新强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2.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0090)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油品对2种蟹类的毒性效应。[方法]选择国内外常见的4种原油和4种燃料油,通过油类母液制备和试验液配
制,采用半静态试验法,研究不同油品对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2种蟹类幼体的毒性效应。[结果]4种原油中,TJ016、TJ015、TJ014、TJ002
对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2种幼蟹的96hLC
50
分别为1450.095和4937.369mg/L、744.342和4008.723mg/L、241.671和1254.620mg/L、
926.612和1181.351mg/L。4种燃料油中,-20
柴油、F380、F120、F180对2种幼蟹的96hLC
50
分别为1195.187和405.041mg/L、172.168
和5497.524mg/L、61.754和287.524mg/L、12.989和320.873mg/L。[结论]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的毒性效应的大小顺序是:F180>F120>
##
F380>TJ014>TJ015>TJ002>-20
柴油>TJ016,除-20柴油外,燃料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8种油对锯缘青蟹的毒性效应的大小顺
#
序是:F120>F180>-20柴油>TJ002>TJ014>TJ015>F380>TJ016,除F380外,燃料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
关键词 石油类;蟹类;LC
50
;毒性效应
中图分类号 S96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7-08027-03
AcuteToxicityEffectsofSpilledPetroleumPollutiononCrabLarvae
TANGFeng-huaetal (EastChina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KeyandOpenLaboratoryofMarineand
EstuarineFisheriesofAgriculturalMinistry,Shanghai200090)
Abstract [Objective]Theaimofthestudywastofindoutthetoxicityeffectsofdifferentoilproductsontwokindsofcrab.[Method]4kindsofcrude
petroleumand4kindsoffueloilcommonathomeandabroadwereselectedtostudythetoxicityeffectsofdifferentoilproductsonthelarvaeofPortunus
trituberculatusandScyllaserrata.[Result]Among4kindsofcrudeoil,the96hLC
50
astressedby
TJ016,TJ015,TJ014andTJ002were1450.095and4937.369mg/L,744.342and4008.723mg/L,241.671and1254.620mg/L,926.612and
1181.351mg/4kindsoffueloil,the96hLC
50
oftowcrabsstressedbyNo.-20fue1oil,F380,F120,F180were1195.187and
405.041mg/L,172.168and5497.524mg/L,61.754and287.524mg/L,12.989and320.873mg/L.[Conclusion]Thetoxicityintensityof8kinds
erculatusinorderwereF180>F120>F380>TJ014>TJ015>TJ002>No.-20fue1oil>TJ016andthatforthelarvaeof
ainorderwereF120>F180>No.-20fue1oil>TJ002>TJ014>TJ015>F380>TJ016.
Keywords Petroleum;Crab;LC
50
;Toxicityeffect
#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海上船舶来
往频繁,溢油事故时有发生。溢油事故在污染海洋环境的同
时,往往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影响食物链的循环,从而破
坏海洋生态平衡和降低海洋环境的使用质量。溢油事故形
成的大面积油膜可阻隔正常的海气交换过程,甚至可使气候
发生异常
[1]
中,三疣梭子蟹的平均体长(0.750±0.005)cm,平均体重
(0.020±0.005)g;锯缘青蟹的平均体长(2.000±0.500)cm,体
重(0.006±0.002)g。试验用水为取自象山东陈育苗场的海
水,沙滤后用于试验。
试验用4种原油分别是印尼原油(TJ016)、沙特原油
(TJ015)、伊朗原油(TJ014)、俄罗斯原油(TJ002),4种燃料油分
别为-20
#
柴油、F380、F120、F180,均由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
所提供。
1.2 油类母液制备和试验液配制
1.2.1 油类母液制备。将8种油分别与过滤海水按1∶500
(W∶W)配比,作为母液浓度。先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
min,预热温度控制在40℃以内,再置于超声清洗器中连续振
荡8h,静置冷却后注入母液贮瓶中。
1.2.2 试验液配制。曝油前,根据不同试验要求按一定浓
。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不同
的油品,由于其组分不同,毒性效应也不同。一般低沸点的
芳香族烃对一切生物都具有毒性,而高沸点芳香烃具有长效
毒性
[2-3]
。目前国内关于溢油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
[4-6]
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的影响方面
,以及单一油品
对一些具体的海洋生物的生理影响上
[7-9]
,但在不同油品对
同一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的系统研究方面鲜见报道,特别是
对蟹类的毒性效应研究更是少见。笔者选择国内外常见的4
种原油和4种燃料油,开展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
latus)和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旨在
了解不同油品对2种蟹类的毒性效应,以期为科学评价不同
油类污染对底栖性生物资源的影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受试生物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取自浙江省象
山县东陈育苗场,试验前受试生物暂养2d,选择足够数量、
个体差异不大的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幼体供试验用。其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C11B03);中央级公益
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7-
M19)。
作者简介 唐峰华(1982-),男,浙江湖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渔业水域环境评价与保护。*通讯作者,研究员,E-mail:
xinqiang
-
shen@。
收稿日期 2009-03-05
度间距配制试验液系列,设4个浓度组加1个空白组,同时
设1个平行组。在对受试蟹类预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各试验
油品浓度设置具体如下:原油TJ016、TJ015、TJ014、TJ002的浓
度分别为2000、200、20、2mg/L;而燃料油-20
#
柴油、F380、
F120、F180的浓度分别为200、20、2、0.2mg/L。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细胞培养板中进行,每组投入20
ind.仔蟹,满足统计学要求,采用半静态试验,即48h更换试
验溶液,保持浓度不变,进行96h毒性试验。试验期间,水
温:(25±2)℃;盐度:23.5‰~25.0‰;pH值7.43~8.34;DO:
>5.0mg/L。在试验过程中,每隔2h记录1次受试生物的
死亡数,计算其24、48、72和96h的死亡率。
1.4 数据统计方法
96hLC
50
值
[10]
采用概率-对数法计算24、48、72及
,并运用SPSS软件检验剂量-反应相关关系
8028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
的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毒性效应 试验过程中,
从开始至24h,4种原油中各个浓度组板孔中的幼蟹均未有
异常表现,活动正常。直到48h,试验中开始出现幼蟹死亡
情况。由试验现象可以初步说明:4种原油中,TJ016对幼蟹
的毒害作用反应最慢,其他3种相对较快;4种燃料油中,
F120和F180对幼蟹的毒害作用反应最快,-20
#
柴油毒性最
慢。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毒性的96h剂量-反应相关
关系及线性显著性如表1所示。
表1 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相关关系
Table1 Dose-reactioncorrelationofacutetoxicityofeightkindsofoilto
thelarvaeofPortunustrituberculatus
油品
剂量-反应的相关线性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
Oil
Dose-reaction
correlationr
rF
FTJ016y=0.6072x+3.08040.9264
18.15
*
TJ015y=1.1464x+1.70780.79775.25
TJ014y=0.6641x+3.41730.9557
31.59
**
TJ002y=0.5770x+3.28810.9896
141.83
**
-20
#
柴油
y=0.4649x+3.56930.9294
12.68
*
F380y=0.7226x+3.38430.986270.85
**
F120y=0.8226x+3.52700.985266.29
**
F180y=1.5956x+3.22320.947417.53
*
注:y为死亡概率单位,x为溢油浓度的对数值;*表示0.01
0.05为显著,**表示P<0.01为特别显著,无*表示不显著。
下同。
Note:ystandsfordeathprobit;xstandsforthelogarithmvalueofspilledoil
concentration;*meansignificance(0.01
extremelysignificance(P<0.01);Thedatawithout*hadnosignifi-
easbelow.
8种油不同时间段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半致死浓度如图
1所示。以96hLC
50
为判据,结果说明,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
毒性效应的大小顺序是:F180>F120>F380>TJ014>TJ015>
TJ002>-20
#
柴油>TJ016。由此可见,除-20
#
柴油外,燃料
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
图1 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幼体不同时间段的半致死浓度
Fig.1 LC
50
ofeightkindsofoiltothelarvaeofPortunustritubercu-
latusatdifferenttime
2.2 8种油对锯缘青蟹幼体的毒性效应 锯缘青蟹试验组
的现象与三疣梭子蟹的情况类似,8种油对锯缘青蟹幼体毒
性的96h剂量-反应相关关系及线性显著性见表2。不同的
是,其出现死亡的时间提早,24h内各高浓度组和次浓度组
均已出现死亡现象,即存在24h的半致死浓度。同样,4种
原油中,TJ016对幼蟹的毒害作用反应最慢;4种燃料油中,
F120和F180对幼蟹的毒害作用反应最快,毒性最慢的是
F380。
表2 8种油对锯缘青蟹幼体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相关关系
Table2 Dose-reactioncorrelationoftheacutetoxicityofeightkindsofoil
tothelarvaeofScyllaserrata
油品
剂量-反应的相关线性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
Oil
Dose-reaction
correlationr
rF
TJ016y=3.5745x-8.20240.9983
9.52
*
TJ015y=1.7232x-1.20870.8799
10.29
*
TJ014y=1.9023x-0.89430.9576
44.20
**
TJ002y=1.9163x-0.88760.960647.72
**
-20
#
柴油y=2.3470x-1.11980.937421.74
*
F380y=1.6978x-1.25560.877410.03
*
F120y=2.4549x-1.03580.9320
19.83
*
F180y=2.4318x-1.09490.9378
21.90
*
8种油各时间段对锯缘青蟹幼体的半致死浓度如图2所
示。以96hLC
50
为试验终点,结果说明,8种油对锯缘青蟹毒
害作用的大小顺序是:F120>F180>-20
#
柴油>TJ002>
TJ014>TJ015>F380>TJ016。由此可见,除F380外,燃料油
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
图2 8种油对锯缘青蟹幼体不同时间段的半致死浓度
Fig.2 LC
50
ofeightkindsofoiltothelarvaeofScyllaserrataatdif-
ferenttime
3 讨论
3.1 不同油类对蟹类毒性效应差异性分析 每种油的水溶
性、芳香烃含量、不同时间的蒸发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造成
其生物累计性和持续性都是有差异的,最终致使不同油种对
生物和环境的毒害具有差异性
[11]
。以96h为试验终点,8种
不同的油类对2种蟹类的毒性效应差异性结果比较见图3。
其中原油TJ016其乳化冷却后的油膜呈固体状,对2种蟹类
没有油膜阻氧的毒害作用,是致使其毒害作用偏小的一个原
因;而其他3种原油乳化后油膜较厚,特别是TJ015、TJ014最
高浓度组油膜呈黑色,致使蟹类幼体严重缺氧而死亡。燃料
油中F180和F120的乳化液乳化效果较好,呈淡黄色,同时油
膜也较厚,是造成F180和F120毒性偏大的原因之一。而
-20
#
柴油其乳化后的液体呈白色透明状,油膜很薄,其对蟹
类幼体的阻氧作用不明显,整个试验中最高浓度组死亡率
低,对蟹类幼体的毒害作用较小。
37卷17期 唐峰华等 溢油污染对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
8029
图3 8种不同的油类对2种蟹类的96h半致死浓度比较
Fig.3 Thecomparisonof96hLC
50
ofeightkindsofoiltotwokinds
ofcrabs
无论从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还是从半致死浓度的
比较中均可得出:燃料油的毒性效应普遍比原油大。这一试
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的不同油类水溶性毒性的大小相符
合。Rice等试验了CookInlet原油和2号燃料油对39种海洋
生物的毒性,发现2号燃料油对海洋鱼类、甲壳类、贝类和棘
皮类的毒性均大于原油
[12]
。Anderson等和Tatem等将仔虾曝
于3种油类溶液中,发现油类的毒性大小顺序为:轻质燃料
油>重质燃料油>原油
[13-14]
。
3.2 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毒害机理 不同油类的毒性差
异是由其所含组分差异所造成的,尤其与低分子量烷烃和芳
香烃的组成及其绝对含量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海洋生物的
幼体,对石油污染都十分敏感,这是因为它们的神经中枢和
呼吸器官都很接近表皮,而表皮都很薄,有毒物质很容易侵
入体内,而且幼体运动能力较差,不能及时逃离污染区域。
所以一旦出现海上溢油事故,不但对游泳动物和鱼类产生影
响,而且对所有海洋生物的幼体包括底栖生物都将产生深远
的毒害作用。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们研究了1969年发生于
美国东部海域的一次中等程度的石油污染事件的后果指出,
石油污染对蟹类幸存者的损害有种种表现,例如动作迟缓、
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直到石油污染后的4~5年,在蟹类
生物细胞组织中,仍能发现遗存着石油衍生物质的痕迹
[15]
。
由此可见,对溢油污染事故进行正确的评估,准确测算污染
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关于油类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毒害机理探讨的文献不多。
在生物化学方面,刘发义报道了不同浓度的胜利油田原油对
梭鱼(Mugilsoiuy)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MFO)中的芳烃羟化
酶(AHH)活性的诱导效应,认为在梭鱼肝脏有效解毒能力范
围内,海水中原油浓度与AHH活性成正比
[16]
。唐森铭等使
(上接第7980页)
[12]DCAPEKP,MATULOVM,icheteropolysaccharide
fromtheflowersofMalvamauritianaL.[J].JournalofCarbohydrateChem-
用中尺度底栖生态系在模拟的生态环境下对菲律宾蛤仔群
落的柴油污染效应作了初步研究,讨论了底质油污对蛤仔群
落的潜在影响
[17]
。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报道更是鲜见,
郁昂等研究表明,DNA损伤的程度随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增
加,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解除污染后,DNA损伤恢
复到对照水平;DNA损伤可作为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
志物
[18]
。
该研究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一定时间的超声波乳化等
操作,模拟溢油在海洋中风浪、涡动、湍流作用下的乳化过
程
[19]
,以及用培养板作为试验容器,较好地阻止了2种幼蟹
相互的侵扰和捕食。并通过试验,获得8种不同油品对三疣
梭子蟹和锯缘青蟹的急性毒性效应值。在此基础上,计划下
一步从蟹类的酶活性、血清蛋白等生物化学方面研究石油污
染的毒性效应。
参考文献
[1]田立杰,张瑞安.海洋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
报,1999(2):65-69.
[2]LAWSEDWARDA.水污染导论[M].余刚,张祖麟,牛军峰,等,译.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4:431-480.
[3]薛秋红,孙耀,王修林,等.紫贻贝对石油烃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的
测定[J].海洋水产研究,2001,22(1):32-36.
[4]王伟杰,吴长江.海洋石油污染对渔业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J].山东
环境,1995(2):20-21.
[5]张瑞安.油污染对渔业生态影响严重[J].海洋信息,1997(6):20-21.
[6]沈新强,丁跃平,袁骐.海洋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J].中
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4(1):60-64.
[7]蔡子平,庄栋法,陈孝麟,等.柴油在海洋底栖围隔生态系中的分布及
其变化[J].台湾海峡,1995,14(1):5-8.
[8]沈闳,张勤,徐韧.石油污染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1998,20(4):60-64.
[9]翁妍,郑微云,余群.石油污染对真鲷幼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影响的
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20(1):91-94.
[10]王桂春,张兆琪.氯化钠和碱度对罗氏沼虾仔虾的毒性研究[J].青岛
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4):523-528.
[11]贾小平,林钦.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V.牡蛎体中的芳香烃
化合物[J].海洋环境科学,1992,11(3):18-23.
[12]RICESD,MOLESA,TAYLORTT,ivityof39alaskanmanne
dingsof1979oilspoil
conference[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1979:161-168.
[13]ANDERSONJW,NEFFJM,COXBA,teristicsofdispersionsand
watersolubleextractsofcrudeoilandrefinedoilandtheirtoxicitytoestuarine
crustaceansandfish[J].MarBiol,1974,27(1):75-88.
[14]TATEMHE,LOXBA,ANDERSONJN,icityofoilsand
petroleumhydrocarbonstoestuarinecrustaceans[J].EstuarineCoastalMarSci,
1978,6(3):365-373.
[15]MOHNNHABOHTOB,刘爱菊,李若钝.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
响[J].海岸工程,1995,14(4):61-65.
[16]刘发义.石油污染对梭鱼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影响Ⅱ.不同浓度原
油对AHH活性的诱导[J].海洋环境科学,1991,10(3):49-51.
[17]唐森铭,庄栋法.中尺度底栖生态系中贝类群落对柴油污染效应的初
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3,15(4):85-90.
[18]郁昂,陈荣,王重刚.0
#
柴油水溶性成分对僧帽牡蛎DNA损伤的初步
研究[J].海洋科学,2004,28(11):10-14.
[19]赵云英,杨庆霄.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风化过程[J].海洋环境科学,
1997,16(1):45-52.
istry,1997,16(9):1373-1391.
[13]罗祖友,程超,李伟,等.藤茶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J].食品科学,2007,28(1):151-154.
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邰旭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27-8029 责任编辑 金琼琼 责任校对 况玲玲
溢油污染对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
1,211*
唐峰华
,沈盎绿,沈新强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2.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0090)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油品对2种蟹类的毒性效应。[方法]选择国内外常见的4种原油和4种燃料油,通过油类母液制备和试验液配
制,采用半静态试验法,研究不同油品对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2种蟹类幼体的毒性效应。[结果]4种原油中,TJ016、TJ015、TJ014、TJ002
对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2种幼蟹的96hLC
50
分别为1450.095和4937.369mg/L、744.342和4008.723mg/L、241.671和1254.620mg/L、
926.612和1181.351mg/L。4种燃料油中,-20
柴油、F380、F120、F180对2种幼蟹的96hLC
50
分别为1195.187和405.041mg/L、172.168
和5497.524mg/L、61.754和287.524mg/L、12.989和320.873mg/L。[结论]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的毒性效应的大小顺序是:F180>F120>
##
F380>TJ014>TJ015>TJ002>-20
柴油>TJ016,除-20柴油外,燃料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8种油对锯缘青蟹的毒性效应的大小顺
#
序是:F120>F180>-20柴油>TJ002>TJ014>TJ015>F380>TJ016,除F380外,燃料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
关键词 石油类;蟹类;LC
50
;毒性效应
中图分类号 S96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7-08027-03
AcuteToxicityEffectsofSpilledPetroleumPollutiononCrabLarvae
TANGFeng-huaetal (EastChina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KeyandOpenLaboratoryofMarineand
EstuarineFisheriesofAgriculturalMinistry,Shanghai200090)
Abstract [Objective]Theaimofthestudywastofindoutthetoxicityeffectsofdifferentoilproductsontwokindsofcrab.[Method]4kindsofcrude
petroleumand4kindsoffueloilcommonathomeandabroadwereselectedtostudythetoxicityeffectsofdifferentoilproductsonthelarvaeofPortunus
trituberculatusandScyllaserrata.[Result]Among4kindsofcrudeoil,the96hLC
50
astressedby
TJ016,TJ015,TJ014andTJ002were1450.095and4937.369mg/L,744.342and4008.723mg/L,241.671and1254.620mg/L,926.612and
1181.351mg/4kindsoffueloil,the96hLC
50
oftowcrabsstressedbyNo.-20fue1oil,F380,F120,F180were1195.187and
405.041mg/L,172.168and5497.524mg/L,61.754and287.524mg/L,12.989and320.873mg/L.[Conclusion]Thetoxicityintensityof8kinds
erculatusinorderwereF180>F120>F380>TJ014>TJ015>TJ002>No.-20fue1oil>TJ016andthatforthelarvaeof
ainorderwereF120>F180>No.-20fue1oil>TJ002>TJ014>TJ015>F380>TJ016.
Keywords Petroleum;Crab;LC
50
;Toxicityeffect
#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海上船舶来
往频繁,溢油事故时有发生。溢油事故在污染海洋环境的同
时,往往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影响食物链的循环,从而破
坏海洋生态平衡和降低海洋环境的使用质量。溢油事故形
成的大面积油膜可阻隔正常的海气交换过程,甚至可使气候
发生异常
[1]
中,三疣梭子蟹的平均体长(0.750±0.005)cm,平均体重
(0.020±0.005)g;锯缘青蟹的平均体长(2.000±0.500)cm,体
重(0.006±0.002)g。试验用水为取自象山东陈育苗场的海
水,沙滤后用于试验。
试验用4种原油分别是印尼原油(TJ016)、沙特原油
(TJ015)、伊朗原油(TJ014)、俄罗斯原油(TJ002),4种燃料油分
别为-20
#
柴油、F380、F120、F180,均由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
所提供。
1.2 油类母液制备和试验液配制
1.2.1 油类母液制备。将8种油分别与过滤海水按1∶500
(W∶W)配比,作为母液浓度。先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
min,预热温度控制在40℃以内,再置于超声清洗器中连续振
荡8h,静置冷却后注入母液贮瓶中。
1.2.2 试验液配制。曝油前,根据不同试验要求按一定浓
。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不同
的油品,由于其组分不同,毒性效应也不同。一般低沸点的
芳香族烃对一切生物都具有毒性,而高沸点芳香烃具有长效
毒性
[2-3]
。目前国内关于溢油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
[4-6]
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的影响方面
,以及单一油品
对一些具体的海洋生物的生理影响上
[7-9]
,但在不同油品对
同一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的系统研究方面鲜见报道,特别是
对蟹类的毒性效应研究更是少见。笔者选择国内外常见的4
种原油和4种燃料油,开展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
latus)和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旨在
了解不同油品对2种蟹类的毒性效应,以期为科学评价不同
油类污染对底栖性生物资源的影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受试生物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取自浙江省象
山县东陈育苗场,试验前受试生物暂养2d,选择足够数量、
个体差异不大的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幼体供试验用。其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C11B03);中央级公益
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7-
M19)。
作者简介 唐峰华(1982-),男,浙江湖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渔业水域环境评价与保护。*通讯作者,研究员,E-mail:
xinqiang
-
shen@。
收稿日期 2009-03-05
度间距配制试验液系列,设4个浓度组加1个空白组,同时
设1个平行组。在对受试蟹类预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各试验
油品浓度设置具体如下:原油TJ016、TJ015、TJ014、TJ002的浓
度分别为2000、200、20、2mg/L;而燃料油-20
#
柴油、F380、
F120、F180的浓度分别为200、20、2、0.2mg/L。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细胞培养板中进行,每组投入20
ind.仔蟹,满足统计学要求,采用半静态试验,即48h更换试
验溶液,保持浓度不变,进行96h毒性试验。试验期间,水
温:(25±2)℃;盐度:23.5‰~25.0‰;pH值7.43~8.34;DO:
>5.0mg/L。在试验过程中,每隔2h记录1次受试生物的
死亡数,计算其24、48、72和96h的死亡率。
1.4 数据统计方法
96hLC
50
值
[10]
采用概率-对数法计算24、48、72及
,并运用SPSS软件检验剂量-反应相关关系
8028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
的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毒性效应 试验过程中,
从开始至24h,4种原油中各个浓度组板孔中的幼蟹均未有
异常表现,活动正常。直到48h,试验中开始出现幼蟹死亡
情况。由试验现象可以初步说明:4种原油中,TJ016对幼蟹
的毒害作用反应最慢,其他3种相对较快;4种燃料油中,
F120和F180对幼蟹的毒害作用反应最快,-20
#
柴油毒性最
慢。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毒性的96h剂量-反应相关
关系及线性显著性如表1所示。
表1 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相关关系
Table1 Dose-reactioncorrelationofacutetoxicityofeightkindsofoilto
thelarvaeofPortunustrituberculatus
油品
剂量-反应的相关线性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
Oil
Dose-reaction
correlationr
rF
FTJ016y=0.6072x+3.08040.9264
18.15
*
TJ015y=1.1464x+1.70780.79775.25
TJ014y=0.6641x+3.41730.9557
31.59
**
TJ002y=0.5770x+3.28810.9896
141.83
**
-20
#
柴油
y=0.4649x+3.56930.9294
12.68
*
F380y=0.7226x+3.38430.986270.85
**
F120y=0.8226x+3.52700.985266.29
**
F180y=1.5956x+3.22320.947417.53
*
注:y为死亡概率单位,x为溢油浓度的对数值;*表示0.01
0.05为显著,**表示P<0.01为特别显著,无*表示不显著。
下同。
Note:ystandsfordeathprobit;xstandsforthelogarithmvalueofspilledoil
concentration;*meansignificance(0.01
extremelysignificance(P<0.01);Thedatawithout*hadnosignifi-
easbelow.
8种油不同时间段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半致死浓度如图
1所示。以96hLC
50
为判据,结果说明,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
毒性效应的大小顺序是:F180>F120>F380>TJ014>TJ015>
TJ002>-20
#
柴油>TJ016。由此可见,除-20
#
柴油外,燃料
油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
图1 8种油对三疣梭子蟹幼体不同时间段的半致死浓度
Fig.1 LC
50
ofeightkindsofoiltothelarvaeofPortunustritubercu-
latusatdifferenttime
2.2 8种油对锯缘青蟹幼体的毒性效应 锯缘青蟹试验组
的现象与三疣梭子蟹的情况类似,8种油对锯缘青蟹幼体毒
性的96h剂量-反应相关关系及线性显著性见表2。不同的
是,其出现死亡的时间提早,24h内各高浓度组和次浓度组
均已出现死亡现象,即存在24h的半致死浓度。同样,4种
原油中,TJ016对幼蟹的毒害作用反应最慢;4种燃料油中,
F120和F180对幼蟹的毒害作用反应最快,毒性最慢的是
F380。
表2 8种油对锯缘青蟹幼体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相关关系
Table2 Dose-reactioncorrelationoftheacutetoxicityofeightkindsofoil
tothelarvaeofScyllaserrata
油品
剂量-反应的相关线性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
Oil
Dose-reaction
correlationr
rF
TJ016y=3.5745x-8.20240.9983
9.52
*
TJ015y=1.7232x-1.20870.8799
10.29
*
TJ014y=1.9023x-0.89430.9576
44.20
**
TJ002y=1.9163x-0.88760.960647.72
**
-20
#
柴油y=2.3470x-1.11980.937421.74
*
F380y=1.6978x-1.25560.877410.03
*
F120y=2.4549x-1.03580.9320
19.83
*
F180y=2.4318x-1.09490.9378
21.90
*
8种油各时间段对锯缘青蟹幼体的半致死浓度如图2所
示。以96hLC
50
为试验终点,结果说明,8种油对锯缘青蟹毒
害作用的大小顺序是:F120>F180>-20
#
柴油>TJ002>
TJ014>TJ015>F380>TJ016。由此可见,除F380外,燃料油
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
图2 8种油对锯缘青蟹幼体不同时间段的半致死浓度
Fig.2 LC
50
ofeightkindsofoiltothelarvaeofScyllaserrataatdif-
ferenttime
3 讨论
3.1 不同油类对蟹类毒性效应差异性分析 每种油的水溶
性、芳香烃含量、不同时间的蒸发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造成
其生物累计性和持续性都是有差异的,最终致使不同油种对
生物和环境的毒害具有差异性
[11]
。以96h为试验终点,8种
不同的油类对2种蟹类的毒性效应差异性结果比较见图3。
其中原油TJ016其乳化冷却后的油膜呈固体状,对2种蟹类
没有油膜阻氧的毒害作用,是致使其毒害作用偏小的一个原
因;而其他3种原油乳化后油膜较厚,特别是TJ015、TJ014最
高浓度组油膜呈黑色,致使蟹类幼体严重缺氧而死亡。燃料
油中F180和F120的乳化液乳化效果较好,呈淡黄色,同时油
膜也较厚,是造成F180和F120毒性偏大的原因之一。而
-20
#
柴油其乳化后的液体呈白色透明状,油膜很薄,其对蟹
类幼体的阻氧作用不明显,整个试验中最高浓度组死亡率
低,对蟹类幼体的毒害作用较小。
37卷17期 唐峰华等 溢油污染对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
8029
图3 8种不同的油类对2种蟹类的96h半致死浓度比较
Fig.3 Thecomparisonof96hLC
50
ofeightkindsofoiltotwokinds
ofcrabs
无论从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还是从半致死浓度的
比较中均可得出:燃料油的毒性效应普遍比原油大。这一试
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的不同油类水溶性毒性的大小相符
合。Rice等试验了CookInlet原油和2号燃料油对39种海洋
生物的毒性,发现2号燃料油对海洋鱼类、甲壳类、贝类和棘
皮类的毒性均大于原油
[12]
。Anderson等和Tatem等将仔虾曝
于3种油类溶液中,发现油类的毒性大小顺序为:轻质燃料
油>重质燃料油>原油
[13-14]
。
3.2 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毒害机理 不同油类的毒性差
异是由其所含组分差异所造成的,尤其与低分子量烷烃和芳
香烃的组成及其绝对含量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海洋生物的
幼体,对石油污染都十分敏感,这是因为它们的神经中枢和
呼吸器官都很接近表皮,而表皮都很薄,有毒物质很容易侵
入体内,而且幼体运动能力较差,不能及时逃离污染区域。
所以一旦出现海上溢油事故,不但对游泳动物和鱼类产生影
响,而且对所有海洋生物的幼体包括底栖生物都将产生深远
的毒害作用。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们研究了1969年发生于
美国东部海域的一次中等程度的石油污染事件的后果指出,
石油污染对蟹类幸存者的损害有种种表现,例如动作迟缓、
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直到石油污染后的4~5年,在蟹类
生物细胞组织中,仍能发现遗存着石油衍生物质的痕迹
[15]
。
由此可见,对溢油污染事故进行正确的评估,准确测算污染
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关于油类污染对海洋生物的毒害机理探讨的文献不多。
在生物化学方面,刘发义报道了不同浓度的胜利油田原油对
梭鱼(Mugilsoiuy)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MFO)中的芳烃羟化
酶(AHH)活性的诱导效应,认为在梭鱼肝脏有效解毒能力范
围内,海水中原油浓度与AHH活性成正比
[16]
。唐森铭等使
(上接第7980页)
[12]DCAPEKP,MATULOVM,icheteropolysaccharide
fromtheflowersofMalvamauritianaL.[J].JournalofCarbohydrateChem-
用中尺度底栖生态系在模拟的生态环境下对菲律宾蛤仔群
落的柴油污染效应作了初步研究,讨论了底质油污对蛤仔群
落的潜在影响
[17]
。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报道更是鲜见,
郁昂等研究表明,DNA损伤的程度随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增
加,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解除污染后,DNA损伤恢
复到对照水平;DNA损伤可作为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
志物
[18]
。
该研究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一定时间的超声波乳化等
操作,模拟溢油在海洋中风浪、涡动、湍流作用下的乳化过
程
[19]
,以及用培养板作为试验容器,较好地阻止了2种幼蟹
相互的侵扰和捕食。并通过试验,获得8种不同油品对三疣
梭子蟹和锯缘青蟹的急性毒性效应值。在此基础上,计划下
一步从蟹类的酶活性、血清蛋白等生物化学方面研究石油污
染的毒性效应。
参考文献
[1]田立杰,张瑞安.海洋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
报,1999(2):65-69.
[2]LAWSEDWARDA.水污染导论[M].余刚,张祖麟,牛军峰,等,译.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4:431-480.
[3]薛秋红,孙耀,王修林,等.紫贻贝对石油烃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的
测定[J].海洋水产研究,2001,22(1):32-36.
[4]王伟杰,吴长江.海洋石油污染对渔业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J].山东
环境,1995(2):20-21.
[5]张瑞安.油污染对渔业生态影响严重[J].海洋信息,1997(6):20-21.
[6]沈新强,丁跃平,袁骐.海洋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J].中
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4(1):60-64.
[7]蔡子平,庄栋法,陈孝麟,等.柴油在海洋底栖围隔生态系中的分布及
其变化[J].台湾海峡,1995,14(1):5-8.
[8]沈闳,张勤,徐韧.石油污染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1998,20(4):60-64.
[9]翁妍,郑微云,余群.石油污染对真鲷幼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影响的
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20(1):91-94.
[10]王桂春,张兆琪.氯化钠和碱度对罗氏沼虾仔虾的毒性研究[J].青岛
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4):523-528.
[11]贾小平,林钦.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V.牡蛎体中的芳香烃
化合物[J].海洋环境科学,1992,11(3):18-23.
[12]RICESD,MOLESA,TAYLORTT,ivityof39alaskanmanne
dingsof1979oilspoil
conference[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1979:161-168.
[13]ANDERSONJW,NEFFJM,COXBA,teristicsofdispersionsand
watersolubleextractsofcrudeoilandrefinedoilandtheirtoxicitytoestuarine
crustaceansandfish[J].MarBiol,1974,27(1):75-88.
[14]TATEMHE,LOXBA,ANDERSONJN,icityofoilsand
petroleumhydrocarbonstoestuarinecrustaceans[J].EstuarineCoastalMarSci,
1978,6(3):365-373.
[15]MOHNNHABOHTOB,刘爱菊,李若钝.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
响[J].海岸工程,1995,14(4):61-65.
[16]刘发义.石油污染对梭鱼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影响Ⅱ.不同浓度原
油对AHH活性的诱导[J].海洋环境科学,1991,10(3):49-51.
[17]唐森铭,庄栋法.中尺度底栖生态系中贝类群落对柴油污染效应的初
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3,15(4):85-90.
[18]郁昂,陈荣,王重刚.0
#
柴油水溶性成分对僧帽牡蛎DNA损伤的初步
研究[J].海洋科学,2004,28(11):10-14.
[19]赵云英,杨庆霄.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风化过程[J].海洋环境科学,
1997,16(1):45-52.
istry,1997,16(9):1373-1391.
[13]罗祖友,程超,李伟,等.藤茶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J].食品科学,2007,28(1):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