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寻河灵)
龙源期刊网
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吴晋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
组。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及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
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
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
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17-02
胆囊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10%-20%并发肝外胆管结石。临
床上对于胆囊结石的传统治疗是开腹胆囊切除术,但具有创伤大、软组织损伤严重、术后恢复
时间长且易造成胆汁丢失过多
[1]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治疗逐渐代替了传统
的开腹治疗,成为了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比较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0例胆囊
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经影像学诊断为胆
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60例患者进行该项研究,均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和医院医
学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许可。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
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4.5
岁;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5.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
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及T管引流治疗;观
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龙源期刊网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情况比较 见表1。观察组术中出
血量(86.3±70.5ml)、手术时间(97.5±33.5min)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3±3.5h),与对照
组术中出血量(93.5±72.6ml)、手术时间(112.4±29.5min)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59.7±12.5h)相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
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30例结石患
者,其中术后并发一过性胰腺炎患者1例,腹部轻症感染者1例,胆管炎1例,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为10%;对照组30例结石患者,其中术后并发腹部感染者2例,胆道系统感染者1例,
胆瘘2例,肺部感染者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两组患者比较,x2=1.9290,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目前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国的胆石症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临床上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到目前
为止还未达成同一规范,过去经常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治疗。这种术
式取石成功率较高,但是有很多的缺点,例如软组织损伤严重,恢复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高,且T管引流时间越长发生术后胆道感染的机会越大
[2]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出现及
发展,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腹腔镜手术已经
成为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近年来,胆道镜胆总管也被许多临床医师接受应用于肝外
胆管结石的治疗。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道镜取石治疗,术
后不放置T管引流,减少了手术对于胆道系统的损伤,确保胆道的完整性及消化系统生理的稳
定性
[3]
。
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但
是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无明显的差异,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于患者胃肠道功能
损害小,因此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佳,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
间快,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彦,丁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11(01):
77-79.
[2] 李行录.微创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胆囊结石[J].中外医疗,2011(07):113.
龙源期刊网
[3] 任雪峰,张庆,石定,等.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
研究:附26例病例报告[J].肝胆外科杂志,2011(02):120-122.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寻河灵)
龙源期刊网
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吴晋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
组。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及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
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
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
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17-02
胆囊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10%-20%并发肝外胆管结石。临
床上对于胆囊结石的传统治疗是开腹胆囊切除术,但具有创伤大、软组织损伤严重、术后恢复
时间长且易造成胆汁丢失过多
[1]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治疗逐渐代替了传统
的开腹治疗,成为了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比较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0例胆囊
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经影像学诊断为胆
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60例患者进行该项研究,均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和医院医
学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许可。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
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4.5
岁;观察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5.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
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及T管引流治疗;观
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龙源期刊网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情况比较 见表1。观察组术中出
血量(86.3±70.5ml)、手术时间(97.5±33.5min)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3±3.5h),与对照
组术中出血量(93.5±72.6ml)、手术时间(112.4±29.5min)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59.7±12.5h)相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
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30例结石患
者,其中术后并发一过性胰腺炎患者1例,腹部轻症感染者1例,胆管炎1例,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为10%;对照组30例结石患者,其中术后并发腹部感染者2例,胆道系统感染者1例,
胆瘘2例,肺部感染者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两组患者比较,x2=1.9290,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目前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国的胆石症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临床上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到目前
为止还未达成同一规范,过去经常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治疗。这种术
式取石成功率较高,但是有很多的缺点,例如软组织损伤严重,恢复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高,且T管引流时间越长发生术后胆道感染的机会越大
[2]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出现及
发展,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腹腔镜手术已经
成为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近年来,胆道镜胆总管也被许多临床医师接受应用于肝外
胆管结石的治疗。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道镜取石治疗,术
后不放置T管引流,减少了手术对于胆道系统的损伤,确保胆道的完整性及消化系统生理的稳
定性
[3]
。
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但
是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无明显的差异,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于患者胃肠道功能
损害小,因此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佳,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
间快,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彦,丁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11(01):
77-79.
[2] 李行录.微创技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胆囊结石[J].中外医疗,2011(07):113.
龙源期刊网
[3] 任雪峰,张庆,石定,等.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
研究:附26例病例报告[J].肝胆外科杂志,2011(02):120-122.