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发(作者:周嘉玉)
中国家电行业“价格战”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家电价格战现状
1.国内各大家电企业发生价格战的新闻报道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今年春节期间,各大家电企业争打彩电价格战,最大降幅达三成。春节促销刚过,
家电行业的价格战就又拉开大幕。日前,国美、苏宁两大巨头同时宣布发动新一轮平板电视降价大战,最
大降幅达到三成。北京国美高管介绍,随着各彩电厂家的2009年新款产品上市,国美决定对目前上架的
高清彩电进行大规模促销,包括夏普、索尼、LG、三星、海信、创维等20多个彩电品牌均有大量特惠机
型提供,最高价格下拉了三成左右。苏宁也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外资彩电率先降价,其中在一二线城
市的平均降幅最高能达30%左右。
2.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几大商场中家电价格战的实际现状
自今年初开始的这次家电降价,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几大商场中开始,与以前的彩电“跳水大战”相
比,没有多少新意。它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火暴,虽然销售总量有一定增加,但并没有出现令人感到鼓舞的
场景,市场还是不温不火。消费者也没有给予特别的热情。在有些商场,多少有些冷场。媒体还特意提醒
消费者小心买了库存机。今年3月中旬,国内显像管行业普遍价格下降10%至15%,尤其是纯平彩管的降
价幅度最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千元。
二、家电价格战的原因分析
1. 产品同质化、品牌同质化是价格战的根本起源
价格战在目前中国家电市场已成了商战中最有杀伤力的竞争武器,也是中国企业最乐此不疲地使用的手
段。价格竞争是中国中小企业最常使用的战术,客观的说很多企业并不愿打价格战让相应的利润流失。但
为什么价格战会是中小企业用得最为频繁的竞争手段呢,这和很多企业主的经营水平有极大关系。
一是当众多的同属一个平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及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价值同质化高时,就只能靠价格战
来区分对手,因此降价成为可能短期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方式。二是当新企业在进入市场向居于在向市场领
导企业发起进攻时,或受到市场领先者的市场压力时,新企业主往往非常简单的惯性思维采用低价格竟争的
手段,万和攻打万家乐就是鲜明的例子。
三是产业中各企业主的自身经营水平差,缺乏领先一步,创造独具一格的企业价值的理念,缺乏从整
个企业经营价值链创造自身优势的观念,当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就盲目跟风。中国有很多企业主只注重量
的增长,忽视选择价格战略对本企业利润回报的评价;打价格战不是在企业全面实行低成本战略优势的前
提下打,而是凭企业主自己对市场的一种感性认识就草率决定,价格战所赢得的市场占有率后的利润回报
往往都是亏损的。
2. 地方利益保护所致
在我国,由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完善的市场秩序也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仅靠价格战,并不能达到优胜
劣汰的结果。如长虹降价具有浓厚的地方政府支持色彩,这也是导致这家企业库存过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几年间国内彩电市场需求增长有限,但长虹并没有因应市场情况而减产。
三、价格战不能挽救中国家电企业
在价格战中根本没有赢家。所有的参与者都会在价格战中伤筋动骨,这里面没有赢家。因为没有谁希望
失去客户、销售量以及市场份额,降价几乎无一例外地会被竞争对手效仿,价格战的结果终将是两败俱伤。
价格战的结果是彩电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利润逐步降低,呈负增长的比比皆是。一些企业资产负债率超
过正常的40%水平,成为高负债率、高风险型企业,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到60%甚至70%,在这种
情况下,企业所能承受的竞争压力减弱。
四、家电企业如何突破价格战,找到出路
1. 由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向技术密集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通常情况下,买家电,消费者已不再以低价格作为首要购买条件,制造商也不再以压低成本成就低价格作
为市场策略。反之,消费者追捧新技术,制造商崇尚新技术。业内人士指出,由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回归是
2009年家电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技术先进与否已经成为制造商成本优势、市场优势的保障。
2. 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增强企业赢利能力
从企业自身来看,我国家电企业的赢利能力在逐步增强,这从2008年上半年各家电企业的财报中可
见端倪。康佳、海信、TCL等彩电企业都出现了利润同比增长翻番的迹象。白电企业的赢利能力也进一步
加强。慧聪行业研究院的检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冰箱、洗衣机、空调行业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了16.3%、23.5%、12.8%,海尔、美的、格力等几家白电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增幅在10%-40%之间,毛
利率都维持在20%左右。
3. 小企业应力求差异化经营,避开大道,寻找突破口
小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从以击败对手来赢得市场转向建立产销联盟,与消费者、供应商、销售
商共享市场利益。要使企业不断创新,加快提升科技含金量,要注重建立“技术联盟”,实现新经济与传统
产业融合发展。万家乐和华帝两家燃气热水器企业,通过建立起“技术联盟”,强强联合,开发出强排燃气
热水器,取代了市场上安全性能欠佳的直排燃气热水器,引导了消费潮流。企业建立“技术联盟”是加快技
术创新的战略选择,也是保持企业技术产品市场领先的动力所在。
4. 向中小城市、农村发展,开辟新的市场
自4月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日趋转好,家电企业正充分利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增强自身的赢
利能力。“家电下乡”自去年12月在山东、河南、四川3个省试点后,正在酝酿将“家电下乡”实施范围扩至
12个省区市,“家电下乡”产品种类也将从冰箱(冷柜)、彩电、手机扩至洗衣机等领域。通过“家电下乡”能够
消化家电产品的过剩产能,有利于减少家电产品的国际贸易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家电下乡”对企业
来说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它可以帮助企业扩大销售区域、扩大产品线以及品牌影响力。不仅如此,“家电下
乡”还将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竞争秩序的优化。
2024年9月22日发(作者:周嘉玉)
中国家电行业“价格战”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家电价格战现状
1.国内各大家电企业发生价格战的新闻报道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今年春节期间,各大家电企业争打彩电价格战,最大降幅达三成。春节促销刚过,
家电行业的价格战就又拉开大幕。日前,国美、苏宁两大巨头同时宣布发动新一轮平板电视降价大战,最
大降幅达到三成。北京国美高管介绍,随着各彩电厂家的2009年新款产品上市,国美决定对目前上架的
高清彩电进行大规模促销,包括夏普、索尼、LG、三星、海信、创维等20多个彩电品牌均有大量特惠机
型提供,最高价格下拉了三成左右。苏宁也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外资彩电率先降价,其中在一二线城
市的平均降幅最高能达30%左右。
2.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几大商场中家电价格战的实际现状
自今年初开始的这次家电降价,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几大商场中开始,与以前的彩电“跳水大战”相
比,没有多少新意。它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火暴,虽然销售总量有一定增加,但并没有出现令人感到鼓舞的
场景,市场还是不温不火。消费者也没有给予特别的热情。在有些商场,多少有些冷场。媒体还特意提醒
消费者小心买了库存机。今年3月中旬,国内显像管行业普遍价格下降10%至15%,尤其是纯平彩管的降
价幅度最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千元。
二、家电价格战的原因分析
1. 产品同质化、品牌同质化是价格战的根本起源
价格战在目前中国家电市场已成了商战中最有杀伤力的竞争武器,也是中国企业最乐此不疲地使用的手
段。价格竞争是中国中小企业最常使用的战术,客观的说很多企业并不愿打价格战让相应的利润流失。但
为什么价格战会是中小企业用得最为频繁的竞争手段呢,这和很多企业主的经营水平有极大关系。
一是当众多的同属一个平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及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价值同质化高时,就只能靠价格战
来区分对手,因此降价成为可能短期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方式。二是当新企业在进入市场向居于在向市场领
导企业发起进攻时,或受到市场领先者的市场压力时,新企业主往往非常简单的惯性思维采用低价格竟争的
手段,万和攻打万家乐就是鲜明的例子。
三是产业中各企业主的自身经营水平差,缺乏领先一步,创造独具一格的企业价值的理念,缺乏从整
个企业经营价值链创造自身优势的观念,当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就盲目跟风。中国有很多企业主只注重量
的增长,忽视选择价格战略对本企业利润回报的评价;打价格战不是在企业全面实行低成本战略优势的前
提下打,而是凭企业主自己对市场的一种感性认识就草率决定,价格战所赢得的市场占有率后的利润回报
往往都是亏损的。
2. 地方利益保护所致
在我国,由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完善的市场秩序也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仅靠价格战,并不能达到优胜
劣汰的结果。如长虹降价具有浓厚的地方政府支持色彩,这也是导致这家企业库存过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几年间国内彩电市场需求增长有限,但长虹并没有因应市场情况而减产。
三、价格战不能挽救中国家电企业
在价格战中根本没有赢家。所有的参与者都会在价格战中伤筋动骨,这里面没有赢家。因为没有谁希望
失去客户、销售量以及市场份额,降价几乎无一例外地会被竞争对手效仿,价格战的结果终将是两败俱伤。
价格战的结果是彩电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利润逐步降低,呈负增长的比比皆是。一些企业资产负债率超
过正常的40%水平,成为高负债率、高风险型企业,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到60%甚至70%,在这种
情况下,企业所能承受的竞争压力减弱。
四、家电企业如何突破价格战,找到出路
1. 由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向技术密集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通常情况下,买家电,消费者已不再以低价格作为首要购买条件,制造商也不再以压低成本成就低价格作
为市场策略。反之,消费者追捧新技术,制造商崇尚新技术。业内人士指出,由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回归是
2009年家电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技术先进与否已经成为制造商成本优势、市场优势的保障。
2. 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增强企业赢利能力
从企业自身来看,我国家电企业的赢利能力在逐步增强,这从2008年上半年各家电企业的财报中可
见端倪。康佳、海信、TCL等彩电企业都出现了利润同比增长翻番的迹象。白电企业的赢利能力也进一步
加强。慧聪行业研究院的检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冰箱、洗衣机、空调行业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了16.3%、23.5%、12.8%,海尔、美的、格力等几家白电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增幅在10%-40%之间,毛
利率都维持在20%左右。
3. 小企业应力求差异化经营,避开大道,寻找突破口
小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从以击败对手来赢得市场转向建立产销联盟,与消费者、供应商、销售
商共享市场利益。要使企业不断创新,加快提升科技含金量,要注重建立“技术联盟”,实现新经济与传统
产业融合发展。万家乐和华帝两家燃气热水器企业,通过建立起“技术联盟”,强强联合,开发出强排燃气
热水器,取代了市场上安全性能欠佳的直排燃气热水器,引导了消费潮流。企业建立“技术联盟”是加快技
术创新的战略选择,也是保持企业技术产品市场领先的动力所在。
4. 向中小城市、农村发展,开辟新的市场
自4月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日趋转好,家电企业正充分利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增强自身的赢
利能力。“家电下乡”自去年12月在山东、河南、四川3个省试点后,正在酝酿将“家电下乡”实施范围扩至
12个省区市,“家电下乡”产品种类也将从冰箱(冷柜)、彩电、手机扩至洗衣机等领域。通过“家电下乡”能够
消化家电产品的过剩产能,有利于减少家电产品的国际贸易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家电下乡”对企业
来说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它可以帮助企业扩大销售区域、扩大产品线以及品牌影响力。不仅如此,“家电下
乡”还将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竞争秩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